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干衣机的功率测试方法与流程

2022-11-19 08:27: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干衣机性能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衣机的功率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内外消费升级浪潮的不断推进,消费者对干衣机的需求日渐增强,尤其每年南方“回南天”期间干衣机出货量巨大。潮湿环境下衣物烘干已成为全民最基础的消费需求,由此干衣机市场规模连年增长,市场前景广阔。衣柜式干衣机以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收纳,在过去几年线上市场规模取得了高速扩张。
3.为保障性能的稳定性,目前衣柜式干衣机整机功率测试方法比较复杂:先手工安装衣柜,先进行加热预热,待功率稳定后进行功率测试,测试完成后再拆下衣柜,整个功率测试过程繁琐且效率低下,无法满足产线的高效率的生产需求,无法快速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销售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衣机的功率测试方法,能够在干衣机传输过程中实现加热预热,提高了干衣机功率测试的效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衣机的功率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传输线带动干衣机在预热室内移动,所述预热室内设置有包含供电插座的供电循环组件;干衣机在移动状态下连接至供电插座预热x秒;x大于0;
7.传输线带动干衣机进入测试室,所述测试室内设置有功率仪,干衣机连接至功率仪进行功率测试。
8.进一步的,所述供电循环组件中的供电插座朝着与传输线相同的方向进行移动。
9.进一步的,所述干衣机进入预热室之前还包括:获取相同测试环境下,干衣机安装衣柜与不安装衣柜时的功率值相关性;
10.若安装衣柜与不安装衣柜时的功率值正相关或负相关,则传输线带动不安装衣柜的干衣机进入预热室;否则,传输线带动安装衣柜的干衣机进入预热室。
11.进一步的,当安装衣柜与不安装衣柜时的功率值正相关或负相关时,根据二者的差值获取功率补偿值;所述功率补偿值用于对功率仪测试出的功率进行补偿。
12.进一步的,获取功率补偿值的具体方法为:取n个干衣机,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下,分别安装衣柜和不安装衣柜运行x秒,分别测量对应的两个功率值;获取n组干衣柜的两个功率值,计算n组功率值的均差,并将均差作为功率补偿值,n为大于0的整数。
13.进一步的,在获取干衣机安装衣柜与不安装衣柜时的功率相关性之前,还包括:确认干衣机中风机转速的稳定性,具体步骤为:对m件干衣机中的风机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计算组内能力指数cp和整体能力指数pp,若组内能力指数cp和整体能力指数pp均大于设定
值,则判定干衣机中风机转速稳定,并获取稳定转速值;
14.若组内能力指数cp或整体能力指数pp小于设定值,则判定干衣机中风机转速不稳定,停止后续功率测试,n为大于0的整数。
15.进一步的,干衣机在测试室内进行功率测试时,所述干衣机中的风机保持稳定转速值。
16.进一步的,获取相同测试环境下,干衣机安装衣柜与不安装衣柜时的功率相关性时,所述干衣机中的风机保持稳定转速值。
17.进一步的,所述干衣机的加热组件为ptc陶瓷,ptc陶瓷具有最大电阻和最小电阻;
18.干衣机在测试室内进行功率测试时,测试室中温度保持在ptc陶瓷最小电阻对应的温度值和ptc陶瓷最大电阻对应的温度值之间。
19.进一步的,获取相同测试环境下,干衣机安装衣柜与不安装衣柜时的功率相关性时,测试环境的温度保持在最小电阻对应的温度值和最大电阻对应的温度值之间。
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测试装置包括预热室和测试室,且预热室和测试室相邻,预热室内设置有传输线和供电循环组件,供电循环组件为传输线上的干衣机提供供电插座,使得干衣机在传输过程中即可实现预热,通过调整供电循环组件和传输线的速率,可以确保干衣机从插电到移出预热室的时间,该时间即为预热时间;预热之后的干衣机直接连接至功率仪进行测试,本技术方法利用供电循环组件对干衣机进行预热,使得干衣机进入测试室时功率值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进而可快速连接功率仪进行测试,提高了干衣机的功率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2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附图中:
24.图1为实施例1干衣机中ptc陶瓷的电阻-温度曲线;
25.图2为实施例1中取30个干衣机进行风机转速测试的过程能力直方图;
26.图3为实施例1中取200个干衣机进行安装衣柜和不安装衣柜测试的直方图;
27.图4为实施例1中取200个干衣机进行安装衣柜和不安装衣柜测试的散点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9.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0.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机构、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3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干衣机的功率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2.传输线带动干衣机在预热室内移动,预热室内设置有包含供电插座的供电循环组件;干衣机在移动状态下连接至供电插座预热x秒;x大于0;
33.传输线带动干衣机进入测试室,测试室内设置有功率仪,干衣机连接至功率仪进行功率测试。
34.本技术测试装置包括预热室和测试室,且预热室和测试室相邻,预热室内设置有传输线和供电循环组件,供电循环组件为传输线上的干衣机提供供电插座,使得干衣机在传输过程中即可实现预热,通过调整供电循环组件和传输线的速率,可以确保干衣机从插电到移出预热室的时间,该时间即为预热时间;预热之后的干衣机直接连接至功率仪进行测试,本技术方法利用供电循环组件对干衣机进行预热,使得干衣机进入测试室时功率值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进而可快速连接功率仪进行测试,提高了干衣机的功率测试效率。
35.本技术中供电循环组件中的供电插座朝着与传输线相同的方向进行移动,确保干衣机随着传输线移动时,供电插座能够及时为干衣机进行供电。
36.实施例1
37.一种干衣机的功率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8.s1:确认干衣机中风机转速的稳定性,具体步骤为:对m个干衣机中的风机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计算组内能力指数cp和整体能力指数pp,若组内能力指数cp和整体能力指数pp均大于设定值,则判定干衣机中风机转速稳定,并获取稳定转速值;若组内能力指数cp或整体能力指数pp小于设定值,则判定干衣机中风机转速不稳定,停止后续功率测试,对干衣机进行返修;n为大于0的整数。
39.因为干衣机功率值主要受到内部无刷直流风机转速以及测试环境温度两大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干衣机功率测试的准确性,必须确保所测试的干衣机的风机转速保持一致,否则针对不同风机转速的干衣机,本技术流水线式测试不适用。
40.本实施例随机取30个干衣机,对其风机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在相同测试环境下,分别获取30个干衣机对应的风机转速,并将其制作成如附图2所示的过程能力直方图,附图中左侧的规格下限为3200rpm,右侧的规格上限为3500rpm,中间的望目为3350rpm,30个样本的均值为3350rpm,可以看出:直方图的左右两侧的参考线分别为规格上限和规格下限,无
刷直流风机转速的所有测试值均在规定界限之内,直方图及两条的重叠整体正态曲线和组内正态曲线可见,表面风机转速近似服从正态分别,能够满足分析的要求。直方图中央的参考线为目标值(望目),贴合与正态曲线的波峰。无刷直流风机转速的样本均值为3350rpm,与目标值3350rpm保持一致。
41.附图2中整体能力指数pp和组内(潜在)能力指数cp约为1.7,均大于基准值1.33,表明过程能力充足。ppk和cpk约为1.7左右,表明分别没有分离;cpm=1.63>1.33,表明数据与目标值非常接近;预期整体合计ppm为:0.28,即无刷直流风机转速的预期不合格率为:0.28
×
10-6
,表明每百万个产品中大约1个转速不符合要求。综上数据分析:说明此款风机转速的一致性好。生产过程管控能力富余,转速对整机功率值的影响甚微,可忽略此因素影响。
42.同理,如表1所示,为不同组内(潜在)能力指数cp下对应的等级判断、不合格率含量以及测试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措施。
43.表1不同cp值对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0044][0045]
s2:确认干衣机的测试温度。干衣机的加热组件为ptc陶瓷,ptc陶瓷具有最大电阻和最小电阻,如附图1所示,ptc陶瓷的电阻与其自身温度有关。当温度低于tmin时,电阻随温度的上升与下降,呈现负的温度系数。如r-t曲线中的a段,若温度在tmin与tmax之间,ptc陶瓷的电阻随温度上升而急剧增大,呈现正的温度系数,如曲线中的b段,具有应用价值的也就是这一段。当温度高于tmax后,ptc陶瓷的电阻又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在常温下ptc陶瓷是低电阻,在加上电压后,电流较大,温度上升。但当ptc陶瓷充分发热后,电阻增大,电流减小,发热功率p=u2/r比散热功率小,故温度下降;温度下降后又导致电阻减小,电流增大,加大发热功率,温度反而上升,这样的负反馈将使发热体的温度维持恒定。
[0046]
根据ptc陶瓷的自身特性,测试性能房环境温度控制在23
±2°
,整机加热工作时间80s的时长后功率输出值处于一个稳定范围上下波动,此在条件环境下验证判断测试空间环境温度对整机功率值的影响。
[0047]
s3:获取相同测试环境下,干衣机安装衣柜与不安装衣柜时的功率值相关性;若安装衣柜与不安装衣柜时的功率值正相关或负相关,则传输线带动不安装衣柜的干衣机进入预热室;否则,传输线带动安装衣柜的干衣机进入预热室。
[0048]
具体可以随机选200个干衣机安装衣柜,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下,分别打开和关闭衣
柜拉链运行80秒,分别测量对应的两个功率值;获取200组干衣柜的两个功率值,计算200组功率值的均差,并将均差作为功率补偿值。
[0049]
其中一个干衣机两个功率值的获取方法如下:a、取一台干衣机安装衣柜,拉上衣柜拉链前记录当前温度测试仪显示的空间温度:24.5
°
,拉上衣柜拉链后开启整机加热工作运行80s后,拉开衣柜再次记录衣柜内环境温度为:29.2
°
,此次功率测试值显示整机功率为:967w。b、取同一台干衣机待完全冷却后,测试性能房环境温度为:24.5
°
,不安装衣柜直接开机运行80s后,性能房空间温度24.7
°
,整机功率值为:1013w。通过如上验证测试空间环境温度变化对整机功率值的影响,环境温度相差5
°
带衣柜与不带衣柜整机功率值相差近45w。环境温度变化1
°
功率值有近10w左右差异。
[0050]
重复上述步骤,获取200个干衣柜在安装衣柜和不安装衣柜下的两个功率值,如附图3所示,左侧为不安装衣柜情况的功率分布图,右侧为安装衣柜情况的功率分布图;对测试数据通过minitab质量分析工具进行直方图数据分析,得出安装衣柜功率值和不安装衣柜功率值的标准差为7.16,均差为36。
[0051]
同步采用散点图对两者功率测试值关联性进行分析,如附图4所示,可以得出前后两者存在正相关特性。因此可以得出:利用测试空间环境温度变化后整机功率值的差异性,可以通过不安装衣柜的测试并通过功率值补偿的方式可以快速进行整机功率值测试,结果可靠。
[0052]
当安装衣柜与不安装衣柜时的功率值正相关或负相关时,干衣柜不安装衣柜进入步骤s4进行测试,否则,干衣机需要安装衣柜再进入步骤s4进行测试。
[0053]
s4:传输线带动干衣机在预热室内移动,预热室内设置有包含供电插座的供电循环组件;干衣机在移动状态下连接至供电插座预热x秒;x大于0;当干衣机移出预热室后,干衣机与供电插座断开。
[0054]
根据此款产品的预加热后整机功率稳定时间为需80秒左右,依据此时间再调整传输线与供电循环组件的速度,确保干衣机从插电到移出预热室的时间在80s。
[0055]
s5:传输线带动干衣机进入测试室,测试室内设置有功率仪,干衣机连接至功率仪进行功率测试。经过预热之后,干衣机可以直接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仅需要13秒就能完成,大大提升了干衣机的测试效率和可靠性。
[0056]
其中,针对不安装衣柜的干衣机,最终的功率值等于测试功率值与功率补偿值之和,例如上述计算得出安装衣柜功率值和不安装衣柜功率值的均差为36,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最终的功率值等于测试功率值加上36。
[0057]
在实际测试中,安装和拆卸衣柜最少需要花费25s时间,本技术通过确认安装衣柜与不安装衣柜时的功率值正相关或负相关,当满足条件的时候,可以对干衣机进行不安装衣柜的测量,节省了安装拆卸衣柜的步骤,把原先制定的功率测试方法有原来的用时115秒/台,缩短至13秒/台,测试用时缩短:8.85倍;有32台/小时测试效率提升至277台/小时。
[0058]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