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模型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11-19 16:28: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型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针对基于物联网的设备,往往会建立物模型,用来描述设备提供的功能以及信息。
3.但是,随着接入物联网的设备的数量与种类的增多,各个设备提供的功能、信息以及应用的场景也逐渐增多,因此根据不同的设备,甚至是在不同场景下应用的同一设备,就需要建立多个不同的物模型,以描述设备提供的功能以及信息,导致物模型建立频繁,且可复制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模型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配置方法,应用于物联网平台,所述模型配置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信息和第二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端口,一个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一个所述端口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根据所述端口信息,配置端口名称和端口标识;根据所述端口名称和所述端口标识,建立目标模型;其中,所述目标模型用于在所述物联网平台上展示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根据所述属性信息,配置所述目标模型的端口功能属性。
6.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服务需求,更新所述属性信息;根据更新后的属性信息,重新配置所述目标模型。
7.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由所述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指令;根据所述服务指令,确定所述第二设备提供服务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将所述输入参数和所述输出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8.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上报指令;其中,所述上报指令是所述第二设备检测到上报事件发送的;根据所述上报指令,输出通知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
运行状况信息。
9.基于上述方案,所述上报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设备完成服务指令的执行;设备采集到异常数据。
10.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端口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端口号;功能名称;功能标识。
11.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属性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设备类型;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周围的环境信息。
1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配置装置,所述模型配置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信息和第二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端口,一个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一个所述端口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第一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端口信息,配置端口名称和端口标识;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端口名称和所述端口标识,建立目标模型;其中,所述目标模型用于在所述物联网平台上展示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第二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属性信息,配置所述目标模型的端口功能属性。
13.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能够实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
14.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后,能够实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
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型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通过获取设备的端口信息,并根据端口信息配置端口名称和端口标识,再根据端口名称和端口标识建立目标模型,如此,能够仅根据设备的端口信息建立具有通用性的目标模型,并未限定设备的功能属性等参数,因此可复制性强。通过获取设备的属性信息,并配置所述目标模型的端口功能属性,如此,能够根据设备提供的功能和信息,设定目标模型的端口功能属性,从而完成针对不同设备的目标模型的配置,同时还能通过目标模型在物联网平台上展示设备的功能属性,便于用户了解设备能够提供的功能和信息。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关技术中多项目场景下的物模型定义的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接入物联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项目场景下的物模型定义的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技术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
18.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配置方法,应用于物联网平台,所述模型配置方法包括:步骤s110: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信息和第二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端口,一个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一个所述端口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步骤s120:根据所述端口信息,配置端口名称和端口标识;步骤s130:根据所述端口名称和所述端口标识,建立目标模型;其中,所述目标模型用于在所述物联网平台上展示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步骤s140:根据所述属性信息,配置所述目标模型的端口功能属性。
19.所述物联网平台可以为集成设备管理、数据安全通信和消息订阅等能力的一体化平台,用于让企业、开发人员和/或用户更轻松地使用物联网,包括paas层(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saas层(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和iaas层(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
20.所述第一设备为接入所述物联网平台的设备,具有至少两个端口,通过端口连接其他设备,用于将连接设备的功能属性以及采集的数据信息等相关参数传输到物联网平台。示例性地,所述第一设备可以为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控制器。
21.所述端口可以为设备用于接收与发送数据的接口。所述端口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端口的名称、种类、功能和/或控制方式等信息。具体地,所述端口信息可以指示端口号、端口传输数据的格式(串行或并行)、传输数据的速率大小和/或传输数据的信号类型(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等信息。
22.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设备接入物联网平台,用于向所述物联网平台提供可执行的功能以及运行过程中采集的数据信息。示例性地,所述第二设备可以为继电器。
23.所述属性信息用于指示设备的功能属性以及与设备本身有关的信息,用于描述设备运行时的具体信息和状态。示例性地,所述第二设备为温度传感器时,属性信息可以为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环境温度数据。如此,可以通过物联网平台了解各个设备运行的状态以及
采集的数据信息。具体地,在工业大棚中进行农业生产,例如种植蔬菜水果时,往往需要多种类型的设备同时进行作业,例如照明灯、加湿器、负压风机、环流风机和/或遮阳窗等,且每个类型设备的数量需求较多。针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农作物),设备运行的状态以及采集的数据也不完全相同。将多种类型的设备接入物联网平台并建立目标模型后,通过总线、数据转换单元以及网关等将设备的数据透传到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对透传数据进行解析,转化为物联网平台定义的标准数据格式(json),便可以通过物联网平台直接展示各个设备运行的状态以及采集的数据信息,便于用户进行管理与操作。
2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属性信息可为读写或只读类型。具体地,所述属性信息为读写类型时,可以通过物联网平台读取并设置属性信息,以改变设备的运行状态或是设备执行的功能等参数。所述属性信息为只读类型时,可以通过物联网平台读取属性信息,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或是设备执行的功能等参数。
25.所述运行状态可以为设备的开关状态,也可以为设备运行时的工作状态,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下时,实现功能的效果会有所差异。具体地,所述运行状态用于指示设备的开关状态,即设备处于开启状态或是关闭状态。所述运行状态还可以用于指示工作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为不同的工作状态。例如,设备为电风扇时,运行状态可以为电风扇开启后的风力等级,第一状态可以为电风扇工作在一档,第二状态可以为电风扇工作在二档,其中风力等级为一档时电风扇的风扇速度小于风力等级为二档时电风扇的风扇速度。
26.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采集的数据的数据类型、数据名称、数据数值和/或采集数据的时间等参数。
27.所述目标模型可以为物模型。物模型是物联网平台为产品定义的数据模型,用于描述产品的功能。物模型是物理空间中的实体(如传感器、车载装置、楼宇或工厂等)在云端的数字化表示,从属性、服务和事件三个维度,分别描述了该实体能做什么、可以对外提供哪些信息。
28.所述端口名称用于区分不同的端口。具体地,所述端口名称可以为端口1,用于指示端口号为1的设备端口。
29.所述端口标识用于标识端口名称。具体地,所述端口标识可以为j1,用于指示端口名称为端口1的设备端口。
30.所述端口功能属性为端口所接设备提供的功能与信息,即所述第二设备提供的功能以及采集的数据信息。
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设备的端口定义通用的功能名称以及功能标识,仅用于区分不同的端口,而非根据端口实际实现的功能进行定义,再根据功能名称以及功能标识建立目标模型。如此,每个端口是否连接设备,或是连接的设备的属性信息是否一样,都不会影响目标模型的定义。故本技术实施例中建立的目标模型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与可复制性,能够解决因为各个端口定义不同导致模型频繁定义以及可复制性差的问题。建立模型后,再根据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第二设备的属性信息在物联网平台上对端口功能属性进行配置,例如根据第二设备的种类、提供的功能与信息以及应用的场景等信息完成目标模型的功能属性定义,如此,又能根据实际的连接关系确定各个端口所能提供的功能属性,并在物联网平台上展示修改之后的各个端口的功能属性,从而满足实际场景中设备需要提
供的功能需求。
3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可以继续增加端口的功能属性,例如在一个端口添加2个属性,在另一个端口添加3个属性,然后分别在每个端口对应的设备端,针对不同的端口功能进行开发,从而满足在物联网平台进行功能开发的需求,可扩展性强。
3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服务需求,更新所述属性信息;根据更新后的属性信息,重新配置所述目标模型。
34.所述服务需求用于指示用户需要实现的功能或是需要获取的数据。根据服务需求在物联网平台上重新配置目标模型后,用户便可以通过物联网平台获取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如此,在设备的运行状态或是所采集的数据出现异常时,可以及时地发现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3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对于不同的服务需求,需要实现的功能不同,导致接入物联网平台的多端口设备所接的设备或是应用的场景可能都不相同。故根据实际的服务需求,对设备的属性信息进行更新,并重新配置目标模型,能够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且重新配置后的目标模型在物联网平台上能够展示修改后的功能属性,便于用户查看或进一步编辑修改。
3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由所述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指令;根据所述服务指令,确定所述第二设备提供服务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将所述输入参数和所述输出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37.所述服务指令可以为使第二设备执行功能或者服务的命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指令可以提供给物联网平台调用,从而在物联网平台上能够通过服务指令控制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
38.所述输入参数为设备开始执行服务时的参数,所述输出参数为设备执行服务完成后的结果。具体地,所述设备为空调时,可以通过设定空调的输入参数为30℃,输出参数为25℃,能够实现在温度较高时空调自动运行进行降温到合适的温度,从而保持一个舒适的环境。如此,通过调用服务指令并设定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相比于直接设置功能属性的方式,能够实现更为复杂的业务逻辑,从而满足更复杂的服务需求。
3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设备执行服务的方式可以包括同步调用和异步调用。同步调用为第二设备接收到输入参数和所述输出参数后立即执行,如此,服务的效率较高,实时性较好。异步调用为第二设备接收到输入参数和所述输出参数后延后执行,如此,在有较多的服务需求时依然可以完成服务的执行,能够增强服务的稳定性。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执行服务的方式,以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
4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上报指令;其中,所述上报指令是所述第二设备检测到上报事件发送的;根据所述上报指令,输出通知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况信息。
41.所述上报指令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向物联网平台进行上报,向用户反映设备的工作
状态,便于用户了解或进行相应的处理。
42.所述上报事件为需要及时被用户感知和处理的信息。例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或采集到异常数据等情况,此时需要及时进行上报,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
43.所述运行状况信息用于指示设备运行的状态等参数,例如设备持续运行的时间、运行处于的工作状态和/或设备周围的环境信息。
44.相应地,输出的通知信息中也可以包含多个用于指示设备运行状态的输出参数,用户便可以通过物联网平台输出的通知信息及时了解到设备的运行状况,需要时可以根据运行状况在物联网平台上通过服务指令或设置功能属性的方式对设备的运行进行调整。
4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上报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设备完成服务指令的执行;设备采集到异常数据。
46.所述上报指令基于所述上报事件发送,故所述上报指令中也可包括多个输出参数。例如,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时间和/或温度,设备完成服务指令的执行后的反馈信息,或是设备采集到的异常数据的数据信息等。
4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端口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端口号;功能名称;功能标识。
48.所述端口号为设备端口的编号,例如1。
49.所述功能名称用于区分不同的端口。具体地,所述功能名称可以为端口1,用于指示端口号为1的设备端口。
50.所述功能标识用于标识端口名称。具体地,所述功能标识可以为j1,用于指示功能名称为端口1的设备端口。
5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属性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设备类型;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周围的环境信息。
52.所述设备类型可以为设备的种类和型号,型号可以由数字以及字母组成,例如kia-321-lsa。
53.所述设备编号可以为设备的编号,编号可以由数字组成,例如13892742。
54.所述设备名称可以为设备的名称,例如电风扇。
55.所述设备周围的环境信息可以为设备运行过程中采集的环境数据,例如设备周围的温度数据和/或湿度数据等。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设备周围的环境信息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以使得设备在较佳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56.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关技术中多项目场景下的物模型定义的关系示意图。由图2可知,三个项目分别定义了三个物模型,三个项目上设备属性定义的字段相同,都是io的端口号(j1、j2
……
),只是对应的属性名称不同。针对实际项目中的需
求,需要对设备的属性名称进行定义,建立物模型便于在物联网平台上展现,而不同的项目需求不同,故设备的属性名称定义也不同。且实际应用中的项目往往涉及的设备数量较多,故涉及的设备的属性名称较多,且相同的设备,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设备的属性名称也不相同。故根据每个项目的需求不同需要定义不同的物模型,从而使得物模型的定义频繁,且可复制性差,针对多个项目分布定义物模型的效率较低。
57.故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模型名称灵活配置的方法。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接入物联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由图3可知,io控制器通过端口连接多个设备,并通过rs485总线将设备的数据传输至数据转换单元,再通过数据转换单元将串口数据转换为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联协议)数据或将ip数据转换为串口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如nb(narrow band,窄带)或lora(long range radio,远距离无线电)等进行传送至网关,网关再通过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或eth(ethernet,以太网)传输至物联网平台。所述io控制器为前述第一设备的一种,所述设备为前述第二设备的一种。
58.基于物联网的产品,都会涉及paas层定义设备物模型。物模型是物联网平台为产品定义的数据模型,用于描述产品的功能。物模型是物理空间中的实体(如传感器、车载装置、楼宇等)在云端的数字化表示,从属性、服务和事件三个维度,分别描述了该实体能做什么、可以对外提供哪些信息。然后在saas层,每款设备根据定义的物模型来展现数据。
59.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项目场景下的物模型定义的关系示意图。定义物模型时,功能名称的属性不针对任何一个项目的需求来定义,只定义一个通用的功能名称。至于项目上的功能属性需求,则在saas层来实现解决。saas增加修改设备属性的功能。针对每一个项目,就可以根据需求来编辑功能属性,完美匹配每个端口定义不同的问题。修改属性以后,平台会按照修改之后的功能属性进行展示。所述物模型为前述目标模型的一种,所述项目需求为前述服务需求的一种。
60.如此,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物模型名称灵活配置的方法,能够针对同一类设备,特别是这种io控制器多端口的设备,让物模型真正“物模型”化,在不同项目上物模型不再频繁重新定义,可复制。
61.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配置装置,所述模型配置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信息和第二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端口,一个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一个所述端口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第一配置模块120,用于根据所述端口信息,配置端口名称和端口标识;建立模块130,用于根据所述端口名称和所述端口标识,建立目标模型;其中,所述目标模型用于在所述物联网平台上展示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第二配置模块140,用于根据所述属性信息,配置所述目标模型的端口功能属性。
6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10、第一配置模块120、建立模块130及所述第二配置模块140可均为程序模块,该程序模块被处理器执行之后,能够实现上述各个模块的功能。
6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10、第一配置模块120、建立模块130及所
述第二配置模块140可均为软硬结合模块;所述软硬结合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可编程阵列;所述现场可编程阵列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可编程阵列和/或复杂可编程阵列。
64.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10、第一配置模块120、建立模块130及所述第二配置模块140可均为纯硬件模块;所述纯硬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专用集成电路。
6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服务需求,更新所述属性信息;第三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更新后的属性信息,重新配置所述目标模型。
6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由所述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指令;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指令,确定所述第二设备提供服务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入参数和所述输出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执行。
6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上报指令;其中,所述上报指令是所述第二设备检测到上报事件发送的;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报指令,输出通知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况信息。
6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报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设备完成服务指令的执行;设备采集到异常数据。
6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口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端口号;功能名称;功能标识。
7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属性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设备类型;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周围的环境信息。
71.如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能够实现前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例如,可执行图1中所示方法。
72.该存储器可为各种类型的存储器,可为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闪存等。所述存储器可用于信息存储,例如,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等。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为各种程序指令,例如,目标程序指令和/或源程序指令等。
73.所述处理器可为各种类型的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阵列、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或图像处理器等。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总
线与所述存储器连接。所述总线可为集成电路总线等。
74.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可用于通过网络和对端设备进行交互。
7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后,能够实现前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例如,可执行图1中所示方法。
76.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77.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78.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79.另外,在本技术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8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8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