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移植机的制作方法

2022-11-22 18:22: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向农田移植洋葱、生菜等的蔬菜苗的移植机。


背景技术:

2.以往,公知有在装配于行驶传动箱的车轴的一端部装配有行驶车轮的移植机(专利文献1)。
3.另外,公知有如下的移植机:作业者搭乘于设置在行驶车体上的作业座椅,该作业者向苗供给装置投入苗,利用苗栽种装置栽种投入的苗(专利文献2)。
4.该移植机设置有供作业者在行驶车体上移动的底部踏板,进行乘降的频度较高的机体前侧形成为上下高度比其他部分低。由此,在作业者乘入时容易踩脚,在降下来时落差较小,因此能够快速而且安全地进行乘降。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48378号公报
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7510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9.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10.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移植机中,由于穿过车轴的行驶车轮的轮毂与内装于行驶传动箱的传动链轮的轴孔的大小不同,车轴的轴径在安装于轮毂的一侧与安装于轴孔的一侧需要不同的形状。
11.由此,存在以下问题:若从行驶轮持续传递负荷,则容易在轴径不同的部分差生弯曲、或者断裂之类的破损。
12.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移植机中,若与垄的高度一致地升高车高,则底部踏板的前侧的上下高度也相对地上升,因此作业者必须格外地抬高脚乘入,需要花费多余的劳力。另外,由于落差也变大,因此作业者乘降时需要分外注意,存在作业效率下降的问题。
13.本实用新型考虑以往的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植机,其难以产生车轴的负荷引起的破损,与车高的高低无关地容易进行在机体前侧的乘降。
1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5.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16.本实用新型的方案1是一种移植机,设有:行驶车体40;将行驶车体40支撑为能够行驶的行驶装置44;向行驶装置44传动的行驶传动装置38;以及栽种苗的栽种斗20a、20b,其特征在于,行驶装置44经由车轴12装配于行驶传动装置38,车轴12的剖面形状从装配行驶装置44的一侧遍及装配行驶传动装置38的一侧而为同一形状。
17.方案2是根据方案1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18.在车轴12的一侧装配行驶装置44,在另一侧装配行驶传动装置38,并且,在车轴12
的行驶装置44与行驶传动装置38之间,旋转自如地装配一个或者多个调节行驶装置44与行驶传动装置38的间隔的调节部件36。
19.方案3是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20.在行驶车体40设置供作业者搭乘的搭乘部46、122,在行驶车体40的前侧设置相对于搭乘部46、122乘降时使用的乘降机构173、和检查到达垄的端部的垄端检测装置182,乘降机构173和垄端检测装置182中的一方配置于机体左右一侧,另一方配置于机体左右另一侧。
21.实用新型的效果
22.根据方案1的实用新型,由于在车轴12未形成施加了负荷时容易弯曲的部位,因此防止因车轴12的变形而无法行驶。
23.另外,在制造车轴12时,不需要使装配行驶装置44的一侧与装配行驶传动装置38的一侧的形状不同,加工变得容易,提高生产性。
24.根据方案2的实用新型,除了方案1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以外,由于能够通过装卸调节部件36来调节行驶装置44与行驶传动装置38的左右间隔,因此即使垄宽度等作业条件不同也能够容易地对应。
25.另外,通过在车轴12旋转自如装配调节部件36,从而能够防止在车轴12缠绕作物的茎叶部等夹杂物,因此能够减轻除去夹杂物的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和劳力。
26.另外,由于能够防止车轴12被缠绕的夹杂物的成分腐蚀,因此提高车轴12的耐久性。
27.根据方案3的实用新型,除了方案1或2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以外,由于乘降机构173和垄端检测装置182分别配置在机体左右的不同侧,因此防止垄端检测装置182妨碍作业者的乘降,并且防止垄端检测装置182因与作业者的接触而破损。
28.另外,由于抑制机体左右方向的重量的偏颇,因此行驶车体40的行驶稳定,并且基于栽种斗20a、20b的苗的栽种姿势稳定。
附图说明
29.图1是移植机的左侧视图。
30.图2是移植机的右侧视图。
31.图3是移植机的后视图。
32.图4是移植机的主视图。
33.图5是移植机的俯视图。
34.图6是表示机体前侧的缓冲器的周边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35.图7是表示机体前侧的缓冲器的周边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36.图8是表示机体前侧的缓冲器的周边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37.图9是表示经由车轴在行驶传动箱装配有行驶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后视图。
38.图10是表示经由车轴在行驶传动箱装配有行驶轮的状态的另一例的主要部分后视图。
39.图11是表示遍及左右方向而剖面形状相同的车轴的立体图。
40.图中:
41.12—车轴,20a—栽种斗,20b—栽种斗,21—上下运动机构,38—行驶传动装置,40—行驶车体,44—行驶装置,46—作业座椅(搭乘部),122—底部踏板(搭乘部),173—乘降机构(乘降机构),182—垄端检测装置(垄端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42.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43.图1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移植机的一例而示出移植苗的移植机10的左侧视图,图2是右侧视图,图3是后视图,图4是主视图,并且图5是俯视图。
44.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配置有操纵手柄404的一侧作为后、将其相反的一侧、即配置有发动机41的一侧作为前。并且,朝向机体前侧将右手侧作为右,将左手侧作为左。
45.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移植机10具备:能够使机体前进行驶的行驶车体40;设于行驶车体40的后部的歩行操纵用的操纵手柄404;将苗栽种到农田中的栽种装置42;以及向栽种装置42供给苗的苗供给装置43。
46.行驶车体40在机体前部设置变速箱39,在该变速箱39的前侧设置作为驱动装置的发动机41。在上述变速箱39的左右两侧的机体后侧下部,分别连结有覆盖车轴的车轴罩,该车轴能够调节变更成为后轮的行驶装置44的左右位置的胎面,在该车轴罩的机体外侧端部,以能够上下转动的方式分别装配有行驶传动装置38,该行驶传动装置38向经由车轴12设置在机体后侧的行驶装置44传动驱动力。
47.此外,左右的行驶装置44通过分别设置在行驶传动装置38与行驶车体40的左右之间,从而做成抑制机体的左右宽度的结构。但是,若为了与进行苗的栽种作业的垄宽度等的条件对应,预先做成能够将左右的行驶装置44装配于行驶传动装置38的机体外侧的结构,则能够增加能够对应的作业条件。
48.更准确地说,为如下结构:左右的车轴罩装配成能够以内部的车轴(省略图示)为支点旋转,在这些车轴罩分别装配行驶传动装置38,车轴罩通过后述的升降用液压缸300、横摆缸310的伸缩来进行旋转,由此行驶传动装置38上下转动。
49.并且,如图1至图5所示,在从上述变速箱39传动而向栽种装置42以及苗供给装置43分支供给驱动力的传动箱26,设置至少覆盖该传动箱26的左右侧面和背面的基座板400,在该基座板400的后部,经由螺栓等固定部件能够装卸地设置框架支柱401。并且,在该框架支柱401,设置以朝向机体后侧上方描绘圆弧的形状突出的手柄框架402,在该手柄框架402的后部设置对车高的上下调节、行驶以及栽种作业的传动的接通断开等进行操作的操纵部单元403,并且设置不进行苗的栽种的移动时等作业者操作机体时所把持的操纵手柄404。该操纵手柄404是以手柄框架402为中心朝向机体左右方向而且机体后方弯曲的形状,在左右的后部侧分别设置接通断开向上述行驶装置44的传动的侧离合器操作杆405。另外,在操纵手柄47中的左右任一侧设置对发动机41的输出进行增减操作的第一油门杆406。
50.并且,在上述手柄404的左右之间设置操纵面板47a,在该操纵面板47a设有:伸缩操作升降用液压缸300来调节行驶车体40的车高的车高调节杆123;接通断开驱动力向左右的行驶传动装置38以及传动箱26的传动的主离合器杆125;切换发动机41的是否启动,并且进行停止操作的第一发动机开关407;以及将行驶车体40的行驶传动切换为移动速度、栽种作业速度、行驶中立以及后退的任一个的主变速杆150。
51.在上述操纵手柄47的机体前侧而且传动箱26的上部,设有后述的将作业者投入的苗搬运至左右的栽种斗20a、20b的苗供给装置43。遍及该苗供给装置43的后部和设于手柄框架402的后侧上部而且操纵面板47a的前侧的加强连结支柱151,设置提高操纵手柄47以及苗供给装置43附近的强度并且使振动降低的前后方向的加强框架152。
52.在行驶车体40的机体左右一侧、即机体左侧,装配供作业者从机体前侧乘降时踩脚的前侧搭乘踏板113的机体前侧部分。另一方面,在机体左右另一侧、即机体右侧,形成支撑栽种变速杆803的株距切换罩114,该栽种变速杆803在设置栽种斗20a、20b栽种的苗彼此的前后间隔、所谓株距的株距主变速杆801和株距副变速杆802、以及主变速杆150被操作为栽种速度时,选择第一栽种速度或者第二栽种速度。
53.此外,上述前侧搭乘踏板113和株距切换罩114是左右对称的形状,也可以将设于机体左右一侧的构件作为株距切换罩114、将设于机体左右另一侧的构件作为前侧搭乘踏板113。
54.并且,在上述前侧搭乘踏板113和株距切换罩114的机体后侧,分别设有供作业者从机体侧方乘降并且成为作业时的立脚点的侧部踏板118。该侧部踏板118在框内纵横地配置板体而形成多个空间部,成为使附着在作业者的鞋底上的泥土向下方落下的结构。另外,在上述左右的侧部踏板118的左右之间,能够装卸地设置成为搭乘的作业者的立脚点的中央踏板119。
55.根据以上结构,构成底部踏板122。
56.前侧搭乘踏板113、株距切换罩114、左右的侧部踏板118以及中央踏板119的安装分别独立地进行,即、并非用一个安装部件(螺栓等)来连接。由此,在部分的维护作业时拆卸各踏板构成体时,不需要拆卸别的踏板构成体,提高维护作业的效率。
57.在上述前侧搭乘踏板113的前侧下部,装配有作业者乘降于前侧搭乘踏板113时踩脚的乘降辅助机构170。该乘降辅助机构170包括:外侧支撑臂171,其位于机体外侧,在侧面观察时为l字形状,在比弯曲部分靠机体下侧具有向机体前方突出的第一突出部171a;内侧支撑臂172,其位于机体内侧,在正面观察时为l字形状,在比弯曲部分靠机体下侧具有向机体外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172a;以及乘降机构173,其以遍及第一突出部171a和第二突出部172a的方式设置。
58.上述外侧支撑臂171与踏板支撑板111一起由连接螺栓174连接来装配于行驶车体40。另外,上述内侧支撑臂172与缓冲器板109a一起由连接螺栓174连接来装配于行驶车体40。
59.由此,成为由连接螺栓174来紧固多个部件的结构,因此实现行驶车体40的机体前侧附近的强度的提高,减轻作业者乘降时的载荷引起的耐久性的降低。
60.另外,通过设置乘降机构173,即使与垄的高度等一致地升高行驶车体40的车高,作业者也将脚踩在乘降机构173,将脚阶段性地踩在前侧搭乘踏板113的下侧放脚部113a而乘入,并且能够通过相反的动作降下来,因此乘降时不需要将脚抬高、也不需要跳下来,减轻对作业者身体的负担。
61.并且,通过以遍及第一突出部171a和第二突出部172a的方式设置乘降机构173,从而外侧支撑臂171和内侧支撑臂172不位于乘降机构173的左右宽度内,因此防止作业者的脚接触外侧支撑臂171和内侧支撑臂172。
62.另一方面,在使行驶车体40的车高下降时或栽种作业过程中,不仅不需要上述乘降辅助机构170,而且还有根据车高而与垄面或垄的法面接触而垄倒塌,因而使苗的栽种精度下降的担忧。
63.为了防止上述情况,也可以利用双螺母(省略图示)装配外侧支撑臂171和内侧支撑臂172的基部,以连接螺栓174为转动支点而能够转动地装配外侧支撑臂171和内侧支撑臂172,将乘降辅助机构170构成为能够上下转动。
64.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能够在不要时使乘降辅助机构170向离开垄面的上方转动,因此防止乘降辅助机构170使垄倒塌,维持苗的栽种精度。
65.如图1至图8所示,在上述株距切换罩114的下部设置支撑使报知装置工作的垄端检测装置182的垄端检测装置支柱182a,该报知装置向作业者通知行驶车体40因自重向下方转动而与垄面接触,若未到达垄端而接地则进一步向下方转动并到达农田端的情况。该报知装置为装配在行驶车体40的各部的警报器、灯、或者向作业者的信息终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通知的通信装置。
66.该垄端检测装置182构成为,能够转动地设置传感器臂183,在该传感器臂183的下部能够旋转地装配垄面接地辊184,设置向下方对传感器臂183施力的接地施力弹簧185,并且在传感器臂183的基部设置若成为预定角度以上则接通(或者断开)的垄端检测开关186。该接地施力弹簧185将上端部侧装配于能够沿长孔调节角度的检测调节板187,能够变更与垄高度一致地工作的角度。
67.在开始苗的栽种作业行驶时,该垄端检测装置182通过行驶车体40的车高调整而与垄面接触。通过使旋转自如的垄面接地辊184接地,从而垄面难以倒塌,而且能够使细微的凹凸变得均匀,实现苗的栽种精度的提高。
68.并且,行驶车体40继续前进而到达垄的端部,若垄面接地辊184不与垄面接触,则传感器臂183因接地施力弹簧185的作用力、和传感器臂183与垄面接地辊184的自重而向下方转动,成为不按压垄端检测开关186的状态。若不按压垄端检测开关186,则向报知装置通电,报知装置工作,向作业者报告行驶车体40的机体前端附近到达垄端的情况。
69.此外,在垄端检测装置182检测到垄端的时间点,在垄还剩余数株量的栽种空间,因此作业者不立即使机体停止,而是一边将栽种到剩余的栽种空间的数量的苗投入到苗供给装置43一边准备停止操作。
70.由此,作业者无需回头看背后就能够知道接近垄端,因此能够在将苗栽种到垄上结束的时机使机体停止,防止多余的行驶导致的燃料的消耗、至下一作业行的移动距离变长。
71.另外,由于当靠近垄端时能够调整向苗供给装置43投入的苗的数量,因此即使栽种作业行驶的停止操作延迟而栽种斗20a、20b进行栽种动作,也防止不在垄的部位放出苗。
72.此外,如图4、图6以及图7所示,也可以将上述传感器臂183设为左右一对的传感器臂183a,将垄面接地辊184做成分别能够旋转地装配左右的垄面接地辊184a,并且分别设置左右的垄端检测开关186的结构。
73.由此,若成为左右的传感器臂183中任一方向下方转动而对应的垄端检测开关186的一方未被按压的状态,则报知装置进行工作,即使垄端因风雨而倒塌且形状混乱,也容易检测垄端,从而作业者时机良好地进行栽种作业行驶停止操作。
74.另外,在行驶车体40的机体前侧的左右两侧,而且在比行驶装置44靠机体前侧,设置前轮45,该前轮45经由设于前部梁框架110的下部侧并向机体左右方向突出的横框架16而滚动自如地支撑。
75.并且,从变速箱39向左右两外侧方伸出的车轮驱动轴的前端进入到上述行驶传动装置38的前部的转动轴心位置,经过了变速箱39内的行驶部系统变速传动部的行驶用的动力传递至行驶传动装置38内的传动机构。并且,做成如下结构:行驶用的动力经由行驶传动装置38内的传动机构传动至行驶传动装置38的车轴12,从而驱动行驶装置44旋转。
76.如图9以及图10所示,上述的车轴12的左右一侧安装于内置于行驶传动装置38的机体后部侧的行驶从动链轮38a,左右另一侧插入到行驶装置44的安装轮毂44a。由此,成为行驶装置44通过行驶传动装置38传动的驱动力而旋转驱动的结构。
77.安装该车轴12的行驶从动链轮38a的安装孔部(省略图示)的直径与安装轮毂44a的直径相同,如图11所示,车轴12的外径遍及左右方向而以与之相同的直径形成。即、车轴12的剖面形状遍及左右方向而相同。
78.由此,难以因行驶装置44的接地、以及与农田的凹凸、障碍物的接触等而对施加于车轴12的负荷产生强度上脆弱的部分,防止车轴12弯曲或者断裂而无法行驶。
79.另外,不需要在车轴12上形成直径粗的部分、细的部分等,基本上能够以同一材料一体形成,因此加工容易,提高部件的生产性。
80.此外,车轴12的形状为圆柱即可,但也可以做成六边轴等多边形状、更容易抵抗弯曲力的形状。
81.并且,如图9所示,在行驶装置44与行驶传动装置38的左右之间、而且车轴12的外周,旋转自如地装配直径比车轴12稍大的轴环36。该轴环36与车轴12的形状无关,内周形状为圆形,防止不与车轴12啮合而旋转。另一方面,外周形状也可以不是圆形而是多边形。
82.上述的轴环36是以防止过去在农田中栽培的作物的茎叶部等夹杂物缠绕在旋转的车轴12上为目的而装配的,其左右宽度设为与行驶装置44和行驶传动装置38的左右之间大致相同的长度。换言之,成为如下结构:通过装配左右宽度不同的轴环36,来变更行驶装置44从行驶传动装置38离开的距离。
83.或者,如图10所示,也可以做成如下结构:在行驶装置44与行驶传动装置38的左右之间设置多个轴环36,来调节行驶装置44与行驶传动装置38的左右之间的距离。
84.此外,如图9以及图10所示,行驶从动链轮38a经由轴承38b而能够旋转地装配于行驶传动装置38的内部,车轴12以在左右方向上贯通行驶从动链轮38a的方式装配。并且,做成如下结构:车轴12的行驶传动装置38侧的端部贯通行驶传动装置38的机体内侧的壁面,利用垫圈35和螺栓34来装配。
85.根据上述结构,若拆下位于行驶传动装置38的外部的螺栓34,则能够简单地从行驶从动链轮38a拔出车轴12,因此能够更换或者增减轴环36,从而容易地调节行驶装置44与行驶传动装置38的左右间隔。
86.由此,提高作业效率,并且使左右的行驶装置44的胎面与农田或作业场所等的垄宽度的不同一致,防止行驶装置44与栽种作业中的垄、尤其是垄的左右的法面接触而倒塌。若垄倒塌,则栽种的苗的根部向外部露出,有因外部空气的影响而产生发育不良或枯死的担忧,并且有受到鸟兽或虫引起的虫害的担忧,但是通过防止垄倒塌,可防止这些问题的产
生。
87.另外,通过将轴环36旋转自如地装配于车轴12,即使以前的收获作业时落到农田的、较长的茎叶部等的夹杂物缠绕于车轴12,也能够通过旋转而再次落下、或者缠绕于轴环36。由此,能够防止夹杂物缠绕于车轴12,因此不需要从车轴12去除缠绕的夹杂物的作业,实现劳力的减轻。
88.除此以外,防止夹杂物渗出的水分或化学成分附着于车轴12,而车轴12的耐久性因腐蚀而下降。
89.此外,就轴环36的外周面而言,为了即使缠绕夹杂物也容易分离,若使其平滑、或者在表面涂敷阻碍缠绕的材料,则提高上述的效果。另外,轴环36或者表面的涂敷材料优选是植物对化学成分的耐腐蚀性高的材料。
90.此外,成为利用设置在变速箱39内的左右各侧离合器(未图示),而能够断开左右的各行驶装置44的驱动的结构。因此,做成如下结构:在使机体回转时,利用侧离合器使成为回转内侧的左右一方的行驶装置44处于非驱动状态而能够顺畅地回转。
91.另外,在上述行驶传动装置38连结有以行驶传动装置38的前部侧为转动支点而使行驶装置44上下的进行上下转动的驱动机构。具体而言,在行驶传动装置38向变速箱39安装的安装部一体地安装有向上方延伸的臂13,臂13与固定于变速箱39的升降用液压缸300的活塞杆前端所安装的连结体的左右两侧部连结。左右一方侧(右侧)由连结杆连结,另一方侧(左侧)由能够与机体的倾斜对应地进行伸缩工作的左右水平控制用液压缸连结。
92.若升降用液压缸300工作而其活塞杆向机体后方突出,左右的臂13向后方转动,伴随于此,行驶传动装置38向下方转动,机体上升。相反地,若升降用液压缸300的活塞杆向机体前方移动而被拉入缸内,左右的臂13向前方转动,伴随于此,行驶传动装置38向上方转动,机体下降。
93.该升降用液压缸300通过垄面传感器14而进行工作,该垄面传感器14与垄面接地而伴随机体与垄面的上下间隔的变动来动作。垄面传感器14的动作成为检测以机体的位置为基准的垄上表面高度的动作,做成通过基于该垄面传感器14的检测动作来与垄上表面高度对应地设定机体高度的结构,来使升降用液压缸300进行工作的结构。
94.另外,若左右水平控制用液压缸进行伸缩工作,则与该左右水平控制用液压缸连结的左侧的臂13转动,仅使左侧的行驶装置44上下运动,来使机体向左右倾斜。该左右水平控制用液压缸做成基于以左右水平为基准检测机体的左右倾斜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工作而使机体处于左右水平的结构。
95.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上述横框架16能够绕前后方向的轴中心摇摆转动地装配于前部梁框架110,在该横框架16的左右两侧部装配上下较长的纵框架17。并且,左右前轮45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紧固在纵框架17的下端部侧方的前轮车轴18。因此,左右前轮45绕机体的左右中央的前后方向的轴心摇摆动作自如。另外,做成纵框架17设为能够以横框架16的左右两侧部为基准来上下调节,从而能够调节前轮45的高度调节的结构。
96.上述操纵手柄47设于机体后部,位于比行驶装置44的车轴12靠机体后侧。具体而言,安装于将前端部固定于变速箱39的机体框架19的后端部。
97.机体框架19在机体的左右中央向后方延伸,另外,从前后中间部向斜后上方延伸。
98.操纵手柄47从机体框架19的后端部在左右向后方延伸并将其各后端部作为操纵
手柄47的握手部。
99.此外,在图2中,做成将握手部分为左右的结构,也可以将操纵手柄47的左右的后端部相互左右连结并将该连结部分作为握手部。
100.栽种装置42具备:嘴状的多个栽种器具,其前端朝向下方;上下运动机构21,其使栽种器具在栽种器具的下端部处于比农田面靠上方的位置和处于比农田面靠下方的位置之间上下运动;以及开闭机构,其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开闭栽种器具,该关闭状态是嘴状的栽种器具的下端部关闭而能够从上方接纳苗并将苗收纳于内侧的状态,该打开状态是栽种器具的下端部向左右打开而能够将收纳于内侧的苗向下方放出的状态。
101.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栽种装置42做成左右并排配备第一栽种斗20a和第二栽种斗20b的两行种植的结构。这些第一栽种斗20a以及第二栽种斗20b分别装配于上下运动机构21,该上下运动机构21设于从变速箱39传动的传动箱26的左右两侧部。
102.各苗收纳体22具有上下开口的筒状体、和开闭该筒状体的下侧的开口部的底盖,并相互连接成环状。
103.在连结的各苗收纳体22通过左右的栽种斗20a、20b的上方附近的状态下,移动机构23使以俯视机体时左右较长的长圆形状的环状轨迹连结的苗收纳体22逆时针转动。
104.苗落下机构使苗收纳体22的底盖在与该苗收纳体22对应的栽种斗20a、20b的上方位置敞开。
10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苗收纳体22的外周形成圆筒外周部,在该圆筒外周部设置从外侧转动自如地连接的卡合部(圆孔),形成多个连结两个苗收纳体22的连结体。并且,做成如下结构:将该连结体的卡合部转动自如地连接于苗收纳体22的圆筒外周部,处于以该圆筒外周部为转动轴而转动自如地连结相邻的苗收纳体22的状态,从而相互连结多个苗收纳体22。即、是利用苗收纳体22和连结体如环形链那样连结的结构。
106.由此,就苗收纳体22而言,不论在直线地移动的直线状部分28还是在以圆弧状移动的圆弧状部分29,与相邻的苗收纳体22的间隔都不改变,因此在从苗收纳体22向左右的栽种斗20a、20b供给苗的部位,难以产生以苗收纳体22的左右的栽种斗20a、20b为基准的位置偏移,能够适当地进行苗供给并能够进行适当的苗栽种。
107.苗供给装置43的移动机构23做成如下结构:将如环形链那样相互连结的苗收纳体22绕挂在设于左右的链轮的外周的圆弧状切口部,利用从传动箱26内输出的动力驱动该左右的链轮使其旋转,从而使各苗收纳体22环周转动。
108.苗收纳体22环周的环周移动路径是具备俯视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状部分28、和利用链轮从直线状部分28向前侧或者后侧以圆弧状弯曲的圆弧状部分29的长圆状,配置在比左右的行驶装置44靠机体内侧。
109.上述苗供给装置43的苗收纳体22在直线状部分28比较稳定地向预定方向移动,但在左右两侧部的圆弧状部分29,苗收纳体22彼此的间隔变得狭窄或宽阔,对苗供给装置43的驱动施加负荷而使其破损,有苗的落下供给时机变得不稳定的担忧。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在多个苗收纳体22的内周缘部而且苗供给装置43的左右两外侧部,分别设置使其驱动旋转的星形轮240,并在该星形轮240的外周缘部以等间隔形成突起部。通过使这些突起部进入苗收纳体22的间隔部,来分别确保通过苗供给装置43的左右两侧的圆弧状部分29时的各苗收纳体22的位置,由此防止过负荷的产生、苗落下供给时机的偏移的产生。
110.另外,左右的栽种斗20a、20b配置在比车轴12的位置靠后侧。
111.苗供给装置43做成苗收纳体22与左右的栽种斗20a、20b一致地逐次环周移动来供给苗的结构。
112.栽种斗20a、20b分别在第一落下供给位置31a以及第二落下供给位置31b从苗收纳体22落下供给苗。
113.并且,做成如下结构:与左右的栽种斗20a、20b对应地设置收纳落下供给的苗的苗收纳体22,苗收纳体22仅在对应的左右的栽种斗20a、20b的上方时打开底盖、在不对应的左右的栽种斗20a、20b的上方时不打开底盖。
114.即,做成如下结构:与栽种斗20a对应的苗收纳体22仅在第一落下供给位置31a时、与栽种斗20b对应的苗收纳体22仅在第二落下供给位置31b时,各自的底盖打开而向对应的栽种斗20a、20b供给苗。
115.此外,做成如下结构:在调节了左右的栽种斗20a、20b的行距时,第一落下供给位置31a以及第二落下供给位置31b能够移动到对应位置。
116.移动机构23的工作周期设定为与上下运动机构21的工作周期同步,将与左右的栽种斗20a、20b对应的苗收纳体22合起来作为一个苗收纳体单元,做成连结多个该苗收纳体单元的结构,由此苗收纳体22一边排成一列地通过左右的落下供给位置31a、31b,一边与左右的栽种斗20a、20b对应地能够不产生苗供给遗漏地供给苗,而且为了不产生在通过左右的落下供给位置31a、31b之后未供给苗的苗收纳体22,做成能够全部与左右的栽种斗20a、20b对应地供给苗的结构。
117.本实施方式的移植机10将用于与左右的栽种斗20a、20b栽种的苗一致地进行覆土压地的覆土压地轮37设置在左右的栽种斗20a、20b的苗栽种部位的各后方左右两侧附近位置。该左右的覆土压地轮37由以下部件构成:将一根棒材弯曲成俯视时呈j形状而构成的分别独立地上下转动自如的压地臂370;以及左右一对旋转自如地分别设置在该左右的压地臂370的后部侧的压地旋转体371。
118.此外,就压地臂370而言,位于机体内侧的一侧端部上下转动自如地装配于行驶车体40的后部侧,在使朝向后方突出的直线部分的后部向上方弯曲之后,向机体外侧弯曲,并且向下方弯曲而在与机体内侧的直线部分相同的上下位置向机体前侧弯曲。并且,左右的压地旋转体371中的机体外侧的压地旋转体371设于向机体前侧弯曲的机体外侧的直线部分,机体内侧的压地旋转体371装配于机体内侧的直线部分。
119.根据上述结构,在压地臂370的后部,形成朝向机体上方突出的回避部分372,左右的压地旋转体371空出左右间隔地配置。由此,栽种斗20a、20b栽种的苗通过左右的压地旋转体371的左右间隔部并平整周边的土的同时,在回避部分372的下方通过,因此防止被覆土压地轮37、37推到而栽种姿势混乱。
120.此外,左右的压地臂370分别装配成能够调节机体左右位置,并构成为能够按照栽种斗20a、20b的行距设定来变更压地的位置。另外,若左右的压地旋转体371也分别构成为能够调节左右位置,则可靠地固定栽种后的苗的周围的土,防止苗倒伏或因低温而引起发育不良。
121.为了使向苗供给装置43补充苗的作业者乘车来进行苗补充作业,在本技术的移植机设置供作业者乘坐的作业座椅46。具体而言,在成为苗供给装置43的前侧的机体左右中
央位置朝向后方配置作业座椅46。乘坐于作业座椅46的作业者以朝向苗供给装置43的前侧部向后侧的姿势就座,与苗供给装置43的前侧部、尤其是苗收纳体22的环周移动路径中的前侧的直线状部分28对应地进行苗补充作业。
122.另外,在上述操纵面板47a的左右另一侧设置主离合器杆125,该主离合器杆125内装于变速箱39,对驱动力向左右的行驶传动装置38以及传动箱26的传动进行接通断开。
123.在作业座椅46的左右两侧,且在机体侧面观察时行驶装置44的车轴12的上方位置,设置能够收纳向苗供给装置43补充的苗的备用苗框50。
124.上述备用苗框50在向行驶车体40的机体外侧突出的载苗支柱的上部设置支撑支柱,在该支撑支柱设置能够切换转动状态和非转动状态的载苗转动臂,在该载苗转动臂隔开间隔地配置上下方向的苗框框架,并且构成为在该苗框框架的同一面装配载置台55的一侧端部,该载置台55载置收纳补充用苗的苗箱、苗托盘等容器。
125.该载置台55在上下方向上可以仅设置一个,但也可以空出无障碍取出容器的上下方向的间隔地配置多个。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