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池内部气体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22 18:44: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内部气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锂离子电池的得到迅速发展,并应用得生活的各方面。方形锂离子电池具有封装可靠度高、耐受性好、成组相对简单等优势,已成为较为主流的锂离子电池。
3.能量密度是衡量锂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为提高能量密度,通常采用提高极片压实效果,增加电芯内部装配比等方式。但这种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方式,会导致电芯极片与隔膜层隙、极片与隔膜孔隙率降低,进而导致电芯在电解液注入后浸润困难,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
4.目前,为提高浸润效果,通常将注入有电解液的电池放置在高温的环境中。但电池壳体内会因反应而可产生气体,气体会影响电池的浸润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内部气体处理装置,以排出电池内部的气体,并提高电池的浸润效果。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电池内部气体处理装置,包括基座、承载部、连接件以及气体管路,其中,承载部设于所述基座上的预设位置,注入有电解液的若干电池定位装设于所述承载部上;所述连接件可被驱使地靠近或远离所述电池的注液孔;所述气体管路对应于所述注液孔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因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注液孔,所述气体管路的一端可密封插入所述注液孔内,并因与所述气体管路另一端相连的负压部的驱使,所述电池内的气体流入所述气体管路中。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空腔,所述气体管路的一端伸入所述空腔内;因所述气体管路的一端于所述注液孔内的密封插入,所述空腔与所述承载部之间限定出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上设有与所述负压部相连的通气孔。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连接有壳体,所述空腔形成于所述壳体上。
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或所述承载部上设有可被夹置于两者之间的密封件。
11.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布置的若干导向柱,所述连接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导向柱上。
12.进一步的,所述承载部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基座上,若干所述电池插设于所述承载部上。
13.进一步的,所述承载部插设于所述基座上。
14.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所述预设位置设有一侧开口的安装槽,所述承载部经由所述开口插设于所述安装槽中。
15.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设有直线驱动部,所述直线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以驱使所述连接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注液孔。
16.进一步的,所述直线驱动部采用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杆与所述连接件相连。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内部气体处理装置,通过连接件靠近注液孔,可使气体管路的一端密封插入注液孔内,并在与气体管路另一端相连的负压部的驱使下,使电池内的气体经由气体管路中排出,利于减少电池内电芯、气体以及电解液三相界面存在气相阻力,利于提高浸润效率,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
19.此外,通过连接件上的空腔与承托部限定出密封腔体,利于减少因电池内气体的排出而导致的变形问题的发生。壳体的结构简单,便于形成空腔。而密封件的设置,利于提高密封腔体的密封效果。而导向柱的结构简单,利于提高连接件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20.另外,承载部采用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基座上,便于对电池进行移动。承载部在安装槽内的插装,能够于对承载部进行定位,而提高电池内部气体处理装置的使用效果。气缸的产品成熟,便于在基座上布置实施,且驱动效果好。
附图说明
2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内部气体处理装置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内部气体处理装置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带所述承托部的电池内部气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承载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壳体以及气体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基座;2、承托盒;3、连接板;4、气体管路;5、气缸;
29.101、导向板;102、限位板;103、导向柱;104、顶板;
30.201、电池;202、插装槽;
31.301、壳体;302、通气孔;
32.401、吸嘴;402、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
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6.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内部气体处理装置,整体结构上,该电池内部气体处理装置包括基座1、承载部、连接件以及气体管路4。其中,承载部设于基座1上的预设位置,注入有电解液的若干电池201定位装设于承载部上。连接件可被驱使地靠近或远离电池201的注液孔。
37.气体管路4对应于注液孔设置于连接件上,因连接件靠近注液孔,气体管路4的一端可密封插入注液孔内,并因与气体管路4另一端相连的负压部的驱使,电池201内的气体流入气体管路4中。
38.基于如上整体介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内部气体处理装置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3中所示。为便于对下文进行描述,本实施例中,将气体管路4与注液孔相连通的状态下的称为第一状态,并将气体管路4与注液孔断开连通的状态称为第二状态。
39.本实施例中的基座1作为处理装置的安装载体,优选采用具有承载面的板状或块状结构。此处的承载面具体是指基座1的上表面。在具体实施时,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基座1可单独使用,亦可固定在承载平台使用。
40.本实施例中的预设位置是指承载部在第一状态时在基座1上的位置。在该预设位置下,气体管路4能够因连接件靠近注液孔,而经由注液孔与电池201相连通。通过将承载部设置在预设位置,可确保第一状态下气体管路4与注液孔的连通效果和精确度,从而便于将电池201内部的气体导出。
41.作为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承载部可移动的设于基座1上,若干电池201插设在承载部上。如此设置,通过移动承载部即可改变其在基座1上的位置,而可便于对电池201进行装设和取出,从而提高电池内部气体处理装置的处理效率。
42.本实施例中的承载部插设于基座1上。具体结构上,如图4中所示,该承载部采用承托盒2,在承托盒2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插装槽202,各电池201由上至下插设在插装槽202中,并使电池201的注液孔朝上设置。
43.对应于承托盒2的预设位置,在基座1上设有一侧开口的安装槽,承托盒2经由开口插设于安装槽中。详细结构上,参图3中所示,基座1上设有平行且间隔布置的两个导向板101,并在两导向板101的其一自由端之间设有垂直连接于两者之间的限位板102。基座1、两个导向板101和限位板102共同限定出上述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开口与限位板102相对设置。此处,导向板101和限位板102的结构简单,便于在基座1上布置实施,且使用效果好。
44.本实施例中,承装有多个电池201的承托盒2可通过在基座1上滑动的方式,经由开口而滑入安装槽,并在两个导向板101的作用下,向限位板102移动。当承托盒2的端部抵接在限位板102上时,说明承托盒2移动至预设位置。
45.另外,为便于将完成气体处理的承托盒2由安装槽内取出。本实施例中,还可在对应于开口设置的承托盒2的端面上设有u型的拉手。当需要取出承托盒2时,直接通过手持拉手对承托盒2进行拉拽即可。此处,拉手的结构简单,便于手持,且使用效果好。当然,除了设置拉手外,还可在承托盒2上设置其他结构形式的手持结构,只要能够便于对承托盒2进行
移动即可。
46.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承托盒2,还可直接固定在基座1上的预设位置,此时,也能够对电池201进行装载和取出。不过,这种固定在基座1上的方式,在使用的便利性上稍差些,不利于提高对电池201的处理效率。
47.如图1和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具体可采用连接板3,该连接板3位于预设位置的上方,并可在竖直方向上靠近或远离电池201上的注液孔。
48.为提高连接板3在使用中的稳定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基座1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布置的若干导向柱103,连接板3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导向柱103上。如图3中所示,多个导向柱103分设在承托盒2的两侧,以对滑动中的连接板3进行导向。本实施例中导向柱103的结构简单,便于在基座1上布置实施,且对于连接板3的导向效果好。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承托盒2各侧的导向柱103的数量均可根据具体的布置空间,以及使用需求进行确定。
49.为防止连接板3由导向柱103上脱出,如图1和图3中所示,在位于同一侧的多个导向柱103的顶端之间连接有顶板104。当连接板3向上滑动至与顶板104的下表面抵接时,连接板3将无法继续向上滑动,从而无法由导向柱103上脱出,而具有较好的使用稳定性。此外,为降低连接板3的重量,在连接板3上设有若干减重槽。该连接板3可因减重槽的设置而呈具有六个连接端的“王”字形,上述的导向柱103对应于六个连接端设置。
50.为驱使连接板3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本实施例中,在基座1上设有直线驱动部。该直线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板3相连,以驱使连接板3靠近或远离注液孔。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直线驱动部为设于承托盒2两侧的两个,以进一步提高连接板3在使用中的稳定性。直线驱动部采用气缸5,气缸5分别固定在限位板102上,各气缸5的气缸杆分别与连接板3相连。
51.本实施例中的气体管路4的结构参照图5中所示,该气体管路4包括吸嘴401和导气管402。其中,吸嘴401对应于各电池201上的注液孔,贯通固定在连接板3上。该吸嘴401的底端可因连接板3靠近注液孔,而密封插入注液孔内。吸嘴401的顶端经由导气管402与负压部相连通。
52.此处的负压部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抽气泵,导气管402与抽气泵的进气口相连通。在第一状态下,抽气泵启动,并通过导气管402和吸嘴401将电池201内部的气体导出,从而降低电池201内产生的气体量,有效防止因气体受热膨胀而影响浸润问题的发生。同时,因电池201内气体的排出,利于减少电池201内电芯、气体以及电解液三相界面存在气相阻力,还可使电解液因毛细现象而较好的浸润电芯,从而提高对浸润效果。
53.为进一步提高电池内部气体处理装置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上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空腔,气体管路4的一端伸入空腔内。因气体管路4的一端于注液孔内的密封插入,空腔与承载部之间限定出密封腔体,密封腔体上设有与抽气泵相连的通气孔302。
54.详细结构如图5中所示,在连接板3的底部设有壳体301,上述的容腔形成在壳体301上。吸嘴401贯通连接板3和壳体301设置,且吸嘴401的底端伸入容腔中。在第一状态时,壳体301的下端面与承托盒2的上端面相抵接,从而限定出上述的密封腔体。在第二状态时,壳体301与承托盘之间间隔布置,以允许承托盒2由安装槽中移出。而通气孔302经由管路与上述抽气泵的进气端相连,以使密封腔体和电池201同时被抽气,从而利于平衡电池201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利于防止因电池201因被抽气而产生的变形,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电池201
的处理效果。
55.为进一步提高密封腔体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壳体301或承托盒2上设有可被夹置于两者之间的密封件。具体实施时,密封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密封橡胶或者密封海绵。密封橡胶和密封海绵均可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壳体301或承托盒2上。
56.本实施例中的电池内部气体处理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启动气缸5,并使连接板3向上滑动,承装有多个电池201的承托盒2经由安装槽定位在基座1上的预设位置,此时,如图2中所示。接着气缸5驱使连接板3向下滑动,在吸嘴401的底端密封插入注液孔内时,壳体301与承托盒2密封抵紧,此时,如图1中所示。然后,抽气泵启动,以将电池201和密封腔体抽真空,并使两者中的气体排出,从而完成对电池201内气体的处理,利于提高电池201的浸润效果。
57.当需要取出电池201时,先通过气缸5驱使连接板3向上移动,使吸嘴401的底端与注液孔分离,壳体301和承托盒2分离,接着,通过手持拉手,并向外拉拽承托盒2即可使其安装槽内移出,从而将处理完的电池201取出。
58.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内部气体处理装置,通过连接件靠近注液孔,可使气体管路4的一端密封插入注液孔内,并在与气体管路4另一端相连的负压部的驱使下,使电池201内的气体经由气体管路4中排出,利于减少电池201内电芯、气体以及电解液三相界面存在气相阻力,利于提高浸润效率,从而提高电池201的性能。
5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