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配网运维分析用故障诊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10:36: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配电网故障诊断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网运维分析用故障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2.配电网是指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收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器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
3.目前,配电网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故障,为尽快的判断故障发生点,以实现恢复送电,一般利用故障测试仪进行网络故障诊断。
4.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故障测试仪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检测机构,壳体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壳盖,但是壳盖与壳体之间存在缝隙,空气中的灰尘容易由缝隙进入壳体内部,进入壳体内部的灰尘容易粘附在检测元器件上,由于灰尘粘附在检测元器件上,容易出现检测元器件发热现象,对检测元器件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影响,影响了故障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灰尘容易进入壳体内部而影响故障检测精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网运维分析用故障诊断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配网运维分析用故障诊断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配网运维分析用故障诊断装置,包括壳体、壳盖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检测元器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壳盖下表面的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围合形成有用于套设在壳体壳壁上的定位空间,所述外环的内环壁、内环的外环壁均设有第一环槽,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与第一环槽相对应的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内设有密封机构,所述内环和外环的内部均设有与第一环槽相连通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用于驱动密封机构插入第二环槽内的驱动机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壳盖盖设在壳体上,此时外环位于壳体的外侧,内环位于壳体的内侧,并且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相互正对,然后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密封机构由第二环槽插入第一环槽内,通过密封机构可将内环和外环均固定在壳体上,进而可将壳盖固定在壳体上,同时通过密封机构,实现了外环、内环与壳体侧壁之间的密封连接,密封效果好,降低了灰尘进入壳体内部而影响检测元器件工作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了故障诊断精度。
8.可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块、包覆在密封块侧壁上的气囊环、与气囊环相连通的气管,所述第二环槽与其槽口相对的槽壁设有供气管伸入第一空腔内的通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用于为气管提供气源的供气组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密封块插入第二环槽内后,利用供气组件为气管提供
气源,进而通过气管可将气源输送至气囊环内,此时气囊环发生膨胀,并且气囊环的外环壁紧贴在第二环槽的槽壁上,实现了对内环的外环壁与壳体的内侧壁、外环的内环壁与壳体的外侧壁之间的密封,密封效果好。
10.可选的,所述气囊环的外环壁上均布设有若干橡胶凸块,所述第二环槽的槽壁上设有供橡胶凸块插入的凹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凸块和凹槽的配合,增大了气囊环与第二环槽槽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强了密封块插设在第二环槽内的稳定性,密封效果好。
12.可选的,所述供气组件包括与气管相连通的供气筒、滑移设置在供气筒内的活塞以及设置在活塞背向气管侧壁上的推杆,所述活塞朝向气管的侧壁与供气筒的内筒壁之间围合形成有储气室,所述供气筒背向支管的侧壁上设有推孔,所述推杆远离活塞的一端穿过推孔并伸出供气筒的侧壁外,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用于驱动推杆沿自身轴向滑移的滑移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移件驱动推杆下移,进而通过活塞可将储气室内的气源挤压至气管内,进而通过气管可将气源输送至气囊环内;反之,同理,利用滑移件驱动推杆上移,可通过气管将气囊环内的气体抽气至储气室内,最终实现了对气囊环的充放气。
14.可选的,所述壳盖内部设有第二空腔,所述推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伸入第二空腔内,所述滑移件包括两相对滑移设置在第二空腔内侧壁上的竖直齿条、分别与两个竖直齿条啮合的齿盘以及滑移设置在第二空腔内侧壁上的水平齿条,两所述齿盘均与水平齿条啮合,所述推杆的顶端与竖直齿条的底壁相连,所述水平齿条的一侧端壁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二空腔的内侧壁相连,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水平齿条的侧壁相连,所述拉杆远离水平齿条的一端伸出壳盖的侧壁外并连接有把手。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拉动把手,带动水平齿条向把手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弹簧被压缩,随着水平齿条的滑移,带动两个齿盘旋转,进而带动竖直齿条上移,带动推杆上移;反之,人员推动把手,带动水平齿条向远离把手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两个齿盘旋转,带动竖直齿条下移,进而带动推杆下移。
16.可选的,所述供气筒位于支管的侧壁设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主管与储气室相连通,所述三通管的其中一个支管与气管相连通,所述三通管的两个支管内均设有电控阀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关闭与气管相连通的支管内的电控阀门,同时开启另一个支管内的电控阀门,此时拉动推杆上移,带动活塞上移,进而通过另一个支管可将第一空腔内的气源抽取并送入储气室内,然后关闭另一个支管内的电控阀门,可将气源储存在储气室内。
18.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壳壁内部设有第三空腔,两所述第二环槽均与第三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三空腔内设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的顶壁设有竖杆,壳体的顶壁设有下环槽,所述下环槽内设有密封环,所述壳盖的底壁设有供密封环插入的上环槽,所述下环槽与其槽口相对的槽壁设有升降孔,所述竖杆远离联动块的一端穿过升降孔并与密封环的底壁相连,所述第三空腔内设有用于驱动联动块升降的升降组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升降组件驱动联动块上移,进而通过竖杆可将密封
环由下环槽插入上环槽内,对壳盖和壳体侧壁之间的缝隙起到进一步密封作用,加强了密封效果。
20.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与联动块的两侧壁滑移连接的楔块,所述联动块和楔块的相对侧壁均设有相互滑移配合的导向斜面,所述联动块的横截面积由低至高递增,所述楔块背向联动块的侧壁上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楔块的侧壁相连,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三空腔的内侧壁相连,所述横杆远离楔块的一端伸入第二环槽内并连接有抵板,所述抵板抵接在密封块背向内环或外环的侧壁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密封块由第一环槽插入第二环槽内时,密封块可抵接在抵板的侧壁上,随着密封块的滑移,通过抵板和横杆,可推动楔块向联动块方向滑移,由于联动块的横截面积由低至高递减,进而可推动联动块上移;当密封块由第二环槽滑移至第一环槽内时,此时抵板失去外界推力,进而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使得楔块向远离联动块的方向滑移,此时联动块下移,通过竖杆可带动密封环由上环槽滑移至下环槽内。
22.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空腔内侧壁的转盘、设置在转盘侧壁偏心处的偏心轴、与偏心轴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杆铰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环槽与其槽口相对的槽壁设有与第一空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二连杆远离铰接的一端与密封块的侧壁铰接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调节组件。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调节组件驱动转盘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随着转盘的旋转,带动第一连杆摆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杆推动密封块在第一环槽内滑移,从而可将密封块由第一环槽插入第二环槽内。
24.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以及驱动从动齿轮转动的电机,所述主动齿轮的侧壁轴心处设有用于固定转盘的安装孔。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驱动从动齿轮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转盘旋转。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密封机构可将内环和外环均固定在壳体上,进而可将壳盖固定在壳体上,同时通过密封机构,实现了外环、内环与壳体侧壁之间的密封连接,降低了灰尘进入壳体内部而影响检测元器件工作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了故障诊断精度;2.利用供气组件为气管提供气源,进而通过气管可将气源输送至气囊环内,此时气囊环发生膨胀,并且气囊环的外环壁紧贴在第二环槽的槽壁上,实现了对内环的外环壁与壳体的内侧壁、外环的内环壁与壳体的外侧壁之间的密封;3.利用升降组件驱动联动块上移,进而通过竖杆可将密封环由下环槽插入上环槽内,对壳盖和壳体侧壁之间的缝隙起到进一步密封作用,加强了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配网运维分析用故障诊断装置。
28.图2是图1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1中b-b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4图2中的a向视图。
31.图5图2中的b向视图。
32.图6图3中的c向视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壳盖;3、检测元器件;4、内环;5、外环;6、第一环槽;7、第二环槽;8、第一空腔;9、密封机构;91、密封块;92、气囊环;93、气管;94、橡胶凸块;95、凹槽;10、供气组件;101、供气筒;102、活塞;103、推杆;104、储气室;11、第二空腔;12、滑移件;121、竖直齿条;122、齿盘;123、水平齿条;124、拉杆;125、第一弹簧;126、把手;13、三通管;14、电控阀门;15、第三空腔;16、联动块;17、竖杆;18、下环槽;19、密封环;20、上环槽;21、升降组件;211、楔块;212、导向斜面;213、横杆;214、第二弹簧;215、抵板;216、导向块;217、导向槽;22、驱动机构;221、转盘;222、偏心轴;223、第一连杆;224、第二连杆;225、开口;23、调节组件;231、主动齿轮;232、从动齿轮;233、电机;23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配网运维分析用故障诊断装置。参照图1和图2,配网运维分析用故障诊断装置包括纵截面呈矩形设置的壳体1,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检测元器件3,壳体1的顶部盖设有壳盖2。
36.参照图2和图3,壳盖2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设有内环4和外环5,内环4和外环5的横截面积均为矩形,内环4的外环壁和外环5的内环壁之间围合形成有用于套设在壳体1顶部壳壁上的定位空间,外环5的内环壁和内环4的外环壁均开设有第一环槽6,壳体1的外侧壁和壳体1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二环槽7,两个第二环槽7分别与两个第一环槽6相对应,第一环槽6内设有密封机构9,内环4和外环5的环壁内部均设有第一空腔8,第一空腔8内与第一环槽6相连通,第一空腔8内设有用于驱动密封机构9插入第二环槽7内的驱动机构22,进而可将内环4和外环5固定在壳体1的壳壁上,从而可将壳盖2固定在壳体1上。
37.且通过将密封机构9插入壳体1外侧壁上的第二环槽7内,实现了外环5与壳体1外侧壁之间的外侧密封,通过将密封机构9插入壳体1内侧壁上的第二环槽7内,实现了内环4与壳体1内侧壁之间的内侧密封,最终实现了对壳盖2与壳体1侧壁之间的双重密封,密封效果好,减小了灰尘进入壳体1内部并粘附在检测元器件3上的概率,避免影响检测元器件3的故障检测精度。
38.参照图2和图4,密封机构9包括密封块91,密封块91的周壁上包覆有气囊环92,气囊环92呈u型设置,气囊环92的两个平行端呈水平态设置,气囊环92的竖直端的外环壁连通设有气管93,第二环槽7与其槽口相对的槽壁设有与第一空腔8相连通的通孔,支管远离气囊环92的一端穿过通孔并伸入第一空腔8内,第一空腔8内设有用于为气管93提供气源的供气组件10;当将密封块91由第二环槽7插入第一环槽6内后,利用供气组件10为气管93提供气源,进而通过气管93可将气源送入气囊环92内,进而气囊环92发生膨胀,直至气囊环92的外环壁紧贴在第二环槽7的槽壁上时,可将密封块91稳定固定在第二环槽7内,实现了内环4和外环5与壳体1侧壁之间缝隙的密封。
39.参照图4,气囊环92的两个平行端的外环壁上均布设有若干橡胶凸块94,第二环槽7的槽壁上设有供橡胶凸块94插入的凹槽95,橡胶凸块94和凹槽95的配合,增大了气囊环92与第二环槽7槽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密封块91固定在第二环槽7内的稳定性。
40.参照图4,供气组件10包括与气管93相连通的供气筒101,供气筒101竖直设置,供
气筒101的轴向与壳体1的高度方向同向,供气筒101的底壁固定连接有三通管13,三通管13的主管与供气筒101内部相连通,三通管13的另外两个支管内均设有电控阀门14,三通管13的其中一个支管与气管93相连通。
41.供气筒101的内部滑移设有活塞102,活塞102为橡胶塞,活塞102的下表面与供气筒101的内筒壁之间围合形成有储气室104,活塞1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推杆103,供气筒101的顶壁设有推孔,推杆103远离活塞102的一端穿过推孔并伸入第一空腔8内,第一空腔8内设有用于驱动推杆103沿竖直方向升降的滑移件12。
42.首先,关闭与气管93相连通的支管内的电控阀门14,开启另一个支管内的电控阀门14,同时利用滑移件12驱动推杆103上移,进而通过另外一个支管,可将第一空腔8内的空气抽取至储气室104内进行储存,然后关闭另外一个支管内的电控阀门14,开启与气管93相连通的支管内的电控阀门14,此时利用滑移件12驱动推杆103下移,进而可将储气室104内的气通过气管93输送至气囊环92内,实现了对气管93的供气。
43.参照图4,壳盖2的内部设有第二空腔11,内环4和外环5的顶壁、壳盖2的底壁均设有活动孔,推杆103的顶端穿过活动孔并伸入第二空腔11内,滑移件12包括两相对滑移设置在第二空腔11内腔壁上的竖直齿条121,推杆103位于第二空腔11内的顶端分别与两个竖直齿条121一一对应,推杆103的顶端与竖直齿条1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空腔11内侧壁且位于竖直齿条12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齿盘122,齿盘122与竖直齿条121相啮合,第二空腔11的内侧壁滑移连接设有水平齿条123,两个齿盘122均与水平齿条123相啮合,水平齿条123的一侧端壁固定设有拉杆124,拉杆124远离水平齿条123的一端伸出壳盖2的侧壁外并连接有把手126。
44.当需要将密封块91由第二环槽7内滑移至第一环槽6内时,需要对气囊环92放气,此时人员拉动把手126,带动水平齿条123向靠近把手126方向滑移,同时两个齿盘122旋转,带动竖直齿条121上移,本实施例中,齿盘122的轴长大于竖直齿条121和水平齿条123之间的间距,进而当水平齿条123在滑移时,齿盘122能够稳定旋转,且竖直齿条121能够稳定升降;最后,随着竖直齿条121的上移,进而通过推杆103和活塞102,通过气管93可将气囊环92内的气抽取并送入储气室104内。
45.反之,人员拉动把手126,推动水平齿条123向背向把手126的方向滑移,进而带动两个齿盘122同步旋转,随着齿盘122的旋转,带动两个竖直齿条121同步下移,进而通过推动推杆103下移,此时通过活塞102,可将储气室104内的气输送至气管93内部,实现了对气囊环92的供气。
46.参照图2和图5,壳体1的壳壁内部设有第三空腔15,两个第二环槽7均与第三空腔15相连通,第三空腔15内设有联动块16,联动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17,壳体1的顶壁设有下环槽18,下环槽18与其槽口相对的槽底壁设有升降孔,竖杆17的顶端穿过升降孔并伸入下环槽18内,竖杆17位于下环槽18内的一端连接有密封环19,壳盖2的底壁设有与下环槽18相对应的上环槽20,第三空腔15内设有用于驱动联动块16升降的升降组件21,当利用升降组件21驱动联动块16上移时,通过竖杆17可将密封环19插入上环槽20内,通过将密封环19插入上环槽20内,加强了壳盖2与壳体1侧壁之间的密封效果。
47.参照图5,升降组件21包括位于联动块16两侧的楔块211,本实施例中,联动块16的纵截面的横截面积由低至高递增,联动块16和楔块211的相对侧壁均设有相互滑移配合的
导向斜面212,联动块16位于导向斜面212的侧壁设有导向块216,楔块211位于导向斜面212的侧壁设有供导向块216滑移的导向槽217,使得楔块211滑移连接在联动块16的腰壁上。
48.楔块211背向联动块16的侧壁上设有横杆213,横杆213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14,第二弹簧214的一端楔块211背向联动块16的侧壁相连,第二弹簧214的另一端与第三空腔15的内侧壁相连,利用第二弹簧214的弹力,将楔块211位于第三空腔15内的位置保持稳定,横杆213远离楔块211的一端伸入第二环槽7内并连接有抵板215,抵板215抵接在密封块91背向内环4或外环5的侧壁上。
49.当将密封块91插入安装槽内时,将密封块91抵接在抵板215的侧壁上,随着密封块91向第二环槽7槽底壁滑移的同时,通过抵板215和横杆213带动楔块211向联动块16方向滑移,由于导向斜面212的设置,进而推动联动块16上移,此时通过竖杆17可将密封环19插入上环槽20内。
50.参照图3和图6,驱动机构22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空腔8内侧壁上的转盘221,转盘221的侧壁偏心处固定设有偏心轴222,偏心轴22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23,第一连杆223远离偏心轴222的一端铰接连接有第二连杆224,第一环槽6与其槽口相对的槽壁设有与第一空腔8相连通的开口225,第二连杆224远离第一连杆223的一端伸入第一环槽6内并与密封块91的侧壁铰接连接,第一空腔8内设有用于驱动转盘221转动的调节组件23,利用调节组件23驱动转盘221旋转,通过第一连杆223和第二连杆224带动密封块91在第一环槽6内滑移,进而可将密封块91由第一环槽6插入第二环槽7内。
51.参照图6,调节组件23包括安装在第一空腔8内底壁的电机233,电机233的驱动轴连接有从动齿轮232,从动齿轮232的上方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231,主动齿轮231的侧壁轴心处开设有安装孔234,转盘221固定在安装孔234内;启动电机233,驱动从动齿轮232转动,带动主动齿轮231转动,进而带动转盘221转动。
52.本实施例中,拉杆124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弹簧125,第一弹簧125的一端与第二空腔11的内侧壁相连,第一弹簧125的另一端与水平齿条123相连,利用第一弹簧125可将水平齿条123保持稳定,进而可将齿盘122、竖直齿条121、推杆103和活塞102保持稳定。
5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配网运维分析用故障诊断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壳盖2开设在壳体1上,此时外环5的内环壁抵接在壳盖2的外侧壁,内环4的外环壁抵接在壳盖2的内侧壁,此时启动电机233,驱动从动齿轮232转动,带动主动齿轮231转动,随着主动齿轮231的转动,通过第一连杆223和第二连杆224,可推动密封块91由第一环槽6滑移至第二环槽7内,进而密封块91可抵接在抵板215的侧壁上。
54.随着密封块91向第二环槽7槽底壁方向滑移的同时,通过密封块91推动抵板215向第三空腔15内滑移,进而推动楔块211向联动块16方向滑移,从而推动联动块16上移,此时通过竖杆17可将密封环19插入上环槽20内,同时密封块91块完全插入在第二环槽7内,实现了内环4、外环5与壳体1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可将壳盖2固定在壳体1上。
55.然后人员手握把手126,通过拉杆124推动水平齿条123滑移,进而带动两个齿盘122旋转,带动竖直齿条121下移,进而通过推杆103推动活塞102下移,以便将储气室104内的气通过气管93输送至气囊环92内,此时气囊环92发生膨胀,进而气囊环92的外环壁紧贴在第二环槽7的槽壁,同时可将橡胶凸块94插入凹槽95内,加强了密封块91插设在第二环槽7内的密封性,从而降低了灰尘进入壳体1内部的概率,避免影响检测元器件3的正常工作,
提高了故障检测精度。
5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