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调节研磨细度的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14:40: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水性漆研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研磨细度的研磨机。


背景技术:

2.水性漆包括水性防锈漆、水性钢构漆、水性地坪漆和水性木器漆。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漆膜丰满、晶莹透亮、柔韧性好并且具有耐水、耐磨、耐老化、耐黄变、干燥快、使用方便等特点。水性漆包括水溶型、水稀释型、水分散型(乳胶漆)3种。
3.在水性漆的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研磨机来对原料进行研磨加工。中国专利cn202021462956.0中公开了一种环保水性漆生产用高效研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四根支撑柱,四根支撑柱顶部外壁设置有顶板,顶板顶部外壁开有圆形通槽,圆形通槽内壁设置有转动电机,四根支撑柱外壁分别设置有四个连接板,四个连接板外壁分别设置有四个连接块。
4.本技术人在实施上述专利的过程中,发现其存在如下缺点:1、不能灵活的调节碎料的细度,无法达到后续加工工序的需求,使用起来不够灵活便捷;2、无法及时彻底的把粘附的碎料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上述背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研磨细度的研磨机,以解决不能灵活的调节碎料的细度,无法达到后续加工工序的需求,使用起来不够灵活便捷;无法及时彻底的把粘附的碎料排出的问题。
6.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可调节研磨细度的研磨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面设有支撑腿,所述筒体的顶端固定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加料口,所述筒体的底端中心处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出料阀,所述筒体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研磨体,所述第一研磨体的内部设有第二研磨体,所述顶盖的内顶面上安装有研磨电机,所述研磨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二研磨体的顶端固定连接;
8.所述第一研磨体的内侧顶端具有第一斜坡,所述第一研磨体的内侧底端具有第二斜坡,所述第一斜坡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斜坡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一斜坡和第二研磨体的侧壁顶端之间形成有第一研磨腔,所述第一研磨腔的宽度尺寸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斜坡和第二研磨体的侧壁底端之间形成有第二研磨腔,所述第二研磨腔的宽度尺寸从上到下均相等。
9.优选的,所述第二研磨体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顶面固定有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底端固定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均倾斜固定有第一研磨辊,当所述第一伸缩件的自由端向下伸长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自由端通过横杆带动两个第一研磨辊同时向下移动,两个所述第一研磨辊的底端同时伸出到第一安装腔的底端外部。
10.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前、后侧均水平固定有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二伸缩件的自由端上倾斜固定有第二研磨辊,两个所述第一研磨辊和两个第二研磨辊之间间隔分布,两个所述第一研磨辊和两个第二研磨辊之间呈圆周阵列分布。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研磨辊和第二研磨辊的顶端均开设有吹气口,所述吹气口的外端向下倾斜分布,所述吹气口的内端固定有连接口,所述横杆上设有鼓气机构,所述鼓气机构同时和四个连接口互相连通。
12.优选的,所述鼓气机构包括气泵、气管、环形管和连接管,所述气泵安装在横杆的顶面上,所述环形管通过支柱设置在横杆的上方位置处,所述气泵的出气口通过气管和环形管连通,所述连接管连通设置在环形管和连接口之间。
13.优选的,所述第二研磨体的顶端边缘处采用倒圆角过渡,所述第一研磨腔的顶端处形成有导入口,所述导入口位于加料口的正下方。
14.优选的,所述第一研磨辊和第二研磨辊的底端均活动设有研磨轮,所述研磨轮的外端突出于第一研磨辊和第二研磨辊的外壁面。
15.优选的,所述研磨轮的顶端转动设有安装轴,所述第二研磨辊、第一研磨辊的底端均开设有条形滑槽和导槽,所述导槽位于条形滑槽的顶端上,所述导槽内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和安装轴固定连接。
16.优选的,所述条形滑槽的内侧壁和安装轴的侧壁之间设有矩形螺旋弹簧。
17.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8.一、使用中,原料从加料口向下掉落到导入口内,其中,导入口的顶端尺寸大于底端尺寸,以便于原料的导入,原料首先进入到第一研磨腔内,第一研磨腔内的原料被第一斜坡和第二研磨体的侧壁顶端的相对运动而研磨尺寸变小,同时,原料在第一研磨腔内逐渐向下滚落,第一研磨腔内底端处的研磨细度最小;然后碎料继续向下掉落到第二研磨腔内,第二斜坡和第二研磨体的侧壁底端相对运动进一步对原料进行研磨处理,也即进行二次研磨、以得到较小细度的碎料,以满足后续的生产需求;
19.二、使用中,当所述第一伸缩件的自由端向下伸长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自由端通过横杆带动两个第一研磨辊同时向下移动,两个所述第一研磨辊的底端同时伸出到第一安装腔的底端外部,使得第一研磨辊的外端到第一研磨辊之间的间隙变小,以得到细度更小的碎料,具有细度调节功能、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具体的,当第二研磨体旋转时,第二研磨体通过第一伸缩件、横杆带动两个第一研磨辊同时旋转,使得第一研磨辊具有研磨碎料的作用;
20.三、使用中,当同时伸长两个第二伸缩件时,两个第二伸缩件分别带动两个第二研磨辊同时向外移动,当第二研磨辊的中心点到横杆的中心点的距离等于第一研磨辊的中心点到横杆的中心点的距离时,停止伸长第二伸缩件,以使得两个第二研磨辊和两个第一研磨辊同时来对原料进行研磨,增加了研磨辊的数量,进一步细化调节碎料的细度,适应不同的原料加工需求;
21.四、使用中,启动鼓气机构,鼓气机构鼓出的气体同时进入到四个连接口内,四个连接口内的气体分别进入到四个吹气口内,四个吹气口同时向外下吹气,使得粘附在第一研磨辊和第二研磨辊上的细料被吹落掉,以及时的把细料排出。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可调节研磨细度的研磨机实施例1的立体图;
23.图2为本发明可调节研磨细度的研磨机实施例1的俯视图;
24.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a处剖视图;
25.图4为本发明可调节研磨细度的研磨机的实施例2的主剖视图;
26.图5为本发明可调节研磨细度的研磨机的图4中b处放大图;
27.图6为本发明可调节研磨细度的研磨机的图4中b处放大图(当第一研磨辊向下移动后);
28.图7为本发明可调节研磨细度的研磨机的实施例3中第一研磨辊、第二研磨辊位置处的立体图;
29.图8为本发明可调节研磨细度的研磨机的实施例3中第一研磨辊、第二研磨辊位置处的主视图;
30.图9为本发明可调节研磨细度的研磨机的实施例3中第一研磨辊、第二研磨辊位置处的仰视图;
31.图10为本发明可调节研磨细度的研磨机的实施例3中第一研磨辊、第二研磨辊位置处的立体图(另一视角);
32.图11为本发明可调节研磨细度的研磨机的图10中c处放大图;
33.图12为本发明可调节研磨细度的研磨机的实施例4中研磨轮的安装剖视图。
34.其中,筒体1、支撑腿11、顶盖12、出料管13、加料口14、第二研磨体2、研磨电机21、第一安装腔22、第一研磨体3、第一斜坡31、第二斜坡32、第一研磨腔33、第二研磨腔34、导入口35、出料阀4、第一伸缩件51、横杆52、第一研磨辊53、第二研磨辊61、第二伸缩件62、气泵71、气管72、环形管73、连接管74、连接口75、吹气口76、研磨轮81、滑块82、安装轴83、矩形螺旋弹簧84、条形滑槽85。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说明:
36.实施例1:
37.参考图1-3,一种可调节研磨细度的研磨机,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底面设有支撑腿11,其中,筒体1为竖直分布,筒体1的横截面为圆环形结构,支撑腿11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筒体1的顶端固定有顶盖12,所述顶盖12上设有加料口14,所述筒体1的底端中心处连通有出料管13,所述出料管13上安装有出料阀4,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研磨体3,所述第一研磨体3的内部设有第二研磨体2,所述顶盖12的内顶面上安装有研磨电机21,研磨电机21为竖直分布,所述研磨电机21的输出轴和第二研磨体2的顶端固定连接。
38.在本装置中,四个支撑腿11共同支撑起筒体1,筒体1的顶端通过顶盖12固定住研磨电机21,研磨电机21的输出轴悬吊住第二研磨体2,同时,筒体1固定支撑起第一研磨体3。使用中,工作人员从加料口14加入水性漆的原料,原料向下掉落进入到第一研磨腔33、第二研磨腔34内,启动研磨电机21,研磨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第二研磨体2周向旋转,第二研磨体2相对于第一研磨体3作旋转运动,从而第一研磨体3、第二研磨体2互相配合来对原料进行研磨处理,以得到所需要细度的碎料、进行下一步的生产作业,最后,打开出料阀4,研磨
后的细料经出料阀4从出料管13内排出。
39.参考图3,所述第一研磨体3的内侧顶端具有第一斜坡31,所述第一研磨体3的内侧底端具有第二斜坡32,所述第一斜坡31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斜坡32的倾斜角度,具体的,第一斜坡31的倾斜角度为60度,第二斜坡32的倾斜角度为45度,所述第一斜坡31和第二研磨体2的侧壁顶端之间形成有第一研磨腔33,所述第一研磨腔33的宽度尺寸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斜坡32和第二研磨体2的侧壁底端之间形成有第二研磨腔34,所述第二研磨腔34的宽度尺寸从上到下均相等。
40.参考图3,所述第二研磨体2的顶端边缘处采用倒圆角过渡,所述第一研磨腔33的顶端处形成有导入口35,所述导入口35位于加料口14的正下方。
41.使用中,原料从加料口14向下掉落到导入口35内,其中,导入口35的顶端尺寸大于底端尺寸,以便于原料的导入,原料首先进入到第一研磨腔33内,第一研磨腔33内的原料被第一斜坡31和第二研磨体2的侧壁顶端的相对运动而研磨尺寸变小,同时,原料在第一研磨腔33内逐渐向下滚落,第一研磨腔33内底端处的研磨细度最小;然后碎料继续向下掉落到第二研磨腔34内,第二斜坡32和第二研磨体2的侧壁底端相对运动进一步对原料进行研磨处理,也即进行二次研磨、以得到较小细度的碎料,以满足后续的生产需求。
42.实施例2:
4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特征:
44.参考图4-6,所述第二研磨体2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安装腔22,所述第一安装腔22的内顶面固定有第一伸缩件51,其中,第一安装腔22为左右对称结构,第一伸缩件51为竖直分布,第一伸缩件51位于第一安装腔22的内顶面的中心位置处,且第一伸缩件51的固定端延伸到第二研磨体2的内部,所述第一伸缩件51的底端固定有横杆52,所述横杆52的两端均倾斜固定有第一研磨辊53,其中,横杆52为水平分布,两个第一研磨辊53关于第一伸缩件51对称分布。
45.使用中,当所述第一伸缩件51的自由端向下伸长时,所述第一伸缩件51的自由端通过横杆52带动两个第一研磨辊53同时向下移动,两个所述第一研磨辊53的底端同时伸出到第一安装腔22的底端外部,使得第一研磨辊53的外端到第一研磨辊53之间的间隙变小,以得到细度更小的碎料,具有细度调节功能、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具体的,当第二研磨体2旋转时,第二研磨体2通过第一伸缩件51、横杆52带动两个第一研磨辊53同时旋转,使得第一研磨辊53具有研磨碎料的作用。
46.实施例3:
4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特征:
48.参考图7-10,所述横杆52的前、后侧均水平固定有第二伸缩件62,所述第二伸缩件62的自由端上倾斜固定有第二研磨辊61,其中,第二伸缩件62的内端固定在横杆52的长度中心位置处,两个所述第一研磨辊53和两个第二研磨辊61之间间隔分布,两个所述第一研磨辊53和两个第二研磨辊61之间呈圆周阵列分布。
49.使用中,当同时伸长两个第二伸缩件62时,两个第二伸缩件62分别带动两个第二研磨辊61同时向外移动,当第二研磨辊61的中心点到横杆52的中心点的距离等于第一研磨辊53的中心点到横杆52的中心点的距离时,停止伸长第二伸缩件62,以使得两个第二研磨辊61和两个第一研磨辊53同时来对原料进行研磨,增加了研磨辊的数量,进一步细化调节
碎料的细度,适应不同的原料加工需求。
50.参考图7-10,所述第一研磨辊53和第二研磨辊61的顶端均开设有吹气口76,吹气口76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吹气口76的外端向下倾斜分布,所述吹气口76的内端固定有连接口75,所述横杆52上设有鼓气机构,所述鼓气机构同时和四个连接口75互相连通。
51.使用中,启动鼓气机构,鼓气机构鼓出的气体同时进入到四个连接口75内,四个连接口75内的气体分别进入到四个吹气口76内,四个吹气口76同时向外下吹气,使得粘附在第一研磨辊53和第二研磨辊61上的细料被吹落掉,以及时的把细料排出。
52.参考图7-10,所述鼓气机构包括气泵71、气管72、环形管73和连接管74,所述气泵71安装在横杆52的顶面上,所述环形管73通过支柱设置在横杆52的上方位置处,其中,支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柱分别位于环形管73的底面两端位置处,环形管73为硬质塑料制成,环形管73位于水平面内,所述气泵71的出气口通过气管72和环形管73连通,所述连接管74连通设置在环形管73和连接口75之间,其中,连接管7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接管74分别和四个连接口75对应分布。
53.使用中,当启动气泵71时,气泵71鼓出的气体经气管72进入到环形管73的内部,环形管73内的气体同时流入到四个连接管74内,四个连接管74内的气体分别同时流入到四个连接口75内,从而使得同一个气泵71同时为四个连接口75鼓起,减小气泵71的数量,节约资源。
54.实施例4:
5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特征:
56.参考图10-12,所述第一研磨辊53和第二研磨辊61的底端均活动设有研磨轮81,所述研磨轮81的外端突出于第一研磨辊53和第二研磨辊61的外壁面。
57.使用中,研磨轮81对第二研磨腔34底端处的细料进一步的辅助研磨,以进一步细化碎料的细度,以达到加工工序的要求。
58.参考图10-12,所述研磨轮81的顶端转动设有安装轴83,其中,安装轴83、研磨轮81之间相对旋转,所述第二研磨辊61、第一研磨辊53的底端均开设有条形滑槽85和导槽,所述导槽位于条形滑槽85的顶端上,所述导槽内滑动设有滑块82,所述滑块82和安装轴83固定连接,所述条形滑槽85的内侧壁和安装轴83的侧壁之间设有矩形螺旋弹簧84。
59.使用中,当细料中存在较大颗粒时,较大颗粒反作用于研磨轮81,研磨轮81带动安装轴83在条形滑槽85内移动,同时,矩形螺旋弹簧84被安装轴83压缩变短,具有缓冲的作用,以保护研磨轮81,其中,安装轴83带动滑块82在导槽内滑动,具有导向的作用,同时,滑块82的宽度尺寸大于条形滑槽85的宽度尺寸,以避免安装轴83完全脱离条形滑槽85,确保安全顺利的作业。
60.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