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使用罗氏沼虾的虾稻共作的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2022-11-28 11:56: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使用罗氏沼虾的虾稻共作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面积20亩以上,埂顶部宽度50cm,埂高于田面50cm,田面平坦,环沟深度70-100厘米环沟田面方向坡度不大于45度,进、排水口位于深沟两端;2)插秧前施用发酵有机肥做底肥,生土田面每亩施用禽类粪便发酵有机肥1-1.5吨,耕作层完整田面每亩0.3-0.5吨,施肥后翻田20-30厘米深;3)稻谷选择:植株高于1米的高杆稻,养殖罗虾规格50克以下时株距行距20-30厘米、50克以上规格株距行距40-50厘米,采用土地育秧,每亩使用谷种1.5-2斤,育至20公分高后插秧,1-2株插一点,当秧苗长至50厘米高时将田面水加深至20-30厘米,有效防鸟捕食罗氏沼虾,田面距离边缘10-15米做50厘米高围网,网孔径不大于5

,防止虾走进田中间“安家”导致降水时不能及时爬回沟里;4)每1.5-3亩环沟水面配置750瓦生态增氧机1台,安装于进水口附近,增氧机出水方向与进水口进水方向一致,投苗初期每天开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每亩环沟水面投喂饲料超过15斤时每天中午12点-15点、22点至早上喂虾保持开机,每亩环沟水面投喂超过25斤仅在投料后停机2小时;5)进水至田面,经过消毒、解毒后检测水质达标、水温不低于18℃即可放苗,每亩环沟水面投放100-800尾/斤规格虾苗2-3万尾;6)养殖期间每半个月换水20%,在夜间进行,且换水后用“蛭弧菌”消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罗氏沼虾的虾稻共作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沟包括浅沟、深沟和渐变沟,且环沟的底部设有落差,所述田面的外部设有围网,且环沟紧贴并围绕在所述田面的四周,渐变沟的内部开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环沟的内部开设有小水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罗氏沼虾的虾稻共作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网与环沟的间距为七米,所述田面的中间处种植有稻谷植株,且稻谷植株的行距为:当养殖50克以下的虾时,株距行距为30cm,当养殖50克以上的虾时,株距行距为5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罗氏沼虾的虾稻共作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沟上安装有生态增氧机配置,解决了环沟死水养殖、且可更有效调水,所述田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述田面的外部设有田埂,所述田埂顶部宽度50cm,埂高于田面50cm,所述田面为平坦状,所述环沟靠近田面方向的坡度不大于45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罗氏沼虾的虾稻共作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渐变沟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位于两个渐变沟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稻谷种植与水产养殖共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使用罗氏沼虾的虾稻共作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面积以20亩以上为宜,埂顶部宽度50cm,埂高于田面50cm,田面平坦,环沟深度70-100厘米环沟田面方向坡度不大于45度,进、排水口位于深沟两端;2)插秧前施用发酵有机肥做底肥,生土田面每亩施用禽类粪便发酵有机肥1-1.5吨。该使用罗氏沼虾的虾稻共作的生态养殖方法。通过环沟容易使罗氏沼虾聚集捕捞,然后通过田面设置围网使罗氏沼虾不能到距离环沟过远处活动,之后通过垂直环沟方向设置的小水沟,有利于降水时罗氏沼虾快速爬回环沟,并且种植间距有利于虾进出稻谷间,达到便于氏沼虾养殖优点。达到便于氏沼虾养殖优点。达到便于氏沼虾养殖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郭忠生 温秋莹 成太辉 申玉春 钟育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翔世瑞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4
技术公布日:2022/11/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