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扭力杆组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07:37: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力杆组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扭力杆组装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生活条件改善了,汽车的价格也变的不再高不可攀。很多人都会去购买私家车,汽车行业得以进行突飞猛进的发展,因为汽车数量的增加,相对的因为汽车引发的交通事故逐年上升。安全带是为了保护汽车驾驶员和乘客而设计的,是汽车驾驶员安全驾驶的重要保障部件之一,当汽车发生碰撞、紧急刹车或车体倾斜时,车内人都会惯性前冲或无规则歪斜,此时安全带能把人体柔性的、牢固在座椅上,以免遭受冲击而受伤害。
3.卷收器是汽车安全带的核心组件,其中芯轴则是卷收器中的核心部分,芯轴部分的组装则为重点部分,芯轴上各配件体积较小,且各部件之间连接可靠性较高,人工组装的话需要借助工具花费较多的时间捡取部件、对准部件、安装部件,人工组装工艺导致效率较低,成本高,质量较低。
4.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扭力杆组装机构,实现扭力杆的自动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力杆组装机构,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扭力杆组装机构,用于将两种扭力杆固定组装,包括机架、固设于机架上的第一扭力杆机构、第二扭力杆机构、组装机构以及转移机构,所述第一扭力杆机构包括第一提升机和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二扭力杆机构包括第二提升机及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对称设置,所述组装机构包括第一平行夹爪、第二平行夹爪、动力源以及固定座,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将不同规格的扭力杆分别放置在第一平行夹爪和第二平行夹爪中,所述转移机构在第一平行夹爪和第二平行夹爪之间抓取安装好的扭力杆。
7.优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上均设有夹爪,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均带动夹爪移动。
8.优选地,所述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上均设有检测扭力杆长度的第一检测机构。
9.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放置台,带动放置台水平移动的气缸以及第一传感器。
10.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两个用于检测扭力杆直径的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靠近第一检测机构设置。
11.优选地,所述转移机构的下方设有用于将安装好的扭力杆进行传输的传输通道。
12.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设有ng盒,ng盒上设有两个传输管道,分别设于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处。
13.优选地,所述转移机构上设有检测组装后扭力杆长度的第二传感器。
14.优选地,还包括置物台,所述置物台设于机架上。
15.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清料桶,所述清料桶上设有两个通口,两个所述通口均靠近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设置。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扭力杆组装机构,通过组装机构对扭力杆进行组装,转移机构对组装后的扭力杆进行检测,检测成功后进行转移至下一站,实现了对扭力杆的全自动组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扭力杆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扭力杆组装机构中除机架和传输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扭力杆组装机构中第一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扭力杆组装机构中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0、机架,11、转移机构,12、扭力杆,13、ng盒,14、传输管道,15、第一提升机构,16、第一移动机构,17、第二提升机,18、第二移动机构,19、放置台,20、气缸,21、第一传感器,22、第二检测机构,23、第一平行夹爪,24、第二平行夹爪,25、动力源,26、固定座,27、第二传感器,28、传输通道,29、置物台,30、清料桶,31、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2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4.结合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扭力杆组装机构,包括机架10,固设于机架10上的第一扭力杆机构、第二扭力杆机构、组装机构以及转移机构11,所述第一扭力杆机构和第二扭力杆机构实现将两种扭力杆12转移至组装机构上,组装机构实现将两种扭力杆12固定安装在一起,转移机构11将安装好的扭力杆12进行转移。所述机架上设有ng盒13,ng盒13上设有两个传输通道14,所述ng盒14用于装不合格的工件,避免流入工作位中。
25.所述第一扭力杆机构包括第一提升机15和第一移动机构16,所述第二扭力杆机构包括第二提升机17和第二移动机构18,第一提升机15和第二提升机17上均设有第一检测机构,第一提升机15和第二提升机17用于将不同的扭力杆12一个个传输至第一检测机构上,第一检测机构实现对扭力杆12的长度的检测,同时并方便了第一转移机构16和第二移动机构18的抓取。每个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放置台19、气缸20以及第一传感器21,所述气缸20带动放置台19来回移动,移动至第一提升机15和第二提升机17处时用于接收扭力杆12,接着气缸20带动放置台19移动至与第一传感器21处于同一直线上时,第一传感器21对扭力杆12进行长度检测,检测扭力杆12的长度是否与预设的数值相同,若相同则进行下一步骤,若不相同则第一移动机构16或第二移动机构18将扭力杆12从放置台19上抓取至不同的传输管道14中,最终流入ng盒13中。
26.所述机架10上还设有两个第二检测机构22,均靠近第一检测机构设置,用于检测扭力杆12的直径,当第一检测机构检测完成并产品检测合格之后,第二检测机构22开始工作,往放置台19移动并夹住扭力杆12,从而实现对扭力杆12的直径的测量,若测量的直径与预设的数值相同,则第一移动机构16或第二移动机构18将扭力杆12移动至组装机构上,若测量的直径与预设的数值不相同时,则第一移动机构16或第二移动机构18将扭力杆12从放置台19上抓取至不同的传输管道14中,最后流入ng盒13中。
27.所述组装机构包括第一平行夹爪23、第二平行夹爪24、动力源25以及固定座26,所述第一平行夹爪23和第二平行夹爪24分别用于夹取不同的扭力杆12,当扭力杆12随第一移动机构16和第二移动机构17移动至第一平行夹爪23和第二平行夹爪24中,第一平行夹爪23和第二平行夹爪24会固定夹住扭力杆12,防止移动,固定住后,动力源25推动扭力杆12往固定座26的方向移动,当扭力杆12与固定座26接触后,动力源25再施加力,进而实现两种扭力杆12之间的固定。
28.所述转移机构11上设有第二传感器27,所述转移机构11的下方设有传输通道28,所述第二传感器27用于对安装后的扭力杆12长度进行检测,若检测长度正确,则转移机构11将其抓取至传输通道28中,从而实现输送至下一站进行安装,若检测长度不正确,则转移机构11将其抓取至靠近的传输管道14中,最后流入ng盒13中做报废处理,防止流入下一站引起更多工件的报废。
29.优选地,所述机架10上还设有置物台29和清料桶30,所述置物台29用于放置不同规格的扭力杆12,在需要对扭力杆12进行检测时,抓取置物台29上的扭力杆12,以完成对设置的数值进行测试,防止出现错误,导致做出错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述清料桶30上设有两个通口31,两个所述通口31靠近第一提升机15和第二提升机17设置,当产品需要换型时,传输在第一提升机15和第二提升机17上的扭力杆12需要进行更换,因此现有的扭力杆12将传输至通口31里,从而流入清料桶30中,此设计更加方便的产品的更换,也提高了效率,避免了人工拿出扭力杆时出现的危险。
30.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