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胆道镜剪刀

2022-11-30 10:08: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微创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胆道镜剪刀。


背景技术:

2.缝合打结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用于切口缝合、止血及胆道重建等。根据材质的不同,缝线可分为:丝线、普林线、可吸收线等。使用丝线及普林线在进行胆管壁缝合止血及胆道重建后,由于缝线不能吸收,缝线将留置在胆管壁内,随着切口的愈合,缝线及线结将被胆管黏膜及增生的纤维素包裹。
3.由于胆总管直径、胆管壁厚度、缝合技术等的差异,部分患者胆管壁上线结较大,管腔内的缝线可能未被胆管黏膜覆盖或包裹,部分患者胆管外的线结甚至会移行至管腔内。管腔内裸露的普林线及线结会影响胆汁的流动,胆汁内纤维素、胆汁酸盐、蛋白质等物质会在普林线上附着,形成胆泥及结石。线结及结石堵塞胆管会导致肝内胆管扩张、胆汁淤积并形成肝内胆管结石。
4.临床医生往往比较注重清除胆管结石、解除胆管狭窄,而忽略了胆管壁上裸露的缝线及线结,将导致结石的快速复发。因此,为了降低胆管结石复发概率,必须同时清除胆管管腔内游离的缝线及线结。对胆道探查术中意外发现的缝线及线结的处理方案,主要包括:1.开腹手术中,切开胆管壁,直接用剪刀剪开线结,再用止血钳夹除;2.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一样,用腹腔镜剪刀及分离钳切除并拽掉管腔内线结,但是由于视野的限制,胆管壁切口较大,线结处理较为苦难;3.胆道镜手术,外科或腹腔镜手术后,常规留置t管,术后6周胆道镜可经t管瘘道进入胆总管内,逐步探查整个胆管腔道,胆道镜检查是发现胆管腔内线结的主要方法。由于缺少胆道镜下器械,使用异物钳能将黏膜下浅层的线结拽掉之外,大部分线结仍无法处理,只能再次进行腹腔镜或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清除胆管腔内线结。


技术实现要素:

5.根据上述提出的开腹手术中,切开胆管壁,直接用剪刀剪开线结,再用止血钳夹除;腹腔镜手术,用腹腔镜剪刀及分离钳切除并拽掉管腔内线结,但是由于视野的限制,胆管壁切口较大,线结处理较为苦难;胆道镜手术,由于缺少胆道镜下器械,使用异物钳能将黏膜下浅层的线结拽掉之外,大部分线结仍无法处理,只能再次进行腹腔镜或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清除胆管腔内线结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胆道镜剪刀。本发明主要利用设计的刀片结构,从而经胆道镜钳道置入并切断线结,或从线结根部贴近胆管黏膜剪断缝线。
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7.一种胆道镜剪刀,包括:外套管、连杆、刀头和手柄,所述外套管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位于前部,第二管段位于尾部并具有弯曲功能,手柄与第二管段的尾端相连;连杆位于外套管内,其头端与刀头连接,尾端与手柄连接;所述刀头位于第一管段的头部,具有三种结构,设置有剪切部,剪切部包括两个刀片,两个刀片与连杆的头部相连,通过推拉连杆实现两个刀片的开合;所述两个刀片为内侧均具有刀刃的刀片ⅰ和刀片


8.进一步地,所述刀片为第一种结构,与连杆和第一管段相连;
9.所述第一管段头端管壁上设有纵行口,内有横轴;刀片ⅱ通过横轴转动连接在纵行口处第一管段的管壁上,开合过程中,刀片ⅱ在纵行口中进行转动;
10.所述刀头还包括底座,底座安装在连杆的头端,刀片ⅰ的尾部固定在底座上,刀片ⅱ的体部和尾部分别开设有连接孔ⅰ和连接孔ⅱ,第一管段的横轴贯穿连接孔ⅰ,底座头端一侧设有t字形突轴,突轴贯穿连接孔ⅱ并与刀片ⅱ的尾部转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刀片ⅰ呈l形,刀片ⅱ呈7字形,两个刀片张开后形如蟹钳,缝线容易进入刀头虎口内,咬合后可防止缝线脱落。
12.进一步地,所述刀片还可为第二种结构,与连杆和第一管段相连;
13.第一管段头端管壁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纵行口,纵行口内均设有横轴,刀片ⅰ和刀片ⅱ对称设置且分别通过横轴连接在两侧纵行口处第一管段的管壁上;每个刀片下方侧部开设有长条槽,横轴滑动连接在长条槽内;开合过程中,刀片ⅰ和刀片ⅱ在两侧纵行口中进行转动;
14.所述刀头还包括底座,底座头部呈方形,安装在连杆的头端,底座侧壁设有t形杆,每个刀片的尾部设有圆孔,t形杆与两个刀片的圆孔转动连接,通过圆孔将两个刀片连接在底座上。
15.进一步地,所述刀片ⅰ和刀片ⅱ均呈l形。
16.进一步地,所述刀片还可为第三种结构,与连杆相连;
17.所述刀头还包括弹片ⅰ、弹片ⅱ、推杆和底座,两个刀片与弹片轴向垂直,刀片ⅰ和刀片ⅱ对称设置;底座头部呈方形,侧壁设有t形杆,每个刀片的尾部设有圆孔,t形杆与两个刀片的圆孔转动连接,通过圆孔将两个刀片连接在底座上;底座下方与倒t字形推杆的上端连接;
18.所述弹片ⅰ和弹片ⅱ的尾端均与连杆固定连接,头端分别与刀片ⅰ和刀片ⅱ的尾部连接,弹片ⅰ与刀片ⅱ同侧,弹片ⅱ与刀片ⅰ同侧;
19.向前推动连杆,连杆与推杆贴合,并通过弹片的弹力,实现将刀头推出外套管外;回拉连杆,弹片被拉长,刀头随之进入外套管内,在外鞘管的反向力作用下,刀片逐步闭合并切开缝线。
20.进一步地,所述刀片ⅰ和刀片ⅱ均呈l形。
21.进一步地,所述刀片ⅰ和刀片ⅱ的外侧均呈弧形,对胆道镜钳道及胆管黏膜无损伤。
22.进一步地,所述刀片ⅰ和刀片ⅱ的外侧突出,用于防止剪刀收紧后全部进入外鞘管内。
23.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为单通道管,第二管段由钢丝螺旋形堆叠而成。
24.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25.1、本发明提供的胆道镜剪刀,为胆道镜下专用器械,可经胆道镜钳道置入并切断线结,或从线结根部贴近胆管黏膜剪断缝线。
26.2、本发明提供的胆道镜剪刀,可为第一种结构:刀头中两枚刀片外侧呈弧形,对胆道镜钳道及胆管黏膜无损伤;刀头中两枚刀片分别呈l形和7字形,张开后形如蟹钳,缝线容
易进入刀头虎口内,咬合后可防止缝线脱落;刀头中一枚刀片固定在刀座上,另一枚刀片通过轴连接外鞘管壁及底座,底座最小的位移,可获得最大的开口,有利于缝线进入刀头虎口内;刀头中在回拉过程中两枚刀片逐步闭合并切断缝线,继续回拉刀头,刀头逐步进入外鞘管内,在外鞘管挤压作用下,固定刀片推动刀座向对侧移动,增加两枚刀片的切割力,更容易切断缝线。
27.3、本发明提供的胆道镜剪刀,还可为第二种结构:刀头中两枚刀片外侧呈弧形,对胆道镜钳道及胆管黏膜无损伤;刀头中两枚刀片左右对称,呈l形,张开后形如蟹钳,缝线容易进入刀头虎口内,咬合后可防止缝线脱落;刀头中两枚刀片通过杆和轴固定在刀头底座及外鞘管壁上,推拉连杆时,通过刀片在横杆上滑动控制刀片的开合。
28.4、本发明提供的胆道镜剪刀,还可为第三种结构:刀头中两枚刀片外侧突出,放置剪刀收紧后全部进入外鞘管内;刀头中两枚刀片左右对称,呈l形,刀头位于外鞘管时,通过弹片的弹力,自动张开;回拉连杆,弹片被拉长,刀头随之进入外鞘管内,在外鞘管的反向力作用下,刀片逐步闭合并切开缝线;刀头中设置推杆,向前推动连杆,连杆与推杆贴合,可将刀头推入外鞘管外。
29.综上,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开腹手术中,切开胆管壁,直接用剪刀剪开线结,再用止血钳夹除;腹腔镜手术,用腹腔镜剪刀及分离钳切除并拽掉管腔内线结,但是由于视野的限制,胆管壁切口较大,线结处理较为苦难;胆道镜手术,由于缺少胆道镜下器械,使用异物钳能将黏膜下浅层的线结拽掉之外,大部分线结仍无法处理,只能再次进行腹腔镜或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清除胆管腔内线结的问题。
30.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医疗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胆道镜剪刀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刀头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t字形突轴处示意图。
3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刀头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刀头不完全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胆道镜剪刀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刀头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39.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t形杆处示意图。
40.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刀头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刀头不完全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胆道镜剪刀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刀头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刀头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刀头完全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46.图中:1、外套管;2、连杆;3、刀头;4、手柄;5、刀片ⅰ;6、刀片ⅱ。
具体实施方式
4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48.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50.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5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52.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53.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
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54.实施例1
5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结合不同手术方案处理线结的缺点,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胆道镜单脚剪刀,为一种微创手术器械,用于清除缝线圈。
56.胆道镜单脚剪刀包括外套管1、连杆2、刀头3和手柄4,外套管为单通道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位于前部,头端一侧管壁设有纵行口,内有横轴,第二管段由钢丝螺旋形堆叠而成,可弯曲,手柄与第二管段的尾端相连。连杆位于外套管内,其头端与刀头连接,尾端与手柄连接;刀头位于第一管段的头部。
57.刀头包括刀片ⅰ5、刀片ⅱ6和底座,刀片ⅰ呈l形,固定在底座上,底座固定在连杆的头端,刀片ⅰ内侧为刀刃;刀片ⅱ呈7字形,刀片ⅱ内侧为刀刃,体部和尾部设有连接孔ⅰ和连接孔ⅱ,第一管段的横轴通过连接孔ⅰ,刀片ⅱ可绕横轴进行转动,且转动过程中,刀片ⅱ处于纵行口中。底座头端一侧设有t字形突轴,突轴通过连接孔ⅱ,刀片ⅱ与突轴转动连接。本发明可经胆道镜钳道置入,用于切断缝线圈。
58.胆道镜下发现胆管腔内缝线后,经胆道镜钳道置入本剪刀,当剪刀头端进入视野后,释放手柄使刀头从外鞘管(外套管)内移出,调整胆道镜方向及深度,将本钩刀头端刀片咬住缝线结,收紧手柄,刀头两枚刀片头端闭合,进一步收紧手柄刀头进入外鞘管内切断缝线。
59.本发明为胆道镜下专用器械,可经胆道镜钳道置入并切断线结,或从线结根部贴近胆管黏膜剪断缝线。
60.本发明的刀头中两枚刀片外侧呈弧形,对胆道镜钳道及胆管黏膜无损伤。
61.本发明的刀头中两枚刀片分别呈l形和7字形,张开后形如蟹钳,缝线容易进入刀头虎口内,咬合后可防止缝线脱落。
62.本发明的刀头中一枚刀片固定在刀座(底座)上,另一枚刀片通过轴连接外鞘管壁及底座,底座最小的位移,可获得最大的开口,有利于缝线进入刀头虎口内。
63.本发明的刀头中在回拉过程中两枚刀片逐步闭合并切断缝线,继续回拉刀头,刀头逐步进入外鞘管内,在外鞘管挤压作用下,固定刀片推动刀座向对侧移动,增加两枚刀片的切割力,更容易切断缝线。
64.实施例2
65.切开缝合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根据材质的不同,缝线可分为:丝线、普林线、可吸收线等。使用丝线及普林线在进行胆管壁缝合止血及胆道重建后,由于缝线不能吸收,缝线将留置在胆管壁内,随着切口的愈合,缝线及线结将被胆管黏膜及增生的纤维素包裹。
66.由于胆总管直径、胆管壁厚度、缝合技术等的差异,部分患者胆管壁上线结较大,管腔内的缝线可能未被胆管黏膜覆盖或包裹,部分患者胆管外的线结甚至会移行至管腔内。管腔内裸露的普林线及线结会影响胆汁的流动,胆汁内纤维素、胆汁酸盐、蛋白质等物质会在普林线上附着,形成胆泥及结石。线结及结石堵塞胆管会导致肝内胆管扩张、胆汁淤积并形成肝内胆管结石。
67.临床医生往往比较注重清除胆管结石、解除胆管狭窄,而忽略了胆管壁上裸露的缝线及线结,将导致结石的快速复发。因此,为了降低胆管结石复发概率,必须同时清除胆管管腔内游离的缝线及线结。对胆道探查术中意外发现的缝线及线结的处理方案,主要包
括:1.开腹手术中,切开胆管壁,直接用剪刀剪开线结,再用止血钳夹除;2.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一样,用腹腔镜剪刀及分离钳切除并拽掉管腔内线结,但是由于视野的限制,胆管壁切口较大,线结处理较为苦难;3.胆道镜手术,外科或腹腔镜手术后,常规留置t管,术后6周胆道镜可经t管瘘道进入胆总管内,逐步探查整个胆管腔道,胆道镜检查是发现胆管腔内线结的主要方法。由于缺少胆道镜下器械,使用异物钳能将黏膜下浅层的线结拽掉之外,大部分线结仍无法处理,只能再次进行腹腔镜或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清除胆管腔内线结。
68.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结合不同手术方案处理线结的缺点,如图6-10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胆道镜双脚剪刀。为一种微创手术器械,用于剪短缝线圈。
69.胆道镜双脚剪刀包括外套管、连杆、刀头和手柄,外套管为单通道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头端管壁上设有两个对侧的纵行口,内均有横轴,第二管段由钢丝螺旋形堆叠而成,可弯曲;刀头包括刀片ⅰ、刀片ⅱ和底座,刀片ⅰ和刀片ⅱ对称,均呈l形,每个刀片底部设有圆孔,下部外侧设有长条槽,内有管壁横轴通过,长条槽与横轴发生相对滑动。底座头部呈方形,侧壁设有t形杆,t形杆与两个刀片的圆孔转动连接,通过刀片底部圆孔将刀片固定在刀座上。本发明可经胆道镜钳道置入,用于切断缝线圈。
70.胆道镜下发现胆管腔内缝线后,经胆道镜钳道置入本剪刀,当剪刀头端进入视野后,推动连杆使刀头从外鞘管内移出逐步呈张开状态,调整胆道镜方向及深度,将本钩刀头端刀片咬住缝线结,收紧手柄,刀头两枚刀片头端闭合,进一步收紧手柄刀头进入外鞘管内切断缝线。
71.本发明为胆道镜下专用器械,可经胆道镜钳道置入并切断线结,或从线结根部贴近胆管黏膜剪断缝线。
72.本发明的刀头中两枚刀片外侧呈弧形,对胆道镜钳道及胆管黏膜无损伤。
73.本发明的刀头中两枚刀片左右对称,均呈l形,张开后形如蟹钳,缝线容易进入刀头虎口内,咬合后可防止缝线脱落。
74.本发明的刀头中两枚刀片通过杆和轴固定在刀头底座及外鞘管壁上,推拉连杆时,通过刀片在轴上滑动控制刀片的开合。
75.实施例3
76.切开缝合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根据材质的不同,缝线可分为:丝线、普林线、可吸收线等。使用丝线及普林线在进行胆管壁缝合止血及胆道重建后,由于缝线不能吸收,缝线将留置在胆管壁内,随着切口的愈合,缝线及线结将被胆管黏膜及增生的纤维素包裹。
77.由于胆总管直径、胆管壁厚度、缝合技术等的差异,部分患者胆管壁上线结较大,管腔内的缝线可能未被胆管黏膜覆盖或包裹,部分患者胆管外的线结甚至会移行至管腔内。管腔内裸露的普林线及线结会影响胆汁的流动,胆汁内纤维素、胆汁酸盐、蛋白质等物质会在普林线上附着,形成胆泥及结石。线结及结石堵塞胆管会导致肝内胆管扩张、胆汁淤积并形成肝内胆管结石。
78.临床医生往往比较注重清除胆管结石、解除胆管狭窄,而忽略了胆管壁上裸露的缝线及线结,将导致结石的快速复发。因此,为了降低胆管结石复发概率,必须同时清除胆管管腔内游离的缝线及线结。对胆道探查术中意外发现的缝线及线结的处理方案,主要包括:1.开腹手术中,切开胆管壁,直接用剪刀剪开线结,再用止血钳夹除;2.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一样,用腹腔镜剪刀及分离钳切除并拽掉管腔内线结,但是由于视野的限制,胆管
壁切口较大,线结处理较为苦难;3.胆道镜手术,外科或腹腔镜手术后,常规留置t管,术后6周胆道镜可经t管瘘道进入胆总管内,逐步探查整个胆管腔道,胆道镜检查是发现胆管腔内线结的主要方法。由于缺少胆道镜下器械,使用异物钳能将黏膜下浅层的线结拽掉之外,大部分线结仍无法处理,只能再次进行腹腔镜或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清除胆管腔内线结。
79.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结合不同手术方案处理线结的缺点,如图11-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胆道镜双脚剪刀,为一种微创手术器械,用于剪短缝线圈。
80.胆道镜无脚剪刀包括外套管、连杆、刀头和手柄,外套管为单通道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二管段由钢丝螺旋形堆叠而成,可弯曲;刀头包括刀片ⅰ、刀片ⅱ、弹片ⅰ、弹片ⅱ、推杆和底座,刀片ⅰ和刀片ⅱ对称,均呈l形,刀片外侧突出,刀片底部设有圆孔,刀片与弹片轴向垂直。底座头部呈方形,侧壁设有t形杆,t形杆与两个刀片的圆孔转动连接,通过刀片底部圆孔将两个刀片固定在刀座上,底座下方还与倒t字形推杆连接。两个弹片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刀片和连杆,其中左侧弹片上端与右侧刀片尾部连接,右侧弹片上端与左侧刀片尾部连接,两个弹片的下端与连杆的头端固定连接。本发明可经胆道镜钳道置入,用于切断缝线圈。
81.胆道镜下发现胆管腔内缝线后,经胆道镜钳道置入本剪刀,当剪刀头端进入视野后,推动连杆使刀头从外鞘管内移出逐步呈张开状态,调整胆道镜方向及深度,将本钩刀头端刀片咬住缝线结,收紧手柄,刀头两枚刀片头端闭合,进一步收紧手柄刀头进入外鞘管内切断缝线。
82.本发明为胆道镜下专用器械,可经胆道镜钳道置入并切断线结,或从线结根部贴近胆管黏膜剪断缝线。
83.本发明的刀头中两枚刀片外侧突出,防止剪刀收紧后全部进入外鞘管内。
84.本发明的刀头中两枚刀片左右对称,呈l形,刀头位于外鞘管时,通过弹片的弹力,自动张开。
85.本发明中回拉连杆,弹片被拉长,刀头随之进入外鞘管内,在外鞘管的反向力作用下,刀片逐步闭合并切开缝线。
86.本发明的刀头中设置推杆,向前推动连杆,连杆与推杆贴合,可将刀头推入外鞘管外。
8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