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托架及固态硬盘模组的制作方法

2022-12-06 19:14: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托架及固态硬盘模组,尤指一种可降低组装工时与组装困难度的托架及装设有此托架的固态硬盘模组。


背景技术:

2.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是一种主要以快闪记忆体作为永久性记忆体的电脑储存装置。固态硬盘可固定于托架上,再藉由托架装设于电脑中,以方便固态硬盘的拆装。目前,固态硬盘的托架是使用四颗螺丝固定固态硬盘的四个角落。螺丝的体积小,组装较为困难,且螺丝容易丢失。此外,螺丝的锁固也较耗费组装工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低组装工时与组装困难度的托架及装设有此托架的固态硬盘模组,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4.根据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托架用以固定一固态硬盘。固态硬盘具有复数个定位孔。托架包含一第一架体、一第二架体以及一卡合结构。第一架体具有复数个定位柱以及一卡合部。第二架体枢接于第一架体。卡合结构设置于第二架体上。复数个定位柱插设于复数个定位孔中,以将固态硬盘定位于第一架体上。卡合结构卡合于卡合部,以限制第二架体转动。
5.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固态硬盘模组包含一固态硬盘以及一托架。固态硬盘具有复数个定位孔。托架包含一第一架体、一第二架体以及一卡合结构。第一架体具有复数个定位柱以及一卡合部。第二架体枢接于第一架体。卡合结构设置于第二架体上。复数个定位柱插设于复数个定位孔中,以将固态硬盘定位于第一架体上。卡合结构卡合于卡合部,以限制第二架体转动。
6.综上所述,使用者可将第二架体相对第一架体转动而打开,将第一架体的定位柱插设于固态硬盘的定位孔中,再将第二架体相对第一架体转动而闭合,以将固态硬盘固定于托架上。本发明是以具有转动与卡合功能的托架取代先前技术的四颗螺丝,以降低组装工时与组装困难度。将先前技术的螺丝与螺孔更改为定位部与定位孔,可有效提高固态硬盘与托架间的组装定位性。
7.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8.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之固态硬盘模组的立体图。
9.图2为图1中的固态硬盘模组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0.图3为图1中的托架打开的立体图。
11.图4为图3中的托架的立体图。
12.图5为图4中的托架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3.图6为图3中的固态硬盘的立体图。
14.符号说明:
15.1:固态硬盘模组
16.10:固态硬盘
17.12:托架
18.100:定位孔
19.102a~102d:限位部
20.120:第一架体
21.122:第二架体
22.124:卡合结构
23.126a~126d:限位孔
24.1200:定位柱
25.1202:卡合部
26.1240:弹臂
27.1242: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28.请参阅图1至图6,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固态硬盘模组1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的固态硬盘模组1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的托架12打开的立体图,图4为图3中的托架12的立体图,图5为图4中的托架12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6为图3中的固态硬盘10的立体图。
29.如图1至图6所示,固态硬盘模组1包含一固态硬盘10以及一托架12,其中托架12用以固定固态硬盘10。托架12包含一第一架体120、一第二架体122以及一卡合结构124。固态硬盘10具有复数个定位孔100,且第一架体120具有复数个定位柱1200,其中复数个定位柱1200之位置对应复数个定位孔100的位置。第一架体120另具有一卡合部1202。第二架体122枢接于第一架体120,使得第二架体122可相对第一架体120转动而打开(如图3所示)或闭合(如图1所示)。
30.卡合结构124设置于第二架体122上。当第二架体122相对第一架体120转动而闭合时,卡合结构124卡合于第一架体120的卡合部1202,以限制第二架体122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卡合结构124可包含一弹臂1240以及一卡勾1242,其中弹臂1240固定于第二架体122上,且卡勾1242自弹臂1240的一自由端突出。因此,当第二架体122相对第一架体120转动而闭合时,卡合结构124的卡勾1242会卡合于第一架体120的卡合部1202,以限制第二架体122转动。
31.当使用者欲将固态硬盘10固定于托架12上时,使用者可将卡合结构124的弹臂1240向上推动,以使卡合结构124的卡勾1242脱离第一架体120的卡合部1202。此时,使用者即可将第二架体122相对第一架体120转动而打开,如第四图所示。接着,使用者可将第一架体120之定位柱1200插设于固态硬盘10的定位孔100中,以将固态硬盘10定位于第一架体120上,如图3所示。接着,使用者可将第二架体122相对第一架体120转动而闭合,使得卡合
结构124的卡勾1242卡合于第一架体120的卡合部1202,以限制第二架体122转动。当第二架体122相对第一架体120闭合时,第一架体120与第二架体122呈u字形,以将固态硬盘10夹持于第一架体120与第二架体122之间。藉此,即可将固态硬盘10固定于托架12上。需说明的是,使用者亦可根据上述操作方式将固态硬盘10自托架12上拆卸下来,在此不再赘述。
32.在本实施例中,固态硬盘10的二侧可具有复数个限位部102a~102d,且第一架体120与第二架体122可具有复数个限位孔126a~126d。当固态硬盘10定位于第一架体120上时,固态硬盘10的复数个限位部102a~102d插设于第一架体120与第二架体122的复数个限位孔126a~126d中,以将固态硬盘10限位于托架12上。
33.在本实施例中,复数个限位部102a~102d的尺寸不同,复数个限位孔126a~126d之尺寸不同,且各限位部102a~102d的尺寸分别对应复数个限位孔126a~126d的其中之一的尺寸。进一步来说,限位部102a的位置与尺寸对应限位孔126a的位置与尺寸,限位部102b的位置与尺寸对应限位孔126b的位置与尺寸,限位部102c的位置与尺寸对应限位孔126c的位置与尺寸,且限位部102d的位置与尺寸对应限位孔126d的位置与尺寸。藉由复数个限位部102a~102d与复数个限位孔126a~126d的位置与尺寸的配合,即可防止使用者将固态硬盘10装错方向,而达到防呆功能。
34.综上所述,使用者可将第二架体相对第一架体转动而打开,将第一架体的定位柱插设于固态硬盘的定位孔中,再将第二架体相对第一架体转动而闭合,以将固态硬盘固定于托架上。本发明是以具有转动与卡合功能的托架取代先前技术的四颗螺丝,以降低组装工时与组装困难度。将先前技术的螺丝与螺孔更改为定位部与定位孔,可有效提高固态硬盘与托架间的组装定位性。
3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装设有托架的固态硬盘模组可装设于电脑或伺服器中以加快资料传输速度,让电脑或伺服器能适用于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运算、边缘运算(edge computing),亦可当作5g伺服器、云端伺服器或车联网伺服器使用。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