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改良式电子组件植入装置及植入方法与流程

2022-12-07 02:06: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子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式电子组件植入装置及植入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在电子组件植入装置长时间的操作下,容易因螺杆的往复运动,造成铜套的耗损,甚至连带影响螺杆在往复运动位移位置的精准度,此外,普遍存在植入电子组件后的往复速度不如螺杆在进行电子组件植入时的速度的耗时缺陷性问题,是故,现有技术确实有待提出更佳解决方案的必要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良式电子组件植入装置。
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植入方法。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的改良式电子组件植入装置包括:一本体、一承载部、一驱动器及一弹片组。
7.进一步说明的是,该承载部包括一第一承载座及一与该第一承载座间隔设置的第二承载座,该第一承载座及该第二承载座固设于该本体。
8.进一步说明的是,该驱动器设置于该第一承载座及该第二承载座之间,该驱动器具有一与该驱动器连接的螺杆,且可受该驱动器驱动而往复运动,且该螺杆穿设该第一承载座及该第二承载座。
9.进一步说明的是,该驱动器和该第一承载座之间包括一感应铜片,其中该螺杆穿设该感应铜片,且该感应铜片具有一凸部。
10.进一步说明的是,该弹片组包括一第一弹片组及一第二弹片组,该弹片组一端固设于该本体,该弹片组的另一端用以供该螺杆穿设,其中该弹片组用以沿着该螺杆往复位移方向上提供弹性回复力;再者,该螺杆的一端依序穿设该第一承载座及该第一弹片组,该螺杆相对于该驱动器的另一端依序穿设该第二承载座及该第二弹片组。
11.进一步说明的是,该本体包括至少两个沟槽、至少两个定位柱及至少两个压固件,该沟槽开设于该本体相对于该第一承载座的另一侧;该两个定位柱分别对应于该两个沟槽,且该两个定位柱用以穿设该第一弹片组及该第二弹片组,使该第一弹片组的一端及该第二弹片组的一端固设于该本体;该两个压固件用以将该两个定位柱分别固定于该两个沟槽。
12.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改良式电子组件植入装置包括一吸嘴,其中该螺杆相对于该第一承载座依序穿设该第一弹片组及设置该吸嘴;该螺杆用以使吸嘴于电子组件植入载带的位置及吸附电子组件的位置之间往复位移。
13.进一步说明的是,该第一承载座包括一第一穿孔、一第一感测件,其中该第一穿孔用以供该第一感测件穿设;该第二承载座包括一第二穿孔、一第二感测件,该第二穿孔用以
供该第二感测件穿设,其中该第一穿孔相对应于该第二穿孔,且该第一感测件和该第二感测件之间间隔一距离。
14.进一步说明的是,该第一承载座包括一第一阶梯部及一与该第一阶梯部相邻设置的第二阶梯部,此外,该第一阶梯部的面积大于该第二阶梯部的面积,该第二阶梯部位于该第一弹片组及该第一阶梯部之间,再者,该螺杆穿设第一阶梯部的部分未与该第二阶梯部重叠。
15.进一步说明的是,该第一弹片组包括多个第一弹片、多个第二弹片及多个第三弹片,其中该等第一弹片之间的一端夹设各该等第二弹片,该第一弹片之间的另一端夹设该第三弹片;该二弹片组包括多个第一弹片、多个第二弹片及多个第三弹片,其中该第一弹片之间的一端夹设该第二弹片,该第一弹片的另一端设置该第三弹片,其中该第一弹片的另一端为背向该第二承载座的一端。
16.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改良式电子组件植入装置包括一弹簧及一定位片,详言之,该螺杆依序穿设第一阶梯部、该弹簧、该定位片及该第一弹片组。
17.使用本发明的改良式电子组件植入装置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8.一驱动器驱动一与之连接的螺杆,使该螺杆运动,当一受该螺杆连动的感应铜片与一第一感测件接触以发出一第一感测讯号至控制器时,控制器依据该第一感测讯号控制一吸嘴的真空度以使该吸嘴返回至大气压,使被该吸嘴吸附的电子组件植入载带中;
19.该驱动器驱动该螺杆,使该螺杆朝向远离该吸嘴的方向进行往复位移,该弹片组用以沿着该螺杆往复位移方向上提供弹性回复力,使该感应铜片与一第二感测件接触以发出一第二感测讯号至控制器,控制器依据该第二感测讯号控制该吸嘴的真空度以使该吸嘴抽真空以吸附电子组件;及
20.该驱动器驱动该螺杆,使该螺杆朝向靠近该吸嘴的方向进行往复位移,该弹片组用以沿着该螺杆往复位移方向上提供弹性回复力,使该感应铜片与该第一感测件接触以发出该第一感测讯号至控制器,进行如前所述的电子组件植入载带。
21.进一步说明的是,借由控制器分别与该驱动器、该第一感测件及该第二感测件耦接,使控制器提供控制指令予该驱动器,及控制器依据该第一感测件发出的第一感测讯号及该第二感测件发出的第二感测讯号,经由计算机软件设备中的程序系统进行运算,计算载带自当前的容置槽(与吸嘴相对应的容置槽)移动到下一个容置槽,这中间所经过的时间差,搭配程序的运算来实现控制器提供控制指令予驱动器,及控制该吸嘴在电子组件植入位置及吸附电子组件位置之间进行恢复大气压及抽真空的调控。
22.该感应铜片接触该第一感测件时,此时位于该螺杆一端的该吸嘴为位于植入电子组件的位置;该感应铜片接触该第二感测件时,此时位于该螺杆一端的该吸嘴为位于吸附电子组件的位置。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借由该弹片组以沿着该螺杆往复位移方向上提供弹性回复力,使得植入装置在电子组件植入的过程中,无需要高电压输出即可达到快速的螺杆往复运动,详言之,弹片组的设置将有利于受到螺杆连动的吸嘴于电子组件植入位置及吸附电子组件位置之间,提升往复速度。
25.借由该弹片组的设置,有利于提升螺杆在往复运动的定位精准度。本发明的弹片
组取代现有的铜套,以解决长久以来螺杆往复运动而造成铜套磨耗的缺陷性问题,以及解决使用耗损的铜套而衍生出的螺杆定位精准的问题。详言之,弹片组本身固设于该本体的方式,为利用该两个定位柱穿设该第一弹片组及该第二弹片组,且该两个压固件用以将该两个定位柱分别固定于该两个沟槽,如此一来,受到该两个定位柱穿设的该第一弹片组及该第二弹片组,螺杆穿设于该第一弹片组及该第二弹片组时,得以在螺杆往复运动的方向维持在同轴心在线,简言之,该第一弹片组及该第二弹片组的螺杆穿设孔为位于同轴心在线而相对应。
附图说明
26.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改良式电子组件植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27.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改良式电子组件植入装置的立体外示意之二;
28.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改良式电子组件植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29.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弹片组的立体分解图;
30.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弹片组的立体分解图;
31.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改良式电子组件植入装置于电子组件植入载带的示意图;
32.图7表示本通过发明实施例的改良式电子组件植入装置于进行电子组件植入载带的流程图。
33.附图符号说明:
34.100:本体
35.110:沟槽
36.120:定位柱
37.130:压固件
38.200:承载部
39.210:第一承载座
40.211:第一阶梯部
41.212:第二阶梯部
42.213:第一穿孔
43.214:第一感测件
44.220:第二承载座
45.221:第二穿孔
46.222:第二感测件
47.300:驱动器
48.310:螺杆
49.400:弹片组
50.410:第一弹片组
51.411:第一弹片
52.412:第二弹片
53.413:第三弹片
54.420:第二弹片组
55.500:感应铜片
56.510:凸部
57.600:吸嘴
58.700:弹簧
59.800:定位片
60.900:固定片
61.1000:载带
62.1100:容置槽
63.s71-s73: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64.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65.参考图1,本发明的改良式电子组件植入装置包括:一本体100、一承载部200、一驱动器300及一弹片组400;详言之,该承载部200包括一第一承载座210及一与该第一承载座210间隔设置的第二承载座220,该第一承载座210及该第二承载座220固设于该本体100;该驱动器300设置于该第一承载座210及该第二承载座220之间,该驱动器300具有一与该驱动器300连接的螺杆310,且该螺杆310可受该驱动器300驱动而往复位移,且该螺杆310穿设该第一承载座210及该第二承载座220;该弹片组400包括一第一弹片组410及一第二弹片组420,该弹片组400一端固设于该本体100,该弹片组400的另一端用以供该螺杆310穿设,其中该弹片组400用以沿着该螺杆310往复位移方向上提供弹性回复力;再者,该螺杆310的一端依序穿设该第一承载座210及该第一弹片组410,该螺杆310相对于该驱动器300的另一端依序穿设该第二承载座220及该第二弹片组420。
66.此外,驱动器300包括但不限于步进马达。
67.此外,本发明的改良式电子组件植入装置,包括一吸嘴600,其中该螺杆310相对于该第一承载座210依序穿设该第一弹片组410及设置该吸嘴600;该螺杆310用以使该吸嘴600于电子组件植入载带1000的位置及吸附电子组件的位置之间往复位移。
68.参考图2,该驱动器300和该第一承载座210之间包括一感应铜片500,其中该螺杆310穿设该感应铜片500,且该感应铜片500具有一凸部510。
69.参考图3,该本体100包括两个沟槽110、两个定位柱120及两个压固件130,该等沟槽110开设于该本体100相对于该第一承载座210的另一侧;该两个定位柱120分别对应于该两个沟槽110,且该两个定位柱120用以穿设该第一弹片组410及该第二弹片组420,使该第一弹片组410的一端及该第二弹片组420的一端定位于该本体100;该两个压固件130用以将该两个定位柱120分别固定于该二沟槽110;此外,该两个定位柱120用以穿设该第一弹片组410及该第二弹片组420的部分,包括另一定位片800及一固定片900,该另一定位片800及该固定片900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弹片组410的对向侧,且该两个定位柱120朝向靠近该本体100的方向依序穿设该固定片900、该第一弹片组410及该定位片800,以提升该两个定位柱120穿设该第一弹片组410的定位稳定性。
70.此外,该两个沟槽110的开设方向为自该第一弹片组410朝向该第二弹片组420的方向开设。
71.此外,该第一承载座210包括一第一阶梯部211及一与该第一阶梯部211相邻设置的第二阶梯部212,此外,该第一阶梯部211的面积大于该第二阶梯部212的面积,该第二阶梯部212位于该第一弹片组410及该第一阶梯部之间211,再者,该螺杆310穿设第一阶梯部211的部分未与该第二阶梯部212重叠;该第一承载座210包括一第一穿孔213、一第一感测件214,其中该第一穿孔213用以供该第一感测件214穿设;该第二承载座220包括一第二穿孔221、一第二感测件222,该第二穿孔221用以供该第二感测件222穿设,其中该第一穿孔213相对应于该第二穿孔221,且该第一感测件214和该第二感测件222之间间隔一距离;此外,第一感测件214及第二感测件222包括但不限于近接开关。
72.此外,本发明的改良式电子组件植入装置包括一弹簧700及一定位片800,详言之,该螺杆310依序穿设第一阶梯部211、该弹簧700、该定位片800及该第一弹片组410。
73.参考图4,该第一弹片组410包括四个第一弹片411、三个第二弹片412及三个第三弹片413,其中每两个该第一弹片411之间的一端夹设一个该第二弹片412,每两个该第一弹片411之间的另一端夹设一个该第三弹片413;特别说明的是,该螺杆310穿设该第一弹片411的一端及该第二弹片412,该定位柱120穿设该第一弹片411的另一端及该第三弹片413;在该螺杆310连动该第一弹片组410时,借由该第一弹片组410的一端受到该螺杆310的连动,该第一弹片组410的另一端固定于该本体100,如此一来,该第一弹片组410得以沿着该螺杆310往复位移方向上提供弹性回复力,即是利用杠杆原理。
74.参考图5,该第二弹片组420包括四个第一弹片411、两个第二弹片412及三个第三弹片413,其中每两个该第一弹片411之间的一端夹设一个该第二弹片412,每两个该第一弹片411的另一端设置一个该第三弹片413,其中该第一弹片411的另一端为背向该第二承载座220;该螺杆310穿设该第一弹片411的一端及该第二弹片412,该定位柱120穿设该第一弹片411的另一端及该第三弹片413;在该螺杆310连动该第二弹片组420时,借由该第二弹片组420的一端受到该螺杆310的连动,该第二弹片组420的另一端固定于该本体100,如此一来,该第二弹片组420得以沿着该螺杆310往复位移方向上提供弹性回复力,同样是利用杠杆原理;本发明的第一弹片411、第二弹片412及第三弹片413的数量及夹设位置包括但不限于前述技术特征,换言之,第一弹片411、第二弹片412及第三弹片413的数量及夹设位置可依照实际需求而做调整。
75.参考图6及图7,本发明的改良式电子组件植入装置进行的电子组件植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76.(步骤s71)一驱动器300驱动一与之连接的螺杆310,使该螺杆310运动,当一受该螺杆310连动的感应铜片500与一第一感测件214接触以发出一第一感测讯号至控制器时,控制器依据该第一感测讯号控制一吸嘴600的真空度以使该吸嘴600返回至大气压,使被该吸嘴600吸附的电子组件植入载带1000中,参考图6所绘示;
77.(步骤s72)该驱动器300驱动该螺杆310,使该螺杆310朝向远离该吸嘴600的方向进行往复位移,该弹片组400用以沿着该螺杆310往复位移方向上提供弹性回复力,使该感应铜片500与一第二感测件222接触以发出一第二感测讯号至控制器,控制器依据该第二感测讯号控制该吸嘴600的真空度以使该吸嘴600抽真空以吸附电子组件;
78.(步骤s73)该驱动器300驱动该螺杆310,使该螺杆310朝向靠近该吸嘴600的方向进行往复位移,该弹片组400用以沿着该螺杆310往复位移方向上提供弹性回复力,使该感应铜片500与该第一感测件214接触以发出该第一感测讯号至控制器,进行如前所述的电子组件植入载带1000中的容置槽1100。
79.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