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调把手角度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21 10:39: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调把手角度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固定装置是把物体固定安装在某个位置上的装置。
3.中国专利申请公告号为:cn 212797199 u的一种把手固定装置及使用该把手固定装置的折叠装置,包括把手以及与把手连接的卡接部,所述把手中部一侧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部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卡接槽内的按压部以及固定设置在车架上的卡扣,所述按压部与卡扣配合实现对所述把手的固定,该实用新型的把手固定装置通过设置垂直把手转动方向的卡接部,打开把手需要先按压按压部,使按压部与卡扣解锁后才能转动把手,这样设置可很好的固定把手,防止误碰等导致把手的打开;同时该实用新型的折叠装置通过折叠部的凸块、固定部的设置可很好地对折叠部进行固定与限制,在扣合后不会相对晃动,增强了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能;但是,上述案例,在手握把手时比较生硬,舒适度不够,从而影响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可调把手角度的固定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可调把手角度的固定装置,包括把手本体和第一长螺钉,所述把手本体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圆形槽,所述把手本体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二圆形槽,所述第一长螺钉位于第二圆形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圆形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第一长螺钉的上端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第一圆形槽的内部,所述把手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把手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块。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螺钉的上端面开设有梅花槽,工作时,利用梅花螺丝刀穿过梅花槽进而对第二螺钉进行转动,随着第二螺钉的转动,就可以使得第二螺钉逐渐的与第一长螺钉脱离,或者逐渐的把第二螺钉安装在第一长螺钉的内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长螺钉俯视的端面形状为六边形,所述凸块设置有十二个,且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圆形槽的内部,所述第一长螺钉的每个端面均对应两个凸块,所述第一长螺钉的各个棱线位于两凸块之间,工作时,在转动把手本体时,在凸块的作用下就可以同时带动第一长螺钉进行转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圆形槽的直径大于第二螺钉的最大直径,工作时,在向下按压第二螺钉时,第二螺钉可以顺利的进入第一圆形槽的内部并同时挤压弹簧。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螺
钉的圆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长螺钉和第二螺钉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连接在一起,工作时,这样在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下,使得第一长螺钉和第二螺钉可以牢固的连接在一起。
1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第二弹簧和按压块的配合下,当使用者手握把手本体进行使用时,人手会直接握住并向内挤压按压块和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和按压块的存在增大了人手与把手本体之间的舒适度,更便于使用者使用。
12.2、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利用固定装置固定安装物体后,当把手本体达不到安装位置或者需要的位置时,通过向下按压第二螺钉并带动第一长螺钉向下移动,随着第一长螺钉的移动,使得第一长螺钉与凸块脱离,这时就可以转动把手本体,此时转动把手本体,并不会带动第一长螺钉转动,这样转动把手本体就可以只把把手本体转动到合适的位置,这时随着把手本体转动到合适的位置,不会影响固定本体的外观。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调把手角度的固定装置主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调把手角度的固定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调把手角度的固定装置仰视剖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调把手角度的固定装置第一主视剖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调把手角度的固定装置图4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调把手角度的固定装置第二主视剖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例说明:
20.1、把手本体;2、第一长螺钉;3、第二螺钉;4、梅花槽;5、弹簧;6、凸块;7、外螺纹;8、内螺纹;10、第一圆形槽;11、第二圆形槽;12、连接槽;13、第二弹簧;14、按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把手角度的固定装置:包括把手本体1和第一长螺钉2,把手本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圆形槽10,把手本体1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二圆形槽11,第一长螺钉2位于第二圆形槽11的内部,第二圆形槽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凸块6,第一长螺钉2的上端面开设有连接槽12,连接槽1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钉3,第二螺钉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5,弹簧5位于第一圆形槽10的内部,把手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第二弹簧13远离把手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块14。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第二螺钉3的上端面开设有梅花槽4,工作时,利用梅花螺丝刀穿过梅花槽4进而对第二螺钉3进行转动,随着第二螺钉3的转动,就可以使得第二螺钉3逐渐的与第一长螺钉2脱离,或者逐渐的把第二螺钉3安装在第一长螺钉2的内部。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第一长螺钉2俯视的端面形状为六边形,凸块6设置有十二个,且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圆形槽11的内部,第一长螺钉2的每个端面均对应
两个凸块6,第一长螺钉2的各个棱线位于两凸块6之间,工作时,在转动把手本体1时,在凸块6的作用下就可以同时带动第一长螺钉2进行转动。
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第一圆形槽10的直径大于第二螺钉3的最大直径,工作时,在向下按压第二螺钉3时,第二螺钉3可以顺利的进入第一圆形槽10的内部并同时挤压弹簧5。
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实施方式:连接槽12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8,第二螺钉3的圆周面设置有外螺纹7,第一长螺钉2和第二螺钉3通过内螺纹8和外螺纹7配合连接在一起,工作时,这样在内螺纹8和外螺纹7的配合下,使得第一长螺钉2和第二螺钉3可以牢固的连接在一起。
26.工作原理:
27.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工人手握住把手本体1时,会向内挤压按压块14并向内压缩第二弹簧13,在第二弹簧13和按压块14的配合下,增加了人手与把手本体之间的舒适度,接着握住把手本体1使得第一长螺钉2穿入固定体内,然后转动把手本体1在凸块6的作用下,带动第一长螺钉2转动,随着第一长螺钉2的转动,就可以逐渐的把固定体固定的安装在某个位置,而在安装完固定体后,当把手本体1达不到安装位置或者需要的位置时,向下按压第二螺钉3并带动第一长螺钉2向下移动,随着第一长螺钉2的移动,使得第一长螺钉2与凸块6脱离,这时就可以转动把手本体1,此时转动把手本体1,并不会带动第一长螺钉2转动,这样转动把手本体1就可以只把把手本体1转动到合适的位置,这时随着把手本体1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不会影响固定本体的外观,而这时松开第二螺钉3在弹簧5的作用下,就可以使得第二螺钉3和第一长螺钉2回到原始位置。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