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漏电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2022-12-24 12:42: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2.漏电断路器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保护用电安全的装置,主要功能是能够在电路漏电、过载等异常情况下及时切断电流,避免异常电流对回路中各个零部件、电气元件的破坏,有效地提高用电安全性。
3.漏电断路器是由漏电单元与断路器组合而成的,其中漏电单元与断路器相邻设置,由导线将对应的漏电单元与断路器连接,从而外部导线仅需与漏电断路器的端子板连接,实现对外部电路的漏电、过载等异常情况的检测。
4.现有技术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在对漏电单元与断路器进行组装时,需要将单芯的硬导线折弯后由漏电单元的端面中部穿过漏电单元的外壳来实现对漏电单元与断路器之间的连接,但是由于漏电单元与断路器之间的导线路径较为复杂,导线需要多次折弯,并且由于漏电单元内部空间较小,所以连接导线在漏电单元内部的折弯加工极为困难。
5.另外,由于硬导线需要折弯加工,所以同一漏电断路器的不同根导线的弯折部位并不相同,所需的导线长度往往也不同,并且由于硬导线折弯加工困难,难以通过一定程度的折弯加工来消化不同导线长度之间的误差,所以只能对不同导线路径采用长度形状匹配的硬导线,难以统一化,这大大增加了漏电断路器组装过程中的人力和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漏电断路器,使其组装过程简单化,降低漏电断路器的组装成本。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电断路器包括:由一极或多极漏电单元排列形成的漏电模块;由一极或多极断路器排列形成的断路器模块,断路器模块与漏电模块相互对应地排成一排;导线对应连接漏电单元和断路器,导线为多芯线。
8.根据该技术方案,首先,多芯线是由多根直径较小的线芯缠绕形成的,由于线芯直径较小,具有很好的挠性,所以在安装时能够自发地根据安装路径发生适应性地折弯形变,使得导线无需用户进行折弯加工即可适用于漏电单元与断路器之间的复杂的导线路径,实现了对漏电断路器组装过程的简化。
9.并且,由于单芯的硬导线不易形变,所以只能通过折弯加工对硬导线的部分区域进行折弯,导线路径受导线形状的限制,导线所占的空间较大,并且导线路径也更加冗长,而多芯线由于其易形变的特性,能够根据安装空间产生适应性的形变,相较于人工对硬导线的折弯,通过多芯线自身在内部的适应性形变能够使得导线路径更加贴合漏电单元内部空间设置,导线所占空间小并且导线路径也能够简化许多,从而能够减少导线的长度,即节省漏电断路器组装的人力以及配件成本。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漏电模块以及断路器模块在同一侧端面分别对
应设置有多个端子框和多个接线框,多个端子框之间的间距等于多个接线框之间的间距。
11.根据该技术方案,导线的一端与漏电单元的端子框连接,另一端与断路器的接线框连接,实现对漏电单元与断路器之间的连接,而通过统一端子框与接线框之间的间距,能够基本统一漏电单元与断路器之间的导线路径的长度,例如,对于同一组漏电单元和断路器的两个对应的端子框和接线框来说,依次将断路器的第一个接线框与漏电单元的第一个端子框连接、将断路器的第二个接线框与漏电单元的第二个端子框连接,导线所经过的最短路径长度基本相同,从而多根导线能够采用同一长度规格,进一步地节省了漏电断路器组装时的材料成本。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至少一极漏电单元还具有设置在端面的导线通孔,并且,导线通孔的设置位置靠近漏电单元的背部。
13.根据该技术方案,漏电断路器的背部形成为两侧凸出,中间凹陷的的安装结构,而端面靠近背部的位置对应于漏电单元的安装结构两侧凸出的区域,从而能够在漏电单元的背部的凸出空间进行布线,能够有效地利用这部分凸出的空间,同时避免漏电单元主体中过于冗杂的导线路径。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导线包括:设置在端子框与导线通孔之间,在漏电单元内部走线的单根段,以及,设置在导线通孔与接线框之间,在漏电断路器外部走线的多根段。
15.根据该技术方案,由于漏电单元内部空间狭小,所以采用单根导线能够更便于在狭小的空间中走线,而漏电断路器外部没有狭小的空间限制,采用多根导线能够提升导线的横截面积,降低导线的电阻,减少导线在通过电流时的热效应。
1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导线的多根段包括焊接导线,焊接导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多根段的两端。
17.根据该技术方案,通过在多根段的导线两端直接焊接该焊接导线,即可实现导线的直径扩大,降低导线的电阻,无需对原导线进行切割,加工便捷。
1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焊接导线的两端由银焊点焊接固定。
19.根据该技术方案,银焊料具有较好的焊接性能以及导电性能,能够在不影响导线的导电性能地同时,保证导线焊接的可靠性。
2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漏电单元还包括互感线圈,互感线圈的线圈通孔与漏电单元的背部相对设置。
21.根据该技术方案,导线由背部一侧进入漏电单元后能够由下而上直接穿过互感线圈,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导线长度,去除一部分冗余的导线迂回路径。
2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该漏电断路器还包括端子盖,遮挡端面处导线的走线区域。
23.根据该技术方案,通过端子盖对导线裸露的走线区域进行覆盖保护,能够提高漏电断路器的安全性能。
2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多根导线的长度相等。
25.根据该技术方案,由于极与极间的端子框与接线框的间距统一,所以导线的长度规格统一,多芯线一端与漏电单元的端子框的端子板连接,穿过互感器线圈,另一端与断路器的接线框的端子板连接,无需折弯加工,从而能够直接利用同样形状规格的导线直接对
漏电单元和断路器进行连接,进一步简化了漏电断路器组装过程,节省了漏电断路器组合安装的成本。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漏电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漏电断路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漏电断路器的导线的多根段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具有端子盖的漏电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断路器模块;10-断路器;100-接线框;101-n相接线框;102-l相接线框;2-漏电模块;20-漏电单元;200-端子框;201-n相端子框;202-l相端子框;203-导线通孔;204-凸出部;3-导线;31-单根段;32-多根段;321-焊接导线;4-手柄;5-外壳;6-互感线圈;7-端子盖。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33.术语说明
34.在本实施方式中,“前部”指的是漏电断路器朝向用户的一面(即手柄所在的一面);“背部”指的是与漏电断路器与“前部”相反的一面,即漏电断路器与装置或腔体进行安装的一面。
35.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位置的描述与定义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各个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未暗示本实施方式的漏电断路器以特定的方位进行放置或安装。
36.第一实施方式
37.图1是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漏电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漏电断路器包括:漏电模块2、断路器模块1以及导线3。
38.其中,漏电单元20与断路器10以侧面贴合的方式排列,漏电单元20和断路器10均具有外壳5、内置于外壳5的电子元件(未示出)以及能够由电子元件中的动触头控制的手柄4。此外,漏电断路器的端面上,漏电单元20的多个端子框200和断路器10的多个接线框100沿侧向间隔排列。
39.具体地,每极漏电单元20具有两个供外部导线连接的端子框200;每极断路器10具有用于与漏电单元20的两个端子框200内部连接的接线框100,每两根导线3对应连接一组漏电单元20和断路器10。优选地,每极漏电单元20的两个端子框200为一个n相端子框201和一个l相端子框202;每一极断路器10的两个接线框100为一个n相接线框101和一个l相接线框102,每一组漏电单元20与断路器10由两根导线3进行连接,具体地,一根导线3的两端对应连接n相端子框201与n相接线框101,另一根导线3的两端对应连接l相端子框202和l相接线框102。
40.特别地,本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导线3为多芯线。多芯线是由多根直径较小的线芯缠绕形成的,由于线芯直径较小,具有很好的挠性,所以在安装时导线3能够进行适应性的折弯形变,从而能够很好地适应漏电单元20与断路器10之间的复杂的导线路径,实现了对
漏电断路器组装过程的简化。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单芯的硬导线是不易形变的,需要通过折弯加工对硬导线的部分区域进行折弯,导线路径受导线形状的限制,导线所占的空间较大,并且导线路径也更加冗长,而多芯线由于其易挠性形变的特性,能够适应性地形变而匹配安装空间的结构,相较于人工对硬导线的折弯,通过多芯线自身在内部的适应性形变能够使得导线3的路径更加贴合漏电单元20内部空间设置,导线3所占空间小并且导线3的路径也能够简化许多,从而能够减少导线3的长度,即节省漏电断路器组装的人力以及材料成本。
41.优选地,多根导线3的长度相等。端子框200与接线框100的间距统一,导线3的长度规格统一,并且多芯线3能够直接穿过导线通孔203来连接端子框200和接线框100,无需折弯加工,从而能够直接利用同样形状规格的导线3直接对漏电单元20和断路器10进行连接,进一步简化了漏电断路器组合安装过程,节省了漏电断路器组装的成本。
42.需要注意的是,图1举例示出了漏电模块2和断路器模块1都只有一极漏电单元20和一极断路器10的情况,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一极或多极漏电单元20和一极或多极断路器10组合形成的漏电断路器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3.其中,优选地,多个端子框200之间的间距l2等于多个接线框100之间的间距l1。由于导线3的一端与漏电单元20的端子框200连接,另一端与断路器10的接线框100连接,实现对漏电单元20与断路器10之间的连接,而通过统一端子框200与接线框100之间的间距,能够统一漏电单元20与断路器10之间的导线路径的长度,如图1所示,对于同一组漏电单元20和断路器10的两个对应的端子框200和接线框100来说,n相接线框101与l相接线框102之间的间距l1等于n相端子框201与l相端子框202之间的间距l2,依次将断路器模块1的n相接线框101与漏电器模块2的n相端子框201连接、将断路器模块1的l相接线框102与漏电模块2的l相端子框202连接,导线3所经过的最短路径长度基本相同,从而多根导线3能够采用同一长度规格,进一步地节省了漏电断路器组装的材料成本。
44.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多芯的多芯线代替单芯的硬导线,并且将漏电断路器的端子框200之间的间距l2与多个接线框100之间的间距l1进行统一,能够大幅简化漏电断路器组装过程,并且有利于节省漏电断路器组装的成本。
45.第二实施方式
46.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更优选的漏电断路器的导线结构以及布线方式。结合图1和图2来看,漏电单元20还具有设置在端面的导线通孔203,并且,导线通孔203的设置位置靠近漏电单元20的背部(即图1和图2中的漏电断路器的端面下方)。
47.由于漏电断路器的前部面向用户,背部形成为两侧凸出,中间凹陷的安装结构,用于与墙体或装置表面进行安装,而漏电单元20内部的电子元件基本集中在上中部,下部凸出部204的空间距离其他元件较远且空间狭窄细长,从而难以利用。
48.现有的漏电单元20的走线方式是在漏电单元20的端面中部设置导线通孔203,导线3穿过该导线通孔203后进入漏电单元20中的电子元件集中的中部,并在该元件集中的区域进行折弯走线。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在漏电单元20的端面下部设置导线通孔203的方式,使得导线3由漏电单元20下部凸出部204的空间进入漏电单元20,能够有效地利用凸出部204的空间,并且还能避免在漏电单元20中电子元件集中的中部设置过于冗杂的导线路径,另外,由于在凸出部204的空间走线距离其他电子元件较远,还能够减少一部分的导线3
绝缘成本。
49.进一步优选地,导线3包括设置在端子框200与导线通孔203之间,在漏电单元20内部走线的单根段31,以及,设置在导线通孔203与接线框100之间,在漏电断路器外部走线的多根段32。由于漏电单元20内部空间狭小,所以采用单根导线3能够更便于在狭小的空间中走线,而漏电断路器外部没有狭小的空间限制,采用多根导线3能够提升导线3的横截面积,降低导线3的电阻,减少导线3在通过电流时的热效应。特别地,相较于现有的走线方式,由背部走线也增加了在漏电断路器外部的导线3长度,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导线3整体的电阻。
50.其中,多根段32的导线3与单根段31的导线3的连接方式不限,可以通过在单根多芯线上增设长度更短的多芯线,也可以直接将两根直径不一样的多芯线连接。图3是本实施方式漏电断路器的导线3的多根段3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优选地,导线3的多根段32包括焊接导线321,焊接导线321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多根段32的两端。具体而言,导线3的主体为单根的多芯线,通过在需要加粗的多根段32的两端通过焊接增设焊接导线321,即可增加多根段32的导线3的横截面积。无需对原导线3进行切割,加工便捷。
51.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焊接导线321的两端由银焊点焊接固定。银焊料具有较好的焊接性能以及导电性能,能够在不影响导线3的导电性能,同时,保证导线3焊接的可靠性。
52.在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漏电单元20还包括互感线圈6,互感线圈6的线圈通孔与漏电单元20的背部相对设置。导线3由背部一侧进入漏电单元20后能够由下而上直接穿过互感线圈6,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导线3长度,避免冗余的导线3迂回路径。
53.在本实用新型其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该漏电断路器还包括端子盖7,遮挡端面处的导线3的走线区域。通过端子盖7对导线3裸露的走线区域进行覆盖保护,能够提高漏电断路器的安全性能。
54.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可以对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具体技术特征进行适应性地拆分或合并。对具体技术特征的这种拆分或合并并不会导致技术方案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拆分或合并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极”的含义是两极或两极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5.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多个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