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打理的除螨仪及其清洁基座的制作方法

2023-01-14 14:24: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打理的除螨仪及其清洁基座。


背景技术:

2.螨虫是一种肉眼不易看见的微型害虫,但螨虫却是一种很强过敏原;螨虫的尸体、 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是过敏原。中国过敏总发病人数占中国总人口近三分之一;根据中国流 行病学调查显示,这些过敏性疾病患者中,有高达70%的过敏原是螨虫。儿童患者所占比例 更高。螨虫引起的过敏性疾病主要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皮 炎,对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都会产生影响,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3.除螨仪是一种常用于除螨的家用电器,现有的除螨仪在每次使用过后,需要手动把尘杯拿取下来,再去把尘杯内的尘螨垃圾倾倒干净,再组装回去,费事费力,效率低下,具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打理的除螨仪,其尘杯具有出尘口和出尘盖,除螨仪工作时产生负压能够使得出尘盖紧贴尘杯、封闭出尘口以尘螨垃圾集中收集在尘杯内,工作结束后出尘盖能够方便的打开以便于将其内的尘螨垃圾进行倾倒或者吸除,避免了将尘杯取下清理的麻烦,大大简化了除螨仪的打理;同时提供了一种清洁基座,其通过集尘电机工作能够将除螨仪的出尘盖吸开,如此能够方便的将尘杯内的尘螨垃圾吸入集尘仓的尘袋内,如此只需定期的更换尘袋即可,省时省力,简单方便。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打理的除螨仪,包括除螨仪本体,所述除螨仪本体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主机、以及连接在主机上的手柄,所述底座对应其底部开设有吸尘口,所述主机的一端设置有吸尘电器且其另一端可拆卸安装有尘杯,所述尘杯的底部开设有出尘口且所述尘杯的底部外壁上可转动设置有用于封闭出尘口的出尘盖,所述除螨仪本体对应吸尘口、尘杯和吸尘电机之间构造设置有依次连通的吸尘路径,所述主机对应尘杯与吸尘电机之间吸尘路径上设置有过滤组件。
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呈横向延伸,所述主机呈纵向延伸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吸尘电机安装在主机的纵向前端,所述尘杯安装在主机的纵向后端。
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机对应其纵向前端的下壁上设置有与吸尘电机的出口相连通的排气口,所述底座的纵向前端部构造设置有用于将由排气口流出的气流引向工作表面的导引面。
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尘杯的底部外壁对应出尘口处凹陷设置有用于容置出尘盖的容置槽,所述出尘盖的上端部与容置槽可转动配合相连。
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尘盖与容置槽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10.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尘盖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使得出尘盖始终具有封闭出尘
口的运动趋势。
1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组件为海帕过滤网。
12.同时提供了一种清洁基座,其用于上述除螨仪的集尘,包括基座本体、以及设置在基座本体内的集尘电机,所述基座本体具有用于限位放置上述除螨仪的放置部,所述基座本体对应放置部的后侧设置有集尘仓,所述集尘仓的前侧开设有用于与除螨仪的出尘口相对接的集尘口,所述集尘仓内设置有与集尘口对接相连的尘袋,所述集尘仓与集尘电机之间构造设置有抽吸路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有效利用了除螨仪工作时产生的吸尘负压以使得尘杯的出尘盖紧贴尘杯、封闭出尘口,如此能够确保除螨仪工作过程中吸除的尘螨垃圾集中收集的尘杯内;同时除螨仪工作结束后,尘杯的出尘盖能够方便的打开以便于通过设备将尘杯内的尘螨垃圾进行吸除或者直接将尘杯内的尘螨垃圾进行倾倒,从而避免了将尘杯取下进行清理的麻烦,大大简化了除螨仪的打理;再者,吸尘电机排气口和底座导引面的合理布置,能够将吸尘电机工作产生的热风引向除螨仪前方的工作表面,以便于提高除螨效果;同时提供了一种清洁基座,其通过集尘电机工作能够将除螨仪的出尘盖吸开,如此能够方便的将尘杯内的尘螨垃圾吸入集尘仓的尘袋内,如此只需定期的更换尘袋即可,省时省力,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打理的除螨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15.图2是除螨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16.图3是清洁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除螨仪与清洁基座结合在一起的竖向剖面示意图。
18.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9.100、除螨仪本体;1、底座;11、吸尘口;12、uv灯;13、滚刷;14、导引面;2、主机;21、吸尘电机;22、尘杯;221、出尘口;222、容置槽;23、过滤组件;24、出尘盖;25、排气口;26、密封件;27、扭簧;3、手柄;200、基座本体;210、放置部;220、集尘仓;2201、集尘口;230、尘袋;240、集尘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1.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打理的除螨仪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除螨仪本体100,该除螨以本体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的主机2、以及连接在主机2上的手柄3。
22.具体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底座1呈横向延伸,底座1对应其底部的前端开设有容置口、以及位于容置口后侧且相连通的吸尘口11,该容置口内容置有滚刷13,底座1的底部对应容置口的后侧还设置有uv灯12;主机2呈纵向延伸的安装在底座1上,该主机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吸尘电机21且对应其后端可拆卸连接有尘杯22,尘杯22的底部(纵向后端)开设有出尘口221且该尘杯22底部的外壁上可转动设置有用于封盖出尘口221的出尘盖24;手柄3呈纵向向后延伸的设置在主机2上;除螨仪本体100对应吸尘口11、尘杯22和吸尘电机21之
间依次连通构造设置有吸尘路径,主机2对应尘杯22与吸尘电机21之间的吸尘路径上设置有过滤组件23,该过滤组件23优选为海帕过滤网且对应安装在尘杯22内对接在吸尘电机21的进口处;如此除螨仪工作时,吸尘电机21工作以在抽吸路径内形成抽吸负压,此时出尘盖24在负压的工作下紧贴盖合在尘杯22的出尘口221处以使得通过吸尘口11吸入的尘螨垃圾能够被分离、集中收集在尘杯22内;除螨仪停止工作后,作用于出尘盖24的负压消失,如此出尘盖24能够方便的打开以便于通过设备将尘杯22内的垃圾吸除或者直接将尘杯22内的垃圾倾倒。
23.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尘杯22的底部外壁对应出尘口221处凹陷设置有用于容置出尘盖24的容置槽222,出尘盖24的上端部与容置槽222可转动配合相连,如此出尘盖24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封盖出尘口221;优选的,出尘盖24与容置槽222之间设置有密封件26,如此保证了出尘盖24与容置槽222之间的密封效果;优选的,出尘盖24设置有扭簧27,该扭簧27使得出尘盖24始终具有向下翻转封盖出尘口221的运动趋势。
24.在上述方案中如图2所示,主机2的纵向前端的下壁面上开设有若干与吸尘电机21的出口相连通的排气口25,位于主机2下方的底座1的纵向前端部构造设置有用于将由排气口25排出的气流引向工作表面的导引面14(弧面),如此吸尘电机21工作过程产生的热量会随着气流由排气口25排出并在底座1的导引面14作用下引向除螨仪前方的工作表面,热气流能够起到灭杀螨虫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除螨仪的除螨效果。
25.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除螨仪集尘的清洁基座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基座本体200、以及设置在基座本体200内的集尘电机240,基座本体200具有用于限位放置上述除螨仪的放置部210,基座本体200对应放置部210的后侧设置有集尘仓220,该集尘仓220的前侧开设有用于与除螨仪的出尘口221相对接的集尘口2201,集尘仓220内设置有与集尘口2201对接相连的尘袋230,集尘仓220与集尘电机240之间构造设置有抽吸路径,优选基座本体200对应集尘仓220的底部与集尘电机240的进口之间构造设置有连通管路且该连通路径上设置有过滤片,如此集尘电机240工作产生负压能够方便的将除螨仪的出尘盖24向外吸开以便于将尘杯22内的尘螨垃圾吸入集尘仓220的尘袋230内,如此只需定期更换尘袋230,避免了清理尘杯22的麻烦,省时省力,简单方便。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有效利用了除螨仪工作时产生的吸尘负压以使得尘杯的出尘盖紧贴尘杯、封闭出尘口,如此能够确保除螨仪工作过程中吸除的尘螨垃圾集中收集的尘杯内;同时除螨仪工作结束后,尘杯的出尘盖能够方便的打开以便于通过设备将尘杯内的尘螨垃圾进行吸除或者直接将尘杯内的尘螨垃圾进行倾倒,从而避免了将尘杯取下进行清理的麻烦,大大简化了除螨仪的打理;再者,吸尘电机排气口和底座导引面的合理布置,能够将吸尘电机工作产生的热风引向除螨仪前方的工作表面,以便于提高除螨效果;同时提供了一种清洁基座,其通过集尘电机工作能够将除螨仪的出尘盖吸开,如此能够方便的将尘杯内的尘螨垃圾吸入集尘仓的尘袋内,如此只需定期的更换尘袋即可,避免了清理尘杯的麻烦,省时省力,简单方便。
27.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