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具有至少两个传输线路的总线系统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3-02-04 09:51: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至少两个传输线路的总线系统的控制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控制单元连接到总线系统的插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配置总线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总线系统通常用于通过公共传输线路在多个参与者之间以信号的形式传输数据。can(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系统尤其表示通过两个传输线路将多个控制单元彼此连接的串行总线系统。在实际打开的传输线路的末端分别设置终端电阻,以避免所述信号在该线路末端反射,并确保总线系统中所需的总阻抗。
3.ep 3 040 871 b1针对can总线系统,该can总线系统具有两个终端电阻,所述终端电阻布置在can高线和can低线之间。在can总线系统的电子部件与传输线路之间分别布置有插头。该插头可以在两个不同的操作阶段之间切换。在第一操作阶段中,布置在插头中的引脚被切换,使得传输线路中的电流分别必须通过阻,而在第二操作阶段中,由于相应的引脚布置,该电流不必通过电阻。因此,电子部件经由从插头获得的可切换的操作状态可选地实现例如终端电阻。
4.ep 3 113 430 a1公开了一种用于在can总线系统中使用的电子部件。如果开关部件需要,则电子部件可以可选地实现终端电阻。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开关部分中的晶体管电路切换多个晶体管,使得传输线路中的电流必须通过终端电阻。
5.在de 10 2012 223 530 a1中在用于电池模块的监控电路中公开了通信总线(例如can总线系统)的动态线路终端。通过闭合连接到控制电子装置的开关可以接通线路终端电阻,从而传输线路中的电流需通过终端电阻。
6.已知的可切换系统的缺点是,各个系统中的电阻器可以接通和断开。并且相应地在误操作的情况下,整个总线变得不能使用。此外,为了实现相应的可切换性,需要增加控制的复杂性以及增加所需的零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7.从已知的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在具有至少两个传输线路的总线系统中使用的控制系统以及一种改进的、用于将控制单元与总线系统的传输线路端口的插头。本发明还旨在一种改进的、用于配置具有至少两个传输线路的总线系统的方法。
8.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控制系统、具有权利要求8的特征的插头和具有权利要求10的特征的方法来实现。由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可以获得有利的拓展方案。
9.因此提出了一种用于具有至少两个传输线路的总线系统的控制系统。
10.在此,总线系统首先应理解为用于经由公共传输路径在多个参与者之间传输数据
的系统。
11.在此,总线系统包括多个控制单元,这些控制单元通过两个传输线路彼此连接,其中所有的控制单元同时连接到这两个传输线路。实际打开的传输线路必须在其端部和/或分支处用终端电阻进行端接,以防止反射和由此产生的对传输线路的干扰。
12.传输线路理解为总线系统中被用来传输信号的线路。设置至少两个传输线路,以便能够经由这些传输线路之间的电压差来传输信号。在此,一条传输线路可以被称为高线,另一条被称为低线。在两个传输线路之间分别可以布置接口,即总共至少两个接口。在至少两个接口处可以分别布置一个终端电阻,以便一方面端接传输线路,另一方面允许总线系统保持总阻抗。例如,总阻抗可以是60欧姆。
13.当使用两个传输线路时,可以进行数据的串行传输,在该串行传输中,数据被划分为最小单位(比特),然后相继地通过传输线路发送。在其他拓扑中,还可以提供多个传输线路,例如,8条并行传输线路,从而可以同时发送信息分组(字节)。无论所使用的传输线路数量如何,这些传输线路必须在其实际开口端用终端电阻进行端接。
14.终端电阻可以分别布置在例如可被称为主控制单元的控制单元和离该主控制单元最远的控制单元中。为了实现例如60欧姆的总阻抗,这两个终端电阻可以例如被配置为两个并联连接的120欧姆电阻器。
15.总线系统例如可设计为can总线系统,其可以配置为线性can拓扑。
16.该控制系统具有第一控制单元,该第一控制单元具有第一端接路径和与第一端接路径相连的第一终端电阻。第一控制单元可以理解为通过总线系统(例如can总线系统)进行通信的电子部件。对于在机动车辆中的使用,这样的控制单元例如可以是用于电动机或内燃机的引擎控制单元(ecu)、电池控制装置、或者也可以是负责车辆电路、气囊或其他电子控制部件的控制单元。因此,属于控制系统第一控制单元的可以根据要完成的相应任务采取不同的物理配置。第一端接路径可以理解为位于第一控制单元中的电线,该电线在其一端与第一终端电阻耦合并且在其另一端具有与插头耦合的接口。当第一端接路径连接到总线系统的传输线路时,第一终端电阻可以作为终端集成到总线系统中。
17.第一终端电阻可以是被配置为降低总线系统中的残余电压以避免总线系统的传输线路中的反射的电阻器。例如,它可以实现120欧姆的电阻。除了第一端接路径和第一终端电阻之外,第一控制单元还可以具有另外的电子部件,以便承担为第一控制单元设置的功能。然而,对于本发明的当前主题,这些其他电子部件的具体实现没有显著意义。在此,终端(或端接)或终端功能(或端接功能)指的是在总线系统出现的反射(其可导致干涉并且从而导致信号干扰)通过相应终端电阻处的有针对性的功率损失来避免。终端电阻相应地形成阻尼元件。
18.该控制系统具有第二控制单元,其具有第二端接路径和与第二端接路径相连的第二终端电阻。第二控制单元可以理解为经由总线系统通信的电子部件。对于相关示例,请参阅结合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的内容。
19.因此,属于控制系统的第二控制单元可以采用不同的物理配置。第二端接路径可以理解为位于第二控制单元中的电线,该电线在其一端与第一终端电阻耦合,并且在其另一端具有与插头耦合的接口。当第二端接路径连接到总线系统的传输线路时,第二终端电阻可以集成为总线系统的终端或端接部。
20.第二终端电阻可以是被配置为降低系统中的残余电压的电阻器。对于其他可能的实施例,请参考已经结合第一终端电阻所述的内容。
21.除了第二端接路径和第二终端电阻之外,第二控制单元还可以具有另外的电子部件,以便承担对于第二控制单元设置的、可灵活适应的功能。然而,对于本发明的当前主题,这些其他电子部件的具体实现没有显著意义。第一和第二控制单元可以在结构上彼此相同,并且尤其提供其硬件的相同功能。至少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可以被设计为在端接路径和终端电阻方面相同。
22.为了完整性应指出的是,控制系统不应限于两个控制单元的数量。相反,在实践中很明显,可以将大量的例如高达70个控制单元集成到总线系统、例如can总线系统中。然而,本发明的基本方案已经可应用于具有两个控制单元的控制系统,因此在其他公开中只需要提及两个控制单元,而控制系统不限于此。
23.相应的控制单元还可以包括多于一个的端接路径,因此,即使在存在具有两个以上的“端部”的总线拓扑的情况下,控制单元也可以正确地端接其相应的端部并且可以相应地适配终端电阻。例如,控制单元可以在以下总线拓扑中使用,在该总线拓扑中只有两个控制单元端接,即传输线路只有两个开放的并且因此需端接的端部。为此,控制单元提供例如具有120欧姆的终端电阻的端接路径,使得两个并联连接的端接控制单元一起为端接提供60欧姆的总阻抗。
24.为了端接几乎“星形”总线拓扑结构(在该总线拓扑结构中例如必须端接四个控制单元并且因此传输线路有四个开放的且因此需要端接的端部),可以在另一端接路径中设置例如240欧姆的终端电阻,从而在通过四个并联布置的控制单元共同地端接总线时又可以提供60欧姆的总阻抗。
25.相应地,可以在不同的总线拓扑中灵活地使用提供一个以上端接路径的控制单元。这尤其也设置用于不同的can总线拓扑。
26.控制系统具有第一插头,该第一插头被匹配成将第一控制单元连接到总线系统的传输线路并且从而将第一控制单元集成到总线系统中。在本公开中,被匹配或准备或配置成引起功能的部件具有在运行中实现该功能的所有结构和功能特性。因此,第一插头可以实现总线系统的传输线路与第一控制单元之间的接口。除了传输线路,通过该插头还可以将其他线路连接到控制单元,例如电源线。
27.第一插头可以具有不同的腔室,所谓的引脚可以在引脚分配的范畴内插入该腔室中。引脚可以理解为插头连接器。它们可用于断开和连接电线。引脚可以是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地固定。它们可以可拆卸的或不可拆卸地布置在各自的腔室中。引脚分配可以描述为通过有针对性地插入引脚将控制单元中的电线连接到总线系统的过程。只有当控制单元在总线系统中的实际位置已知时,才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引脚分配。替换地,即使只知道控制单元的功能,但不知道其在总线系统中的位置,也可以进行引脚分配。
28.控制系统具有第二插头,该第二插头被匹配成将第二控制单元连接到总线系统的传输线路并且从而将该第二控制单元集成到总线系统中。因此,第二插头可以实现总线系统的传输线路与第二控制单元之间的接口。第二插头可以具有不同的腔室,所谓的引脚在引脚分配的范畴内可以插入到所述腔室中。关于引脚和引脚分配,请参阅上文。除了将传输线路端口与控制单元连接之外,第二插头还可以将其他线路与该控制单元连接。
29.根据本发明,第一插头被配置为与第二插头不同。尤其,第一插头在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功能方面与第二插头不同。在此,第一插头可以在功能上被设计成使得它使连接到其上的控制单元端接或终止传输线路,即引入端接终端电阻。相反,第二个插头可以在功能上设计成使得连接到其上的控制单元不进行端接。
30.相应地,第一插头与第二插头在功能上的区别可以在于,该第一插头引起第一端接路径与总线系统的传输线路中至少之一的作用连接,而第二插头不引起第二端接路径与总线系统的传输线路中至少之一之间的类似的作用连接。以此方式,第一端接路径被激活,由此使得控制系统的第一终端电阻被端接,而第二端接路径保持不激活,由此使得第二终端电阻不被驱控地、无端接功能地保留在总线系统中。因此,第一终端电阻用于维持总线系统的总阻抗。因此,该功能可以通过第一终端电阻器和从而第一控制单元来实现,因为第一插头具有相应的改型,这导致第一端接路径和总线系统的至少一个传输线路之间的作用连接。因此,根据第一插头的配置,可以将没有端接功能的控制单元转换为具有端接功能的控制单元。
31.优选地,在该系统的一个构型中,进行端接的第一接头的数量与传输线路的实际开放的端部恰好一样多。例如,在传输线路的严格线性的配置中,存在正好两个端接(第一)插头。在星形布置中,提供了与开放的端部一样多的端接插头,例如,三个、四个或更多个端接插头。其余的插头均设计为不导致端接的第二插头。
32.这带来一些优点。例如在控制系统内可以在任意位置上布置各种控制单元,而无需在布置期间就规划端接。这是可能的,因为可以根据分别使用的插头而不是根据分别使用的控制单元来实现期望的端接功能。这提高了控制系统中各个控制单元彼此间布置的灵活性。此外,由于插头在结构上彼此不同,因此可以可靠且鲁棒地实现插头预期的功能。第一插头与第二插头的结构差异还导致分别由插头实现的功能可以从外部(例如在组装期间)可见或识别,这降低了错误组装或调试的风险,从而提高了运行安全性。此外,由于要布置在总线系统中的终端电阻布置在控制系统的相应控制单元的内部,所以该终端电阻受到保护免受外部影响例如腐蚀、污物进入例如导电的灰尘、温度、传输线路的可动性和振动。
3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除了在控制系统中执行的不同功能之外,第一插头与第二插头可以至少通过硬件侧的区别而不同,因为在第一插头中布置了线路桥。插头中的线路桥被匹配成将第一端接路径连接到至少一个传输线路,并因此将第一终端电阻集成到总线系统中。线路桥可以插入远离控制单元、即面向传输线路的一侧。线路桥可以插入实现引脚分配的一侧。对于线路桥,可在插头中设置专门为该线路桥腔室提供的线路桥。由于其尺寸,该线路桥腔室可与其他腔室不同。
34.替换地,线路桥腔室可以采取与插头中的其余腔室相同的形状。
35.线路桥可以被设计成使得它在第一端接路径和传输线路之一之间形成电作用连接。线路桥可能具有由绝缘材料构成的护套。线路桥可以从外部识别,使得可以在外部区分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线路桥可以具有简单的几何结构,以实现将第一端接路径可靠且鲁棒地连接到相应传输线路的功能,即具有低的错误敏感性。在本发明的当前方面中,术语“第一插头”可以包括插头加线路桥的整体。
3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插头与第二插头在结构上也可以仅仅通过第一插头中的线路桥而不同,该线路桥被匹配成将第一端接路径与至少一个传输线路端口连接并且从而
将第一终端电阻集成到总线系统中。
37.线路桥可以被设计成使得它在第一端接路径和传输线路之一之间产生电作用连接。关于线路桥的可能配置,请参考上述特征。由于控制系统的插头仅在线路桥方面不同,所以可以确保控制系统中的插头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这提高了控制系统结构的简单性并降低了生产的复杂性。在本发明的当前方面中,术语“第一插头”可以包括插头加线路桥的整体。
3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线路桥可以被设计和配置为能够可拆卸地插入到第一插头中。以此方式,可以通过简单地插入线路桥来实现从不引起端接的插头(例如第二插头)到引起端接的插头(例如第一插头)的转换。这降低了运行中的错误敏感性,并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可拆卸性还可以理解为可逆性,从而通过拉出线路桥可以将第一插头转换为第二插头。同样,通过插入线路桥可以将第二插头转换成第一插头。这提高了控制系统部件的模块性和互换性。根据各个插头的尺寸,线路桥可以具有统一的形状或单独匹配于相应插头的形状。
3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线路桥在插入状态中可以被匹配成在第一端接路径和传输线路之间产生永久的、不可切换的连接。这降低了插头和线路桥的设计复杂性。同样,通过永久的、不可切换的连接使得控制系统的错误敏感性最小化。由于控制单元一旦集成到总线系统中就在运行中不改变其位置,因此不可切换性不会损害功能性并且反而增加了鲁棒性。
40.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控制单元中可以提供具有恰好一个终端电阻的恰好一个端接路径。替代地或附加地,在第二控制单元中也可以提供具有恰好一个终端电阻的恰好一个端接路径。因此,可以通过尽可能少的附加部件的数量实现各个控制单元的布置中的预期灵活性。一个终端电阻可以具有120欧姆的电阻。由于为每个控制单元实施恰好一个端接路径和恰好一个终端电阻,所以相应控制单元所需的安装空间保持最小。
41.本发明还包括用于将控制单元与总线系统的传输线路端口连接的插头。为了避免冗余,关于控制单元以及总线系统的可能配置,参考相应的公开,其例如结合具有这些部件的控制系统来处理。
42.该插头具有被匹配成接收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和端接路径的控制单元侧接口。路径通常可以理解为控制单元的电线,该电线例如连接到控制单元的电路并且从而将端口引向外部。因此,控制单元侧接口可以实现所述插头到控制单元上的安放或插接,从而将其集成到总线系统中。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可以被准备成与总线系统的第一传输线路连接,而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则可以被准备成与总线系统的第二传输线路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通过总线系统的数据传输。根据相应的控制单元功能特定地具有哪些端口,控制单元侧接口可以具有附加的端口。
43.端接路径可以与控制单元内的终端电阻作用耦合。
44.插头还具有总线侧接口,其被匹配成将第一路径连接到第一传输线路并且将第二路径连接到第二传输线路。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由插头连接的控制单元与总线系统的其他系统部件之间的信号传输。为避免冗余,在总线侧接口的功能方面请参考前面的描述。
45.总线侧接口还包括腔室,线路桥可插入到该腔室中,以便将控制单元的终端路径连接到总线系统的至少一个传输线路。由此,通过插入线路桥,可以激活控制单元的与端接
路径作用耦合的终端电阻,即集成到总线系统中。插头可以被提供用于在根据本公开的控制系统中使用或者应用。通过提供腔室,插头不仅允许灵活使用插头本身而且允许灵活使用与其连接的控制系统。因此,插头可以适应总线系统的不同要求。
4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线路桥可以插入到所述腔室中。通过这种方式,该线条是插头的一部分。该插入可以是可逆的,因此还可以将插入的线路桥从插头上拆下。替换地,插入也可以是不可逆的,因此不能将线路桥与插头进行无损分离。在本发明的当前方面中,术语“插头”可以包括插头加线路桥的整体。
47.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配置具有至少两个传输线路的总线系统的方法。为了避免冗余,关于总线系统的可能配置,参考相应的公开点,这些公开点例如结合控制系统描述了所述部件。
48.该方法包括将具有第一端接路径和与其连接的第一终端电阻的第一控制单元连接到将第一控制单元与至少一个传输线路端口连接的第一插头的步骤。该连接可以在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一插头之间创建作用连接,从而使得它们在总线系统内彼此通信。该连接可以形状配合地例如作为插接和/或力配合地例如通过旋拧来实现。为了避免冗余,关于控制单元、端接路径、终端电阻和插头的可能配置,参考相应的公开点,这些公开点例如结合控制系统或接头描述了所述部件。
49.该方法还包括将具有第二端接路径的第二控制单元和与其连接的第二终端电阻连接到第二插头的步骤,该第二插头将第二控制单元与至少一个传输线路端口连接。该连接可以引起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二插头之间的作用连接,从而使得它们在总线系统的框架内彼此通信。关于该连接的可能配置,参考前面的描述。
50.该方法还包括将线路桥插入到第一插头中的步骤,从而在第一端接路径和至少一个传输线路之间产生作用连接并且从而将第一终端电阻集成到总线系统中。为了避免冗余,关于线路桥的可能配置,参考相应的公开点,这些公开点例如结合控制系统或接头描述了所述部件。一旦线路桥插入该插头,就可以认为它属于该插头。
51.或者,该方法还包括将线路桥插入第二插头的步骤,从而在第二端接路径和至少一个传输线路之间产生作用连接并且从而将第一终端电阻集成到总线系统中。一般线路桥插入该插头,就可以认为它属于该插头。由于插入线路桥的步骤可以可选地用第一插头或第二插头进行,因此该方法可个别地适应于总线系统中的相应框架条件。如果技术上合理的话,结合控制系统和插头公开的优点也可以适用于本方法,在此不再单独列出。
52.在该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线路桥到第一或第二插头中的插入可以是可逆的。这理解为线路桥可以在插入后无破坏地拆卸。因此,第一插头或第二插头可以可选地在相应的终端电阻之间产生连接并且从而激活它。
53.或者,该插入也可以不可逆地进行,从而一旦它与插头连接,则该线路桥就不再可从插头上拆卸,从而插头一旦激活了终端电阻,就只能用作激活终端电阻的插头。在替代或附加的实施方式中,处于插入状态的线路桥可以在相应的端接路径和至少一个传输线路之间产生永久的、不可切换的连接。这降低了该方法的复杂性,因为它在首次占据后不再改变其运行状态。同样,通过永久的、不可切换的连接,该方法的错误敏感性被最小化。
54.只要在技术上合理,则在本公开中为控制系统或插头或方法公开的特征或优点可以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互换。
附图说明
55.通过以下附图说明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优选的进一步实施方式。附图中:
56.图1以一般形式示出can总线系统的示意图;
57.图2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58.图3示出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具有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和
59.图4示出另一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0.下面借助于附图描述优选的实施例。在此,不同附图中相同、相似或作用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部分省略对这些元件的重复描述以避免冗余。
61.在下文中,借助于can总线系统示意性地介绍了具有两个要被端接的传输线路、即具有两个要设置终端电阻的传输线路的总线系统的控制系统的结构。can总线系统还代表其他总线系统,在这些其他总线系统中必须对至少两个传输线路进行端接并且在这些其他总线系统中多个控制单元通过公共传输线路相互通信。
62.图1相应地表示can总线系统3的基本结构。参照图2至图4详细说明用于在具有至少两个传输线路2a、2b的can总线系统3中使用的控制系统1。首先,参照图1以其一般形式描述can总线系统3。
63.can总线系统3具有第一传输线路2a和第二传输线路2b。第一传输线路2a可以被称为can高线。第二传输线路2b可以被称为can低线。
64.在空闲状态(也称为隐性状态)下,在两个传输线路2a、2b上施加同一电压。例如,该电压可以是2.5v。一旦信号通过传输线路2a、2b传输,即它们切换到所谓的显性状态或主导状态,则can高线2a上的电压增加,例如增加1v。同样,can低线2b上在显性状态下的电压也降低,例如也降低1v。因此,can高线2a和can低线2b之间的电压差在隐性状态下是0v并且显性状态下例如是2v,由此数据传输是可能的。
65.为了抑制在can总线系统3中发生的反射(其可能导致干涉或干扰并因此导致信号干扰),通常在can总线3的相对端设置两个终端电阻102、103,它们端接can总线系统并且因此在相应的终端电阻102、103处导致有针对性的功率损失。对于can总线系统中例如60欧姆的总阻抗,两个终端电阻各自施加120欧姆的电阻。
66.图1中的can总线系统3具有主控制单元101,该主控制单元包含终端电阻103。同样,它具有任意数量的其他控制单元100,这些其他控制单元都连接到传输线路2a、2b。在此,它们可以例如是负责电池控制、车辆电路、安全气囊或其他电子可控部件的控制单元100。这些控制单元100一方面可以被分成一组非端接控制单元104并且另一方面被分成端接控制单元105。非端接控制器104不实现端接,即它们不将终端电阻集成到系统中,而端接控制器105可以实现端接。为此,终端电阻102布置在被端接的控制单元105中。
67.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控制系统1。该控制系统具有第一控制单元4。在第一控制单元4中布置有第一端接路径5。该端接路径可以从第一控制单元4的外部触达。此外,第一终端电阻6布置在第一控制单元4中。第一终端电阻6在一侧连接到第一端接路径5,并且在另一
侧连接到控制单元4的第一数据传输端口13。图2的布置只是示例性的。同样,终端电阻6可以布置在端接路径5和控制单元4的第二数据传输端口14之间。
68.第一数据传输端口13和第二数据传输端口14分别表示准备通过第一插头10连接到can总线系统3的传输线路2a、2b的电线。在此,数据传输端口13、14通常在其开口端结合在插头中,该插头与插头10互补地形成,使得控制单元的这些内部数据传输端口14、13可以连接到can总线系统3的传输线路2a、2b。
69.第一插头10将第一控制单元4与can总线系统3的传输线路2a、2b相连。在第一插头10中放入线路桥12。为此,可以在第一插头10中设置相应地为线路桥12提供的腔室。这里,线路桥12可以设置为线接合部的形式,该线接合部的一端设置在插头10的腔室中,其另一端可以在插头10中的腔室中直接与传输线路2b接合,或者该连接在插头外部进行。线路桥12在第二数据传输端口14和第一端接路径5之间引起电连接。以这种方式,施加在第二数据传输端口14中的电压在第一终端电阻6上下降,由此第一终端电阻6被集成到can总线系统3中。因此,第一终端电阻6在can总线系统3中维持例如60欧姆的总阻抗。
70.除了第一控制单元4外,控制系统1还可以具有第二控制单元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单元4和第二控制单元7也可以相同。因此,第二终端电阻9布置在第二控制单元7内。同样,在第二控制系统7中设置有用于连接到第二插头11的第二端接路径8。第三数据传输端口15和第四数据传输端口16提供第二控制单元7至can总线系统3的电气连接。
71.在本例中,与第一控制单元4类似,第二终端电阻9布置在第二端接路径8和第三端接路径15之间。在耦合到第二控制单元7的插头11中,没有设置线路桥12,从而第四数据传输端口16没有到第二端接路径8的电气连接。因此,第二终端电阻9不被激活。第一插头10与第二插头11的区别在于线路桥12的布置。因此,can总线系统3的端接是通过在优选相同的控制单元47上的不同插头布置实现的。
72.图2中的至少在终端电阻的结构方面彼此优选相同的控制单元4、7各自具有两个数据传输端口13、14、15、16。每个数据传输端口都连接到一个电气部件,该电气部件在本例中抽象地表示为电容。此外,控制单元4、7各自具有端接路径5、8。总之,第一插头10本实施方式中在面向第一控制单元4的一侧接收三条路径5、13、14。同样,第二插头1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面向第二控制单元7的一侧接收三条路径8、15、16。因此,通过少量路径可以实现高度的灵活性。
73.图3示出控制系统1的第二个实施方式,其包括第一控制单元4和第二控制单元7。如上面结合图2所述的实施方式中那样,它们相互例如结构相同地构成。在第一控制单元4上设置第一插头10,在第二控制单元7上设置第二插头11。该第一控制单元4具有第一端接路径5、第一终端电阻6、第一数据传输端口13以及第二数据传输端口14。与此类似地,第二控制单元7具有第二端接路径8、第二终端电阻9、第三数据传输端口15和第四数据传输端口16。
74.第一插头10具有线路桥12,在本例中,该线路桥将第二数据传输端口14与第一端接路径5连接,以便通过该线路桥12将设置在第一控制单元4中的第一终端电阻6作为终端电阻集成到can总线系统中。图3中的控制系统1的基本功能与图2中的类似。第一终端电阻6在第一端接路径8和第一数据传输端口13之间的布置是示例性的。同样,它可以设置在第一端接路径8和第二数据传输端口14之间。同样的考虑也适用于第二控制系统7中的第二终端
电阻9的布置。
75.根据图3的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的各个数据传输终端的基本功能类似于根据图2的实施方式。在其结构设计方面,各个数据传输端口分别设有两个端口。例如,两个控制单元4、7各自具有用于连接到插头10、11的终端端口17和数据传输端口18。端接端口17包括准备由插头10、11接收的路径,以便通过这种方式(根据所使用的插头)提供端接。数据传输端口18由准备通过插头10、11连接到传输线路2a、2b的路径组成。因此,传输线路2a、b和相应控制单元4、7之间的实际耦合通过传输线路端口18进行。
76.通过将线路桥12插入第一插头10,在第一端接线5和第二数据传输端口14之间形成电连接,由此第一终端电阻6作为端接部集成到can总线系统中。通过这种方式,第一插头10处准备接收线路桥12的腔室在结构上与传输线路2a、2b和第一控制单元4或第一插头4之间的接口分离,这增提高了运行安全性。同样,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各个功能的分离,即向can总线系统的传输功能和终端电阻的集成功能。这提高了确定性并降低装配中的错误敏感性。
77.在图4中,本发明的方案在更广泛的环境中呈现。在本例中,用附图标记19示例性地表示车辆接口控制器形式的控制单元。在本例中,传输线路2a、2b通过外插头21与车辆接口控制器19耦合。接着设置内插头,以实现与内电路板20的连接。外插头21和内插头22在其结构设计方面可以与第一插头10和第二插头11相同。
78.在此,对于内插头22和外插头21而言,引脚分配、即各个引脚的配置可以不同。在该引脚分配中,通过有针对性地插入引脚,电路板20或车辆接口盒19的电线连接到can总线系统3。在电路板20上设置端接路径5,该端接路径又与第一终端电阻6作用耦合。线路桥12在车辆接口控制器19外部插入第一插头10中,以将第一终端电阻6集成到can总线系统3中。本实施方式示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插头的可变应用性,其借助于线路桥12实现了can总线系统3的可灵活适配的端接。
79.只要可用,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在实施例中示出的所有单个特征相互耦合和/或交换。
80.附图标记列表:
81.1控制系统
82.2a,b传输线路
83.3can总线系统
84.4第一控制单元
85.5第一端接路径
86.6第一终端电阻
87.7第二控制单元
88.8第二端接路径
89.9第二终端电阻
90.10第一插头
91.11第二插头
92.12 线路桥
93.13 第一数据传输端口
94.14 第二数据传输端口
95.15 第三数据传输端口
96.16 第四数据传输端口
97.17 端接接口
98.18 数据传输端口
99.19 车辆接口控制器
100.20 电路板
101.21 外插头
102.22 内插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