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3-10-12 13:30: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慢性咽炎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且难以治愈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干燥感或刺激感、分泌物不易咯出和咽痛等局部症状。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咽部淋巴组织受到炎症影响,导致分泌物黏稠和粘附,夜间张口呼吸可能加重咳嗽和恶心感。为了缓解咽部异物感和分泌物不易咯出的症状,患者常常习惯性地进行干咳或清嗓子咳痰的动作。然而,剧烈咳嗽或清嗓子动作可能导致咽部黏膜出血,分泌物可能带血。慢性咽炎通常在全身症状方面表现不明显,多见于成年人,并且往往具有顽固性。目前,西药是治疗慢性咽炎的主要药物选择,但这些药物的价格昂贵且可能存在较大的副作用,长期使用也不适宜。尽管一些中药在治疗慢性咽炎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大部分中药需要以口服的方式进行,而且其气味可能让患者在服用时感到不适应。此外,一些中药组合物需要经过煎煮过程,不仅繁琐,而且见效慢。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开发一种见效快、使用方法简单的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4.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如下成分:金银花粉5~10份、黄连粉5~10份、紫草粉5~10份、甘草粉3~7份、黄柏粉3~7份、无硫氧化锌粉20~25份、玉米淀粉10~15份、椰子油10~20份、苜蓿粉15~20份、薄荷2~5份、龙胆草5~10份、益母草10~15份。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在喉咙处轻轻外敷,在5~10天内能够明显的帮助慢性咽炎患者润滑咽喉,缓解干咳、咽喉干燥和刺激等症状,同时能够减轻咽炎引起的炎症和肿胀,同时给予舒适感和清凉感,缓解咽喉不适和疼痛;此外还能够减轻炎症引起的发热和不适。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菌、润喉止咳、舒缓咽喉不适症状等作用。
6.可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如下成分:金银花粉8~10份、黄连粉8~10份、紫草粉8~10份、甘草粉5~7份、黄柏粉5~7份、无硫氧化锌粉23~25份、玉米淀粉13~15份、椰子油15~20份、苜蓿粉18~20份、薄荷3~5份、龙胆草8~10份、益母草12~15份。
7.可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中所述苜蓿粉和龙胆草之间的重量之比为1.8:1。
8.可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15~20份助剂;所述助剂包括杏仁粉、牛蒡子、浙贝母、罗汉果、桑葚粉中的至少一种。
9.可选的,所述助剂由杏仁粉、益母草、牛蒡子、浙贝母、罗汉果、桑葚粉组成,其中,所述杏仁粉、益母草、牛蒡子、浙贝母、罗汉果、桑葚粉之间的重量之比为1:1:1:1:1。
10.可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呈乳膏状,其中水的含量不高于5%。
1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除了椰子油的成分进行磨粉成细粉,备用;s2、将除了椰子油的细粉和重量份数为5%的水放入搅拌机中,加入椰子油,进行搅拌待形成均匀的糊状物时,装入密封的容器内,制得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获得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抗炎、镇痛和抗菌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慢性咽炎引起的咽部疼痛、炎症和感染。并且,本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装入密封的容器内,方便携带、存放和使用,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使用,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此外,该组合物适用于外敷使用,可以直接作用于患部,通过渗透、吸收等方式发挥药效,具有直接、快速的疗效。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外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治疗慢性咽炎、外敷作用、均匀性和方便使用等优点。
13.可选的,步骤s2所述搅拌速度为40~50r/min。
1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咽炎中的应用。
15.可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用量为0.3g~0.5g/次。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外敷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慢性咽炎,可以缓解炎症和疼痛,抗菌,促进愈合,减少复发,达到治疗咽炎的效果。
17.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菌、润喉止咳、舒缓咽喉不适症状等作用。
18.2.本技术提供的外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治疗慢性咽炎、外敷作用、均匀性和方便使用等优点。
19.3.通过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外敷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慢性咽炎,可以缓解炎症和疼痛,抗菌,促进愈合,减少复发,达到治疗咽炎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一方面,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如下成分:金银花粉5~10份、黄连粉5~10份、紫草粉5~10份、甘草粉3~7份、黄柏粉3~7份、无硫氧化锌粉20~25份、玉米淀粉10~15份、椰子油10~20份、苜蓿粉15~20份、薄荷2~5份、龙胆草5~10份、益母草10~15份。
2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除了椰子油的成分进行磨粉成细粉,备用;
s2、将除了椰子油的细粉和重量份数为5%的水放入搅拌机中,加入椰子油,进行搅拌待形成均匀的糊状物时,装入密封的容器内,制得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
2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咽炎中的应用。
24.可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用量为0.3g~0.5g/次。
25.发明人在对咽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发现,西药在治疗咽炎时通常具有较快的疗效,但一些西药可能存在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这使得一些患者担心使用西药。中药在咽炎治疗中虽然具有相对安全的成分,但是对于某些患者来说,由于中药常需要口服,其刺激性气味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此外,一些中药组合物需要煎煮过程,这可能比较繁琐且时间较长,而且见效慢。
26.因此,发明人为了开发一种见效快、成分安全、使用较方便的中药,经过研究在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如下成分:金银花粉5~10份、黄连粉5~10份、紫草粉5~10份、甘草粉3~7份、黄柏粉3~7份、无硫氧化锌粉20~25份、玉米淀粉10~15份、椰子油10~20份、苜蓿粉15~20份、薄荷2~5份、龙胆草5~10份、益母草10~15份。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在喉咙处轻轻外敷,在5~10天内能够明显的帮助慢性咽炎患者润滑咽喉,缓解干咳、咽喉干燥和刺激等症状,同时能够减轻咽炎引起的炎症和肿胀,同时给予舒适感和清凉感,缓解咽喉不适和疼痛;此外还能够减轻炎症引起的发热和不适。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菌、润喉止咳、舒缓咽喉不适症状等作用。具体实施例
28.实施例1~10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如下成分:金银花粉5份、黄连粉5份、紫草粉5份、甘草粉3份、黄柏粉3份、无硫氧化锌粉20份、玉米淀粉10份、椰子油10份、苜蓿粉15份、薄荷2份、龙胆草5份、益母草10份。
29.制备方法为如下:s1、将除了椰子油的成分进行磨粉成细粉,备用;s2、将除了椰子油的细粉和重量份数为5%的水放入搅拌机中,慢慢加入椰子油,进行搅拌待形成均匀的糊状物时,装入密封的容器内,制得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搅拌速度为40r/min。
30.实施例2~10实施例2~10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部分组分重量份数不同,区别部分参见表1。
31.表1-实施例2~10与实施例1的区别部分参见表
实施例11~17实施例11~17与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1~17还包括其他成分;区别部分参见表2。
32.表2-实施例11~17与实施例8的区别部分参见表
对比例1~3对比例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时,本对比例用等量的苜蓿粉替代龙胆草。
33.对比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时,本对比例中用等量的龙胆草替代苜蓿粉。
34.对比例3本对比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时不包括苜蓿粉和龙胆草。
35.实验检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主要症状为咽干、咽痒、灼热、微痛、咽异物感;主要体征为咽粘膜慢性充血,或有萎缩,咽侧索肥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病程:2个月以上;病史:可有急喉痹反复发作史,或有嗜好烟酒、辛辣食物史,或长期烟尘、有害气体刺激史。并结合中医辨证:常常咽喉干燥,但不欲饮,咳嗽,有痰易咯,平时畏寒,汗多,易感冒,神倦乏力,语声低微,大便溏薄,咽部充血较轻,病程较长,并时时出现急性发作。咽喉微干微痒微痛,有异物梗阻感或痰粘着感,伴多汗易感、神倦乏力,有时兼有腰酸膝软,小便清长,倦怠肢冷。具以上症状,结合局部体征即可诊断为肺脾气虚型慢性咽炎,兼肾阳不足型慢性咽炎。
36.患者总人数:患者共300名(男160名,女140名),每名患者年龄在25-35岁之间;将300名患者一共分为20组,每组患者包括8名男患者和7名女患者。服用方法为如下:每名患者每日用量为0.3g/次,每日用量次数为2次。
37.测试方法为如下:按照gcp要求患者知情同意,志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直接涂抹的方式,对每组患者分别使用有实施例1~17以及对比例1~3制备获得的中药组合物,观察并记录患者使用后5d、10d的以下指标。
38.疗效标准:治愈:吞咽疼痛、咳嗽、咽痛等症状与咽部黏膜充血肿胀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与咽部黏膜充血肿胀有所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与咽部黏膜充血肿胀有所减轻;
无效:临床症状与咽部黏膜充血肿胀无变化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 有效率 治愈率)/总人数
×
100%。
39.疗效判断及临床观察资料。
40.具体地,实施例和对比例患者治疗效果如下表3~4所示。
41.表3-使用5天时的有效率汇总表表4-使用10天时的有效率汇总表
结果分析:参见表3~表4现实的结果可知,使用本技术制备获得的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对咽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当使用时间长达5天时,总有效率可高达90%及以上。当使用时间为10天时,总有效率可高达100%左右,因此,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的一个疗程推荐为10天。
42.以下为本技术较典型的病例典型病例1号:患者情况:患者王某,年龄30岁,男,出现咽痛,咳嗽、咽喉干燥,有灼痛感,经当地诊所诊断为慢性咽炎。
43.经过服用由本技术实施例17制备获得的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10天后,痊愈,至今无复发。
44.典型病例2号:患者情况:患者郑某,年龄28岁,女,咽痛、咳嗽、喉咙红肿,发热,经医院诊断为慢性咽炎。
45.经过服用由本技术实施例17制备获得的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8天后,痊愈,至今无复发。
46.典型病例3号:患者情况:患者秦某,年龄41岁,男,咽痛、喉咙干燥、咽干、咳嗽持续时间较长。经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咽炎。
47.经过服用由本技术实施例17制备获得的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12天后,痊愈,至今无复发。
48.由此可见,由本技术制备获得的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具有成分安全、使用方便、见效快等优势。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