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2:57:41
本技术涉及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是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1、病虫害防治是为了减轻或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危害作物或人畜,而人为地采取某些手段,一般可以分为采用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和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在林业的治理保护中会用到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
2、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者在对林业治理保护中需要对害虫等进行防治时,现有装置往往是单一的放置诱虫剂或诱虫装置,在对害虫进行收集时,不能供鸟类食用,无法借助鸟类进食帮助使用者对害虫进行处理,需要使用者手动去清理害虫,在林业防治诱捕害虫时,不便于对害虫进行清理,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林业害虫防治的效率,并且不便于在林业害虫防治时对触杀虫网的表面进行清理;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实际的使用者在对林业治理保护中需要对害虫等进行防治时,现有装置往往是单一的放置诱虫剂或诱虫装置,在对害虫进行收集时,不能供鸟类食用,无法借助鸟类进食帮助使用者对害虫进行处理,需要使用者手动去清理害虫,在林业防治诱捕害虫时,不便于对害虫进行清理,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林业害虫防治的效率,并且不便于在林业害虫防治时对触杀虫网的表面进行清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防治辅助机构;
3、所述防治辅助机构包括触杀虫网,所述触杀虫网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内壁,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诱集灯管,所述诱集灯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壳体的内壁,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的表面与触杀虫网的表面接触,所述刮板为塑料材质制成,所述触杀虫网的内壁放置有诱虫剂,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盒。
4、作为优选,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三个。
5、作为优选,支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与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部与固定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
6、作为优选,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弧形罩,所述弧形罩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
7、作为优选,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与蓄电池配合使用。
8、作为优选,壳体的内壁开设有漏孔,所述漏孔与收集盒配合使用。
9、作为优选,收集盒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的数量为两个。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治辅助机构,使用者在对林业治理保护中需要对害虫等进行防治时,使用者将壳体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后,固定底座能够很好的将壳体固定在该位置,使其在害虫防治时放置的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倾倒晃动的现象,使用者通过外界控制开关启动电机,电机通过蓄电池进行供电,弧形罩顶部设置的太阳能板能够将阳光照射转化为电量储存至蓄电池中并为电机等进行供电,使用者同时通过外界控制开关启动触杀虫网,触杀虫网通过蓄电池进行供电,触杀虫网通电能够对害虫进行电击,以达到杀死的目的,触杀虫网内部设置的诱虫剂能够有效的吸引害虫,辅助触杀虫网对害虫进行治理清除,电机运转时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刮板在触杀虫网的表面进行移动,能够将粘连在触杀虫网表面的害虫,避免了害虫身体内残存的组织对触杀虫网造成短路的现象,并且能够对触杀虫网的表面进行清理,使其更加的整洁干净,害虫等电击死去后掉落在壳体内,刮板旋转移动的同时能够带着害虫尸体移动,推动其移动至漏孔处,通过漏孔掉落在收集盒中,对害虫进行收集,可供鸟类食用,借助鸟类进食能够帮助使用者对害虫进行处理,无需使用者手动去清理害虫,同时吸引鸟类一定程度上也增加林业防治效果,在林业防治诱捕害虫时,还可以对害虫进行清理,更加的方便,减少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林业害虫防治的效率,并且能够在林业害虫防治时对触杀虫网的表面进行清理,更加便捷。
技术特征:1.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2),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防治辅助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数量为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表面与电机(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5)的底部与固定底座(2)的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弧形罩(6),所述弧形罩(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蓄电池(8),所述太阳能板(7)与蓄电池(8)配合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开设有漏孔(9),所述漏孔(9)与收集盒(306)配合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30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圆杆(10),所述圆杆(10)的数量为两个。
技术总结本技术属于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防治辅助机构;所述防治辅助机构包括触杀虫网,所述触杀虫网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内壁,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诱集灯管;通过设置防治辅助机构,使用者在对林业治理保护中需要对害虫等进行防治时,借助鸟类进食能够帮助使用者对害虫进行处理,无需使用者手动去清理害虫,同时吸引鸟类一定程度上也增加林业防治效果,在林业防治诱捕害虫时,还可以对害虫进行清理,更加的方便,减少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林业害虫防治的效率,并且能够在林业害虫防治时对触杀虫网的表面进行清理,更加便捷。技术研发人员:钟婷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赣州农业学校技术研发日:20231129技术公布日:2024/6/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1020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