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塘和稻田共作的生态系统
- 国知局
- 2024-07-12 13:01:54
本技术属于稻田养鱼生态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鱼塘和稻田共作的生态系统。
背景技术:
1、稻田养鱼模式是一个稻子和鱼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种养系统。
2、授权公告号cn 207476488 u公开了一种稻田循环流水养鱼生态系统,包括稻田、鱼池,稻田和鱼池之间设置有田埂,稻田四周设置有沟渠,鱼池底部呈倾斜状,底部较低一端设置有收集器,收集器与沟渠一端相连,沟渠另一端同鱼池相连。
3、该收集器将鱼池中产生的鱼粪收集,再通过收集器将鱼粪收集到稻田中,给稻田提供养料。该现有的生态系统的特点在于,收集器依靠的是两端的压力差将鱼粪输送到稻田中。
4、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收集器使用时,由于倾斜的鱼池底部,所以鱼粪会先从收集器位于鱼池的一端,进入到收集器中;然后收集器位于鱼池的一端压力就会由于鱼粪堆积而压力增大,随即收集器位于鱼池的一端压力大于收集器位于稻田的一端,产生压差;由于压差收集器中的鱼粪就会往位于稻田的一端移动一段,让收集器两端的压力重新恢复平衡;由于鱼粪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收集器位于鱼池的一端又可以继续收集鱼粪,再次产生上述压差,重复上述,直至鱼粪不断地从收集器位于鱼池的一端,进入到收集器位于稻田的一端,完成对稻田提供养料。
5、上述收集器的好处在于,就是完全不需要外部动力。坏处就是在于:一、容易堵塞;如果鱼池中的鱼粪所产生压力,小于收集器中鱼粪的堵塞力,就会出现鱼粪堵塞在收集管中。二、消耗的时间较长;由前述过程可知,鱼粪运行需要依靠收集器中不断地产生压差,而产生压差的条件,就是要鱼粪集中在收集器中,而鱼粪的收集需要时间的积累,所以该生态系统不能短时间就完成给稻田输送养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鱼塘和稻田共作的生态系统,其能快速地给稻田输送养料。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鱼塘和稻田共作的生态系统,包括稻田,生态系统还包括生态池,生态池中固定有隔板,隔板将生态池分为鱼池和鱼粪搅拌池;隔板的底端开设有用于引导鱼池中鱼粪进入到鱼粪搅拌池的通孔,鱼池的下表面倾斜设置,鱼池的下表面远离通孔的一端水浅,鱼池的下表面靠近通孔的一端水深;隔板上固定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通过搅拌杆连接有搅拌桨,搅拌桨用于搅拌鱼粪搅拌池中鱼粪;鱼粪搅拌池上连接有排放管,排放管的一端与鱼粪搅拌池连通,排放管的另一端与稻田的沟渠连通;排放管上连接有阀门。
3、设置隔板的好处在于,一,可以缩小鱼粪搅拌池的空间,搅拌桨就容易将鱼粪在鱼粪搅拌池中搅动,如果没有隔板,鱼粪就会扩散到整个鱼池中,不能很好地为稻田提供鱼粪养料;二、鱼粪搅动后,鱼粪搅拌池的氨氮含量会提高,由于有隔板的存在,并且只存在一个通孔可以供鱼粪搅拌池中的水进入到鱼池中,所以鱼粪搅拌池中的水氨氮提高对鱼池的影响很小,保证了鱼池中鱼类的生存。
4、进一步地,所述鱼粪搅拌池的内壁上固定有用于监测鱼粪搅拌池中氨氮含量的第二氨氮传感器;第二氨氮传感器与电脑连接。
5、监测鱼粪搅拌池中的氨氮含量,含量过大后如果排放到沟渠中,就会造成沟渠污染。
6、进一步地,所述鱼粪搅拌池上固定有收集箱,收集箱中放置有用于降低鱼粪搅拌池中氨氮含量的生物球。
7、如果出现鱼粪搅拌池的氨氮含量超出阈值,则通过生物球使鱼粪搅拌池的氨氮含量降低,从而符合排放标准,不会造成污染。
8、进一步地,所述鱼池的内壁上固定有用于监测鱼池中氨氮含量的第一氨氮传感器;第一氨氮传感器与电脑连接;鱼池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给鱼池提供氧溶解量的增氧泵。
9、因为通孔会使鱼粪搅拌池中的水进入到鱼池中,通过第一氨氮传感器监测鱼池中的氨氮含量,超出阈值时,及时开启增氧泵,提高鱼池中的溶解氧量,延迟鱼类受氨氮的影响时间,提高鱼类的生存时间,给操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去采取措施挽救鱼池中的鱼类。
10、进一步地,所述鱼池上固定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与增氧泵、第一氨氮传感器、第二氨氮传感器和搅拌电机均电性连接。
11、采用太阳能,可以节约资源。
12、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表壁上固定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搅拌杆上,轴承的内圈与搅拌杆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固定在轴承座上。
13、搅拌杆一般较长,有好几米长,设置轴承座,可以给搅拌杆的中部位置提供支撑,进而保证搅拌杆转动过程的稳定性。
14、有益效果
15、本方案通过搅拌电机将鱼粪搅拌池中的鱼粪和水混合,再利用排放管,将混有鱼粪的水排放到稻田的沟渠中,相比于cn 207476488 u公开了一种稻田循环流水养鱼生态系统,避免了鱼粪在收集器中聚类的时间,只要鱼粪搅拌池底部有鱼粪,通过搅拌电机搅拌几分钟后通过排放管排放,就可以达到给稻田养料的结果。而且,还不会有鱼粪堵塞收集器的担忧。
技术特征:1.一种鱼塘和稻田共作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稻田和生态池,所述生态池中固定有隔板,隔板将所述生态池分为鱼池和鱼粪搅拌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塘和稻田共作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粪搅拌池的内壁上固定有用于监测鱼粪搅拌池中氨氮含量的第二氨氮传感器;第二氨氮传感器与电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塘和稻田共作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粪搅拌池上固定有收集箱,收集箱中放置有用于降低鱼粪搅拌池中氨氮含量的生物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塘和稻田共作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的内壁上固定有用于监测鱼池中氨氮含量的第一氨氮传感器;第一氨氮传感器与电脑连接;鱼池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给鱼池提供氧溶解量的增氧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鱼塘和稻田共作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上固定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与增氧泵、第一氨氮传感器、第二氨氮传感器和搅拌电机均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塘和稻田共作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表壁上固定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搅拌杆上,轴承的内圈与搅拌杆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固定在轴承座上。
技术总结本技术的一种鱼塘和稻田共作的生态系统,属于稻田养鱼技术领域,包括稻田,生态系统还包括生态池,生态池中固定有隔板,隔板将生态池分为鱼池和鱼粪搅拌池;隔板的底端开设有用于引导鱼池中鱼粪进入到鱼粪搅拌池的通孔,鱼池的下表面倾斜设置,鱼池的下表面远离通孔的一端水浅,鱼池的下表面靠近通孔的一端水深;隔板上固定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通过搅拌杆连接有搅拌桨,搅拌桨用于搅拌鱼粪搅拌池中鱼粪;鱼粪搅拌池上连接有排放管,排放管的一端与鱼粪搅拌池连通,排放管的另一端与稻田的沟渠连通;排放管上连接有阀门。本生态系统能缩短给稻田输送养料的时间。技术研发人员:刘江民,李梦石,杨子秦,王禹涵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海大学技术研发日:20231117技术公布日:2024/6/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10239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