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压式主动支撑的3D打印定制鞋垫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0:47:08
本技术涉及鞋垫,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压式主动支撑的3d打印定制鞋垫。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装备的要求也逐渐提高,3d打印定制鞋垫作为日常生活或专业环境中的用品之一,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人们的穿鞋舒适感、以及特定环境下的运动性能提供增益效果。3d打印定制鞋垫是一种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个性化鞋垫,其可以根据个人的脚型和特定需求进行个性化制作。
2、常规的3d打印定制鞋垫存在仅能单方面缓解局部压力的问题,如脚后跟所受压力较大,就在鞋垫的结构上加装脚后跟的缓冲、吸震设计,但是这样只能解决脚后跟的受力问题,而足弓、前脚掌并未得到改善,甚至还会出现因为只缓解局部受力而导致其他区域所受压力变大的情况,进而导致足底受力失衡或不均而影响足部健康或运动表现。此外,3d打印定制鞋垫的设计应注重多个功能区域的相互作用和协调性,多个功能区域共同配合才能在发挥出各自区域功能的同时,实现整体结构的分压式主动支撑。
3、针对上述问题,亟须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压式主动支撑的3d打印定制鞋垫,具有实现整体结构的协同分压、使足底受力更为均衡的优点。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压式主动支撑的3d打印定制鞋垫,技术方案如下:
3、包括中底,所述中底在对应脚后跟的区域设置有减震层,所述中底在位于脚后跟与前脚掌的中间区域设置有支撑片,所述中底在对应前脚掌内侧的区域设置有回弹层;所述中底为缓震材质。
4、本技术提供的分压式主动支撑的3d打印定制鞋垫,包括中底,用作整体结构的支撑和安装载体,中底在对应脚后跟的区域设置有减震层,用于在脚后跟着地受力的过程中,对脚后跟起到支撑和缓冲的双重作用,从而根据人体力学的运动走向,减小脚后跟在行走着地过程中的冲击应力,中底在位于脚后跟与前脚掌的中间区域设置有支撑片,在脚后跟将冲击应力过渡到前脚掌的过程中,位于脚后跟与前脚掌中间区域的支撑片,则起到分压与压力传递的双重作用,即分散脚后跟在着地的初始状态受到的集中应力,在脚后跟的后续运动中,继续将所受到的压力传递到前脚掌区域,从而起到分压与压力传递的双重作用,中底在对应前脚掌内侧的区域设置有回弹层,则用于在脚后跟离地的过程中,对发力状态的前脚掌起到提供回弹作用力的作用,减小前脚掌在发力支撑时所受到的负担,使足部的行走动作完成的更为轻松、灵活、连贯;中底为缓震材质,则用于在整体结构随足部的运动过程中,起到压力的缓冲作用,同时,增强人体足部在行走时的舒适度,通过上述结构的共同配合作用,实现整体结构的协同配合分压,使足底受力更为均衡,同时,独立的功能结构,对于对应的区域起到针对性的缓冲和分压作用。
5、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减震层呈水滴形。
6、本技术提供的分压式主动支撑的3d打印定制鞋垫,减震层呈水滴形,则用于与脚后跟的宽窄变化结构更为匹配,从而对脚后跟起到针对性更强的缓冲和释压作用,在脚后跟初始着地的过程中,起到充分且均匀的释压作用,从而在足部的行走过程中,减小脚后跟初始抵触地面的抵触压力,对脚后跟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从而利于足部的健康,以及增强足部在行走过程中的舒适度。
7、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减震层靠近脚后跟的宽度大于所述减震层靠近前脚掌的宽度。
8、本技术提供的分压式主动支撑的3d打印定制鞋垫,减震层靠近脚后跟的宽度大于减震层靠近前脚掌的宽度,则用于进一步提高减震层与脚后跟的结构适配度,从而在脚后跟初始触地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缓冲和减压效果,减小脚后跟在触地时的冲击压力,进而利于维持脚后跟的健康、以及增强脚后跟行走动作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9、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支撑片的表面设置有水波纹。
10、本技术提供的分压式主动支撑的3d打印定制鞋垫,支撑片的表面设置有水波纹,则用于在脚后跟的力向前脚掌过度的过程中,起到分压和递压的作用,即在脚后跟完成触地动作、前脚掌进行触地的过程中,支撑片表面设置有的水波纹,缓冲并分担脚后跟受到的冲击压力,同时,将压力传递至前脚掌区域,从而实现支撑片的水波纹与减震层的协调分压效果,增强足部在行走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同时使足部的受力更为均衡。
11、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水波纹的密度自脚后跟向前脚掌逐渐降低。
12、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支撑片为3d打印支撑片。
13、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中底的上表面设置有除菌层。
14、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除菌层为除菌面布。
15、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中底的后部设置有跟杯,所述跟杯自所述中底的底部边缘向上延伸设置有用于贴附脚后跟的支撑部。
16、进一步地,在申请中,所述支撑片的前部边缘与横足弓的前部边缘对齐设置。
17、由上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压式主动支撑的3d打印定制鞋垫,包括中底,用作整体结构的支撑和安装载体,中底在对应脚后跟的区域设置有减震层,用于在脚后跟着地受力的过程中,对脚后跟起到支撑和缓冲的双重作用,从而根据人体力学的运动走向,减小脚后跟在行走着地过程中的冲击应力,中底在位于脚后跟与前脚掌的中间区域设置有支撑片,在脚后跟将冲击应力过渡到前脚掌的过程中,位于脚后跟与前脚掌中间区域的支撑片,则起到分压与压力传递的双重作用,即分散脚后跟在着地的初始状态受到的集中应力,在脚后跟的后续运动中,继续将所受到的压力传递到前脚掌区域,从而起到分压与压力传递的双重作用,中底在对应前脚掌内侧的区域设置有回弹层,则用于在脚后跟离地的过程中,对发力状态的前脚掌起到提供回弹作用力的作用,减小前脚掌在发力支撑时所受到的负担,使足部的行走动作完成的更为轻松、灵活、连贯;中底为缓震材质,则用于在整体结构随足部的运动过程中,起到压力的缓冲作用,同时,增强人体足部在行走时的舒适度,通过上述结构的共同配合作用,实现整体结构的协同配合分压,使足底受力更为均衡,同时,独立的功能结构,对于对应的区域起到针对性的缓冲和分压作用;减震层呈水滴形,则用于与脚后跟的宽窄变化结构更为匹配,从而对脚后跟起到针对性更强的缓冲和释压作用,在脚后跟初始着地的过程中,起到充分且均匀的释压作用,从而在足部的行走过程中,减小脚后跟初始抵触地面的抵触压力,对脚后跟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从而利于足部的健康,以及增强足部在行走过程中的舒适度;减震层靠近脚后跟的宽度大于减震层靠近前脚掌的宽度,则用于进一步提高减震层与脚后跟的结构适配度,从而在脚后跟初始触地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缓冲和减压效果,减小脚后跟在触地时的冲击压力,进而利于维持脚后跟的健康、以及增强脚后跟行走动作的稳定性和流畅性;支撑片的表面设置有水波纹,则用于在脚后跟的力向前脚掌过度的过程中,起到分压和递压的作用,即在脚后跟完成触地动作、前脚掌进行触地的过程中,支撑片表面设置有的水波纹,缓冲并分担脚后跟受到的冲击压力,同时,将压力传递至前脚掌区域,从而实现支撑片的水波纹与减震层的协调分压效果,增强足部在行走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同时使足部的受力更为均衡。
18、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实施例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8914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