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服装饰品,鞋,帽,珠宝,制造的工具及其制品制作技术 > 一种高速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高速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1:00:47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特别是一种高速吹风机。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用户对于吹风机的风速和风量也逐渐重视,由于单纯的提高电机转速来提高气体流速的效果有限,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改变风道结构进行提升气体流速的方案,如发明专利cn112096637a的附图1和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吹风机,采用双风道结构,包括向外吹风的第一风道,以及用于电机散热的第二风道,壳体上设有流道,电机设于流道内,风叶包括外层叶片和内层叶片,第一风道设置在外层叶片与流道之间,第二风道设置在电机与内层叶片之间,电机需要同时驱动内层叶片和外层叶片,负载较大,在电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吹风机的风速较慢。又如发明专利cn109820320a公开了一种吹风机,也采用双风道结构,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通过一个风扇覆盖,但是第一风道与内分嘴连通,第二风道与外风嘴连通,相互独立出风,仅实现了输出风量增加,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的风速并不能叠加,出风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速吹风机,解决了吹风机的输出风量较小、风速较慢的问题,实现大风量高速输出。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吹风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手柄,所述机体包括进风口、出风口以及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内设有加热件和对应于进风口的风机,所述风机包括电机和叶轮,所述电机的壳体形成有过风风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外风道和内风道,所述电机设于内风道内,所述过风风道的进风端位于内风道外或与内风道的进风端齐平,所述叶轮的叶片自过风风道沿伸至外风道,所述过风风道、内风道和外风道均受电机驱动叶轮转动进风,所述过风风道与内风道在过风风道的出风端处聚流形成沿内风道流动的第一增量风流,所述第一增量风流流动至内风道出口处与外风道内的风流聚流形成第二增量风流。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气流通道包括外风道和内风道,电机设于内风道,电机的壳体形成有过风通道,过风风道的进风端位于内风道外或与内风道的进风端齐平,叶轮的叶片自过风风道沿伸至外风道,在叶轮转动时,可使过风风道更好地进风,同时过风风道、内风道和外风道均受电机驱动叶轮转动进风,实现一个叶轮吹风,以及,根据伯努利效应,流速越高气压越低,叶轮上的线速度与直径有关,叶轮外侧线速度最高,所产生的气体流速最高,叶轮内侧线速度最低,所产生的气体流速最低,导致内风道的流速大于过风风道的流速,外风道的流速大于内风道的流速,内风道的气流在出风端处形成低压区域,带动过风风道的气流移动聚流形成沿内风道流动的第一增量风流,外风道在出风口处形成低压区域,带动内风道的第一增量风流流动至内风道出口处与外风道内的气流聚流形成第二增量风流,输出大风量,同时,形成双重加速,实现气流高速输出,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4、进一步的,所述内风道包括进风段、第一出风段、第二出风段,所述第一出风段位于进风段与第二出段之间,所述第一出风段的横截面积沿内风道中的气流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出风段的横截面积沿内风道中的气流方向逐渐增大。采用前述技术方案,首先,第一出风段的横截面积沿内风道中的气流方向逐渐减小,缩小气流通过的体积,有利于提升气流流速,然后,第二出风段的横截面积沿内风道中的气流方向逐渐增大,保障吹风机输出的气流范围。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风段与第二出风段通过圆弧过渡连接。采用前述技术方案,能够有利于气流的导入,减少进风阻力,使内风道能够形成更大的进出风量,且由于过风阻力的减少,能够有效降低高速吹风机的过风噪音,提高高速吹风机的稳定性。

6、进一步的,所述进风段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出风段的横截面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风段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出风段的横截面积,使气流通过的体积缩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气流流速。

7、进一步的,所述内风道的出风端不超过外风道的出风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风道的内壁对内风道、外风道中的气流起到包裹作用,更容易将内风道、外风道中的气流汇聚混合,有利于使内风道内的第一增量风流与外风道内风流在内风道出口处处聚流形成第二增量风流,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

8、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壳体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沿电机的壳体轴向方向形成有过风风道,所述电机靠近过风风道的出风端的一端罩设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与电机连接的端部的外径与内筒的外径相等。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风风道,增加吹风机的进风量,也可以对电机起到降温作用,以及,设置导风罩,导风罩与电机连接的端部的外径与内筒的外径相等,使流经电机的气流更平稳地过渡到导风罩上,降低过风风道的出风端的涡流,从而降低了空气阻力以及由涡流产生的空气噪声。

9、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罩远离电机的一端设有透气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透气口,电机的端部通过透气口与外部连通,使外部空气能够进入电机的端部进一步有助于电机内部的散热。

10、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罩的横截面积沿内风道中的气流流向逐渐减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从过风风道的出风端进入内风道中的气流朝导风罩的延伸方向流动,使过风风道的气流与内风道的气流汇聚更加平稳,避免过风风道中的气流与内风道中的气流发生碰撞,进而降低吹风机工作时发出的噪音。

11、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设有辅助进风口,手柄内设有与辅助进风口连通的辅助风道,辅助风道与外风道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手柄上设有辅助进风口,手柄内设有与辅助进风口连通的辅助风道,一方面能够增加进风量,进一步实现吹风机的大风量输出,另一方面,辅助风道中的气流也可以对手柄和手柄内部元器件起到散热作用,提升用户抓握手柄的体验感。

12、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件设于内风道的内壁面或外壁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使加热件与机体的壳体隔开设置,有利于降低机体的壳体温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加热件只加热内风道或外风道中的气流,相应的,使外风道或内风道中的气流为冷气流,从而使出风口输出的气流为冷热混合气流,降低出风温度,有利于防止气流温度过高而损伤发质。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速吹风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手柄,所述机体包括进风口、出风口以及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内设有加热件和对应于进风口的风机,所述风机包括电机和叶轮,所述电机的壳体形成有过风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外风道和内风道,所述电机设于内风道内,所述过风风道的进风端位于内风道外或与内风道的进风端齐平,所述叶轮的叶片自过风风道沿伸至外风道,所述过风风道、内风道和外风道均受电机驱动叶轮转动进风,所述过风风道与内风道在过风风道的出风端处聚流形成沿内风道流动的第一增量风流,所述第一增量风流流动至内风道出口处与外风道内的风流聚流形成第二增量风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风道包括进风段、第一出风段、第二出风段,所述第一出风段位于进风段与第二出段之间,所述第一出风段的横截面积沿内风道中的气流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出风段的横截面积沿内风道中的气流方向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段与第二出风段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段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出风段的横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风道的出风端不超过外风道的出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壳体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沿电机的壳体轴向方向形成有过风风道,所述电机靠近过风风道的出风端的一端罩设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与电机连接的端部的外径与内筒的外径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远离电机的一端设有透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的横截面积沿内风道中的气流流向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设有辅助进风口,手柄内设有与辅助进风口连通的辅助风道,辅助风道与外风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设于内风道的内壁面或外壁面。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一种高速吹风机,属于家用电器领域,解决了吹风机的输出风量较小、风速较慢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手柄,机体包括进风口、出风口以及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内设有加热件和对应于进风口的风机,风机包括电机和叶轮,电机的壳体形成有过风风道,气流通道包括外风道和内风道,电机设于内风道内,所述过风风道的进风端位于内风道外或与内风道的进风端齐平,叶轮的叶片自过风风道沿伸至外风道,过风风道、内风道和外风道均受电机驱动叶轮转动进风,过风风道与内风道在过风风道的出风端处聚流形成沿内风道流动的第一增量风流,第一增量风流流动至内风道出口处与外风道内的风流聚流形成第二增量风流。本技术主要用于实现大风量高速输出。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魏云杰,陶琳,李益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08技术公布日:2024/5/12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01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