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绣机的换色系统及具有该换色系统的刺绣机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1 14:43:43
本技术涉及刺绣,涉及一种刺绣机的换色系统及具有该换色系统的刺绣机。
背景技术:
1、刺绣机作为一种工业缝制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工业缝纫,特别是刺绣工艺过程中,为了使产品更加美观,常需要制作彩色图案,这就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更换线的颜色,即所谓换色。为便于刺绣机的换色操作,通过需要在机头上设置换色装置。换色装置驱动针杆架在机头上滑移,以使得对应颜色的针杆位于刺绣位置的上方进行刺绣。
2、现有的换色装置,包括一根换色拉杆,在换色拉杆的一个端部或者两个端部设置换色箱,换色箱驱动换色拉杆实现换色。但是对于超长、多机头刺绣机,仅仅依靠端部的换色箱对换色拉杆进行驱动,容易出现驱动力不够的情况,换色拉杆容易变形,导致各个针杆架移动精度难以保证。
3、对于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7678067u公开了换色拉杆总成、电脑绣花机,其中换色拉杆总成,包括:多个第一机头;多个第二机头,各第二机头及第一机头皆连接于大梁上且沿着大梁的长度方向交替间隔设置且皆具有针杆架导轨,第二机头的针杆架导轨上组装有第二针杆架,第一机头的针杆架导轨上组装有第一针杆架;换色机构,换色机构包括第一换色拉杆和第二换色拉杆,第一换色拉杆与各第一针杆架连接,第二换色拉杆与各第二针杆架连接,第一针杆架与第二针杆架的驱动完全独立,不相互影响,避免能量损耗,且各个驱动组件内承载配件受力小、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各个第一针杆架只对应一个第一换色拉杆,各第二针杆架只对应一个第二换色拉杆,使得装配效率高。
4、上述专利技术,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拉力不足的问题,但是需要增加换色拉杆的根数,对换色机构的改动大,结构复杂,而且受限于空间大小,换色拉杆的数量无法再增加,当两根换色拉杆还不足以提供足够拉力的情况下,无法通过该结构来进一步解决拉力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刺绣机的换色系统,可以提高针杆架移动精度,保证换色的正常进行,为换色拉杆提供足够的动力源,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基于现有的换色系统,改动小,尤其适用于超长、多机头、小头距的刺绣机。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刺绣机的换色系统,包括换色拉杆、安装于所述换色拉杆上的若干针杆架,在换色拉杆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主换色驱动结构,该换色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副换色驱动结构,且设置在刺绣机横梁的长度方向上,首位针杆架、末位针杆架之间的横梁上,所述副换色驱动结构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换色拉杆,向所述换色拉杆提供轴向作用力。
4、目前超多头、小头距的刺绣机,在刺绣作业过程中,换色拉杆容易变形,导致换色精度变差,经发明人分析,发现是由于超多头的刺绣机,针杆架数量过多,导致两端的换色驱动结构对换色拉杆的驱动力不够,导致换色拉杆容易变形,从而影响针杆架移动精度,影响换色。
5、于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在刺绣机横梁的中部位置,也即非端部,设置副换色驱动结构,在换色拉杆的中部位置,来驱动换色拉杆往复运动,来提高换色拉杆的移动精度,从而保证换色精度,还可以补充端部主换色驱动结构动力的不足。副换色驱动结构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根据换色拉杆需要的足够拉力来调整个数。
6、对于多机头、小头距的刺绣机,机头之间空间位置特别小,受限于空间位置,副换色驱动结构的安装位置的选择特别重要。所以,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副换色驱动结构设置于刺绣机的横梁上,位于机头上方,所述针杆架安装在机头上。在该位置,具有一定的空间来安装,并且便于副换色驱动结构的设计,可以采用更为简便的结构来对换色拉杆实施驱动。
7、由于副换色驱动结构安装位置的特殊,所以本实用新型对副换色驱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副换色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传动凸轮、与所述传动凸轮连接的传动块,传动块连接于换色拉杆或者针杆架。
8、作为优选,所述主换色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传动凸轮、与所述传动凸轮连接的传动块和对应针位的传感器。
9、作为优选,所述传动凸轮表面开有传动槽,所述传动块的端部限制于所述传动槽内,所述传动槽包括相衔接的a段和b段,其中,a段沿着传动凸轮的轴体的周向线型延伸,b段沿着偏离于轴体的周向线型延伸。
10、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槽的a段和b段均设置多段,沿着所述传动凸轮的轴体方向上间隔排布。
11、作为优选,所述传动凸轮通过凸轮座安装于刺绣机的横梁上。
12、作为优选,所述凸轮座包括安装于刺绣机横梁上的安装底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上的两块侧板,所述传动凸轮位于两块侧板之间,且活动安装于所述侧板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力传动结构传动连接。
13、作为优选,所述动力传动结构通过齿轮组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14、作为优选,还包括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设于安装底座或者侧板上或者横梁上的导向座和设于所述导向座上的导向杆,所述传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杆。
1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刺绣机,其具有上述的换色系统。该刺绣机借助副换色驱动结构,为换色拉杆提供足够的驱动力,保证换色拉杆的正常运动,并且能够运动精度。
16、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色系统,为换色拉杆提供足够的驱动力,保证换色拉杆的正常运动,并且能够运动精度。
18、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色系统,换色拉杆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提高换色精度。
19、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色系统,改进的结构简单,而且不受换色拉杆长度和机头数量的限制。
技术特征:1.一种刺绣机的换色系统,包括若干针杆架、牵引针杆架移动的换色拉杆,在换色拉杆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主换色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换色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副换色驱动结构,且在刺绣机横梁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副换色驱动结构设置于首位针杆架与末位针杆架之间的横梁上,所述副换色驱动结构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换色拉杆,向所述换色拉杆提供轴向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换色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传动凸轮、与所述传动凸轮连接的传动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凸轮表面开有传动槽,所述传动块的端部限制于所述传动槽内,所述传动槽包括相衔接的a段和b段,其中,a段沿着传动凸轮的轴体的周向线型延伸,b段沿着偏离于轴体的周向线型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槽的a段和b段均设置多段,沿着所述传动凸轮的轴体方向上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架安装在机头上,所述副换色驱动结构设置于刺绣机的横梁上,位于机头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凸轮通过凸轮座安装于刺绣机的横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座包括安装于刺绣机横梁上的安装底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上的两块侧板,所述传动凸轮位于两块侧板之间,且活动安装于所述侧板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凸轮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凸轮通过齿轮组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设于安装底座或者侧板上或者横梁上的导向座和设于所述导向座上的导向杆,所述传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杆。
10.一种刺绣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换色系统。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刺绣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刺绣机的换色系统及具有该换色系统的刺绣机,该换色系统,包括换色拉杆、安装于所述换色拉杆上的若干针杆架,在换色拉杆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主换色驱动结构,该换色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副换色驱动结构,且设置于刺绣机横梁的长度方向上,首位针杆架与末位针杆架之间的横梁上,所述副换色驱动结构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换色拉杆,向所述换色拉杆提供轴向作用力。本技术提供的换色系统,为换色拉杆提供足够的驱动力,保证换色拉杆的正常运动,换色拉杆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从而提高换色精度。技术研发人员:陈天龙,方狄永,陈斌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镨美科智能刺绣设备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16技术公布日:2024/5/1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701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