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休闲运动,玩具,娱乐用品的装置及其制品制造技术 > 一种肢体协同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肢体协同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1 16:42:38

本技术属于康复训练,具体涉及一种肢体协同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机械辅助肢体恢复一直是医疗康复器械研究的重点,由于机械辅助肢体恢复具有安全、适应范围广且具有定向运动恢复等特征,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肢体运动恢复的效果,减轻医院康复中心的压力,最重要的是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训练强度。

2、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多采用相应的康复训练装置进行辅助,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的训练方式具有局限性,只能单独对上肢或下肢进行训练,并且对于下肢运动机能衰退较为严重,但上肢运动机能完好或者稍弱的患者,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不能通过上肢对下肢进行辅助训练,无法实现上下肢协同训练,导致患者康复训练的训练效率低下。

3、因此,需要一种肢体协同训练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康复训练装置大多不能通过上肢对下肢进行辅助训练,无法实现上下肢协同训练,导致患者康复训练的训练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肢体协同训练装置,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康复训练装置大多不能通过上肢对下肢进行辅助训练,无法实现上下肢协同训练,导致患者康复训练的训练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肢体协同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座椅及复位组件,所述座椅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座椅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下肢训练组件和上肢训练组件,所述下肢训练组件包括支撑杆及脚踏板,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脚踏板连接,所述上肢训练组件包括定滑轮及拉绳,所述定滑轮与底座连接,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在座椅的后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设置在座椅前,所述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座椅连接。

4、上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5、康复训练时,患者坐于座椅上,通过将双脚踏于脚踏板上,通过双脚使力向前蹬,在脚踏板的反作用力下,使得座椅在底座上向后滑动,泄力后,座椅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又恢复到原始位置,可使患者连续训练;而患者通过双手向前拉动拉绳,在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后,也向后拉动座椅,在患者下肢运动机能衰退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双手向前拉动拉绳的方式,不仅对上肢进行了训练,也是上肢对下肢进行辅助训练,实现了上肢和下肢的协同训练,使得下肢机能较弱本无法训练的患者,也可以通过上肢进行配合训练,相反的,上肢机能较弱而下肢机能稍好的患者也可以使用,得到良好的康复训练效果,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康复训练的训练效率。

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滑轴,所述座椅的下方活动套设在滑轴上,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滑轴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座椅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槽抵接。

7、在上述方案中,复位弹簧通过座椅在第一滑槽的滑轴上进行滑动积攒弹性势能,在患者泄力后,弹性势能释放,使座椅复位,使得患者可以连续进行训练。

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滑轴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阻力调节螺栓,所述阻力调节螺栓的外径大于复位弹簧的外径,所述阻力调节螺栓设置在复位弹簧远离座椅的一端。

9、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拧动阻力调节螺栓调节阻力调节螺栓在滑轴上的位置,可以改变复位弹簧的压缩量,进而调节康复训练的强度,以满足个性化的康复需求。

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复位弹簧包括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分别套设在座椅两侧的滑轴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均设置有阻力调节螺栓。

11、在上述方案中,座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两侧的弹性势能相互转换,避免只设置单个复位弹簧时,另一端直接与第一滑槽接触而造成撞击,形成安全隐患。

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有拉手,所述拉手与座椅滑动连接。

13、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拉手使得拉绳安装在座椅上,避免拉绳散乱,更有利于患者的使用。

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拉手包括活动座和握持杆,所述拉绳与活动座连接,所述座椅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活动座活动设置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内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动座的两侧设置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滑块。

15、在上述方案中,患者通过握住握持杆向前推动使得活动座在第二滑槽内滑动,而滑块安装在限位槽内,有效的避免了活动座滑出第二滑槽。

1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液压阻尼组件,所述液压阻尼组件包括液压阻尼器、连接座及安装座,所述液压阻尼器水平设置且所述液压阻尼器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座和安装座连接,所述连接座与座椅连接,所述安装座与底座连接。

17、在上述方案中,患者泄力或者脱力后,座椅复位时在液压阻尼器的作用下,进行缓冲,消耗掉复位弹簧的弹性势能,避免座椅来回伸缩,有利于患者训练。

1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脚踏板远离座椅的一侧连接有伸长杆,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伸长杆滑动设置在贯穿孔内,所述支撑杆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伸入支撑杆内并与所述伸长杆抵紧。

19、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拧动紧固螺栓,调节伸长杆在支撑杆内的长度,进而调节脚踏板的位置,有利于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训练,以及调节以配合不同患者进行不同强度的训练。

2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肢训练组件还包括滑轮座,所述滑轮座与底座连接,所述定滑轮安装在滑轮座上,所述座椅的椅背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拉绳穿过通孔。

21、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滑轮座抬高定滑轮的高度,将定滑轮的高度抬升到与椅背上通孔的位置相同时,使用时拉绳水平伸缩,不会因与通孔摩擦而增加使用难度。

2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肢训练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座椅的两侧。

23、在上述方案中,患者的两只手分别使用两侧的上肢训练组件,训练效果更好。有利于使用。

2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5、1、本实用新型通过双脚向前蹬脚踏板,再通过双手拉拉绳,通过上肢对下肢进行辅助训练,实现了上肢和下肢的协同训练,得到良好的康复训练效果,提高了患者康复训练的训练效率。

26、2、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阻力调节螺栓改变复位弹簧的压缩量,进而调节康复训练的强度,以及调整脚踏板的位置,以满足个性化的康复需求。

27、3、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阻尼器可以在患者泄力或者脱力后,对座椅复位的过程进行缓冲,消耗掉复位弹簧的弹性势能,避免座椅在弹性势能下来回伸缩,有利于保证患者的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肢体协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座椅(2)及复位组件,所述座椅(2)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座椅(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下肢训练组件和上肢训练组件,所述下肢训练组件包括支撑杆(3)及脚踏板(4),所述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和脚踏板(4)连接,所述上肢训练组件包括定滑轮(5)及拉绳(6),所述定滑轮(5)与底座(1)连接,所述拉绳(6)的一端连接在座椅(2)的后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5)设置在座椅(2)前,所述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和座椅(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协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滑槽(7),所述第一滑槽(7)内设有滑轴(8),所述座椅(2)的下方活动套设在滑轴(8)上,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滑轴(8)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座椅(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槽(7)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肢体协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轴(8)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阻力调节螺栓(9),所述阻力调节螺栓(9)的外径大于复位弹簧的外径,所述阻力调节螺栓(9)设置在复位弹簧远离座椅(2)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肢体协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包括第一复位弹簧(10)和第二复位弹簧(11),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0)和第二复位弹簧(11)分别套设在座椅(2)两侧的滑轴(8)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0)和第二复位弹簧(11)远离座椅(2)的一端均设置有阻力调节螺栓(9)。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肢体协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6)的一端连接有拉手,所述拉手与座椅(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肢体协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包括活动座(12)和握持杆(13),所述拉绳(6)与活动座(12)连接,所述座椅(2)上开设有第二滑槽(14),所述活动座(12)活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4)内,所述第二滑槽(14)内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动座(12)的两侧设置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滑块。

7.根据权利要求1-4或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肢体协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阻尼组件,所述液压阻尼组件包括液压阻尼器(15)、连接座(16)及安装座(17),所述液压阻尼器(15)水平设置且所述液压阻尼器(15)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座(16)和安装座(17)连接,所述连接座(16)与座椅(2)连接,所述安装座(17)与底座(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或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肢体协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4)远离座椅(2)的一侧连接有伸长杆(18),所述支撑杆(3)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伸长杆(18)滑动设置在贯穿孔内,所述支撑杆(3)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19),所述紧固螺栓(19)伸入支撑杆(3)内并与所述伸长杆(18)抵紧。

9.根据权利要求1-4或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肢体协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训练组件还包括滑轮座(20),所述滑轮座(20)与底座(1)连接,所述定滑轮(5)安装在滑轮座(20)上,所述座椅(2)的椅背上开设有通孔(21),所述拉绳(6)穿过通孔(21)。

10.根据权利要求1-4或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肢体协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训练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座椅(2)的两侧。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肢体协同训练装置,涉及康复训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康复训练装置大多不能通过上肢对下肢进行辅助训练,无法实现上下肢协同训练,导致患者康复训练的训练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包括底座、座椅及复位组件,座椅滑动设置在底座上,座椅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下肢训练组件和上肢训练组件,下肢训练组件包括支撑杆及脚踏板,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脚踏板连接,上肢训练组件包括定滑轮及拉绳,定滑轮与底座连接,拉绳的一端连接在座椅的后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设置在座椅前,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座椅连接。本技术实现了上肢和下肢的协同训练,得到良好的康复训练效果,提高了训练效率。技术研发人员:康晓东,刘露珠,雷曾珍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省康复医院)技术研发日:20230913技术公布日:2024/6/1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807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