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 一种针灸穴位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针灸穴位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1 17:41:19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针灸穴位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1、针灸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中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而在针灸前需要对人体的穴位定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可通过目测进行定位,而缺乏经验的中医则需要通过经络腧穴探测仪进行探测定位。

2、在通过经络腧穴探测仪对人体的穴位进行探测定位时,使用者先通过手部拿取探测仪,之后控制探测仪的探笔对人体皮肤表面挤压,压力不宜过大与过小且时间不宜过长,使用者通过探测仪的显示盒观测相应探测数据,判断探测是否在穴位上,若确定探笔在穴位上,则记录穴位位置,之后在穴位上进行针灸;整个过程中使用者需要通过探测仪的外壳控制探笔对人体皮肤的挤压力,对于一些穴位挤压力度不能过大,例如哑门穴、风府穴等,避免对探测的人体造成不适,操作过程较为困难,增大使用者操作强度。

3、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灸穴位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针灸穴位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导线,所述第一壳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面安装有探笔;

3、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面开设有一对插接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一对与插接槽相对应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底端插入到对应下方的插接槽内且与插接槽之间存在摩擦力,且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使用定位装置时需要探笔对人体挤压力的大小相同,初始导向柱插入到插接槽内部时导向柱的底端与插接槽槽底壁存在间隙;本发明实施例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手部握住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连接有导向柱与导线,导线插入到第二壳体内与探笔连接,第一壳体通过导向柱带动第二壳体底端的探笔对人体的皮肤进行挤压,探笔探测的信号通过导线反馈到与导线相连的显示盒内,使用者通过探测仪的显示盒观测相应探测数据,判断探测是否在穴位上在这个过程中,使用者通过第一壳体向下施加挤压力,在挤压力小于导向柱与插接槽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挤压力大小与探笔对人体皮肤挤压力大小相同,在挤压力大于导向柱与插接槽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导向柱相对于插接槽向下移动,第二壳体底端探笔对人体皮肤的挤压力即为导向柱与插接槽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而导向柱与插接槽之间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使用定位装置时需要探笔对人体挤压力的大小相同,需要探笔对人体挤压力的数值可通过以往经验获取,因此探笔对皮肤的挤压力被限制,避免探笔挤压穴位的挤压力度过大造成人体的不适,使用者不需要精准控制通过第一壳体向下施加挤压力大小,导向柱会自动限制探笔对人体皮肤的挤压力,操作简单,降低了使用者操作强度。

4、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开设有嵌入槽,嵌入槽内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输出端指向第一壳体的底面,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控制按钮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在导向柱相对于插接槽向下移动后,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相对位置恢复,故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启动按钮位于第一壳体的顶面,因此使用者通过按压按钮,第一伸缩杆输出端向上输出抵压第一壳体的底面进而将第一壳体向上顶动,使得第一壳体带动导向柱在插接槽内移动,恢复导向柱与插接槽初始的相对位置,便于之后继续使用。

5、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开设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与所述插接槽贯通且两个槽体槽底壁等高,所述承接槽的内部安装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的顶面设置有压力感应开关,且压力感应开关的承压位置伸入到插接槽内;在导向柱相对于插接槽移动时,当导向柱底端插入到插接槽槽底位置前,导向柱会先对警报器的压力感应开关挤压,压力感应开关被挤压后控制警报器启动发出警报鸣响,提醒使用者导向柱已插入到插接槽的最深处。

6、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面开设有调控槽,所述调控槽与所述插接槽连通,所述调控槽的内部插接有阻尼块,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输出端端部贯通到调控槽的内部且连接在所述阻尼块上;在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导向柱的环形周面可能会产生磨损,导致导向柱与插接槽之间摩擦力降低,无法满足正常使用,故在插接槽槽口处设置与其连通的调控槽,调控槽内的阻尼块与导向柱适配,通过调节第二伸缩杆的输出量控制阻尼块与导向柱之间的摩擦力,摩擦力对导向柱与插接槽之间降低的摩擦力进行补偿,保证导向柱的使用效果。

7、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基于探笔对称安装有一对第三伸缩杆,装置未进行探测时所述第三伸缩杆输出端的底端高于所述探笔的底端;在探笔确定人体皮肤上的穴位时,启动第三伸缩杆,第三伸缩杆输出端底端向下移动,输出端的端部挤压在人体皮肤上,此时探笔挤压在人体皮肤的穴位上,输出端的端部位于探笔的两侧,之后使用者以一侧输出端为基点逐渐偏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探笔同步偏转移动,使得探笔逐渐将下方挤压的人体皮肤穴位漏出,在将穴位初步露出时,另一位使用者将针具插入到初步漏出的穴位上,可根据穴位漏出程度调整针具插入到穴位的快慢,由于探笔在初步脱离穴位时仍可作为参照对穴位进行确定,因此使用者可在针灸时进行配合探笔进行,通过第三伸缩杆输出端对探笔极其连接壳体的支撑。

8、优选的,所述第三伸缩杆输出端的底端安装有橡胶块;在第三伸缩杆输出端挤压人体皮肤时,橡胶块会抵压在皮肤上,增大输出端端部与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三伸缩杆输出端挤压在皮肤上的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橡胶块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凸起;橡胶块挤压人体皮肤时,其表面的凸起会增大橡胶块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进一步提高第三伸缩杆输出端挤压在皮肤上的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探笔的顶端插入到凹槽内部且未进行探测时探笔顶端与凹槽槽底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探笔的侧面套接有承接环,所述承接环与第二壳体底面之间安装有连杆,所述承接环未与探笔接触,所述承接环的底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标记笔,所述标记笔的底端为非尖端状,且装置未进行探测时标记笔的底端高于探笔的底端,所述探笔的侧面且位于所述承接环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第四伸缩杆,装置未进行探测时探笔底端与标记笔底端之间竖直方向间距小于探笔顶端与凹槽槽底之间存在间隙距离;在针灸的位置为手指等位置时,第三伸缩杆输出端无法支撑到人体皮肤上,故设置有标记笔,在探笔确定穴位后,通过启动第四伸缩杆,第四伸缩杆通过输出端向上拉动垫板,使得与垫板连接的探笔相对于凹槽向上移动,在探笔向凹槽内部移动时,第二壳体底面的连杆通过承接环使底部的标记笔底端与探笔底端等高,此时标记笔底端与人体皮肤接触并围绕探笔对探笔确定的穴位进行标记,使得之后再移开探笔后探笔确定的穴位被标记笔在皮肤上留下的记号包围,便于之后针灸时对穴位的确定。

11、优选的,所述连杆与承接环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在标记笔底端挤压人体皮肤时,连杆与承接环之间的缓冲弹簧会减小标记笔对皮肤的挤压力,减小标记笔底端挤压皮肤力度过大造成皮肤不在标记笔底端挤压人体皮肤时,连杆与承接环之间的缓冲弹簧会减小标记笔对皮肤的挤压力适或损伤的概率。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套接有隔离罩,所述隔离罩与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连接件;隔离罩通过连接件随第一壳体移动,移动过程中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间隙覆盖,提高整体装置的一体性。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针灸穴位定位装置,通过在第二壳体顶面开设插接槽,第一壳体底面设置有导向柱,通过导向柱与插接槽之间摩擦力限制探笔对人体皮肤的最大挤压力,避免探笔挤压穴位的挤压力度过大造成人体的不适,使用者不需要精准控制通过第一壳体向下施加挤压力大小,导向柱会自动限制探笔对人体皮肤的挤压力,操作简单,降低了使用者操作强度。

15、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针灸穴位定位装置,在导向柱相对于插接槽向下移动后,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相对位置恢复,故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启动按钮位于第一壳体的顶面,因此使用者通过按压按钮,第一伸缩杆输出端向上输出抵压第一壳体的底面进而将第一壳体向上顶动,使得第一壳体带动导向柱在插接槽内移动,恢复导向柱与插接槽初始的相对位置,便于之后继续使用,相比于使用者通过双手拉伸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更为便捷,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8559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