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血管扰瘤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0:15:48
本技术涉及脑血管治疗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脑血管扰瘤装置。
背景技术:
1、由于血流冲击的作用,血管远端分叉部容易出现宽颈动脉瘤(颈口宽度≥4mm),一旦发生出血现象将会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国内唯一注册在临床使用的动脉瘤扰瘤装置是美国microvention公司的web动脉瘤栓塞装置(图5)。该装置由单层128丝镍钛支架、远端标记点、近端标记点以及电解脱结构组成。扰瘤装置的作用就是导致血液不再进入脆弱的动脉瘤,其重点关注装置置入后瘤颈口的愈合程度。
2、当前这种装置主要依托于编织支架利用镍钛丝的自弹性置入后会与动脉瘤瘤壁进行贴合。由于每个患者的动脉瘤的形态和壁厚不同,导致装置置入后对瘤壁依然存在破裂的风险,对瘤颈口的修复速度较慢,最终形成瘤颈残留和瘤体残留(图6)。据web产品医学临床数据显示,装置对瘤体的完全闭塞率只有53%。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血管扰瘤装置,它可以实现,编织支架只覆盖了瘤颈口的位置,对瘤体的其他位置不造成损失,降低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脑血管扰瘤装置,包括编织支架、近端显影点和远端显影点,所述近端显影点和远端显影点分别位于编织支架上下两侧,所述近端显影点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瓣叶,所述近端显影点内设置有推送丝,所述近端显影点内设置有机械解脱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解脱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近端显影点内侧,所述固定板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推送丝一端插入通孔内,所述推送丝为空心设置,所述推送丝内设置有金属丝,所述金属丝一端为弹性环状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瓣叶对称分别设置有三个,且呈蝶形分布,所述瓣叶轮廓从内至外为依次增大。
8、进一步的,所述近端显影点为筒状结构。
9、3.有益效果
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1、(1)本方案在支架的下方设置一个蝶形的瓣叶,术者可以将瓣叶固定在动脉瘤瘤颈口的位置;瓣叶中间丝线采用显影材料(铂金丝或者铂铱丝或者铂钨丝),有助于在造影状态下观察瓣叶摆放的位置。
12、(2)本方案采用独特的机械解脱结构,快速安全释放,且操作过程中简单可靠,适应性强。
13、(3)本方案利用支架连接瓣叶装置,瓣叶与支架将动脉瘤夹持在瘤颈处,且编织支架远端不与动脉瘤瘤壁接触,减少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技术特征:1.一种脑血管扰瘤装置,包括编织支架(1)、近端显影点(2)和远端显影点(3),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显影点(2)和远端显影点(3)分别位于编织支架(1)上下两侧,所述近端显影点(2)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瓣叶(4),所述近端显影点(2)内设置有推送丝(5),所述近端显影点(2)内设置有机械解脱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血管扰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解脱结构包括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固定连接在近端显影点(2)内侧,所述固定板(6)侧壁开设有通孔(7),所述推送丝(5)一端插入通孔(7)内,所述推送丝(5)为空心设置,所述推送丝(5)内设置有金属丝(8),所述金属丝(8)一端为弹性环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血管扰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瓣叶(4)对称分别设置有三个,且呈蝶形分布,所述瓣叶(4)轮廓从内至外为依次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血管扰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显影点(2)为筒状结构。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脑血管扰瘤装置,属于脑血管治疗领域,一种脑血管扰瘤装置,包括编织支架、近端显影点和远端显影点,所述近端显影点和远端显影点分别位于编织支架上下两侧,所述近端显影点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瓣叶,所述近端显影点内设置有推送丝,所述近端显影点内设置有机械解脱结构,所述机械解脱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近端显影点内侧,所述固定板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推送丝一端插入通孔内,所述推送丝为空心设置,所述推送丝内设置有金属丝,本方案在支架的下方设置一个蝶形的瓣叶,术者可以将瓣叶固定在动脉瘤瘤颈口的位置;瓣叶中间丝线采用显影材料,有助于在造影状态下观察瓣叶摆放的位置。技术研发人员:李为昌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神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23技术公布日:2024/6/1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857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