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水利排水,给水工程装置的制造及其处理技术 > 一种地铁与地下空间的接缝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地铁与地下空间的接缝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7:16:01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铁与地下空间的接缝处防水结构,属于建筑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1、西安幸福林带地下工程项目位于西安市幸福路、万寿路之间,东起幸福路,西至万寿路,北起华清路,南至新兴南路,跨越西安市新城区、雁塔区、灞桥区,是西安市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全长5.85km,平均宽度210m(包含管廊,地铁),地下空间宽度为140m,占地面积为756000m2,总建筑面积为67931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0700m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319820m2,地下二层建筑面积为338800m2,容积率为0.03,绿化覆盖率达85%,地下有7283个车位。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景观绿化、地下空间、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和地铁配套五大板块,其定位是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工程之一,全国最大的城市林带工程,全市重要的市政、生态、民生工程。

2、地下空间建筑夹在地铁八号线及两条城市管廊中间,包括地下两层建筑和局部地面以上一层空间。地下二层为停车库及部分人防工程(人防面积为16100m2);地下一层为商业、餐饮、超市、电影院、健身房、冰球馆、游泳馆、篮球馆,以及图书馆、文化馆、创意市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两馆一中心)等综合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及公共建筑。

3、其中的地铁配套部分因为当地的建筑要求,需要先行施工,与其他部分地下空间的施工不同时展开;加上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普通房屋和构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标志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为100年,林带的地下空间采用50年的设计标准。《地铁设计规范》,1.0.12条,地铁的主体结构工程,以及因结构损坏或大修队地铁运营安全有严重影响的其他结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00年。所以就造成了林带地下工程与地铁的设计完全脱开,各自分别按50年和100年设计,中间留缝。因此如何能够处理好地铁空间与地下空间之间的接缝处的对接与防水问题成了设计时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地铁与地下空间的接缝处防水结构,通过将两部分墙体中间保留缝隙,并在地铁与地下空间之间设置砖墙,做好防水的同时也提供更好的隔震效果。

2、一种地铁与地下空间的接缝处防水结构,包括:地铁空间外墙、自粘防水卷材、水泥砂浆层、砖墙i、地下空间外墙和橡胶止水带;

3、地铁空间与地下空间的顶板高度平齐,对接端面设置有缝隙;

4、地铁空间与地下空间底面按照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地铁空间外墙和地下空间外墙,且地铁空间外墙上端与地下空间外墙上端高度相同;

5、地铁空间外墙与地下空间外墙呈“几”字形连接,二者上端对接且对接端面处设置有缝隙,地铁空间外墙与地下空间外墙竖直部分之间设置有砖墙i,砖墙i与地铁空间外墙和地下空间外墙之间均设置有自粘防水卷材;两侧的自粘防水卷材与砖墙i之间设置有水泥砂浆层;

6、顶板对接端面的缝隙和两个外墙对接端面的缝隙中均设置有橡胶止水带。

7、进一步地,所述砖墙i厚度为370mm,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为20mm。

8、进一步地,所述地铁空间外墙与地下空间外墙竖直部分外边沿相距400mm。

9、进一步地,所述缝隙宽度为20mm。

10、进一步地,所述砖墙i替换为回填土,回填土与地铁空间外墙和地下空间外墙中间设置有120mm厚度砖墙ii,120mm厚度砖墙ii与地铁空间外墙和地下空间外墙之间设置有自粘防水卷材。

11、进一步地,所述地铁空间外墙与地下空间外墙竖直部分外边沿相距1500mm。

12、有益效果:

13、第一、本实用新型针对地下空间与地铁空间的连接处,中间设置20mm的缝隙,缝隙的存在能够有效对地铁产生的振动起到隔离作用,即地铁的振动无法通过建筑的连接直接传递给地下空间主体;其次,通过橡胶止水带进行软连接,起到防水作用的同时还能有一定软连接作用。

14、第二、所述地铁外墙与地下空间外墙,呈“几”字形连接的外墙,两外墙竖直部分外边沿相距400mm,能够为在留出三七墙宽度的同时,留出空间进行厚水泥砂浆找平并设置防水材料层,施工便利性高。

15、第三、120mm厚度撞墙ii底标高与地铁筏板基础底标高一致,因为本工程所面临的的特殊性,地铁先行施工,将120mm厚度撞墙ii与地铁筏板的基础标高取值一致,这样能在完成地铁的设计之后,后续直接以此作为地下空间的模板,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

16、第四,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地铁外墙与地下空间外墙,呈“几”字形连接的外墙,两外墙竖直部分外边沿相距1500mm,留出空间设置防水材料层与保护性砖墙,可施工空间大,施工便利性高。

17、第五、地铁施工与地下空间建筑设计各自独立,设计、施工相互干扰少,仅连接处需相互配合,其余部分各自按自己标准设计、运营产权明确,同时为后续的维护减少纷争。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铁与地下空间的接缝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铁空间外墙(1)、自粘防水卷材(2)、水泥砂浆层(3)、砖墙i(4)、地下空间外墙(5)和橡胶止水带(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与地下空间的接缝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墙i(4)厚度为370mm,水泥砂浆层(3)的厚度为2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与地下空间的接缝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空间外墙(1)与地下空间外墙(5)竖直部分外边沿相距400mm。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地铁与地下空间的接缝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宽度为2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与地下空间的接缝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墙i(4)替换为回填土(8),回填土(8)与地铁空间外墙(1)和地下空间外墙(5)中间设置有120mm厚度砖墙ii(7),120mm厚度砖墙ii(7)与地铁空间外墙(1)和地下空间外墙(5)之间设置有自粘防水卷材(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与地下空间的接缝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空间外墙(1)与地下空间外墙(5)竖直部分外边沿相距1500mm。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地铁与地下空间的接缝处防水结构,包括:地铁空间外墙、自粘防水卷材、水泥砂浆层、砖墙I、地下空间外墙和橡胶止水带,地铁空间外墙与地下空间外墙呈“几”字形连接,中间设置有370mm厚度砖墙I或回填土,370mm厚度砖墙I与地铁空间外墙和地下空间外墙中间设置有自粘防水卷材,并将两部分墙体中间保留有20mm的缝隙,并在缝隙之中设置有橡胶止水带,做好防水的同时也提供更好的隔震效果。技术研发人员:赵元超,职朴,杨勇,周仁荣,李明印,王岩松,王文军,祁松,杨锎,梁存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8技术公布日:2024/5/2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788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