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水利排水,给水工程装置的制造及其处理技术 > 堤防软基处理抗滑稳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堤防软基处理抗滑稳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7:33:58

本技术涉及堤防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堤防软基处理抗滑稳定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对于软基堤防,其基础处理的方法有三种:水泥土搅拌桩基础结构、管桩基础结构、清淤换填;其中,水泥土搅拌桩结构因喷出的水泥浆对堤防水质影响较大不利于环保,管桩结构成本较高,清淤换填外弃淤泥土处置困难,对环保影响大,且后期存在成型堤防沉降量较大等问题,存在安全风险。由上可知,目前的堤防软基处理对环保影响大、成本高、承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堤防软基处理抗滑稳定结构,本结构环保友好,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低,承载力较好。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堤防软基处理抗滑稳定结构,包括木桩基础(3)、块砾石垫层(4)和土工布(5);木桩基础(3)位于堤防(1)背水侧,木桩基础(3)的下部插入淤泥土(2)中、上端伸出淤泥土(2),木桩基础(3)呈梅花型布置,木桩基础(3)的桩顶之间通过金属丝(6)缠绕连接形成复合受力桩基础;块砾石垫层(4)和土工布(5)依次铺设在木桩基础(3)的上层;在块砾石垫层(4)中,砾石填充在块石之间的空隙中。

4、优选地,在木桩基础(3)构成的梅花型布置单元中,位于四角的木桩基础(3)通过金属丝(6)连接形成矩形,位于中心的木桩基础(3)通过金属丝(6)分别与位于四角的木桩基础(3)连接。

5、优选地,木桩基础(3)采用松木桩。

6、优选地,木桩基础(3)的下端为尖头。

7、优选地,木桩基础(3)的桩长6m,在由木桩基础(3)构成的梅花型布置单元中,单元的长宽均为1m。

8、优选地,金属丝(6)采用铁丝。

9、优选地,块砾石垫层(4)的厚度为20cm。

10、优选地,在块砾石垫层(4)中,块石与砾石比例为7:3。

11、优选地,土工布(5)采用200g/㎡的土工布材料。

12、优选地,相邻土工布(5)之间的搭接宽度a为200-300cm。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在本结构中,采用木桩基础(3)对附近区域水环境无污染,环保友好、材料成本低,并且,木桩基础(3)通过金属丝(6)缠绕连接形成复合受力桩基础,堤防堤基的承载力较好,并且,块砾石垫层(4)有利于基础排水,并且,土工布(5)可改善堤防土方回填过程中不均匀沉降;整个结构构造简单,施工成本低,可广泛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堤防软基处理抗滑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桩基础(3)、块砾石垫层(4)和土工布(5);木桩基础(3)位于堤防(1)背水侧,木桩基础(3)的下部插入淤泥土(2)中、上端伸出淤泥土(2),木桩基础(3)呈梅花型布置,木桩基础(3)的桩顶之间通过金属丝(6)缠绕连接形成复合受力桩基础;块砾石垫层(4)和土工布(5)依次铺设在木桩基础(3)的上层;在块砾石垫层(4)中,砾石填充在块石之间的空隙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软基处理抗滑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木桩基础(3)构成的梅花型布置单元中,位于四角的木桩基础(3)通过金属丝(6)连接形成矩形,位于中心的木桩基础(3)通过金属丝(6)分别与位于四角的木桩基础(3)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软基处理抗滑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木桩基础(3)采用松木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软基处理抗滑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木桩基础(3)的下端为尖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软基处理抗滑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木桩基础(3)的桩长6m,在由木桩基础(3)构成的梅花型布置单元中,单元的长宽均为1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软基处理抗滑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丝(6)采用铁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软基处理抗滑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块砾石垫层(4)的厚度为20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软基处理抗滑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块砾石垫层(4)中,块石与砾石比例为7: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软基处理抗滑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土工布(5)采用200g/㎡的土工布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软基处理抗滑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土工布(5)之间的搭接宽度a为200-300cm。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堤防软基处理抗滑稳定结构,包括木桩基础(3)、块砾石垫层(4)和土工布(5);木桩基础(3)位于堤防(1)背水侧,木桩基础(3)的下部插入淤泥土(2)中、上端伸出淤泥土(2),木桩基础(3)呈梅花型布置,木桩基础(3)的桩顶之间通过金属丝(6)缠绕连接形成复合受力桩基础;块砾石垫层(4)和土工布(5)依次铺设在木桩基础(3)的上层;在块砾石垫层(4)中,砾石填充在块石之间的空隙中。本结构环保友好,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低,承载力较好。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武,骆恒,陈贵,赵劲杰,吴吉武,郑超群,王俊丰,涂东东,罗伟,吴亦儒,张明,高一龙,陈琨,高勇,刘峰,王晓亮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18技术公布日:2024/6/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96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