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镜及采用该透镜的光源器件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1 10:07:04
本技术属于半导体发光,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透镜及采用该透镜的光源器件。
背景技术:
1、传统的光学系统体积大、稳定性差、光束的对准和准直困难,不能适应光电子技术发展的需要。半导体光源因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高亮度等各方面的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照明设备、探测设备、激光雷达系统和各种电子设备等领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适用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半导体光器件的集成化与微小型化成为必然趋势。
2、现有技术的集成光源器件,参照图8,多采用在第一发光芯片3的发光面包覆透镜1,透镜1的出光面(外表面)大多设置为凸曲面。根据折射原理,如图9所示,当入射光源c1设于凸曲面的曲率中心p处时,出射光源c2不发生折射;当入射光源d1设于凸曲面的曲率中心p的下方时,出射光源d2发生聚光折射;当入射光源e1设于凸曲面的曲率中心p的上方时,出射光源e2发生发散折射。想要得到相对会聚效果的出射光源d2,入射光源d1需设置在曲率中心p的下方,当第一发光芯片3尺寸较大时,整个透镜1所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光学集成。同时,现有技术的四周边缘大角度的光未被充分利用,导致光能浪费、光斑效果不理想且易形成临近的光干扰。
3、基于上述,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微小、易于集成,光能利用率高,且出光效果稳定的透镜及采用该透镜的光源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及采用该透镜的光源器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光源器件体积大、不易集成,光能利用率低、出光效果不好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透镜及采用该透镜的光源器件,透镜包括
3、第一光学界面,其设置为平面,用于输入光线;
4、第二光学界面,其设置为平面或者自由曲面,用于输出光线;
5、第三光学界面,其与所述第一光学界面、所述第二光学界面的四周边缘连接,所述第一光学界面与所述第三光学界面之间的夹角为α,60°≤α≤120°。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光学界面的外周间隔设置有一定高度的反射围坝。
7、进一步的,包括所述透镜,所述透镜覆盖有第一发光芯片,所述第一发光芯片的发光面与所述第一光学界面紧密贴合。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发光芯片的波长小于等于600nm。
9、进一步的,还包括2个第二发光芯片和覆盖所述第二发光芯片的第二透镜。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光学界面和2个所述第二透镜的外周间隔围绕有连续的反射围坝。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二发光芯片的发光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二透镜包括输出光线的第四光学界面,所述第四光学界面设置为凸曲面。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发光芯片设于所述第四光学界面的曲率中心的下方。
13、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光学界面设置为中部为平面或者趋近平面的微弧面、四周为曲面,所述第四光学界面的中部和四周通过光滑的曲面连接。
14、进一步的,还包括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上的承接部;
15、所述第一发光芯片和所述第二发光芯片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承接部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发光芯片和所述第二发光芯片的侧面,所述反射围坝设于所述承接部的内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镜及采用该透镜的光源器件具有如下
17、有益效果:
18、一、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光学界面与第三光学界面之间的夹角为α,60°≤α≤120°,本实用新型的光路图参照图7,现有技术的光路图参照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光学界面能将边缘大角度光向中心光轴方向偏折,光能利用率高,光能更集中,且占用空间小。第二光学界面设置为平面或则微弧面整体结构体积小,易于集成。
19、二、本实用新型的光源器件至少集成第一发光芯片和第二发光芯片。实现了1个光源器件集成多个独立发光的发光单元,多个独立发光单元可发射出不同颜色或者相同颜色的光,光斑的形状可不同或者相同。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反射围坝,透镜、第二透镜互相间隔设置,以及透镜、第二透镜与反射围坝的间隔设置,充分保证了发光单元之间、整个光源对外的独立出光,不受干扰。本实用新型的光源器件的结构合理简单,体积小,集成化程度高;多色发光,功能性强,出光稳定,光干扰性小;光能利用率高。
技术特征:1.一种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学界面(13)的外周间隔设置有一定高度的反射围坝(61)。
3.一种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透镜,所述透镜覆盖有第一发光芯片(3),所述第一发光芯片(3)的发光面与所述第一光学界面(11)紧密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芯片(3)的波长小于等于600n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个第二发光芯片(4)和覆盖所述第二发光芯片(4)的第二透镜(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学界面(13)和2个所述第二透镜(2)的外周间隔围绕有连续的反射围坝(6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2)与所述第二发光芯片(4)的发光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二透镜(2)包括输出光线的第四光学界面(21),所述第四光学界面(21)设置为凸曲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芯片(4)设于所述第四光学界面(21)的曲率中心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光学界面(21)设置为中部为平面或者趋近平面的微弧面、四周为曲面,所述第四光学界面(21)的中部和四周通过光滑的曲面连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板(5)和设于所述基板(5)上的承接部(6);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发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透镜及采用该透镜的光源器件。透镜包括:第一光学界面、第二光学界面和第三光学界面。第一光学界设置为平面,用于输入光线。第二光学界面设置为平面或者自由曲面,用于输出光线。第三光学界面与第一光学界面、第二光学界面的四周边缘连接,第一光学界面与第三光学界面之间的夹角为α,60°≤α≤120°。本技术的透镜体积小、光能利用率高、出光效果好。本技术的光源器件的结构合理简单,体积小,集成化程度高;多色发光,发光稳定;光能利用率高。技术研发人员:曹宇星,黄伟,汪洋,李向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循光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21技术公布日:2024/5/12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182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