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穿孔吸声结构
- 国知局
- 2024-06-21 11:45:00
本技术涉及吸声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穿孔吸声结构。
背景技术:
1、多层的穿孔吸声材料对低频声的吸声性能比较差,因此往往采用共振吸声原理(核姆霍兹共振原理)来解决低频声的吸收,从而达到隔音的效果。由于它的装饰性强,并有足够的强度,易于控制声波,故在建筑物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现有的多孔吸声结构,如专利cn210271770u通过棉毡穿孔中的非穿孔薄膜与共振腔耦合,为共振腔提供与声源的声波方向相反,频率相等的自振频率,来消除声音的传递过程。但是,由于声波从多穿孔传递到共振腔的振动薄膜时,是以放射状传递的,所以其非穿孔薄膜产生的自振频率,难以消除声音的传递,隔音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层穿孔吸声结构,其设置的共振腔内的共振薄膜具有第一振动部和第二振动部,可以有效地产生多个方向上的自振波,来抵消放射状传递的声波。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穿孔吸声结构,包括构造为“十”字排列结构的基板,基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基板一侧铺设有用于产生自振频率的共振薄膜,共振薄膜均封闭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基板另一侧设置有隔板,隔板与基板构造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腔体;
3、所述薄膜背向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吸声板,吸声板固定连接有挡板,吸声板、挡板和共振薄膜构造有共振腔,共振腔对应的吸声板设置有若干吸声孔;
4、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得共振腔内的共振薄膜具有第一振动部和第二振动部;
5、进一步地,所述共振腔为长方体结构,吸声板上的吸声孔沿着共振腔的长度方向排布。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共振腔内的共振薄膜具有第一振动部和第二振动部,第一振动部和第二振动部可以有效地产生多个方向上的自振波,来抵消从吸声孔进入的放射状传递的声波,可以有效地阻隔声源声波的传递,使得其作为隔音墙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同时,基板、隔板、吸声板和共振薄膜为层状结构设置,其加工工艺简单,易于生产制造成具有吸声结构的吸声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1.一种多层穿孔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构造为“十”字排列结构的基板(100),基板(100)上设有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102),基板(100)一侧铺设有用于产生自振频率的共振薄膜(300),共振薄膜(300)均封闭所述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102);基板(100)另一侧设置有隔板(200),隔板(200)与基板(100)构造有与第一通孔(101)连通的腔体(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穿孔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腔(600)为长方体结构,吸声板(400)上的吸声孔(401)沿着共振腔(600)的长度方向排布。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穿孔吸声结构,涉及吸声结构领域,包括构造为“十”字排列结构的基板,基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基板一侧铺设有用于产生自振频率的共振薄膜,共振薄膜均封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基板另一侧设置有隔板,隔板与基板构造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腔体;薄膜背向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吸声板,吸声板固定连接有挡板,吸声板、挡板和共振薄膜构造有共振腔,共振腔对应的吸声板设置有若干吸声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得共振腔内的共振薄膜具有第一振动部和第二振动部。其设置的共振腔内的共振薄膜具有第一振动部和第二振动部,可以有效地产生多个方向上的自振波,来抵消放射状传递的声波。技术研发人员:付涛,饶娥,王鑫鑫,孔维凡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理工大学技术研发日:20230829技术公布日:2024/4/22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2335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种发光鼓棒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