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环保节能,再生,污水处理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与流程  >  正文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29 13:13:51

本发明涉及土壤污染治理,具体为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1、

2、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21世纪全球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在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方法中,常用的有客土法、施用石灰或者螯合剂、化学淋溶法等方法,这些方法在对污染土壤改良或者修复中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却往往都存在某些局限。如工艺复杂,耗时耗工,成本高昂,且土壤结构和肥力容易遭到破坏,对于低浓度、大范围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不适于用上述方法治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针对多种类型的重金属污染程度都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预处理:

5、先对待修复区域进行松耕,松耕深度1.5~2.0m;

6、翻耕,翻耕深度0.5~0.8m,对待修复区域整体翻耕2~5遍;

7、对翻耕后的土壤进行旋耕2~3次;

8、在户外气温大于25℃的条件下,使待修复区域土壤自然晾晒15~30天;

9、s2、发酵处理:

10、将修复区域表层0.5~0.8m的土壤堆积成锥形,在土壤中掺入发酵菌,在日间气温22~30℃的条件下,自然发酵10~20天;

11、s3、植物富集处理:

12、将发酵处理后的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0.5~0.8m,均匀分散共同种植植物a、植物b和植物c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富集净化;

13、每两年为一个周期,将植物a、植物b和植物c连根挖出,采用机械震动的方式将附着在植物根系上的土壤剥离,将完整的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分离出来;

14、然后重新对土壤进行进行翻耕,翻耕深度0.5~0.8m,在该区域内位置交替重新种植新的树苗,植物富集处理2~3个周期;

15、s4、真菌富集处理:

16、将植物富集处理后的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0.5~0.8m,种植真菌a,真菌b和真菌c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富集净化;

17、将修复区域分割为多个3m×3m的单位区域,分区域种植真菌a,真菌b和真菌c,每12个月进行区域轮换种植,真菌富集处理周期36个月;

18、s5、消毒杀菌处理:

19、按照1~2kg/m2的浇灌量向土壤中浇灌体积浓度95%的酒精溶液,并将酒精点燃,利用酒精本身的杀菌消毒作用及酒精燃烧产生的高温,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20、s6、平衡调节处理:

21、按照3~6kg/m2的量向土壤中加入草木灰,并对土壤翻耕5~8遍,翻耕深度0.5~0.8m,使草木灰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22、即完成了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治理。

23、优选地,步骤s1中,将土壤堆积成宽3~5m,斜面为20~40度的朝南斜坡,在户外气温大于25℃的条件下,进行自然晾晒15~30天;

24、然后,每隔2~3天,对待修复区域土壤重复翻耕,翻耕深度0.5~0.8m,对待修复区域整体重复翻耕2~5遍。

25、优选地,步骤s2中,在锥形土壤中掺入粒径0.5~2mm的粗沙、木炭粉,粗沙的掺入量为15~30kg/t,木炭粉的掺入量为5~10kg/t。

26、优选地,步骤s2中,锥形土堆结构为底部直径1.5~2.0m,高0.5~0.8m的锥形土堆;

27、且锥形土堆为夹层结构,每隔20~30cm铺设一层3~5cm厚的麦秆粉末。

28、优选地,步骤s2中,发酵过程中在锥形土堆上设置孔径2~3cm的透气孔,并保持锥形土堆表层10~20cm的土壤湿度为60%~90%;

29、采用水雾喷洒的方式为锥形土堆提供水分;

30、夜晚期间,在锥形土堆上罩上锥形塑料壳进行保温处理。

31、优选地,步骤s2中,发酵菌的掺入量为10~20g/kg;

32、发酵菌包括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克劳氏芽孢杆菌、印度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粪肠球菌、丁酸梭菌中的任意四种或四种以上组合。

33、优选地,步骤s3中,植物a主要用于对铅的富集,其中包括短萼灰叶、土荆芥、羽叶鬼针草、酸模、香根草、绿野苋菜、羽叶鬼针草、紫穗槐、苍耳、圆锥南芥和小鳞苔草中的任意七种或七种以上组合;

34、植物b主要用于对锌的富集,其中包括印度芥菜、芸苔、芜箐、东南景天、长柔毛委陵菜中的任意三种或三种以上组合;

35、植物c主要用于对镉的富集,其中包括宝山堇菜、少花龙葵、鱼腥草、商陆、龙葵、球果蔊菜、紫茉莉、孔雀草、三叶鬼针草中的任意五种或五种以上组合。

36、优选地,步骤s3中,在植物富集处理期间,在土壤中种植植物d,植物d能够辅助分泌柠檬酸、苹果酸等,有利于主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植物d也能辅助吸收少量的重金属;

37、植物d为豆科作物,包括白羽扇豆、鹰嘴豆、黑豆、花生、黄芪、红小豆中的任意三种或三种以上组合。

38、优选地,步骤s4中,真菌a主要用于对铅的富集,包括猪肚菇、双孢蘑菇、糙皮侧耳、姬松茸、毒蝇伞中的任意三种或三种以上组合;

39、真菌b主要用于对锌的富集,包括蛹虫草、金针菇、木耳、栗绿伞、蘑菇竹荪中的任意三种或三种以上组合;

40、真菌c主要用于对镉的富集,包括香菇、长根菇、凤尾菇、金福菇、伞菌中的任意三种或三种以上组合。

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2、1、本发明的生态治理方法,具备环保可持续性,该治理方法治理减少了物质的迁移和排放,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对环境的可持续治理;

43、2、本发明的生态治理方法,具备低成本高效性,相对于传统的土壤修复方法,该治理方法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不需要大规模的土壤开挖和更换,减少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

44、3、本发明的生态治理方法,能够更好地保护土壤结构,减小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通过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提高土壤的自身修复能力。这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可持续利用;

45、4、本发明的生态治理方法,具备多功能性,该治理方法不仅可以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还可以提供其他附加的生态服务,例如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抗风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的发生;

46、5、本发明的生态治理方法,具备可行性强的特点,该治理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相对简单,适用性广泛,针对多种类型的重金属污染程度都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土壤堆积成宽3~5m,斜面为20~40度的朝南斜坡,在户外气温大于25℃的条件下,进行自然晾晒15~30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锥形土壤中掺入粒径0.5~2mm的粗沙、木炭粉,粗沙的掺入量为15~30kg/t,木炭粉的掺入量为5~10kg/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锥形土堆结构为底部直径1.5~2.0m,高0.5~0.8m的锥形土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发酵过程中在锥形土堆上设置孔径2~3cm的透气孔,并保持锥形土堆表层10~20cm的土壤湿度为60%~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发酵菌的掺入量为10~20g/k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植物a包括短萼灰叶、土荆芥、羽叶鬼针草、酸模、香根草、绿野苋菜、羽叶鬼针草、紫穗槐、苍耳、圆锥南芥和小鳞苔草中的任意七种或七种以上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植物富集处理期间,在土壤中种植植物d,所述植物d为豆科作物,包括白羽扇豆、鹰嘴豆、黑豆、花生、黄芪、红小豆中的任意三种或三种以上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真菌a包括猪肚菇、双孢蘑菇、糙皮侧耳、姬松茸、毒蝇伞中的任意三种或三种以上组合;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对待修复区域进行松耕,翻耕及旋耕,使土壤自然晾晒15~30天;S2、发酵处理:将土壤堆积成锥形,在土壤中掺入发酵菌,自然发酵10~20天;S3、植物富集处理:在土壤中种植植物A、植物B和植物C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富集净化;S4、真菌富集处理:在土壤中种植真菌A,真菌B和真菌C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富集净化;该治理方法治理减少了物质的迁移和排放,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对环境的可持续治理。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雨,应蓉蓉,胡哲伟,赵彩衣,李琦,尹爱经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18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5/14364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