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及冰箱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29 14:02:20
本技术涉及冰箱,尤其涉及一种冰箱及冰箱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风冷冰箱是一种通过风扇将冷气均匀分布在冰箱内部的制冷设备。与直冷冰箱相比,风冷冰箱具有制冷速度快,温度均匀,无霜,节能且保鲜效果好的优点。然而相关技术中的风冷冰箱仅包括储藏温度在0-8℃的冷藏室和储藏温度≤-18℃的冷冻室,这种简单区域化分缺乏灵活性,无法适应用户更细致的需求,于是,为提高食材的储存效率和质量,使得冰箱的使用更加符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开发了独立于冷藏室和冷冻室之外的变温室。
2、相关技术中,由于变温室与冷藏室和外界环境相邻,尽管变温室设立了独立风道且有区别于冷藏室的开停控制参数,但没有考虑到冷藏室不同设定温度对变温室的影响,导致冷藏室温度发生变化时,变温室的实际温度受到影响,从而整个变温室温度波动较大,控温难度较大。同时,环境温度变化时,也会对变温室的温度产生影响,导致变温室控温准确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冰箱及冰箱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方法,以解决风冷冰箱变温室控温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变温室、冷藏室、压缩机、环境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
3、所述变温室设置在所述冷藏室内部,所述变温室内部设有变温室风门和变温室温度传感器;所述冷藏室内部设有冷藏室风门和冷藏室温度传感器;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所述变温室风门和所述冷藏室风门连接;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冰箱的外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变温室风门、所述变温室温度传感器、所述冷藏室风门以及所述冷藏室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4、通过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
5、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变温室设定温度、冷藏室设定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区间,确定变温室的第一温度参数;所述第一温度参数包括第一开机温度点和第一停机温度点;
6、通过所述变温室温度传感器获取变温室温度;
7、当所述变温室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开机温度点,控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变温室风门开启;
8、当所述变温室温度低于所述第一停机温度点,控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变温室风门关闭。
9、所述冰箱通过环境温度、变温室设定温度、冷藏室设定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区间,确定变温室的第一温度参数,以用于精准控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变温室风门,更好地实现所述变温室的保鲜功能,解决风冷冰箱变温室控温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10、可选的,还包括门磁传感器,所述门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变温室的门体上,所述门磁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11、通过所述门磁传感器监测设定时长内接收开门信号的次数;
12、若所述开门信号的次数到达额定次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变温室设定温度、所述冷藏室设定温度以及所述环境温度区间,确定所述变温室的第二温度参数;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包括第二开机温度点和第二停机温度点;
13、通过所述变温室温度传感器获取变温室温度;
14、当所述变温室温度高于所述第二开机温度点,控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变温室风门开启;
15、当所述变温室温度低于所述第二停机温度点,控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变温室风门关闭。
16、所述冰箱通过所述门磁传感器监测的所述开门信号的次数,以判断是否将所述第一温度参数更换成所述第二温度参数,进而改善变温室控温的准确性,解决风冷冰箱变温室控温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17、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冰箱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冰箱,所述方法包括:
18、通过环境温度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
19、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变温室设定温度、冷藏室设定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区间,确定变温室的第一温度参数;所述第一温度参数包括第一开机温度点和第一停机温度点;
20、通过变温室温度传感器获取变温室温度;
21、当所述变温室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开机温度点,控制压缩机和变温室风门开启;
22、当所述变温室温度低于所述第一停机温度点,控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变温室风门关闭。
23、上述方法通过环境温度、变温室设定温度、冷藏室设定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区间,确定变温室的第一温度参数,以用于精准控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变温室风门,更好地实现所述变温室的保鲜功能,解决风冷冰箱变温室控温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24、可选的,所述环境温度区间包括第一环境温度区间、第二环境温度区间以及第三环境温度区间;
25、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区间为大于35摄氏度;
26、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区间为大于20摄氏度且小于或等于35摄氏度;
27、所述第三环境温度区间为小于或等于20摄氏度。
28、通过将所述环境温度区间划分成三个区间,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还便于监控和维护,以适应不同的操作要求和条件。
29、可选的,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变温室设定温度、冷藏室设定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区间,确定变温室的第一温度参数,包括:
30、若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区间,所述第一开机温度点为:
31、ton=tb+|tc-c1|/2;
32、若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区间,所述第一开机温度点为:
33、ton=tb+|tc-c3|/2;
34、若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第三环境温度区间,所述第一开机温度点为:
35、ton=tb+|tc-c5|/2;
36、其中,tb为变温室设定温度;tc为冷藏室设定温度;c1、c3、c5为常数。
37、可选的,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变温室设定温度、冷藏室设定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区间,确定变温室的第一温度参数,还包括:
38、若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区间,所述第一停机温度点为:
39、toff=ton-c2;
40、若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区间,所述第一停机温度点为:
41、toff=ton-c4;
42、若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第三环境温度区间,所述第一停机温度点为:
43、toff=ton-c6;
44、其中,ton为第一开机温度点;c2、c4、c6为常数。
45、可选的,通过变温室温度传感器获取变温室温度的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46、通过冷藏室温度传感器获取冷藏室温度;
47、当所述冷藏室温度高于冷藏室开机温度点且所述变温室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开机温度点,控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变温室风门开启;
48、当所述变温室温度低于所述第一停机温度点,控制所述变温室风门关闭和冷藏室风门开启。
49、上述方法在冷藏室和变温室均有制冷需求时,以变温室制冷为优先级,由于变温室在冷藏室内部,变温室对制冷的需求不低于冷藏室对制冷的需求,在变温室温度降低的同时,可以抑制冷藏室温度的上升。
50、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51、通过门磁传感器监测设定时长内接收开门信号的次数;
52、若所述开门信号的次数到达额定次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变温室设定温度、所述冷藏室设定温度以及所述环境温度区间,确定所述变温室的第二温度参数;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包括第二开机温度点和第二停机温度点;
53、通过所述变温室温度传感器获取变温室温度;
54、当所述变温室温度高于所述第二开机温度点,控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变温室风门开启;
55、当所述变温室温度低于所述第二停机温度点,控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变温室风门关闭。
56、通过所述门磁传感器监测的所述开门信号的次数,以判断是否将所述第一温度参数更换成所述第二温度参数,进而改善变温室控温的准确性,解决风冷冰箱变温室控温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57、可选的,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变温室设定温度、所述冷藏室设定温度以及所述环境温度区间,确定所述变温室的第二温度参数,包括:
58、若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区间,所述第二开机温度点为:
59、ton2=tb-3+|tc-c1|/2;
60、若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区间,所述第二开机温度点为:
61、ton2=tb-3+|tc-c3|/2;
62、若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第三环境温度区间,所述第二开机温度点为:
63、ton2=tb-3+|tc-c5|/2;
64、其中,tb为变温室设定温度;tc为冷藏室设定温度;c1、c3、c5为常数。
65、可选的,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变温室设定温度、所述冷藏室设定温度以及所述环境温度区间,确定所述变温室的第二温度参数,还包括:
66、若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区间,所述第二停机温度点为:
67、toff2=ton2-c2;
68、若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区间,所述第二停机温度点为:
69、toff2=ton2-c4;
70、若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第三环境温度区间,所述第二停机温度点为:
71、toff2=ton2-c6;
72、其中,ton2为第一开机温度点;c2、c4、c6为常数。
73、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一种冰箱及冰箱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方法,所述冰箱包括变温室、冷藏室、压缩机、环境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变温室设置在所述冷藏室内部,所述变温室内部设有变温室风门和变温室温度传感器;所述冷藏室内部设有冷藏室风门和冷藏室温度传感器;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所述变温室风门和所述冷藏室风门连接;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冰箱的外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变温室风门、所述变温室温度传感器、所述冷藏室风门以及所述冷藏室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变温室设定温度、冷藏室设定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区间,确定变温室的第一温度参数;所述第一温度参数包括第一开机温度点和第一停机温度点;通过所述变温室温度传感器获取变温室温度;当所述变温室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开机温度点,控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变温室风门开启;当所述变温室温度低于所述第一停机温度点,控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变温室风门关闭,以解决风冷冰箱变温室控温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5/14711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