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 桡动脉穿刺双针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  正文

桡动脉穿刺双针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5 12:24:24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器械辅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桡动脉穿刺双针夹持器。

背景技术:

1、据统计全球冠心病死亡人数上升至910万,患病人数高达1.97亿,采用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而桡动脉入路占冠脉介入治疗的90%以上,具有创伤性小、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的特点。

2、传统桡动脉穿刺针因其操作简便、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在经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桡动脉较为细小且易于痉挛,尤其是对于存在桡动脉发育异常、精神紧张等不利因素的患者,穿刺可能会变得更为困难,因此桡动脉穿刺是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第一个技术难关。

3、特别是桡动脉穿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血压低,甚至休克,此时触摸桡动脉较困难,使得桡动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降低,反复穿刺又会进一步损伤血管,造成桡动脉夹层、血肿以及痉挛等并发症,进一步增加了穿刺难度,此时不得不更改冠脉入路,如肱动脉、股动脉等,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心肌梗死面积,还要延长住院时间,同时增加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桡动脉穿刺双针夹持器,通过本技术方案,将两个桡动脉穿刺针并排固定,使两个桡动脉穿刺针的中间间距为2mm,接近人体桡动脉直径,从而提高了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桡动脉穿刺双针夹持器,包括有桡动脉穿刺针,所述桡动脉穿刺针由穿刺针头和穿刺套管构成,穿刺针头后端固定在穿刺套管前端上,还包括有双针夹持架,所述双针夹持架呈“ω”形状,两侧半弧内凹处形成夹持座,夹持座的内斜上方呈开口状,桡动脉穿刺针的穿刺套管圆弧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双针夹持架宽度与环形凹槽的宽度相配合,两个桡动脉穿刺针分别穿过所对应双针夹持架上的内斜上方开口,两个并排设置的桡动脉穿刺针上的环形凹槽分别卡装在双针夹持架两侧的夹持座中。

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定位凸棱和定位凹坑,所述定位凸棱设置在桡动脉穿刺针的环形凹槽底面上,两个定位凹坑分别设置在双针夹持架两侧的夹持座上,以保证卡装在双针夹持架上的两个桡动脉穿刺针的穿刺针头坡口朝向一致。

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个并排的桡动脉穿刺针的穿刺针头间距为2mm,桡动脉穿刺针的穿刺套管直径为2mm。

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双针夹持架的宽度为桡动脉穿刺针的穿刺套管直径的2-3倍。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桡动脉穿刺双针夹持器,通过本技术方案,将两个桡动脉穿刺针并排固定,使两个桡动脉穿刺针的中间间距为2mm,接近人体桡动脉直径,从而提高了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桡动脉穿刺双针夹持器,包括有桡动脉穿刺针,所述桡动脉穿刺针由穿刺针头和穿刺套管构成,穿刺针头后端固定在穿刺套管前端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双针夹持架,所述双针夹持架呈“ω”形状,两侧半弧内凹处形成夹持座,夹持座的内斜上方呈开口状,桡动脉穿刺针的穿刺套管圆弧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双针夹持架宽度与环形凹槽的宽度相配合,两个桡动脉穿刺针分别穿过所对应双针夹持架上的内斜上方开口,两个并排设置的桡动脉穿刺针上的环形凹槽分别卡装在双针夹持架两侧的夹持座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穿刺双针夹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凸棱和定位凹坑,所述定位凸棱设置在桡动脉穿刺针的环形凹槽底面上,两个定位凹坑分别设置在双针夹持架两侧的夹持座上,以保证卡装在双针夹持架上的两个桡动脉穿刺针的穿刺针头坡口朝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穿刺双针夹持器,其特征在于,两个并排的桡动脉穿刺针的穿刺针头间距为2mm,桡动脉穿刺针的穿刺套管直径为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穿刺双针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针夹持架的宽度为桡动脉穿刺针的穿刺套管直径的2-3倍。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的桡动脉穿刺双针夹持器,包括有桡动脉穿刺针,所述桡动脉穿刺针由穿刺针头和穿刺套管构成,还包括有双针夹持架,所述双针夹持架呈“ω”形状,两侧半弧内凹处形成夹持座,夹持座的内斜上方呈开口状,桡动脉穿刺针的穿刺套管圆弧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双针夹持架宽度与环形凹槽的宽度相配合,两个桡动脉穿刺针分别穿过所对应双针夹持架上的内斜上方开口,两个并排设置的桡动脉穿刺针上的环形凹槽分别卡装在双针夹持架两侧的夹持座中,通过本技术方案,将两个桡动脉穿刺针并排固定,使两个桡动脉穿刺针的中间间距为2mm,接近人体桡动脉直径,从而提高了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技术研发人员:陈元国,王鸿武,黄亮萍,许朝亮,黄旭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元国技术研发日:20230927技术公布日:2024/7/2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5/2625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