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零部件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高效率防磨损复用水泵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高效率防磨损复用水泵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4:59:15

本技术属于水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率防磨损复用水泵。

背景技术:

1、复用水不同于饮用水,其一般是经过初步沉淀处理而含有一定杂质的水,一般用作冷却水、冲洗水,因含有一定泥砂、煤渣等,故在对其循环使用时一般采用专门的复用水泵。现有的复用水泵在设计时为了避免叶轮因复用水中的泥砂等杂质存在而磨损,一般设计成半开式叶轮,这样叶轮的前端不存在与泵体内壁非常较近的前盖板或口环,理论上应具备防磨损效果。

2、然而实际使用中发现原本半开式叶轮的复用水泵存在如下问题:设计的复用水泵,在保证流量90立方米每小时,扬程80米,泵效率60时,轴功率应在45kw以下,但实际上配用卧式2级45kw电机后,两年时间共烧毁7台电机,电机频繁烧毁,属于生产安全事故,不仅责任班组受到问责,而且更换电机的成本较高;另外,虽是半开式叶轮,无前盖板及前口环磨损问题,但实际使用发现叶轮后盖板因与防护板之间在轴向上间隙小且径向上间隙基本保持不变,泥砂进入该间隙后难以排出,导致叶轮磨损较严重,除半开式叶轮的容积损失大以外,也可能正是因该磨损问题致使泵的实际效率较低且轴功率高于设计值,最终引发了频繁烧电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率防磨损复用水泵,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具有半开式叶轮的复用水泵存在的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率防磨损复用水泵,包括泵体和泵盖,还包括设于所述泵体内腔的具有前口环和后口环的闭式叶轮,所述泵盖前侧固定有带中心通孔的耐磨防护板,所述闭式叶轮的前盖板中心设有向前凸出的所述前口环,所述闭式叶轮的后盖板上设有向后凸出的所述后口环,所述前口环插入所述泵体前端进口内侧设置的环槽内,所述后口环插入所述防护板的中心通孔内,所述前盖板的板面由中间的前口环处向外侧轮缘处逐渐向后方弯曲以逐渐增加与所述泵体前侧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后盖板的板面由中间的后口环处向外侧轮缘处逐渐向前方弯曲以逐渐增加与所述防护板前侧壁之间的间隙。

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4、进一步,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的直径相同,所述前盖板的直径为所述泵体内腔直径的3/5至2/3。

5、进一步,所述后盖板外侧轮缘处与所述防护板之间的间隙在5-10mm,所述后盖板在靠近所述后口环处与所述防护板之间的间隙在2-3mm。

6、进一步,所述闭式叶轮内设有7-8个叶片。

7、进一步,所述前口环外环壁与所述环槽壁之间的间隙为1-1.5mm,所述后口环外环壁与所述中心通孔孔壁之间的间隙为1-1.5mm。

8、进一步,所述后盖板在位于所述后口环内的区域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回流孔。

9、进一步,所述防护板通过多个螺栓与所述泵盖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安装于所述泵盖上后朝向所述闭式叶轮的侧面为竖直平面。

10、进一步,所述泵体入口内径为100mm,所述泵体入口至所述泵体空腔中心处距离为125mm,所述闭式叶轮的直径为230mm,所述泵体空腔的直径为350-380mm。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使用闭式叶轮替代复用水泵中常规使用的半开式叶轮并同时将闭式叶轮的前盖板及后盖板的外侧轮缘对应的分别设置的逐渐向后及向前弯曲,则前盖板与泵体前壁、后盖板与防护板之间的间隙在径向上随着离转轴的中心轴线距离增大而增大,故闭式叶轮转动时进入该间隙的泥砂杂质在离心力作用下易于甩出,从而解决叶轮前后盖板与相邻部件间磨损严重的问题,也保证泵可以在减小叶轮半径的情况下仍保持较高的效率,从而降低轴功率,保证不改变原本电机输出功率及配电箱规格的情况下,有效解决实际生产中具有半开式叶轮的复用水泵频繁烧电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在同等情境下,配备更小功率的电机完成复用水输送或循环使用,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率防磨损复用水泵,包括泵体(1)和泵盖(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泵体(1)内腔的具有前口环(3)和后口环(4)的闭式叶轮(5),所述泵盖(2)前侧固定有带中心通孔的耐磨防护板(6),所述闭式叶轮(5)的前盖板(7)中心设有向前凸出的所述前口环(3),所述闭式叶轮(5)的后盖板(8)上设有向后凸出的所述后口环(4),所述前口环(3)插入所述泵体(1)前端进口内侧设置的环槽(9)内,所述后口环(4)插入所述防护板(6)的中心通孔内,所述前盖板(7)的板面由中间的前口环(3)处向外侧轮缘处逐渐向后方弯曲以逐渐增加与所述泵体(1)前侧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后盖板(8)的板面由中间的后口环(4)处向外侧轮缘处逐渐向前方弯曲以逐渐增加与所述防护板(6)前侧壁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防磨损复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7)和后盖板(8)的直径相同,所述前盖板(7)的直径为所述泵体(1)内腔直径的3/5至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防磨损复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板(8)外侧轮缘处与所述防护板(6)之间的间隙在5-10mm,所述后盖板(8)在靠近所述后口环(4)处与所述防护板(6)之间的间隙在2-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防磨损复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式叶轮(5)内设有7-8个叶片(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防磨损复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口环(3)外环壁与所述环槽(9)壁之间的间隙为1-1.5mm,所述后口环(4)外环壁与所述中心通孔孔壁之间的间隙为1-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防磨损复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板(8)在位于所述后口环(4)内的区域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回流孔(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防磨损复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6)通过多个螺栓与所述泵盖(2)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6)安装于所述泵盖(2)上后朝向所述闭式叶轮(5)的侧面为竖直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防磨损复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入口内径为100mm,所述泵体(1)入口至所述泵体(1)空腔中心处距离为125mm,所述闭式叶轮(5)的直径为230mm,所述泵体(1)空腔的直径为350-380mm。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率防磨损复用水泵,包括泵体和泵盖,还包括设于泵体内腔的具有前口环和后口环的闭式叶轮,泵盖前侧固定有带中心通孔的耐磨防护板,闭式叶轮的前盖板中心设有向前凸出的前口环,闭式叶轮的后盖板上设有向后凸出的后口环,前盖板的板面由中间的前口环处向外侧轮缘处逐渐向后方弯曲以逐渐增加与泵体前侧内壁之间的间隙,后盖板的板面由中间的后口环处向外侧轮缘处逐渐向前方弯曲以逐渐增加与防护板前侧壁之间的间隙。优点为,经上述改进后,复用水泵可以使用较小半径的闭式叶轮替代原本较大的半开式叶轮,降低轴功率,有效解决改进前复用水泵频繁烧电机问题并克服原本认为的使用闭式叶轮易出现的严重磨损问题。技术研发人员:李惠齐,李文婧,龚鸿,顾莉萍,杨志强,刘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襄阳鸿燊中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13技术公布日:2024/7/2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9/16917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