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风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5:26:03
专利名称:送风风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风风扇。背景技术:近些年,随着电子设备的高密度化,有将用于电子部件散热的送风风扇与搭载于电子设备的电子部件靠近配置的趋势。送风风扇通过旋转体也就是叶轮的旋转来产生空气流。并且,随着电子设备内的发热量逐年不断增加,需要使送风风扇高速旋转化。然而,若使送风风扇高速旋转化的话,在各频率下振动的峰值上升,振动有可能对电子部件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为了降低送风风扇的旋转所带来的振动,需要抑制送风风扇的旋转体的轴抖动。具体存在如下方法:在轴承部采用流体动压轴承,由此利用润滑油保持轴的周围,以减弱在旋转体产生的振动。并且,通过采用推力轴承,能够抑制轴的歪倒。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平06-31199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轴承。可是,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平06-31199号公报所示例的类型的无刷马达中,在壳体的内筒的中心孔固定套筒,在内筒的外周设置定子。并且,在轴的下端部固定环状部件。在套筒的下端面和环状部件之间构成推力轴承。在推力轴承的上侧,在轴与套筒之间构成径向动压轴承。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平06-31199号公报的风扇马达中,尘埃容易从套筒、轴以及环状部件之间的间隙的上下的开口端进入。并且,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平06-31199号公报中记载的流体动压轴承中,不能够维持固定于轴的环状部件的轴向的高位置精度,会发生轴抖动。为了降低轴承处的轴损,马达需要使轴外径小径化。并且,为了获得马达的高旋转转矩,需要使定子大径化。为了达成上述的轴损降低、高旋转转矩二者,需要在轴承部和定子之间配置衬套。采用该衬套时,需要提高衬套与安装板的固定强度、以及提高定子与安装板的相对于衬套的定位精度。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第I方面所涉及的送风风扇包括:马达;叶片,其藉由所述马达以所述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以及机壳,其容纳所述马达和所述叶片。所述马达包括:静止部;轴承装置;以及旋转部,其由所述轴承装置支撑为可相对于静止部旋转。所述轴承装置包括轴承部和环状的衬套,所述轴承部具有轴承外壳,该轴承外壳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状的机壳圆筒部,定子被安装在环状的衬套的外周面,所述机壳圆筒部的外周面的下部包括向下方缩径的台阶部,所述衬套的下部包括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起,所述衬套被安装于所述机壳圆筒部,所述突起与所述台阶部轴向接触。[0009]本实用新型的第2方面所涉及的送风风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I方面所涉及的送风风扇,其中,所述旋转部包括有第一保持架部件和第二保持架部件的转子保持架。所述第一保持架部件包括第一推力部和从所述第一推力部的外缘部向下方延伸的转子圆筒部,所述第二保持架部件包括盖部和磁铁保持圆筒部。盖部的内缘部包括通过向下方延伸且被压入所述转子圆筒部而固定的盖部圆筒部,转子磁铁固定于磁铁保持圆筒部的内周面。所述叶轮固定于磁铁保持圆筒部的外周面,在位于所述转子圆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轴承部的外周面之间的密封间隙构成密封部。润滑油的界面处于该密封部,所述衬套具有与所述转子圆筒部的下端部轴向对置的衬套基部,所述衬套基部的环状面覆盖所述密封间隙。本实用新型的第3方面所涉及的送风风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2方面所涉及的送风风扇,其中,在所述转子圆筒部的下端部和从所述衬套基部的上端向径向外侧延展的衬套环状部之间构成的横向间隙的最小宽度不大于所述密封间隙的最大宽度。本实用新型的第4方面所涉及的送风风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I方面所涉及的送风风扇,其中,所述衬套具有向上方延伸的圆筒状的衬套圆筒部,所述衬套的内周面通过粘接或压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轴承机壳的外周面的下部,在位于所述转子圆筒部的内周面和所述轴承部的外周面之间的密封间隙构成密封部,润滑油的界面处于该密封部,在所述衬套圆筒部的内周面和所述转子圆筒部的外周面之间构成轴向延展的纵向间隙,所述纵向间隙的纵向最小宽度不大于所述密封间隙的最大宽度。本实用新型的第5方面所涉及的送风风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I方面所涉及的送风风扇,其中,所述静止部包括由金属板冲压加工形成的板状的部件的下板部,下板部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状的下板圆筒部,所述下板圆筒部通过压入的方式固定于比所述凸部靠下方的外周面。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风扇的剖视图。图2是马达附近的剖视图。图3是套筒的剖视图。图4是套筒的俯视图。图5是套筒的仰视图。图6是轴承部附近的剖视图。图7是衬套附近的剖视图。图8是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马达附近的剖视图。图9是另一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马达附近的剖视图。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风扇的剖视图。图11是送风风扇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轴承部的其他实施例的图。图13是表示衬套的其他实施例的图。图14是表示第一保持架部件的其他实施例的图。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风扇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内侧衬套的其他实施例的图。[0029]图17是表示内侧衬套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图。图18是表示内侧衬套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图。图19是表示内侧衬套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图。图20是表示第一保持架部件的其他实施例的图。图21是表示轴承机构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图。图22是表示密封罩的其他实施例的图。图23是表示密封罩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将在马达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图1的上侧简称为“上侧”,下侧简称为“下侧”。另外,上下方向不表示组装到实际的设备时的位置关系及方向。并且,将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风扇I的剖视图。送风风扇I为离心风扇,例如用于笔记本电脑内的电子部件的散热。送风风扇I包括叶轮11、马达12以及机壳13。叶轮11从马达12的旋转部22向径向外侧延伸。叶轮11通过马达12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叶轮11为树脂制,且叶轮11具有大致圆筒状的杯部111和多个叶片112。杯部111的内周面固定于马达12的旋转部22。多个叶片112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从杯部11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杯部111以及多个叶片112由树脂的注塑成型构成为一体的部件。送风风扇I中,通过利用马达12使叶轮11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从而产生空气流。机壳13容纳马达12以及叶轮11。机壳13具有上板部131、安装板132(以下,称为下板部132)和侧壁部133。上板部131是由金属形成的为大致板状的部件。上板部131位于马达12以及叶轮11的上方。上板部131具有上下贯通的一个进风口 151。进风口 151在轴向与叶轮11以及马达12重合。进风口 151为与中心轴线Jl重合的大致圆形。下板部132是由金属板的冲压加工形成的为大致板状的部件。下板部132位于马达12以及叶轮11的下方。下板部132也为马达12的静止部21的一部分。侧壁部133由树脂形成。侧壁部133覆盖叶轮11的侧方。即,侧壁部133从径向外侧包围多个叶片112。上板部131通过螺纹紧固等固定于侧壁部133的上端部。侧壁部133的下端部与下板部132通过插入成型而紧固连接。侧壁部133从中心轴线Jl方向看呈大致U字状,且具有作为向径向外侧开口的出风口的送风口 153。更为具体地说明,在侧壁部133的开口的上下分别配置有上板部131和下板部132,由上板部131、下板部132和侧壁部133的开口所包围的部位为送风口 153。侧壁部133也可以通过插入成型以外的方法设置,也可以由树脂以外的材料形成。并且关于相对于侧壁部133固定上板部131以及下板部132的方法不限于上述的方法。图2是马达附近的剖视图。马达12为外转子型马达。马达12包括静止部21和旋转部22。如此后所述,因为轴承机构4是由静止部21的一部分和旋转部22的一部分构成,所以在将轴承机构4作为一个构成要素时,马达12包括静止部21、轴承机构4和旋转部22。静止部21具有轴承部23、下板部132、定子210、电路板25和衬套26。轴承部23配置在比定子210靠径向内侧的位置。轴承部23具有套筒231和轴承机壳232。轴承部23为有底大致圆筒状。套筒231为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套筒231为金属烧结体。在套筒231中浸溃润滑油。在套筒231的外周面设置轴向延伸的多个压力调整用的循环槽275。多个循环槽275周向等间隔配置。轴承机壳232为有底大致圆筒状且由机壳圆筒部241和轴承盖242构成。机壳圆筒部241为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且机壳圆筒部241覆盖套筒231的外周面。套筒231通过粘结剂固定于机壳圆筒部241的内周面。轴承机壳232由金属形成。轴承盖242固定于机壳圆筒部241的下端部。轴承盖242闭塞机壳圆筒部241的下部。套筒231也可以通过粘结剂以外的其他方式固定,例如,也可以通过压入的方式固定至机壳圆筒部241的内周面。衬套26为大致环状的部件。衬套26是由金属部件通过切削加工形成。衬套26的内周面通过粘结或压入的方式固定于机壳圆筒部241的外周面即轴承机壳232的外周面的下部。另外,粘结和压入这两种方式并用也可以。并且,衬套26的外周面固定于下板部132的孔部。即,衬套26的外周面为供支撑轴承部23的下板部132直接进行安装的安装面267。定子210为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环状的部件。定子210具有定子铁心211和被构成在定子铁心211上的多个线圈212。定子铁心211是由薄板状的硅钢板层压构成。定子铁心211具有大致圆环状的铁心背部211a和从铁心背部211a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齿211b。多个线圈212是通过分别在多个齿211b缠绕导线而构成的。电路板25配置在定子210的下方。线圈212的引出线与电路板25电连接。电路板25为FPC (柔性印刷电路板)。旋转部22具有轴221、转子保持架222、转子磁铁223和推力板224。轴221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配置。如图1所示,转子保持架222为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有盖大致圆筒状。转子保持架222具有为筒部的磁铁保持圆筒部222a、盖部222c和第一推力部222d。磁铁保持圆筒部222a、盖部222c以及第一推力部222d为一体的部件。作为上推力部的第一推力部222d从轴221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延展。盖部222c从第一推力部222d向径向外侧延展。上板部131位于盖部222c以及第一推力部222d的上方。盖部222c的下表面与定子210的上表面轴向对置。如图2所不,第一推力部222d的下表面与套筒231的上表面231b以及机壳圆筒部241的上表面在轴向对置。作为下推力部的推力板224具有向径向外侧延展的大致圆盘状的部位。推力板224固定于轴221的下端部且从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展。推力板224容纳在由套筒231的下表面231c、轴承盖242的上表面以及机壳圆筒部241的内周面的下部所构成的板容纳部239。推力板224的上表面为包围轴221的大致环状的面。推力板224的上表面与套筒231的下表面231c即板容纳部239的朝向下方的面轴向对置。以下,将推力板224称为“第二推力部224”。并且,第二推力部224的下表面与轴承机壳232的轴承盖242的上表面对置。轴221插入于套筒231。第二推力部224也可被构成为与轴221 —体的部件。[0050]轴221被构成为与转子保持架222 —体的部件。轴221以及转子保持架222通过切削加工金属部件而形成。即,盖部222c与轴221连续。轴221也可由与转子保持架222分离的部件构成。那种情况下,轴221的上端部固定于转子保持架222的盖部222c。并且,如图1所示,转子磁铁223固定于从转子保持架222的盖部222c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向轴向下侧延伸的磁铁保持圆筒部222a的内周面。如图2所示,转子保持架222还具有从第一推力部222d的外缘部向下方延伸的大致环状的转子圆筒部222b。在转子保持架222,转子圆筒部222b位于比定子210靠径向内侧的位置。转子圆筒部222b位于轴承机壳232的径向外侧。转子圆筒部222b的内周面与机壳圆筒部241的上部的外周面径向对置。在转子圆筒部222b的内周面和机壳圆筒部241的外周面之间构成密封间隙35。在密封间隙35中构成润滑油的界面所在的密封部35a。图1所示的杯部111的内周面固定于转子保持架222的磁铁保持圆筒部222a的外周面。轴221的上端部通过转子保持架222固定于叶轮11。叶轮11也可被构成为与转子保持架222 —体的部件。那种情况下,轴221的上端部直接固定于叶轮11。转子磁铁223为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如上所述,转子磁铁223固定于磁铁保持圆筒部222a的内周面。转子磁铁223配置在定子210的径向外侧。图3是套筒231的剖视图。在套筒231的内周面231a的上部和下部设置由多个鲱骨形状的沟槽所构成的第一径向动压槽列271和第二径向动压槽列272。并且,图4是套筒231的俯视图。在套筒231的上表面231b设置由多个螺旋形状的沟槽所构成的第一轴向动压槽列273。并且,图5是套筒231的仰视图。在套筒231的下表面231c设置螺旋形状的第二轴向动压槽列274。图6是轴承部23附近的剖视图。在轴221的外周面和套筒231的内周面231a之间构成径向间隙31。径向间隙31包括第一径向间隙311和位于比第一径向间隙311靠下方的位置的第二径向间隙312。第一径向间隙311构成在轴221的外周面与套筒231的内周面231a中的设有图3所示的第一径向动压槽列271的部位之间。润滑油存在于第一径向间隙311。并且,第二径向间隙312构成在轴221的外周面与套筒231的内周面231a中的设有图3所示的第二径向动压槽列272的部位之间。润滑油存在于第二径向间隙312。第一径向间隙311和第二径向间隙312构成产生润滑油的流体动压的径向动压轴承部31a。通过径向动压轴承部31a径向支撑轴221。在套筒231的上表面231b的设有第一轴向动压槽列273的部位和作为上部推力部的第一推力部222d的下表面之间构成第一轴向间隙34。润滑油存在于第一轴向间隙34。第一轴向间隙34构成产生润滑油的流体动压的上轴向动压轴承部34a。通过上轴向动压轴承部34a轴向支撑第一推力部222d。在套筒231的下表面231c的设有第二轴向动压槽列274的部位和作为下部推力部的第二推力部224的上表面之间构成第二轴向间隙32。润滑油存在于第二轴向间隙32。第二轴向间隙32构成产生润滑油的流体动压的下轴向动压轴承部32a。通过下轴向动压轴承部32a轴向支撑第二推力部224。通过设置上轴向动压轴承部34a和下轴向动压轴承部32a,来降低轴221的抖动。上轴向动压轴承部34a与下轴向动压轴承部32a通过循环槽275连通。在轴承机壳232的轴承盖242的上表面和第二推力部224的下表面之间构成第三轴向间隙33。马达12中,密封间隙35、第一轴向间隙34、径向间隙31、第二轴向间隙32以及第三轴向间隙33成为互相连通的一个袋状结构,润滑油连续存在于袋状结构。袋状结构中只在密封间隙35形成润滑油的界面。通过袋状结构能够容易地防止润滑油的漏出。马达12中,由如图2所示的轴221、第一推力部222d、从第一推力部222d的外缘部向下方延伸的转子圆筒部222b、第二推力部224、轴承部23、衬套26以及润滑油构成作为轴承装置的轴承机构4。以下,将轴221、第一推力部222d、转子圆筒部222b、第二推力部224、轴承部23以及衬套26作为轴承机构4的一部分进行说明。轴承机构4中,轴221、第一推力部222d以及第二推力部224通过润滑油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相对于轴承部23旋转。马达12中,通过给定子210供给电力,在转子磁铁223和定子210之间产生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转矩。通过图1所示的轴承机构4,旋转部22以及叶轮11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21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通过叶轮11的旋转,空气被从进风口 151抽吸到机壳13内且从送风口 153送出。图7是衬套附近的剖视图。衬套26的内周面固定于机壳圆筒部241的外周面的下部。即,衬套26通过压入的方式固定于机壳圆筒部241的下方的外周面。衬套26也可以利用压入以外的方法或者并用压入与压入以外的方法来固定于机壳圆筒部241。并且,衬套26具有呈环状配置的、从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部261。凸部261在周向是连续的。即,凸部261是一体形成的。由此,当将凸部261加工成了环状连续形状时,能够容易地切削衬套26。衬套26还具有在比凸部261靠上侧的位置朝向上方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衬套圆筒部262。以下,将衬套26的除衬套圆筒部262以外的部位称为“衬套基部260”。衬套基部260从轴承部23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展。衬套圆筒部262从衬套基部260连续向上方延展。定子210固定于衬套圆筒部262的外周面。S卩,定子210的铁心背部211a的内周面在比凸部261靠上方的位置固定于衬套26。线圈212的下端位于比凸部261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并且,铁心背部211a的下端与衬套26的凸部261的上表面轴向接触。由此,能够相对于衬套26容易地将定子210定位。另外,凸部261和铁心背部211a也可不接触。衬套圆筒部262的内周面与转子圆筒部222b的外周面径向对置。衬套圆筒部262是与转子圆筒部222b的外周面对置的径向对置部。在衬套圆筒部262的内周面和转子圆筒部222b的外周面之间构成轴向延展的微小的纵向间隙263。通过设置纵向间隙263,抑制了含有从密封间隙35汽化了的润滑油的空气向轴承部23的外部的移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轴承部23内的润滑油的蒸发。换言之,由纵向间隙263构成了迷宫结构。因为构成纵向间隙263的转子保持架222以及衬套26是通过将金属部件切削加工而形成的,所以能够高精度地构成迷宫间隙。衬套26包括在衬套圆筒部262的径向内侧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且与中心轴线Jl大致垂直的环状面264。环状面264为衬套基部260的上表面,该环状面264与转子圆筒部222b的下端部222e轴向对置。衬套基部260为与转子圆筒部222b的下端部222e轴向对置的轴向对置部。由衬套基部260和转子圆筒部222b的下端部222e构成径向延展的横向间隙266。由横向间隙266也构成了迷宫结构。由纵向间隙263和横向间隙266构成了复杂的迷宫结构。环状面264覆盖密封间隙35。在轴向,转子圆筒部222b的下端部222e与环状面264之间的距离、即横向间隙266的最小宽度优选不大于密封间隙35的最大宽度H1。密封间隙35的最大宽度Hl指的是可用于保持润滑油的区域的最大宽度。同样,纵向间隙263的径向最小宽度优选不大于密封间隙35的最大宽度Hl。如此,衬套26为覆盖密封间隙35的密封罩。下板部132具有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的下板圆筒部134。下板圆筒部134通过压入的方式固定于衬套26的比凸部261靠下方的外周面。即,衬套26相对于下板圆筒部134被压入。衬套26通过压入的方式固定于下板圆筒部134,由此衬套26相对于下板圆筒部134被牢固地固定。换言之,能够通过衬套26将机壳圆筒部241牢固地固定于下板部132。并且,下板圆筒部134在凸部261的下方被固定。S卩,下板圆筒部134的内周面位于比凸部261的径向外端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由此,能够使下板圆筒部134中的从凸部261的径向外端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部分的尺寸变小。并且,下板圆筒部134的上端与凸部261的下表面轴向接触。因此,能够提高定子210和下板部132的相对于衬套26的定位精度。另外,下板圆筒部134与凸部261不接触也可以。衬套26的用于固定下板圆筒部134的外周面位于比衬套圆筒部262的用于固定铁心背部211a的外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衬套26的凸部261的外周面相对于下板圆筒部134的外周面在径向位于相同的位置或者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由此,在线圈212的下端位于比凸部靠下方的位置的情况下,回避了线圈212与下板圆筒部134的接触。其结果是,能够降低马达12的高度。并且,能够使导线的占空系数增加。并且,防止了线圈212与下板圆筒部134接触,由此防止了线圈212的断线。如以上的说明,能够将轴承部23以单元形式构成,并通过衬套26牢固地固定于下板部132。接下来,对送风风扇I的制造的流程进行说明。首先,准备轴承部23,在其内部配置有图1所示的作为与转子保持架222 —体的部件而构成的轴221。接下来,将转子磁铁223固定于转子保持架222的磁铁保持圆筒部222a的内周面。将叶轮11固定于转子保持架222的磁铁保持圆筒部222a的外周面。接下来,将定子210固定于衬套26的衬套圆筒部262的外周面。在将定子210固定于衬套26后,接着将轴承部23固定于衬套26的内周面。然后,将配重配置在杯部111的下端部或者其附近。配重为含有钨等比重大的金属的粘结剂。也可在将转子磁铁223固定于转子保持架222的磁铁保持圆筒部222a的内周面之前、或者将叶轮11固定于转子保持架222的磁铁保持圆筒部222a的外周面之前,将配重配置在杯部111的下端部或者其附近。通过将配重配置在叶轮11的杯部111的下端部或者其附近,能够降低叶轮11以及马达12的旋转部22的不平衡。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由于叶轮11以及马达12的重心从中心轴线Jl偏移而导致的送风风扇I的振动。在上述的平衡修正后,将下板部132从衬套26的下方固定于衬套26,完成送风风扇I的轴承机构4的制造。通过衬套26覆盖密封间隙35而构成迷宫结构。由此,能够减少尘埃进入到轴承机构4内。通过在比密封间隙35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构成纵向间隙263,能够使迷宫结构更复杂化。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尘埃进入到轴承机构4内。其结果是,能够防止轴承性能的下降。这样,通过具有迷宫结构,即使在轴221被配置在轴承部23内而构成所谓的轴承单元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衬套26将轴承机构4牢固地固定于下板部132。在下板部相对于衬套只能从上方安装的送风风扇的情况下,需要在将下板部安装至衬套之后将衬套固定于轴承机壳。对此,送风风扇I中,可在将轴承机构4组装之后将下板部132相对于衬套26从下方安装,能够提高送风风扇I的组装的自由度。图8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轴承机构4的图。轴承部23包括从径向外侧包围轴221的圆筒状的套筒233和使套筒233的下部闭塞的轴承盖242。轴承部23为有底大致圆筒状。套筒233通过将例如不锈钢等金属部件切削加工而形成。轴承盖242直接固定于套筒233。转子圆筒部222b在套筒233的径向外侧向下方延伸。在套筒233的外周面的上部和转子圆筒部222b的内周面之间构成密封间隙35。润滑油的界面位于密封间隙35。套筒233的外周面的下部固定于衬套26。轴承机构4中,在套筒233的内周面和轴221的外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构成径向支撑轴221的径向动压轴承部31a。并且,在套筒233的上表面和第一推力部222d的下表面之间构成轴向间隙。在轴向间隙构成上轴向动压轴承部34a。在套筒233的下侧不设置轴向动压轴承部。这种情况下,在轴向,定子210的磁力中心位于比转子磁铁223的磁力中心靠下方的位置。由此,在定子210和转子磁铁223之间产生向下方吸引转子磁铁223的磁吸引力。其结果是,在送风风扇I旋转时,能够减小旋转部22相对于静止部21上浮的力。轴承机构4的其他结构与图2 —样。送风风扇I中,如图9所示,也可在转子圆筒部222b的内周面设置筒状部件281。在套筒233的外周面的上部设置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282,在轴221的下端不设置推力板。筒状部件281与突出部282轴向对置。在筒状部件281的内周面和套筒233的外周面之间构成密封间隙35。润滑油的界面位于密封间隙35。其他的结构与图8所示的送风风扇I 一样。驱动送风风扇I时,即使旋转部22受到向上方的力的作用,通过突出部282与筒状部件281轴向接触,防止了旋转部22向上方的移动。(第二实施方式)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风扇Ia的剖视图。送风风扇Ia包括与图1所示的送风风扇I的转子保持架222不同结构的转子保持架5。送风风扇Ia的其他结构与送风风扇I 一样。以下,对同样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图11为将轴承机构4附近放大表示的图。转子保持架5包括第一保持架部件51和第二保持架部件52。第一保持架部件51也为轴承机构4的一部分。第一保持架部件51包括轴511、第一推力部512和转子圆筒部513。转子圆筒部513从第一推力部512的外缘部向下方延伸。第一保持架部件51的外周面为一个圆筒面。第一推力部512的外周面为第一保持架部件51的外周面的上部。转子圆筒部513的外周面为比第一保持架部件51的上部靠下方的部位。第二保持架部件52为大致板状的环状部件,其由金属的板部件的冲压加工而成型。第二保持架部件52包括盖部521和磁铁保持圆筒部522。盖部521的内缘部包括朝向下方延伸的盖部圆筒部523。转子磁铁223固定于磁铁保持圆筒部522的内周面。叶轮11固定于磁铁保持圆筒部522的外周面。转子保持架5中,通过将盖部圆筒部523压入至转子圆筒部513,第一保持架部件51被固定于第二保持架部件52。在组装送风风扇Ia时,预先组装包括第一保持架部件51的轴承机构4。另外,轴承机构4中,在衬套26被安装至机壳圆筒部241之前,将润滑油注入至密封间隙35内。轴承机构4中,衬套基部260的环状面264与转子圆筒部513的下端部513a轴向对置。环状面264覆盖密封间隙35。在轴向,环状面264与转子圆筒部513的下端部513a之间的距离、即横向间隙266的最小宽度优选不大于密封间隙35的最大宽度。在衬套圆筒部262的内周面和转子圆筒部513的外周面之间构成轴向延展的纵向间隙263。纵向间隙263的径向最小宽度优选不大于密封间隙35的最大宽度。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衬套基部260为轴向对置部,衬套圆筒部262为径向对置部。接着,将下板部132安装在衬套26的外周面的下部。将定子210安装在衬套26的外周面的上部。将线圈212的引出线与下板部132上的电路板25连接。接着,将转子磁铁223和叶轮11分别固定于第二保持架部件52的磁铁保持圆筒部522的内周面和外周面,将盖部圆筒部523从上方压入至第一保持架部件51。此后,如图10所示,将上板部131安装至固定于下板部132的侧壁部133。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由于衬套26为覆盖密封间隙35的密封罩而能够减少尘埃进入到轴承机构4内。在将轴承机构4与送风风扇Ia的其他部件组装时,因为能够防止尘埃进入到轴承机构4内,所以组装轴承机构4与送风风扇Ia的其他部件的组装工序不需要在极度清洁的空间中进行。另外,即使轴承机构4的组装、以及轴承机构4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组装都在净室中进行,也由于密封间隙35被衬套26覆盖,从而能够降低在润滑油的界面附着杂物的几率。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轴承机构4的可靠性。由于转子保持架5由为分离的部件的第一保持架部件51和第二保持架部件52构成,能够提高送风风扇Ia的组装的自由度。在下板部相对于衬套只能从上方安装的情况下,需要按照下板部、定子和第二保持架部件的顺序将这些部件安装至轴承机构。对此,轴承机构4中,由于下板部132从下方安装至衬套26,所以定子210和第二保持架部件52的安装既可在下板部132的安装之前也可在其之后。其结果是,提高了送风风扇Ia的组装的自由度。图12是表示轴承部的其他例的图。与图8和图9 一样,也可在送风风扇Ia的轴承部23设置一个由金属形成的大的套筒234。衬套26固定于套筒234的外周面的下部。在套筒234的外周面的上部和转子圆筒部513的内周面之间构成密封间隙35。润滑油的界面位于密封间隙35。在第一推力部512的下表面和套筒234的上表面之间的第一轴向间隙34构成上轴向动压轴承部34a。另外,在第二推力部224和套筒234的下表面之间不构成轴向动压轴承部。第二推力部224作为轴511的防脱机构起作用。送风风扇Ia中,在轴向,定子210的磁力中心和图11 一样位于比转子磁铁223的磁力中心靠下方的位置,由此,在定子210和转子磁铁223之间产生向下方吸引转子磁铁223的磁吸引力。即使在图12所示的情况下,由于衬套26覆盖密封间隙35,防止了尘埃进入到轴承机构4内。图13为表示轴承机构4的其他例的图。送风风扇Ia中省略了衬套26的凸部261。并且,衬套26的下部包括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起265。送风风扇Ia的其他结构与图10所示的送风风扇I 一样。机壳圆筒部241的外周面的下部包括向下方缩径的台阶部243。突起265与台阶部243轴向接触。由此,在轴向,能够将衬套26高精度地安装至机壳圆筒部241。在组装送风风扇Ia时,将定子210从轴承机构4的下方安装至衬套26的外周面。接着,将下板部132安装于衬套26的下部。将第二保持架部件52从上方压入至第一保持架部件51。在送风风扇Ia中,由于衬套26覆盖密封间隙35,从而在送风风扇Ia的组装时也能够防止尘埃进入到轴承机构4内。另外,送风风扇Ia中,也可从轴承机构4的上方将定子210安装于衬套26的外周面。图14为表示轴承机构4的其他例的图。送风风扇Ia的衬套26的外径比第一推力部512的外径小。轴承机构4的其他的结构与图13 —样。在送风风扇Ia的组装时,能够从下方支撑第一推力部512的外缘部将第二保持架部件52安装至第一推力部512。其结果是,能够容易进行送风风扇Ia的组装。(第三实施方式)图15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风扇Ib的图。静止部21包括内侧衬套61和外侧衬套62。另外,在将轴承机构4作为马达的一个构成要素的情况下,内侧衬套61为轴承机构4的一部分,外侧衬套62为静止部21的一部分。送风风扇Ib的其他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风扇Ia—样。以下对同样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内侧衬套61为环状,且内侧衬套61包括筒状的衬套基部611、衬套环状部612和衬套上侧圆筒部613。衬套基部611通过粘接或压入的方式固定于机壳圆筒部241的外周面。另外,粘接和压入这两种方式并用也可以。衬套环状部612从衬套基部611的上端向径向外侧延展。即,衬套环状部612从轴承部23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展。在转子圆筒部513的下端部513c和衬套环状部612之间构成横向间隙266。衬套上侧圆筒部613从衬套环状部612的外缘部连续向上方延展。衬套环状部612为与转子圆筒部513的下端部513c轴向对置的轴向对置部。衬套环状部612将构成在转子圆筒部513和机壳圆筒部241之间的密封间隙35覆盖。在轴向,位于衬套上侧圆筒部613的径向内侧的环状面264和转子圆筒部513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即横向间隙266的最小宽度优选不大于密封间隙35的最大宽度。衬套上侧圆筒部613位于转子圆筒部513的径向外侧。衬套上侧圆筒部613为与转子圆筒部513的外周面对置的径向对置部。在衬套上侧圆筒部613的内周面和转子圆筒部513的外周面之间构成轴向延展的微小的纵向间隙263。通过设置纵向间隙263,能够抑制润滑油从密封间隙35蒸发。纵向间隙263的径向的最小宽度优选不大于密封间隙35的最大宽度。内侧衬套61为覆盖密封间隙35的密封罩。外侧衬套62为大致圆筒状,且外侧衬套62固定于内侧衬套61的外周面。外侧衬套62包括从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凸部261。凸部261在周向上连续。在外侧衬套62的外周面,定子210固定在比凸部261靠上侧的位置。凸部261与定子210的铁心背部的下端轴向接触。在比凸部261靠下侧的位置,下板部132的下板圆筒部134固定于外侧衬套62的外周面。凸部261与下板圆筒部134轴向接触。另外,凸部261与铁心背部也可不接触。凸部261与下板圆筒部134也可不接触。线圈212的下端位于比凸部261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优选在外侧衬套62和衬套上侧圆筒部613之间构成轴向延展的微小间隙。在径向,该微小间隙的最小宽度比纵向间隙263的最小宽度小。衬套上侧圆筒部613通过压入的方式被固定于外侧衬套62的情况下,有衬套上侧圆筒部613发生变形、衬套上侧圆筒部613的内周面与转子圆筒部513的外周面接触的可能。通过在外侧衬套62和衬套上侧圆筒部613之间构成微小间隙,能够防止衬套上侧圆筒部613的变形。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构成纵向间隙263。内侧衬套61的外周面具有包括朝向下方的面的台阶部,外侧衬套62的内周面具有包括朝向上方的面的台阶部。外侧衬套62可相对于内侧衬套61从下方安装。通过内侧衬套61的台阶部与外侧衬套62的台阶部轴向接触,容易确定内侧衬套61与外侧衬套62在轴向的相对位置。内侧衬套61的外周面为间接安装下板部132的安装面614。在组装送风风扇Ib时,预先组装轴承机构4。此时,内侧衬套61被固定至机壳圆筒部241并覆盖密封间隙35。与轴承机构4的组装分开,将定子210和下板部132固定于外侧衬套62。并且,将线圈212的引出线与下板部132上的电路板25连接。然后,通过将外侧衬套62从下方固定于内侧衬套61的外周面,来将轴承机构4和静止部21组装成一个部件。再然后,将第二保持架部件52从上方压入至第一保持架部件51。另外,也可在将外侧衬套62固定于内侧衬套61之前将第二保持架部件52固定于第一保持架部件51。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一样,由于是在内侧衬套61覆盖密封间隙35的状态下组装送风风扇lb,所以能够在送风风扇Ib的组装时减少尘埃进入到轴承机构4内。以下其他例中也是一样。通过在密封间隙35的径向外侧构成纵向间隙263,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尘埃进入到轴承机构4内。图16为表示内侧衬套61的其他例的图。衬套基部611的下部包括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起265。在机壳圆筒部241的下部设置朝向下方缩径的台阶部243,突起265与台阶部243轴向接触。通过设置突起265,在轴向,能够将内侧衬套61高精度地安装至机壳圆筒部 241。图17为表示内侧衬套61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图。图17的内侧衬套61为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圆筒状。内侧衬套61的上表面615与转子圆筒部513的下端部513c轴向对置,且内侧衬套61的上表面615覆盖密封间隙35。由此,能够在抑制尘埃进入到轴承机构4内的同时组装送风风扇lb。内侧衬套61的上部为从轴承部23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展且与转子圆筒部513的下端部513c轴向对置的轴向对置部。在转子圆筒部513的下端部513c和内侧衬套61的上部之间构成横向间隙266。横向间隙266的最小宽度优选不大于密封间隙35的最大宽度。在以后所述的图18至图20中也是一样。另外,内侧衬套61的外周面位于比转子圆筒部513的外周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外侧衬套62的上部位于转子圆筒部513的径向外侧。在外侧衬套62的上部的内周面和转子圆筒部513的外周面之间构成轴向延展的微小的纵向间隙263。因此,内侧衬套61为只具有轴向对置部而不具有径向对置部的密封罩。外侧衬套62作为具有径向对置部的间接的密封罩起作用。在以下的图18至图20中也是一样。纵向间隙263的最小宽度优选不大于密封间隙35的最大宽度。在内侧衬套61只具有轴向对置部的情况下,为了设置纵向间隙,或是为了预先固定定子210,原则上内侧衬套61的外周面成为间接安装下板部132的安装面。但是,通过在下板部132上固定定子210等方法,下板部132也可直接安装于内侧衬套61的外周面。图18为表示作为密封罩的内侧衬套61的另一其他例的图。内侧衬套61包括:固定于机壳圆筒部241的外周面的筒状的衬套基部611 ;和从衬套基部611的上端向径向外侧延展的衬套环状部612。内侧衬套61与转子圆筒部513的下端部轴向对置。具体为,衬套环状部612与转子圆筒部513的下端部轴向对置。衬套环状部612覆盖密封间隙35。与图15—样,衬套基部611的下部包括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起265。突起265与设置在机壳圆筒部241的下部的台阶部243轴向接触。与图15—样,衬套环状部612的下表面与外侧衬套62的内周面所具有的台阶部的朝向上方的面轴向接触。另一方面,与图17—样,在外侧衬套62的上部的内周面和转子圆筒部513的外周面之间构成轴向延展的微小的纵向间隙263。图19为表示内侧衬套61的另一其他例的图。内侧衬套61通过金属薄板的冲压加工而成型,且包括衬套基部611和衬套环状部612。外侧衬套62与图18—样。送风风扇Ib中,通过利用冲压加工,与切削加工相比能够更容易且便宜地制造内侧衬套61。并且,衬套环状部612的外周面与外侧衬套62不接触。即,衬套环状部612与外侧衬套62在径向隔着间隙对置。由此,能够将外侧衬套62高精度地安装至内侧衬套61。图20为表示轴承机构4的另一其他例的图。第一保持架部件51的转子圆筒部513包括从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转子凸部514。除去设置转子凸部514的位置,与图11和图19 一样,转子圆筒部513的外周面513b的直径与第一推力部512的外周面512a的直径相同。第二保持架部件52的盖部圆筒部523的下端部与转子凸部514轴向接触。将第二保持架部件52安装至第一保持架部件51时,在通过治具从下方支撑转子凸部514的状态下将盖部圆筒部523压入至转子圆筒部513。通过设置转子凸部514,在轴向,能够将第二保持架部件52高精度地安装至第一保持架部件51。另外,第一推力部512的外周面512a的直径也可比转子圆筒部513的外周面513b的直径小。图21为表示轴承机构4的另一其他例的图。在轴承机构4中,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追加密封罩7。密封罩7安装在机壳圆筒部241的外周面且位于衬套圆筒部262的径向内侧。因此,衬套26的形状与图2所示的不同。图21中衬套26不具有作为密封罩的功能。密封罩7包括轴向对置部71和径向对置部72。密封罩7为单一的部件,即为一体的部件。轴向对置部71为从轴承部23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展的圆环板状。另外,轴向对置部71只要为圆环状则不限定为板状。轴向对置部71与转子圆筒部222b的下端部轴向对置。由转子圆筒部222b的下端部和轴向对置部71构成横向间隙266。横向间隙266的最小宽度比密封间隙35的最大宽度小。径向对置部72从轴向对置部71的外缘部连续向上方延展。径向对置部72为圆筒状。径向对置部72位于转子圆筒部222b的径向外侧且与转子圆筒部222b的外周面径向对置。由转子圆筒部222b和径向对置部72构成纵向间隙263。纵向间隙263的最小宽度也比密封间隙35的最大宽度小。轴向对置部71固定于机壳圆筒部241的外周面。衬套26在轴向对置部71的下方固定于机壳圆筒部241的外周面。因此,轴承部23的比密封罩7靠下侧的外周面为供支撑轴承部23的下板部132间接进行安装的安装面244。轴承部23的机壳圆筒部241在外周面包括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245。突起245可沿全周设置,也可只设置在周向的一部分。突起245与轴向对置部71的上部轴向接触。由此,能够容易地确定密封罩7相对于轴承部23的轴向位置。采用图21的轴承机构4的送风风扇的组装与第三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即,在组装轴承机构4时,密封罩7被固定于机壳圆筒部241且覆盖密封间隙35。与轴承机构4的组装分开,将定子210以及下板部132固定于衬套26。并且,将衬套26固定于机壳圆筒部241的外周面。图21的轴承机构4中,也因为是在密封罩7覆盖密封间隙35的状态下组装送风风扇,从而能够在送风风扇的组装时减少尘埃进入到轴承机构4内。特别是,通过在密封间隙35的径向外侧构成纵向间隙263,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尘埃进入到轴承机构4内。图22为表示密封罩7的其他例的图。密封罩7与图21所示的密封罩一样包括轴向对置部71和径向对置部72,另外还包括下圆筒部73和扩大部74。密封罩7为单一的部件。下圆筒部73从圆环板状的轴向对置部71的内周部向下方延伸。下圆筒部73的内周面与轴承部23的外周面接触。由此,能够将密封罩7牢固地固定于轴承部23。并且,能够提高径向对置部72与中心轴线Jl的平行度,能够防止转子圆筒部222b与径向对置部72的接触。扩大部74位于轴向对置部71和径向对置部72相连接的连接位置。扩大部74为轴向对置部71的轴向的宽度与其他的部位相比增大的部位。扩大部74中,因为轴向对置部71朝向上方扩大,所以扩大部74也为径向对置部72的径向的宽度增大的部位。图22的扩大部74中,轴向对置部71的轴向的宽度朝向径向外侧呈台阶状地增大,不过增大的样式可为各种各样的变更。例如,也可以如图23所示的扩大部74那样,轴向对置部71的轴向的宽度朝向径向外侧逐渐增大。通过设置扩大部74,提高了轴向对置部71和径向对置部72之间的刚性,提高了密封罩7的强度。下圆筒部73和扩大部74可根据需要只设置一方。另外,图21的轴承部23的结构与图2 —样,图22的轴承部23的结构与图9 一样,不过在图21和图22中,可任意采用图2、图8、图9的轴承部23的结构或其他的结构。并且,转子保持架5的结构可为包括图10所示的第一保持架部件51和第二保持架部件52的结构,也可为其他的结构。采用图10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与图14的情况一样,优选密封罩7的外径比第一推力部512的外径小。并且,也可从密封罩7省略径向对置部72,通过密封罩7只构成横向间隙26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进行各种变更。图2所示轴承机构4中,在套筒231的上表面231b设置有第一轴向动压槽列273,但第一轴向动压槽列273也可以设置在轴承机壳232的上表面。这种情况下,在轴承机壳232的上表面的设置有第一轴向动压槽列的部位和第一推力部222d的下表面之间设置上轴向动压轴承部34a。并且,与轴承部23对置且构成轴向动压轴承部的推力部只要为包围轴的环状就可以,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承机构4中也是一样。[0131]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以及第二径向动压槽列可设置在轴221的外周面。第一轴向动压槽列也可设置在第一推力部222d的下表面。第二轴向动压槽列可设置在第二推力部224的上表面。第一轴向动压槽列也可为鲱骨形状的槽的集合体。第二轴向动压槽列中也是一样。第三实施方式中,与图9和图12 —样,也可只设置上轴向动压轴承部作为轴向动压轴承部。套筒231和机壳圆筒部241也可作为一个部件设置。第一实施方式中,衬套也可由内侧衬套和外侧衬套构成。组装送风风扇I时,组装包括内侧衬套的轴承机构,将安装有定子210和下板部132的外侧衬套固定于内侧衬套。由此,能够在抑制尘埃进入到轴承机构4内的同时组装送风风扇I。第一实施方式中,衬套26的外周面也可为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圆筒面。衬套26的外周面的直径也可朝向上方逐渐增大。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将下板部132相对于衬套26从下方安装。第二实施方式中也是一样。第三实施方式中,外侧衬套62的外周面也可为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圆筒面。外侧衬套62的外周面的直径也可朝向上方逐渐增大。与第二推力部224的上表面对置的、板容纳部239的朝向下方的面不限定为套筒231的下表面。即,下轴向动压轴承部也可构成在套筒231以外的部件和第二推力部224之间。图2、图11、图15等所示的结构中,也可以是:轴承部23的外周面包括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该突起与衬套26或内侧衬套61上作为轴向对置部起作用的内周部的上部轴向接触。由此,能够容易地确定轴承部23与衬套26或内侧衬套61的轴向相对位置。送风风扇I用于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薄型设备内的电子部件的散热。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轴承机构能够利用于各种用途的马达。并且,包括轴承机构的送风风扇可用于壳体内部的电子部件的散热以及对各种对象物供给空气等方面。另外,也能作为其他用途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送风风扇,该送风风扇包括: 马达; 叶片,其藉由所述马达以所述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以及 机壳,其容纳所述马达和所述叶片, 所述马达包括: 静止部; 轴承装置;以及 旋转部,其由所述轴承装置支撑为可相对于静止部旋转,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装置包括轴承部和环状的衬套, 所述轴承部具有轴承外壳,该轴承外壳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状的机壳圆筒部, 定子被安装在环状的衬套的外周面, 所述机壳圆筒部的外周面的下部包括向下方缩径的台阶部, 所述衬套的下部包括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起, 所述衬套被安装于所述机·壳圆筒部, 所述突起与所述台阶部轴向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包括有第一保持架部件和第二保持架部件的转子保持架, 所述第一保持架部件包括第一推力部和从所述第一推力部的外缘部向下方延伸的转子圆筒部, 所述第二保持架部件包括盖部和磁铁保持圆筒部,盖部的内缘部包括通过向下方延伸且被压入所述转子圆筒部而固定的盖部圆筒部, 转子磁铁固定于磁铁保持圆筒部的内周面, 所述叶轮固定于磁铁保持圆筒部的外周面, 在位于所述转子圆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轴承部的外周面之间的密封间隙构成密封部,润滑油的界面处于该密封部, 所述衬套具有与所述转子圆筒部的下端部轴向对置的衬套基部, 所述衬套基部的环状面覆盖所述密封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子圆筒部的下端部和从所述衬套基部的上端向径向外侧延展的衬套环状部之间构成的横向间隙的最小宽度不大于所述密封间隙的最大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套具有向上方延伸的圆筒状的衬套圆筒部, 所述衬套的内周面通过粘接或压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轴承机壳的外周面的下部, 在位于所述转子圆筒部的内周面和所述轴承部的外周面之间的密封间隙构成密封部,润滑油的界面处于该密封部, 在所述衬套圆筒部的内周面和所述转子圆筒部的外周面之间构成轴向延展的纵向间隙,所述纵向间隙的纵向最小宽度不大于所述密封间隙的最大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止部包括由金属板冲压加工形成的板状的部件的下板部,下板部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状的下板圆筒部, 所述下板圆筒部通过压入的方式固定于比所述凸部靠下方的外周面。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送风风扇。该送风风扇包括马达;叶片,其藉由所述马达以所述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以及机壳,其容纳所述马达和所述叶片。所述马达包括静止部;轴承装置;以及旋转部,其由所述轴承装置支撑为可相对于静止部旋转。所述轴承装置包括轴承部和环状的衬套,所述轴承部具有轴承外壳,该轴承外壳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状的机壳圆筒部,定子被安装在环状的衬套的外周面,所述机壳圆筒部的外周面的下部包括向下方缩径的台阶部,所述衬套的下部包括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起,所述衬套被安装于所述机壳圆筒部,所述突起与所述台阶部轴向接触。文档编号F04D29/056GK203161571SQ20132003975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发明者长谷川朋广, 松本俊二, 菊一贵宏, 西尾允仁, 山田典明, 大津觉, 豊岛弘祥, 依田圭人 申请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9/17050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