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空吸自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6:28:32
专利名称:液体空吸自流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俯液桶(或罐)中吸取液体并自流输入其它容器,特别是载重汽车从车箱备油桶中把油料吸入油箱的装置。汽车在边远山区长途行驶时,常带有备用油料于车箱内,途中加油时,通常采用把软管一端插入储油桶,另一端用口吸方法排除导管内气体,使油料自流入油箱。这种方法有很大一部分人难于操作、且油料和挥发气体易被吸入口腔和气管,对人体造成危害。也有使用《吸取抽机》来代替《口吸法》的,但此法全靠推拉《抽机》活塞杆往复运动才能完成加油过程,操作停止时,加油也即暂停,无法形成自流、且耗费体力大、时间较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液体空吸自流装置,它能迅速排除导管内气体,产生负压,使油料自流入油箱,取代《口吸法》,避免油料与人体直接接触,从而,有效地防止对人体的危害。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联通密封内套的导管内设置一个进气阀门和一个排气阀门,在两阀门相通的导管之间设置一个通断开关,当关闭通断开关,压缩和放松活动顶盖时,可以排除导管内气体,连续操作时,管内负压增大,油料被吸入导管,此时打开通断开关油料自然流入油箱。本实用新型只需在连通吸排气导管之间加装一个通断开关,由于通断开关的关闭或开通,即可分别实现排除导管内气体,吸入油料并自流输出的转换控制。所以结构特别简单、使用方便。关于吸排气的方法,也可采用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行的方法来实现,但此法对活塞与缸体之间的精度要求较高,造价昂贵。故本实用新型改用密封性能较好的耐油橡胶或软质塑料作密封内套。通过对该内套的压缩和放松来实现吸排气目的。壳体用硬质塑料制造可节省有色金属的耗费。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体空吸自流装置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视图。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该装置包括一个活动顶盖〈1〉可在壳体〈3〉内上下活动。壳体内有一个软质密封内套〈2〉,该内套下部在中壳体〈3〉与底座〈4〉之间用螺丝〈14〉和螺母〈15〉固定紧,形成密闭气室〈21〉,内套上部与底座之间用吸力弹簧〈12〉支撑,为防止弹簧移位和内套顶磨损,用弹簧座〈11〉固定,进液管〈8〉通往内套之间设置一个进气阀门〈9〉,由出液管口〈19〉通往内套之间设置一个排气阀门〈17〉,〈7〉和〈18〉是吸排气阀门弹簧,功能在于加强阀门的密闭性能和准确开闭。〈5〉和〈13〉是阀门弹簧压力调整螺丝,调整它的松紧、可以改变阀门弹簧压力的大小,该螺丝中部有进气孔〈6〉和排气孔〈16〉,是进排气的通道。在连通进排气阀门〈9〉和〈17〉之间的导管中设有通断开关〈10〉,图中通断开关〈10〉处于关闭导管通道的位置。在沿箭头〈20〉所指方向压下活塞顶盖〈1〉时,密封内套〈2〉下行收缩,气体压开排气阀门经出液管口〈19〉排出;放松顶盖〈1〉时,在吸力弹簧〈12〉的反作用下,密封内套〈2〉上行到原来位置。此时排气阀门〈17〉关闭,进气阀门〈9〉打开吸气,如此反复,导管内负压增大,液体被吸入导管,打开通断开关〈10〉、液体即流入接收容器。由于储液位置高于出液管口位置,在《空吸作用》下,能保持管内液体自流。连结进液管接头〈8〉的导管长短根据需要决定。本装置不仅适用油料、也适用于任何水质、酒类等液体物质的类似吸输。权利要求1.从储液桶或灌中吸取液体并使其自输入其它接收容器,特别是从车箱备用油桶中把油料吸入到油箱的液体空吸自流装置,其特征是有一个由活动顶盖(1)和密封内套(2)、吸力弹簧(12)组成的密闭气室(21),在密闭气室与导管的通道中设有一个进气阀门(9)和一个排气阀门(17),在进气阀门与排气阀门的通道之间设有一个通断开关(10),连接进气阀门(9)一端的进液管头(8)与进液胶管相连通,连接排气阀门一端的出液管口(19)与接收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连通密闭气室(21)的进气阀门(9)和排气阀门(17)。在进排气阀门之间通道中设置通断开关(10)。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在连接进气阀门(9)和排气阀门(17)的通道中设置通断开关〈10〉。专利摘要液体空吸自流装置涉及一种从储液器中吸取液体并自流转输到其它容器的装置,主要用于车辆从车箱备用油桶吸油到油箱,也适用于类似液体物的吸输。通常这项操作采用<口吸法>吸出导管气体达到输液目的,此法易把液体吸入口腔和气管;对人体造成危害。该装置主要由顶盖(1),内套(2),壳体(3),进气阀(9),排气阀(17),开关(10)组成。本装置结构简单,主件可用塑料制造。文档编号F04B43/08GK2071263SQ9020585公开日1991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29日发明者马庚林 申请人:马庚林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9/1730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