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测时钟表制品的制造及其维修技术 > 一种防水密封的智能手表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防水密封的智能手表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09:47:3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防水密封的智能手表保护壳。背景技术:2.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手表大部分防水性能不是很好,针对于智能手表的防护壳,现有的产品只能说是起到对智能手表的防磕碰的作用,但是其密封性不佳,且不防水不防尘,所以在正常佩戴智能手表时,佩戴者不会像戴着机械表或石英表那样直接接触水。3.因此,在先专利2021216180993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防水表壳及防水手表,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上四周边角呈弧形的顶盖,所述顶盖上端设有四周边角呈弧形的电子玻璃板,所述顶盖上端表面设有四周边角呈弧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电子玻璃板相对应抵接,所述凹槽内部二次注塑成型有tpe橡胶材料的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的上端与所述凹槽卡接,所述密封垫圈的下端与所述底座抵接。4.然而上述已公开的专利在电子玻璃板与顶盖之间的安装位置上通过密封垫圈,仅能实现第一重防水,一旦发生渗水问题,水仍然可以透入到手表内。因此认为防水效果不够理想。技术实现要素: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密封的智能手表保护壳,其在保护壳主体的内壁面增加了一圈防水圈,防水圈可以压在智能电子手表的表面,进一步防水,防水效果更好。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7.一种防水密封的智能手表保护壳,包括8.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第一包边、第二包边、第三包边、第四包边,由各包边首尾相连围合形成一用于包围智能手表的空腔;其中一组相对包边上设有用于对应智能手表按键的通孔;另一组相对包边上设有用于供智能手表表带活动的避让口;9.透明罩,透明罩罩设于主体之顶部开孔位置,所述主体的空腔顶沿内侧有凹台,所述透明罩通过粘胶固定于所述凹台;10.防水圈,是环形结构,所述防水圈通过一体镶嵌成型的方式结合于所述主体内壁面。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包边、第二包边、第三包边、第四包边都有顶沿和侧沿,所述顶沿向中间收拢,使得顶部开孔之尺寸小于空腔之尺寸,所述顶沿和侧沿相交接的位置设有防水凹槽,所述防水圈嵌设于所述防水凹槽,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与主体形成一体。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明罩与所述凹台之间的粘胶固化形成胶水圈。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一底盖,所述底盖扣合于所述主体。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一组相对包边之底部设有第一倒扣,所述底盖的一组相对侧边设有第二倒扣,当所述第一倒扣与第二倒扣相结合时,所述底盖固定于所述主体。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盖两侧对应智能手表之表带的位置设有表带按键孔。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表带按键孔上设有按压块。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明罩为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的一面复合有防爆膜。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为硬质塑胶或橡胶,所述防水圈是软质塑胶、橡胶或硅胶。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对应智能手表按键的通孔包括位于第一包边上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以及位于第三包边上的第四通孔。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一种防水密封的智能手表保护壳,包括主体、透明罩、防水圈和底盖。所述透明罩通过胶水粘合于主体之顶部的开孔位置,直接用胶水粘合既起到透明罩的安装功能,固化后的胶水形成胶水圈又起到防水功能。尤其是,还在主体之内壁面增加了一圈防水圈,所述防水圈通过一体镶嵌成型的方式结合于所述主体内壁面,不需要分体安装,不存在脱落问题。防水圈的功能是用于压住智能手表的玻璃表面,防止水气渗到智能手表内部,从而达到了手表保护壳更好的防水效果。21.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23.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24.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25.图4是图3中a-a的示意图;26.图5是图3中b-b的示意图;27.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28.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29.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30.图9是图8中a-a的示意图;31.图10是图8中b-b的示意图;32.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33.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的分解图。34.附图标识说明:35.10、主体ꢀꢀꢀꢀꢀꢀꢀꢀꢀꢀꢀꢀꢀꢀꢀꢀꢀꢀꢀꢀ101、顶沿36.102、侧沿ꢀꢀꢀꢀꢀꢀꢀꢀꢀꢀꢀꢀꢀꢀꢀꢀꢀꢀꢀ103、防水凹槽37.104、第一倒扣ꢀꢀꢀꢀꢀꢀꢀꢀꢀꢀꢀꢀꢀꢀꢀ11、第一包边38.12、第二包边ꢀꢀꢀꢀꢀꢀꢀꢀꢀꢀꢀꢀꢀꢀꢀꢀ13、第三包边39.14、第四包边ꢀꢀꢀꢀꢀꢀꢀꢀꢀꢀꢀꢀꢀꢀꢀꢀ15、空腔40.16、通孔ꢀꢀꢀꢀꢀꢀꢀꢀꢀꢀꢀꢀꢀꢀꢀꢀꢀꢀꢀꢀ161、第一通孔41.162、第二通孔ꢀꢀꢀꢀꢀꢀꢀꢀꢀꢀꢀꢀꢀꢀꢀ163、第三通孔42.164、第四通孔ꢀꢀꢀꢀꢀꢀꢀꢀꢀꢀꢀꢀꢀꢀꢀ17、避让口43.18、凹台ꢀꢀꢀꢀꢀꢀꢀꢀꢀꢀꢀꢀꢀꢀꢀꢀꢀꢀꢀꢀ181、防水沟44.19、胶水圈ꢀꢀꢀꢀꢀꢀꢀꢀꢀꢀꢀꢀꢀꢀꢀꢀꢀꢀ1001、展示面45.1002、防撞突起ꢀꢀꢀꢀꢀꢀꢀꢀꢀꢀꢀꢀꢀꢀ1003、钻石46.20、透明罩ꢀꢀꢀꢀꢀꢀꢀꢀꢀꢀꢀꢀꢀꢀꢀꢀꢀꢀ30、防水圈47.40、底盖ꢀꢀꢀꢀꢀꢀꢀꢀꢀꢀꢀꢀꢀꢀꢀꢀꢀꢀꢀꢀ41、第二倒扣48.42、表带按键孔ꢀꢀꢀꢀꢀꢀꢀꢀꢀꢀꢀꢀꢀꢀ43、按压块。具体实施方式49.实施例一50.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防水密封的智能手表保护壳,包括主体10、透明罩20、防水圈30和底盖40。51.其中,所述主体10具有第一包边11、第二包边12、第三包边13、第四包边14,由各包边首尾相连围合形成一用于包围智能手表的空腔15;空腔15用于装入智能手表,利用第一包边11、第二包边12、第三包边13、第四包边14可以包围智能的外周,起到防碰撞、防刮花的效果。52.其中一组相对包边11、13上设有用于对应智能手表按键的通孔16;另一组相对包边12、14上设有用于供智能手表表带活动的避让口17。通孔 16可以依据不同的手表型号而有不同的排布方式,不同型号的手表因为按键数量不同,通孔16的数量也可以因此而增减变化。本实施例中,所述对应智能手表按键的通孔16包括位于第一包边11上的第一通孔161、第二通孔162、第三通孔163,以及位于第三包边13上的第四通孔164。53.所述透明罩20为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的一面复合有防爆膜。透明罩20罩设于主体10之顶部开孔位置。所述主体10的空腔15顶沿101内侧有凹台18,所述透明罩20通过粘胶固定于所述凹台18。凹台18的设计可以形成安装透明罩20下沉空间,避免透明罩20安装后因为透明罩20的厚度而向上凸起。以及凹台18还起到限位作用,凹台18四周所形成的挡边可以防止透明罩20安装时走位、歪斜、不平整。凹台18之底面内侧还设有防水沟181,一方面方便胶水渗入使得胶水粘得更稳固,还可以起到防水功能。5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透明罩20与所述凹台18之间仅通过胶水粘合,所述透明罩20与所述凹台18之间的粘胶固化后可能会形成胶水圈19,胶水的主要功能是用于使得透明罩20与所述主体10相结合,除此之外,固化后的胶水圈19同时也能起到防水功能。55.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0的空腔15内侧增加了防水圈30的设计。所述防水圈30是环形结构,所述防水圈30通过一体镶嵌成型的方式结合于所述主体10内壁面。防水圈30的功能是用于压住智能手表的玻璃表面,防止水气渗到智能手表内部。56.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一包边11、第二包边12、第三包边13、第四包边 14都有顶沿101和侧沿102,所述顶沿101向中间收拢,使得顶部开孔之尺寸小于空腔15之尺寸,所述顶沿101和侧沿102相交接的位置设有防水凹槽 103,所述防水圈30嵌设于所述防水凹槽103,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与主体 10形成一体。注塑成型亦称之为二次注塑成型或者一体镶嵌成型(molding 成型)。57.由于所述主体10为硬质塑胶或橡胶,所述防水圈30是软质塑胶、橡胶、硅胶。硬的主体10防撞防摔性能更好,而且材质上显得大方有质感。而防水圈30必须是软的材质,因此需要二次注塑成型才可使得防水圈30可以与主体10相结合在一起。58.所述底盖40扣合于所述主体10。底盖40、主体10、透明罩20三者形成了智能手表的全包围,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0一组相对包边11、13之底部设有第一倒扣104,所述底盖40的一组相对侧设有第二倒扣41,当所述第一倒扣104与第二倒扣41相结合时,所述底盖40固定于所述主体10。第一倒扣104与第二倒扣41之间是可拆式结构,当需要将智能手表从空腔15中取下时,先打开底盖40。59.所述底盖40两侧对应智能手表之表带的位置设有表带按键孔42,表带与智能手表是可拆式结构,在智能手表上有一个用于拆表带的按键,所述底盖40也在拆表带的按键的对应位置设置表带按键孔42。除此之外,所述表带按键孔42上设有按压块43,按压块43与底盖40之间的连接是悬挂式,因此使用时可以对按压块43施力,再通过按压块43触发拆表带的按键,以达到解开表带的效果。60.实施例二61.请参照图6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防水密封的智能手表保护壳,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设计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主体10的形状结构。62.本实施例中的保护壳主体10,其第一包边11、第二包边12、第三包边 13、第四包边14之侧沿102呈直立式结构,有别于第一实施例的圆弧形过渡结构。并且所述各包边之顶沿101有更宽的展示面1001,从而使得智能手表保护壳更具立体感,给人一种较为大气的感觉。以及还在相邻两条包边之间的转角位置设置了防撞突起1002,不但增强了防撞性能,而且起到更好的装饰性。63.实施例三64.请参照图8至图10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三种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防水密封的智能手表保护壳,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设计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主体10的形状结构。本实施例中的保护壳主体10之顶部有一圈钻石1003,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65.实施例四66.请参照图11至图1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四种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防水密封的智能手表保护壳,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设计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主体10的形状结构。本实施例中的保护壳主体10之顶部有两圈钻石1003,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6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一种防水密封的智能手表保护壳,包括主体10、透明罩20、防水圈30和底盖40。所述透明罩20通过胶水粘合于主体10之顶部的开孔位置,直接用胶水粘合既起到透明罩20 的安装功能,固化后的胶水形成胶水圈19又起到防水功能。尤其是,还在主体10之内壁面增加了一圈防水圈30,所述防水圈30通过一体镶嵌成型的方式结合于所述主体10内壁面,不需要分体安装,不存在脱落问题。防水圈30的功能是用于压住智能手表的玻璃表面,防止水气渗到智能手表内部。从而达到了手表保护壳更好的防水效果。6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509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