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测时钟表制品的制造及其维修技术 > 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  正文

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0:07:40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穿戴设备功能的日渐丰富,市面上出现了表盘可相对表带转动的智能穿戴设备,以便更好地实现智能穿戴设备的多功能化。但该类智能穿戴设备,通常只能佩戴在手腕上进行交互操作,使用场景比较受限,在某些使用场景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例如在嘈杂环境进行通话时,只能将手腕抬起并贴近用户的耳朵,以使表盘贴近用户的耳朵进行通话,但是,采用这样的通话方式,需要用户的手腕长时间保持相同的姿势,容易造成用户的手腕乏累,给用户带来不舒适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能够将主机本体从底部支架拆卸下来,使得用户能够手握主机本体进行通话、拍摄等,操作便利性和场景适应性更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主机,包括:

3、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设有第一轴孔;

4、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轴孔;

5、活动结构,所述活动结构设于所述转动轴并位于所述第一轴孔外,所述活动结构在所述转动轴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底部支架发生转动;以及

6、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与所述活动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机本体在所述活动结构的转动带动下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活动结构可拆卸,以使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底部支架可分离。

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架还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轴孔的外周,所述活动结构可相对所述底部支架转动至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或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间距;

8、所述活动结构转动至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时,所述活动结构与所述主机本体连接以实现所述底部支架与所述主机本体的连接;

9、所述活动结构转动至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所述间距时,所述活动结构可与所述主机本体分离,以实现所述底部支架与所述主机本体的分离。

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结构包括第一移动部件、第二移动部件和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移动部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设于所述转动轴,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在所述转动轴的带动下转动至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或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所述间距,所述第二移动部件可活动设于所述转动轴,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设于所述转动轴并与所述第一移动部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移动部件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所述间距时提供使所述第一移动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作用力;

11、所述第一移动部件转动至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时,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二移动部件与所述主机本体连接,以实现所述底部支架与所述主机本体的连接;

12、所述第一移动部件转动至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所述间距时,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可相对所述转动轴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移动部件与所述主机本体分离,以实现所述底部支架与所述主机本体的分离;

13、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

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移动部件可移动设于所述转动轴,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设于所述转动轴并与所述第二移动部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二移动部件移动的作用力;

15、所述第一移动部件转动至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时,所述第一移动部件与所述第二移动部件抵接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以保持所述第二移动部件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的状态;

16、所述第一移动部件转动至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所述间距时,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可相对所述转动轴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移动部件与所述第二移动部件分离,以使所述第二移动部件移动至与所述主机本体分离并压缩所述第二弹性部件。

1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机本体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用于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外周,所述连接槽的侧壁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移动部件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或分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设有倒角,所述倒角用于对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分离提供导向。

1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具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移动部件具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抵接或分离;

19、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抵接时,所述第二移动部件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

20、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分离,所述第二移动部件可移动至与所述主机本体分离并压缩所述第二弹性部件。

2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部件设于所述第一移动部件;

22、所述第一移动部件转动至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时,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以保持所述第二移动部件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的状态;

23、所述第一移动部件转动至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所述间距时,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部件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可相对所述转动轴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移动部件可分离于所述主机本体。

2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机本体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用于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外周,所述连接槽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连接槽的侧壁对应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位置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移动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孔内或移动至所述限位孔外,以实现所述第二移动部件与所述主机本体的连接或分离。

2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环绕在所述第一轴孔的外周的环形结构,所述限位部的内环面设置有容纳部,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在所述转动轴的带动下转动至所述容纳部外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或者转动至所述容纳部内并与所述容纳部之间形成所述间距。

2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为贯穿所述限位部的外周面的缺口。

2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的至少一个侧壁面为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为斜面或弧面,所述第一移动部件与所述导向面连接或与所述导向面之间形成所述间距,且在所述第一移动部件与所述导向面连接时,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在所述转动轴的带动下可相对所述导向面滑动。

2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具有用于与所述导向面连接或与所述导向面之间形成所述间距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形状为锥形。

2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的端面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开口方向不同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移动部件、所述第二移动部件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可移动至所述第一开口外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或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所述间距;

30、所述第二移动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外与所述主机本体连接或分离,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和所述容纳槽的侧壁面。

3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为阶梯槽,包括沿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开口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设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槽体设有所述第二开口;

32、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包括沿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设于所述第一槽体,且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并位于所述第二槽体内,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槽体的侧壁面;

33、所述第二移动部件设于所述第二槽体,且所述第二移动部件与所述第二部分抵接或分离,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槽体的侧壁面。

3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开口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设于安装腔,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开口外与所述第一槽体的侧壁面连接。

3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为阶梯槽,包括沿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开口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具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槽体具有所述第二开口;

36、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包括沿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设于所述第一槽体,且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并位于所述第二槽体内,所述第二移动部件设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槽体的侧壁面。

3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包括相互连接的轴体部分和连接部分,所述轴体部分的背离所述连接部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轴孔,所述连接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轴孔外,且在垂直于所述轴体部分的轴线的上,所述活动结构设于所述连接部分。

3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主机还包括第一螺旋部件和第一阻尼部件,所述第一螺旋部件螺旋套设于所述轴体部分并位于所述第一轴孔内,所述第一阻尼部件套设于所述轴体部分并位于所述第一轴孔内,所述第一阻尼部件抵接于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一螺旋部件之间,所述第一阻尼部件用于提供所述转动轴保持相对所述第一轴孔转动后的状态的作用力。

3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主机还包括固定部件和档位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设于所述底部支架,所述固定部件对应所述第一轴孔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轴体部分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轴孔,所述档位部件套设于所述轴体部分并位于所述第一轴孔内,所述档位部件抵接于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一阻尼部件之间;

40、所述固定部件的朝向所述档位部件的一面设有两个凹陷部,两个所述凹陷部关于所述固定部件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档位部件的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的一面形成有两个第二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关于所述档位部件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轴体部分相对所述第一轴孔转动至所述预设角度时,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分别卡接于两个所述凹陷部内。

4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主机还包括连接部件以及翻转轴,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活动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部件设有沿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设有贯穿的第二轴孔,所述翻转轴可转动穿设于所述第二轴孔并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以带动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连接部件可转动以相对所述底部支架翻转。

4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主机还包括第二螺旋部件和第二阻尼部件,所述第二螺旋部件螺旋套设于所述转动轴并位于所述第二轴孔外,所述第二阻尼部件套设于所述翻转轴并位于所述第二轴孔外,所述第二阻尼部件抵接于所述凸台和所述第二螺旋部件之间,所述第二阻尼部件用于提供所述翻转动轴保持相对所述第二轴孔转动后的状态的作用力。

4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架还设有第一磁性部件,所述主机本体对应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位置设有第二磁性部件,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相互吸合或分离。

4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架还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磁性部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主机本体还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磁性部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45、所述智能主机还包括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所述第一保护板封盖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开口,所述第二保护板封盖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开口。

46、第二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穿戴部件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智能主机,所述穿戴部件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架,所述穿戴部件用于供人体穿戴。

4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4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通过在在转动轴上设置活动结构,使得该活动结构能够在该转动轴的带动下发生转动,且活动结构在转动预设角度时,主机本体相对活动结构可拆卸,以使主机本体相对底部支架可分离,以将主机本体从底部支架取下来,采用这样的方式,便于调整主机本体上的摄像头的朝向,以满足用户不同使用场合、不同使用场景对于摄像头的操作需求,可操作便利性和场景适应性更高,便于实现通话和拍摄等功能,给用户使用智能穿戴设备提供了便捷性,更加方便用户的使用。

49、尤其是当将该智能主机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且用户佩戴该智能穿戴设备进行通话时,无需将手臂抬起方能将主机本体贴近用户的耳朵,而是将主机本体从支架取卸下来便可,同样可以将主机本体贴近用户的耳朵实现通话。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仅方便用户在佩戴智能穿戴设备时进行通话,给用户带来舒适的使用体验;同时也有利于主机本体在进行长时间通话时的散热,避免出现烫伤用户手臂皮肤的情况。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517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