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牢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0:45:57
本技术涉及色牢度检测,具体涉及一种色牢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色牢度又称染色牢度、染色坚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根据试样的变色和未染色贴衬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牢度等级,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内在质量测试中一项常规检测项目,纺织品在染色完成后需要对试样进行色牢度检测,面料色牢度的分类分为多种,要求也各不相同,具体的色牢度的分类指标也不尽相同,色牢度的好与差,直接涉及人体的健康安全,色牢度差的产品在穿着过程中,碰到雨水、汗水就会造成面料上的颜料脱落褪色,则其中染料的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都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人体皮肤的健康,另一方面还会影响穿在身上的其它服装被沾色,或者与其他衣物洗涤时染脏其他衣物,因而在纺织品制作完成后,需要利用色牢度检测装置对纺织品的色牢度进行检测,以保证纺织品的色牢度在规定数值范围内。
2、公告号为cn20989466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纺织品水洗沾色牢度测试装置,包括设备外壳、盖板、凹槽、卡接装置、容器、驱动电机、连接块、搅动辊、转动块、搅拌杆、电机支撑座、加热板、支撑板和排水管,所述设备外壳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一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设备外壳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凹槽一侧设有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一侧设有容器,此纺织品水洗沾色牢度测试装置,纺织品水洗沾色牢度测试装置不仅可以有效的测试纺织品的水洗沾色牢度,还通过卡接装置简单的将容器拆卸下来,然后将容器清理干净,不会影响下一次的纺织品的测试,测试更加精确,提升工艺的检测准确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的前提下,提升了生产效率。
3、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需要将容器拆卸下来才能清理干净容器的内部,导致在对容器清洗时不够便捷,增加了工作人员清洗检测装置时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的色牢度检测装置在对容器清洗时不够便捷,增加了工作人员清洗检测装置时的工作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牢度检测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色牢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织物容器以及进气结构,所述检测箱上设置有封盖,所述织物容器设置在所述检测箱内,所述进气结构设置在所述织物容器底部并与所述织物容器的内部连通。
3、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结构包括主进气管、环形进气管和若干条副进气管,所述主进气管与所述环形进气管连通,所述环形进气管与各副进气管连通,环形进气管环绕设置在所述织物容器的外侧,各副进气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织物容器进入所述织物容器的内部,各副进气管进入所述织物容器的内部的一端上均匀布设出若干出气孔,所述主进气管远离所述环形进气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检测箱,所述主进气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4、进一步地,所述织物容器包括罐身和罐盖,所述罐盖与所述罐身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气结构设置在所述罐身远离所述罐盖的一端。
5、进一步地,所述织物容器上设有贯穿其侧壁并水平向外延伸的承托管,所述承托管的两端部互相连通,并在中间形成容纳腔,各副进气管通过所述容纳腔进入到所述织物容器的内部。
6、进一步地,各副进气管远离环形进气管的一端分别朝向所述织物容器底部的中心。
7、进一步地,副进气管设置有六条以上,每条副进气管上的出气孔均设置有八个以上。
8、进一步地,所述织物容器固定设置在一底座上,所述底座和所述织物容器之间设置有减震材料层。
9、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材料层采用橡胶材料。
10、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箱设置有两个工作区,两个工作区内均设置有若干个织物容器。
11、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恒温结构。
1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色牢度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检测箱,用于放置织物容器,便于色牢度检测的进行,通过设置织物容器,用于放置待检测的织物;通过设置进气结构,往进气结构通入压缩气体,在水洗时,用于充分搅动织物,保证水洗效果,同时当水洗完成后,能够织物容器内部进行全面清洁,通入的压缩气体能够不断翻滚清洗液,令清洗液与织物容器的罐壁进行碰撞,提高对织物容器清洗的便利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因而本实用新型的色牢度检测装置无需将织物容器拆卸下来就能有效清理干净织物容器与搅拌组件,为工作人员降低其工作量,增加了清洗的效率。
技术特征:1.一种色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箱(1)、织物容器(2)以及进气结构(3),所述检测箱(1)上设置有封盖(11),所述织物容器(2)设置在所述检测箱(1)内,所述进气结构(3)设置在所述织物容器(2)底部并与所述织物容器(2)的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3)包括主进气管(31)、环形进气管(32)和若干条副进气管(33),所述主进气管(31)与所述环形进气管(32)连通,所述环形进气管(32)与各副进气管(33)连通,环形进气管(32)环绕设置在所述织物容器(2)的外侧,各副进气管(33)的一端贯穿所述织物容器(2)进入所述织物容器(2)的内部,各副进气管(33)进入所述织物容器(2)的内部的一端上均匀布设出若干出气孔(34),所述主进气管(31)远离所述环形进气管(32)的一端贯穿所述检测箱(1),所述主进气管(31)上设置有开关阀(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容器(2)包括罐身(21)和罐盖(22),所述罐盖(22)与所述罐身(21)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气结构(3)设置在所述罐身(21)远离所述罐盖(22)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容器(2)上设有贯穿其侧壁并水平向外延伸的承托管(23),所述承托管(23)的两端部互相连通,并在中间形成容纳腔,各副进气管(33)通过所述容纳腔进入到所述织物容器(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色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副进气管(33)远离环形进气管(32)的一端分别朝向所述织物容器(2)底部的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色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副进气管(33)设置有六条以上,每条副进气管(33)上的出气孔(34)均设置有八个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容器(2)固定设置在一底座(4)上,所述底座(4)和所述织物容器(2)之间设置有减震材料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色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材料层采用橡胶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设置有两个工作区,两个工作区内均设置有若干个织物容器(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内设置有恒温结构。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色牢度检测装置,涉及色牢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检测箱、织物容器以及进气结构,所述检测箱上设置有封盖,所述织物容器设置在所述检测箱内,所述进气结构设置在所述织物容器底部并与所述织物容器的内部连通;本技术的色牢度检测装置无需将织物容器拆卸下来就能有效清理干净织物容器,为工作人员降低其工作量,增加了清洗的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织物的水洗搅拌效果。技术研发人员:老燕玉,吴芷萱,李万辉,张珍竹,黄娜,黎慧珊,蔡炜绮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联品检(佛山)检验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1技术公布日:2024/7/2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5418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