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0:50:23

本技术涉及气体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

背景技术:

1、红外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基于气体分子的近红外光谱选择吸收特性,利用气体浓度与吸收强度关系(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鉴别气体组分并确定其浓度的气体传感装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目前社会正逐步进入智能化时代以及物联网时代,各种传感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相应地,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2、现有的红外气体传感器,一般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隔板以形成气室,隔板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安装孔,供红外光源和红外探测器以及其他电器零件对应安装,红外光经过气室中的反射结构反射,最后由红外探测器接收。安装时为了防止进入气室中的气体进入气室外的壳体中,需要在上述电器零件与安装孔之间进行点胶密封处理,这样就导致需要点胶的地方比较多,而且受限于结构和光线,点胶过程又需要较为复杂及精细的操作,导致制造过程麻烦且繁琐,而且生产效率低。而且现有的红外气体传感器所使用的红外探测器需要定制的集成有滤光片的红外探测器,普通红外探测器不行,导致了制造成本的增加,也增加了红外探测器的高度,增加了红外气体传感器的尺寸。如果采用普通的红外探测器,则需要额外安装滤光片,也会导致红外气体传感器整体尺寸较大,而且制造过程更加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点胶位置较多带来的生产效率低以及需要设置滤光片导致产品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隔板以与壳体形成气室,壳体上设置有与气室连通的气孔,壳体中与气室相背的隔板另一侧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红外光源和红外探测器,气室中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反射结构用于反射红外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区,红外光源与隔板之间以及红外探测器与隔板之间均间隔设置或抵接接触设置,第一透光区与红外光源相对设置供红外线穿过进入气室,第二透光区与红外探测器相对设置,进入气室中的红外光线经过反射结构反射后由第二透光区穿出气室,被红外探测器接收。

3、所述隔板上于第一透光区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增透膜。

4、所述隔板上于第二透光区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增透膜。

5、所述隔板采用绝缘透光材料,隔板位于气室中的侧面上于第一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区以外的部分上设置有反射膜。

6、所述壳体包括筒体和上盖,隔板设置于筒体内并与筒体及上盖形成气室,气孔设置于上盖上;反射结构包括设置于上盖内侧面上的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和第三反射面,红外光源的光线经隔板上的第一透光区穿过,再经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三反射面反射,再穿过第二透光区进入红外探测器。

7、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三反射面均为抛物面,所述红外光源的位置与第一反射面的焦点重合,所述红外探测器的位置与第三反射面的焦点重合。

8、所述上盖与筒体的上端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9、所述上盖与筒体之间设置有便于安装的第一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筒体内壁上的第一定位柱,上盖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柱上下导向配合的第一导向槽。

10、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将筒体内腔分割成上部的光学层腔体和下部的电子层腔体,隔板设置于电子层腔体中并与环形凸起的下侧面密封配合,上盖设置于光学层腔体中;所述隔板与筒体之间设置有便于安装的第二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筒体内壁上的第二定位柱,隔板上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柱上下导向移动安装的第二导向槽。

11、所述壳体还包括下安装板,电路板设置于下安装板的上侧面上,下安装板上设置有于电路板连接的插针,下安装板安装于电子层腔体中,且下安装板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柱上下导向移动安装的第三定位槽。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中隔板上不设置供红外光源及红外探测器安装的通孔,红外光源与隔板之间以及红外探测器与隔板之间均间隔设置或相抵接触设置,也就是红外光源与隔板之间以及红外探测器与隔板之间没有安装间隙,也就省去了点胶过程,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隔板上除了第一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区,其余部分均为不透光区,隔板可以起到滤光片的作用,在生产时可以选用普通的红外探测器例如选用不带滤光片的型号即可满足使用,而不用选用定制的带有滤光片的红外探测器,降低了生产成本,也能够降低红外气体传感器的封装尺寸和器件高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隔板以与壳体形成气室,壳体上设置有与气室连通的气孔,壳体中与气室相背的隔板另一侧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红外光源和红外探测器,气室中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反射结构用于反射红外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区,红外光源与隔板之间以及红外探测器与隔板之间均间隔设置或抵接接触设置,第一透光区与红外光源相对设置供红外线穿过进入气室,第二透光区与红外探测器相对设置,进入气室中的红外光线经过反射结构反射后由第二透光区穿出气室,被红外探测器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于第一透光区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增透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于第二透光区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增透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采用绝缘透光材料,隔板位于气室中的侧面上于第一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区以外的部分上设置有反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筒体和上盖,隔板设置于筒体内并与筒体及上盖形成气室,气孔设置于上盖上;反射结构包括设置于上盖内侧面上的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和第三反射面,红外光源的光线经隔板上的第一透光区穿过,再经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三反射面反射,再穿过第二透光区进入红外探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三反射面均为抛物面,所述红外光源的位置与第一反射面的焦点重合,所述红外探测器的位置与第三反射面的焦点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筒体的上端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筒体之间设置有便于安装的第一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筒体内壁上的第一定位柱,上盖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柱上下导向配合的第一导向槽。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将筒体内腔分割成上部的光学层腔体和下部的电子层腔体,隔板设置于电子层腔体中并与环形凸起的下侧面密封配合,上盖设置于光学层腔体中;所述隔板与筒体之间设置有便于安装的第二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筒体内壁上的第二定位柱,隔板上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柱上下导向移动安装的第二导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下安装板,电路板设置于下安装板的上侧面上,下安装板上设置有于电路板连接的插针,下安装板安装于电子层腔体中,且下安装板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柱上下导向移动安装的第三定位槽。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壳体,壳体中设有隔板以形成气室,壳体上设有气孔,壳体中与气室相对设置于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红外光源和红外探测器,气室中的壳体内壁上设有反射结构。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区,红外光源与隔板之间以及红外探测器与隔板之间均间隔设置或抵接接触设置,第一透光区与红外光源相对设置供红外线穿过进入气室,第二透光区与红外探测器相对设置,进入气室中的红外线经过反射结构反射后由第二透光区穿出气室,被红外探测器接收。不仅减少了精密复杂的点胶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隔板也可以起到滤光片的作用,可以选用不带滤光片的型号,降低了生产成本。技术研发人员:宫嘉徽,靳亚龙,张爱健,谭胜培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松柏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5技术公布日:2024/7/2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545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