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野外地震监测设备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野外地震监测设备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1:47:03

本技术涉及地震监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野外地震监测设备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地震监测是指在地震发生前后,对地震前兆异常和地震活动的监视、测量。地震监测设备是记录地面运动的仪器,能够时刻监测、记录地面运动情况,并将地面运动过程以波形的形式记录下来,根据地震波形的特征及走时可计算出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源深度、震级等地震参数,并判断出是地方震、近震、远震或极远震等。通过地震监测设备对地震进行实时监测记录,能够减轻地震带来的伤害。

2、地震监测设备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地震计(拾震器)和记录器。地震计,又叫拾震器,它是接收地面运动的一种传感器,一般分为三个方向(水平南北向、水平东西向和竖直向)检测地面运动,并将地面运动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记录器是将地震计输出的地动信号放大记录保存下来。基本原理:基于地面上一个悬挂着的摆锤的惯性作用,当地震发生时,地面运动而摆锤保持不动,把摆锤和地面之间产生的相对运动记录下来就是一条具有不同起伏幅度的曲线,称为地震动曲线。曲线起伏幅度与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的振幅相应,它标志着地震的强烈程度。

3、地震监测设备通常设置于野外区域,将地震监测设备插入地下,使其能够实时检测地面运动,并将地面运动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地震监测设备插入地下后,其上的部分结构会裸露在外,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其对地面运动检测精度,且由于地震监测设备置于野外环境,容易受到外界人为因素的破坏,导致地震监测设备损坏不能正常工作,影响对地震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野外地震监测设备的防护装置,解决了地震监测设备插入地下后,其上的部分结构会裸露在外,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其对地面运动检测精度,且由于地震监测设备置于野外环境,容易受到外界人为因素的破坏,导致地震监测设备损坏不能正常工作,影响对地震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野外地震监测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底部固设有地锥,所述防护罩上端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部上侧装配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内部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防护罩内部设置有地震监测设备本体,且所述地震监测设备本体底部放置于地锥上,所述地震监测设备本体上侧连接有传输线缆。

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筒环面右侧开设有线孔,所述传输线缆通过线孔引出,且所述传输线缆与线孔连接处填充有橡胶塞。

5、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下端均匀设置有多组限位卡块,所述固定筒内壁上设置有挡圈,且所述挡圈直径大于防护盖直径,所述挡圈内部均匀开设有多组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规格与限位卡块规格相适配。

6、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上端面对称设置有两组把手,所述防护盖与固定筒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且所述密封垫张贴于固定筒内壁上。

7、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防盗锁芯、锁舌、连接支杆、锁盒、锁杆、棘轮、顶推块与复位弹簧,所述防盗锁芯固设于防护盖上端面内部,所述防盗锁芯底部连接有锁舌,所述锁舌下侧间隔设置有锁盒,所述锁盒通过多组连接支杆与防护盖固定连接,所述锁舌下端固设有棘轮,且所述棘轮位于锁盒内部,所述锁盒内部均匀贯穿设置有多组锁杆,所述锁杆靠近棘轮一端设置有顶推块,且所述顶推块外端面与棘轮侧面抵触连接,所述锁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位于顶推块与锁盒内壁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地震监测设备本体均匀设置有多组定位支柱,所述地锥上端面内部均匀开设有多组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规格与定位支柱规格相适配。

9、进一步地,所述地锥外表面上均匀固设有多组刀片,且所述刀片下端为尖刃状结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地锥能够快速插入地下,方便对防护罩进行埋设,通过设置的防护罩、固定筒与防护盖能够对地震监测设备本体进行全方位覆盖防护,减少地震监测设备本体与外界的接触,减少地震监测设备本体收到外界的干扰,保证地震监测设备本体的监测精度,同时通过设置的锁定机构能够对防护盖进行锁紧固定,将地震监测设备本体安全的保护起来,防止受到外界人为因素的破坏,保证地震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线孔便于将传输线缆穿过固定筒与外部设备相连接,通过设置的橡胶塞能够紧密地填充线缆与线孔之间的空隙,保证传输线缆与线孔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水分或其他杂质进入防护罩内部,从而确保地震监测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13、3、限位卡块和挡圈上的限位卡槽的配合可以防止防护盖在固定筒内部左右转动,能够保证防护盖的位置稳定,提高对地震监测设备本体的防护安全性。

14、4、防护盖上端面对称设置有两组把手,两组把手的设置可以方便用户打开或关闭防护盖。防护盖与固定筒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且密封垫张贴于固定筒内壁上。密封垫的设置可以紧密地贴合固定筒内壁,对防护盖与固定筒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从而防止水分、尘土等杂质进入防护罩内部,确保地震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15、5、通过多组定位支柱能够稳定的插入定位槽中,保证地震监测设备本体的稳定性,防止地震监测设备本体发生偏移,确保地震监测设备本体的正常进行。

16、6、地锥外表面上均匀固设有多组刀片,且刀片下端为尖刃状结构。该设计能够增强地锥插入地下的能力和效率。多组刀片的设置可以切割土壤,帮助地锥更好地插入地下。尖刃状结构的刀片可以进一步增强刀片的切割与穿刺能力,提高地锥插入地下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野外地震监测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底部固设有地锥(4),所述防护罩(3)上端设置有固定筒(2),所述固定筒(2)内部上侧装配有防护盖(1),所述防护盖(1)内部设置有锁定机构(7),所述防护罩(3)内部设置有地震监测设备本体(5),且所述地震监测设备本体(5)底部放置于地锥(4)上,所述地震监测设备本体(5)上侧连接有传输线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地震监测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2)环面右侧开设有线孔,所述传输线缆(6)通过线孔引出,且所述传输线缆(6)与线孔连接处填充有橡胶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地震监测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1)下端均匀设置有多组限位卡块(12),所述固定筒(2)内壁上设置有挡圈(21),且所述挡圈(21)直径大于防护盖(1)直径,所述挡圈(21)内部均匀开设有多组限位卡槽(22),所述限位卡槽(22)规格与限位卡块(12)规格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野外地震监测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1)上端面对称设置有两组把手(11),所述防护盖(1)与固定筒(2)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3),且所述密封垫(23)张贴于固定筒(2)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地震监测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7)包括防盗锁芯(71)、锁舌(72)、连接支杆(73)、锁盒(74)、锁杆(75)、棘轮(76)、顶推块(77)与复位弹簧(78),所述防盗锁芯(71)固设于防护盖(1)上端面内部,所述防盗锁芯(71)底部连接有锁舌(72),所述锁舌(72)下侧间隔设置有锁盒(74),所述锁盒(74)通过多组连接支杆(73)与防护盖(1)固定连接,所述锁舌(72)下端固设有棘轮(76),且所述棘轮(76)位于锁盒(74)内部,所述锁盒(74)内部均匀贯穿设置有多组锁杆(75),所述锁杆(75)靠近棘轮(76)一端设置有顶推块(77),且所述顶推块(77)外端面与棘轮(76)侧面抵触连接,所述锁杆(75)上套设有复位弹簧(78),且所述复位弹簧(78)位于顶推块(77)与锁盒(74)内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地震监测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监测设备本体(5)均匀设置有多组定位支柱(51),所述地锥(4)上端面内部均匀开设有多组定位槽(42),且所述定位槽(42)规格与定位支柱(51)规格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地震监测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锥(4)外表面上均匀固设有多组刀片(41),且所述刀片(41)下端为尖刃状结构。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地震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外地震监测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罩,防护罩底部固设有地锥,防护罩上端设置有固定筒,固定筒内部上侧装配有防护盖,防护盖内部设置有锁定机构,防护罩内部设置有地震监测设备本体,地震监测设备本体上侧连接有传输线缆。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防护罩、固定筒与防护盖能够对地震监测设备本体进行全方位覆盖防护,减少地震监测设备本体与外界的接触,减少地震监测设备本体受到外界的干扰,保证地震监测设备本体的监测精度,同时通过设置的锁定机构能够对防护盖进行锁紧固定,将地震监测设备本体安全的保护起来,防止受到外界人为因素的破坏,保证地震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技术研发人员:张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照市应急管理局技术研发日:20231204技术公布日:2024/7/2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576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