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冷板模组及液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冷板模组及液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5:32:49

本申请涉及液冷散热,特别涉及一种冷板模组及液冷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元器件向着高功率和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2、考虑到液冷散热具有快速、高效的散热特点,因此,液冷散热逐渐成为了高功率、小型化电子元器件散热的主要选择。目前,液冷散热主要采用冷板式液冷模组进行散热,通过冷板接触热源,并通过冷板内流动的液体工质将热源产生的热量带走,以达到散热的目的。

3、然而,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针对高功率且面积小的电子元器件,在利用冷板散热的过程中,仍会有热量集中,从而导致电子元器件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当前的液冷方案无法充分的将热源区域产生的热量带走,导致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板模组及液冷装置,该冷板模组能够大大提升散热效果,从而满足高功率、小型化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需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冷板模组,用于对热源进行散热,包括液冷板和均温组件,均温组件包括第一均温板、第二均温板和连接通道,第一均温板设于液冷板靠近热源的一侧,第一均温板用于抵贴热源,第二均温板设于液冷板背离热源的一侧,连接通道位于液冷板的内部,且连接通道连接于第一均温板和第二均温板之间,以连通第一均温板和第二均温板,液冷板包括外框,外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均温板及第二均温板连接,以形成液冷腔,外框内设有散热齿组,任意两个相邻散热齿组之间设有连接通道。

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均温板包括第一底板及与第一底板盖合连接、用于抵贴热源的第一盖板,第二均温板包括第二底板及与第二底板盖合连接的第二盖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均设有若干散热齿组,且第一底板上的散热齿组和第二底板上的散热齿组彼此相对设置。

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底板、第一基板和第一基板上的若干散热齿组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第二底板、第二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的若干散热齿组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底板上设有位于第一基板外围的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槽用于安装第一密封垫,第二底板上设有位于第二基板外围的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用于安装第二密封垫,外框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密封垫和第一密封垫。

6、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齿组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铲齿,液冷腔包括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第二腔和第三腔分别设于第一腔的两侧,第一腔包括若干液冷通道,液冷通道设于两个铲齿之间,液冷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腔和第三腔的延伸方向,液冷通道的宽度小于第二腔和第三腔两者的宽度,使得液冷通道中液体工质的流速小于第二腔和第三腔两者中液体工质的流速。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腔和第三腔两者内部的压力不同。

8、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冷通道的长度大于第二腔和第三腔两者的宽度之和。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均温板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进液接头,以使进液接头伸入第二腔,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出液接头,以使出液接头伸入第三腔。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连线方向与液冷通道的延伸方向具有预设的夹角,使得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交错设置。

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液冷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冷板模组。

12、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冷板模组,包括液冷板和均温组件,其中,均温组件包括第一均温板、第二均温板和连接通道,该冷板模组在液冷板靠近热源和背离热源的两侧分别增加第一均温板和第二均温板,并且第一均温板和第二均温板通过连接通道连通,连接通道位于液冷板的内部,液冷板包括外框,外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均温板及第二均温板连接,以形成液冷腔,与此同时,外框内设有散热齿组,任意两个相邻散热齿组之间设有连接通道,如此,第一均温板、第二均温板和连接通道组合形成的均温组件与液冷板分别形成两个独立的腔体,从而形成两个独立的液冷工作系统。工作时,热源产生的热量可被均温组件及其内部的液体工质传递至液冷板的各个区域,进一步利用液冷板内部流动的液体工质带走热量实现散热,同时由于连接通道位于液冷板的内部,因此连接通道可以直接与液冷板内流动的液体工质接触,液冷板内流动的液体工质会直接将一部分热量带走,其余热量由两个均温板传递到液冷板上,再被液冷板内流动的液体工质带走,以达到散热的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冷板模组,能够实现快速散热,散热的整体性更加,散热效果更好,从而满足高功率、小型化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冷板模组,用于对热源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板和均温组件,所述均温组件包括第一均温板、第二均温板和连接通道,所述第一均温板设于所述液冷板靠近所述热源的一侧,所述第一均温板用于抵贴所述热源,所述第二均温板设于所述液冷板背离所述热源的一侧,所述连接通道位于所述液冷板的内部,且所述连接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一均温板和所述第二均温板之间,以连通所述第一均温板和所述第二均温板,所述液冷板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均温板及所述第二均温板连接,以形成液冷腔,所述外框内设有散热齿组,任意两个相邻所述散热齿组之间设有所述连接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温板包括第一底板及与所述第一底板盖合连接、用于抵贴所述热源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二均温板包括第二底板及与所述第二底板盖合连接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上均设有若干所述散热齿组,且所述第一底板上的所述散热齿组和所述第二底板上的所述散热齿组彼此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板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一基板上的若干所述散热齿组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上的若干所述散热齿组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外围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用于安装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基板外围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用于安装第二密封垫,所述外框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密封垫和所述第一密封垫。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冷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齿组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铲齿,所述液冷腔包括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所述第二腔和所述第三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腔的两侧,所述第一腔包括若干液冷通道,所述液冷通道设于两个所述铲齿之间,所述液冷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腔和所述第三腔的延伸方向,所述液冷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腔和所述第三腔两者的宽度,使得所述液冷通道中液体工质的流速小于所述第二腔和所述第三腔两者中液体工质的流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和所述第三腔两者内部的压力不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通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腔和所述第三腔两者的宽度之和。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均温板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进液接头,以使所述进液接头伸入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出液接头,以使所述出液接头伸入所述第三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连线方向与所述液冷通道的延伸方向具有预设的夹角,使得所述进液接头和所述出液接头交错设置。

10.一种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冷板模组。

技术总结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板模组及液冷装置,涉及液冷散热技术领域,冷板模组包括液冷板和均温组件,均温组件包括第一均温板、第二均温板和连接通道。第一均温板和第二均温板分别设于靠近热源和背离热源的一侧,第一均温板和第二均温板通过连接通道连通,连接通道位于液冷板的内部,液冷板包括外框,外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均温板及第二均温板连接,以形成液冷腔,外框内设有散热齿组,任意两个相邻散热齿组之间设有连接通道,第一均温板、第二均温板和连接通道组合形成的均温组件与液冷板分别形成两个独立的液冷工作系统。上述冷板模组能够实现快速散热,散热的整体性更加,散热效果更好,从而满足高功率、小型化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需求。技术研发人员:熊振,张晶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英维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1/24660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