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及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14:46
本发明涉及电机维护,具体涉及一种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及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高速永磁电机的快速发展,电机的高速、高效、高功率密度成为大势所趋,随之而来的电机轴承和绕组温升挑战也愈发严峻,因此亟须更高效的整体冷却系统,将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带走,否则容易造成电机轴承温度或绕组温度过高,轻则影响电机性能,重则电机抱轴、绕组烧毁等后果,严重影响电机正常运行;目前电机绕组大多采用水冷或者风冷的方式进行对绕组的降温。
2、例如,公开号为cn107947401a提供的用于新能源车风冷电机定子绕组的冷却结构,其中,电机的出线端定子线包和非出线端定子线包通过灌封分别设于电机壳体的两端,并且在出线端定子线包和非出线端定子线包与电机壳体之间形成灌封面,散热环分别设于出线端定子线包和非出线端定子线包的灌封面,灌封面位置的电机壳体设有螺孔,第一冷媒管和第二冷媒管一端分别连接螺孔、另一端连接冷媒输入管一端,冷源连接冷媒输入管另一端,电机壳体相对螺孔位置开设热风出口,热风出口连通散热环;可对电机定子绕组实施有效冷却。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风冷结构不仅会增大电机的体积,而且随着转速的提升,轴承温度会越来越高,现有的风冷结构难以实现对轴承的润滑和冷却,严重制约电机转速的提升,从而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及循环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冷结构增大了电机的体积,难以实现对轴承的润滑和冷却,严重制约电机转速的提升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包括:机座、端盖、轴承盖以及至少两个油管部件,所述端盖盖设在机座的端部,且端盖的内圈与电机轴承的外圈套接配合,并形成有与所述电机轴承内部的滚道连通的进油通路以及至少一回油通路;所述轴承盖盖设在电机轴承的两端,其内部形成有连通所述滚道的两侧和所述回油通路的连接通路;至少两个所述油管部件均设置于机座内部,并分别与进油通路和回油通路连通,每个油管部件均具有与机座内绕组对应的喷油端。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轴承的外圈上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滚道和所述进油通路连通,以供冷却油经所述进油通路和所述开孔向所述电机轴承供油。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油通路设置在所述端盖的中部以上的位置,所述回油通路设置在所述端盖的中部以下的位置,使所述进油通路和所述回油通路的高度均沿冷却油的流动方向逐渐降低。具体的,所述端盖的顶端和底端的中部均分别开设有竖直布置的一进油孔和一出油孔,以分别形成所述进油通路和所述回油通路,所述进油孔通过所述开孔与所述电机轴承的滚道连通,所述出油孔的顶端与所述连接通路连通,出油孔的底端设置有活塞。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盖包括轴承外盖、轴承内盖以及外小盖,所述轴承外盖盖设在所述电机轴承背离于所述绕组的一端,其内侧与所述电机轴承的滚道一侧对应位置开设有用以引导冷却液流出的第一间隙槽,所述轴承内盖盖设在所述电机轴承靠近于所述绕组的一端,其内侧与所述电机轴承的滚道的另一侧对应位置开设有用以引导冷却液流出的第二间隙槽,所述第二间隙槽与所述回油通路连通设置;所述外小盖盖设在所述轴承外盖背离于电机轴承的一端,以封堵所述第一间隙槽与电机转轴之间的空隙,所述第一间隙槽内靠近外小盖的一侧还设置有油封。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管部件包括输油管以及油管固定夹,所述输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端盖,并与所述进油通路或所述回油通路连通,所述输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绕组对应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孔。所述油管固定夹安装于所述端盖一侧,其一端连接于所述输油管,以固定所述输油管。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组通过连接架中空布置在所述机座的内部,所述机座的底端设置有出油口。
9、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循环系统,包括供油系统以及上述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所述供油系统的进油端与所述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的出油端连通,所述供油系统的出油端与所述进油通路连通。可以通过供油系统连接并收集排出的冷却油,经过对冷却油进行冷却、加压和过滤后,再将冷却油通过进油通路送回到端盖及电机轴承内,实现油路循环。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及循环系统,通过设置的机座、端盖、轴承盖以及至少两个油管部件,在端盖上以及电机轴承和轴承盖之间开设进油通路、连接通路以及回油通路,使冷却油能够在电机轴承内流动,从而实现对电机轴承的润滑;油管部件与进油通路或回油通路连通,并具有与机座内绕组对应的喷油端,从而通过控制润滑油进油时的温度,便能够利用油路循环及喷油端实现降低电机轴承及绕组温度的目的;使本方案通过端盖、轴承盖及油管部件的连接,可以将电机轴承的油润滑、冷却及绕组的喷油冷却整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整机的润滑及油冷循环功能。具有制造简单、体积小、安装便捷、使用可靠等优点,且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机轴承运行转速,提升电机轴承寿命,降低电机轴承及绕组温度。
技术特征:1.一种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承的外圈上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滚道和所述进油通路连通,以供冷却油经所述进油通路和所述开孔向所述电机轴承供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路设置在所述端盖的中部以上的位置,所述回油通路设置在所述端盖的中部以下的位置,所述进油通路和所述回油通路的高度均沿冷却油的流动方向逐渐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顶端和底端的中部均分别开设有竖直布置的一进油孔和一出油孔,所述进油孔通过所述开孔与所述电机轴承的滚道连通,所述出油孔的顶端与所述连接通路连通,出油孔的底端设置有活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盖包括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所述轴承外盖盖设在所述电机轴承背离于所述绕组的一端,其内侧与所述电机轴承的滚道一侧对应位置开设有用以引导冷却液流出的第一间隙槽,所述轴承内盖盖设在所述电机轴承靠近于所述绕组的一端,其内侧与所述电机轴承的滚道的另一侧对应位置开设有用以引导冷却液流出的第二间隙槽,所述第二间隙槽与所述回油通路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盖还包括外小盖,所述外小盖盖设在所述轴承外盖背离于电机轴承的一端,以封堵所述第一间隙槽与电机转轴之间的空隙,所述第一间隙槽内靠近外小盖的一侧还设置有油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部件包括输油管,所述输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端盖,并与所述进油通路或所述回油通路连通,所述输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绕组对应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部件还包括油管固定夹,所述油管固定夹安装于所述端盖一侧,其一端连接于所述输油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通过连接架中空布置在所述机座的内部,所述机座的底端设置有出油口。
10.一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油系统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所述供油系统的进油端与所述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的出油端连通,所述供油系统的出油端与所述进油通路连通。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及循环系统,高速电机的润滑油冷结构包括:机座、端盖、电机轴承盖以及至少两个油管部件,所述端盖盖设在机座的端部,且端盖的内圈与电机轴承的外圈套接配合,并形成有与所述电机轴承内部的滚道连通的进油通路以及至少一回油通路;所述电机轴承盖盖设在电机轴承的两端,其内部形成有连通所述滚道的两侧和所述回油通路的连接通路;至少两个所述油管部件均设置于机座内部,并分别与进油通路和回油通路连通,每个油管部件均具有与机座内绕组对应的喷油端;本方案具有制造简单、体积小、安装便捷、使用可靠等优点,且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机轴承的运行转速,提升电机轴承寿命,降低电机轴承及绕组温度。技术研发人员:王根才,刘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安兰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1/2499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