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 中耳通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中耳通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0-09 15:45:28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的,具体涉及一种中耳通气结构。

背景技术:

1、鼓膜置管手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耳咽管功能不良及鼓膜内陷患者的一种手术方式。在全麻下显微镜下或者耳内镜下,用鼓膜切开刀,先将鼓膜紧张部切开一个小口,然后用负压吸引器将鼓室内的积液吸干净后,再用置管器将鼓膜通气/排液管放在鼓膜破口处,鼓膜通气/排液管装在鼓膜破口处用于辅助咽鼓管进行通气、引流以及给药治疗。

2、然而,现有的通气/排液管固定效果较差,容易过早的脱落;固定效果较好的通气/排液管卡在鼓膜破口处,其与鼓膜破口处接触点较小,容易损伤鼓膜破口处的组织,从而影响中耳炎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耳通气结构,实现了提高引流结构在鼓膜上的稳定性,避免引流结构在鼓膜上过早的脱落;且不易损伤鼓膜破口处的组织。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中耳通气结构,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具有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所述第一通口与所述第二通口相对设置,所述导管内形成管道,所述第一通口、管道以及第二通口依次连通;

4、其中,所述导管中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口或所述第二通口的内径,且靠近所述第一通口的所述导管外壁形成第一抵接面,靠近所述第二通口的所述导管外壁形成第二抵接面。

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抵接面位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抵接面位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壁上;

6、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均呈椎体状结构,所述第一管体的最小端安装于所述第二管体的最小端上,所述第一通口位于所述第一管体的最大端,所述第二通口位于所述第二管体的最大端。

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均呈倾斜设置,并均朝向所述导管中部倾斜;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之间的角度为90度至180度之间。

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管中部的内径与所述第一通口或所述第二通口的内径的比例为0.8~0.85:1。

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中耳通气结构还具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安装于所述导管的外壁上,并沿所述导管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柔性垫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上,且所述柔性垫至少部分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中耳通气结构还具有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套接于所述导管的外壁上,并靠近所述第一通口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套接于所述导管的外壁上,并靠近所述第二通口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均呈环形状,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外径。

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具有至少两个镂空部,两个所述镂空部相对设置。

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镂空部的形状为腰形、棱形以及三角形中的其中一种。

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以及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环套接于所述导管外,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环外,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环内;所述第一支撑环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环内。

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或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具有线孔,所述线孔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一侧贯穿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侧;所述线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导管的轴心线方向一致。

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16、1、通过将导管安装于鼓膜破口处,第一通口朝向外耳道,第二通口朝向咽鼓管,使外耳道通过导管与咽鼓管连通,并通过此导管辅助咽鼓管进行通气、引流以及给药治疗。在使用时,导管的外壁用于与鼓膜破口处的组织抵接,由于导管中部的内径小于第一通口或所述第二通口的内径,导管中部的内径接近鼓膜破口处的口径,使导管中部卡在鼓膜破口处,且导管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分别用于与鼓膜破口处的左右两侧组织抵接,从而提高导管在鼓膜破口处的稳定性,避免引流结构在鼓膜上过早的脱落;而且导管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与鼓膜破口处的组织接触,不易损伤鼓膜破口处的组织。

17、2、为了进一步实现导管在鼓膜破口处的稳定性。此导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抵接面位于第一管体的外壁上,第二抵接面位于第二管体的外壁上;从而使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分别用于与鼓膜破口处的左右两侧组织抵接,避免在治疗的过程中因为组织生长而导致鼓膜破口处闭合,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将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设置为椎体状结构,使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最小端被鼓膜破口处卡住,提高导管在鼓膜破口处的稳定性;其次,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最大端可以用于增加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的流量,满足咽鼓管在治疗中的通气、引流以及给药需求。

18、3、此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之间的角度小于180度,用于使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之间形成卡合位,进一步提高导管在鼓膜破口处的稳定性。

19、4、此导管中部的内径与第一通口或第二通口的内径的比例为0.8~0.85:1,在保证导管通气、引流以及给药流量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分别与鼓膜破口处左右两侧组织抵接的稳定性。

20、5、为了进一步避免引流结构损伤鼓膜破口处的组织。引流结构还具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安装于所述导管的外壁上,并沿所述导管的周向延伸设置,且柔性垫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上,柔性垫用于与鼓膜破口处左右两侧组织柔性接触,进一步避免引流结构损伤鼓膜破口处的组织。

21、6、为了进一步提高实现导管在鼓膜破口处的稳定性。此引流结构还具有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分别靠近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设置,第一支撑组件用于与鼓膜破口处的外侧组织相抵,第二支撑组件用于与鼓膜破口处的内侧组织相抵,从而进一步提高实现导管在鼓膜破口处的稳定性;而且,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均呈环形状,使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外具有外弧面,在置管手术过程中,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在通过鼓膜破口处时,其外弧面不易损伤鼓膜破口处的组织。

22、7、为了使第一支撑组件具有一定的弹性。第一支撑组件具有至少两个镂空部,两个镂空部相对设置,镂空部用于减少第一支撑组件至导管外壁的支撑强度,使第一支撑组件在导管外具有一定的弹性;但镂空部的位置,无法影响第一支撑件与鼓膜破口处的外侧组织相抵,从而使第一支撑组件具有一定的支撑和伸缩性能。

23、8、为了使第一支撑组件的弹性具有不同等级,可以将镂空部的形状为腰形、棱形以及三角形中的其中一种,第一支撑组件带有三角形的镂空部稳定性更好,因此,三角形镂空部的弹性较小,棱形镂空部相对于三角形镂空部的弹性较大,最大的弹性的为腰形镂空部。

24、9、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上具有线孔,其线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导管的轴心线方向一致;在治疗过程中,如需取出该引流结构,可以将手术线穿过该线孔,利用手术线与引流结构连接,并将引流结构取出,使引流结构从外耳道中取出更为方便。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29/30995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