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刚性接触线导电膏涂抹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2 22: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刚性接触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刚性接触线导电膏涂抹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2.刚性接触网主要由铝合金汇流排和铜合金接触线组成,按照规范标准在接触线放线过程中需在接触线的条形槽处涂抹导电膏以减少汇流排与接触线之间的过渡电阻及电气腐蚀。通过对成都地铁1号线人民北路

文殊院上行m41、火车南站下行m122两个锚段更换接触线的导电膏涂抹质量进行跟踪统计如下:锚段为246米的,导电膏的涂抹率40%,涂抹质量完全达不到线路运营的要求。目前刚性接触线架线时,采用手工将导电膏涂抹在接触线线盘上的方式,小组对3号线一期已运行的接触网进行了现场调查分析,手工涂抹情况下导致导电膏涂抹质量较低而造成燃弧问题的统计如下:出站加速区段达占40%,高速运行区段占40%、惰行区段占20%,上述分析表明,导电膏涂抹质量较低的症结是手工涂抹导电膏造成的。
3.因此,现有刚性接触线架设过程中均采用人工涂抹导电膏的施工方式,这种方式存在涂抹不均、涂抹质量不佳、损耗率高和效率低等因素,从而导致过渡电阻较大及导电膏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刚性接触线导电膏涂抹注油装置,其能够实现对接触线上导电膏的自动涂抹,其具有涂抹效率高、涂抹质量好以及涂抹用量少等优点。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刚性接触线导电膏涂抹注油装置,包括注油组件和移动组件,注油组件包括注油主体和注油器,注油主体内开设有通孔,接触线能伸入到通孔内,注油主体能沿接触线自由滑动,注油主体上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正对接触线的导电膏涂抹面,注油孔与通孔连通,注油器与注油孔连通;
7.移动组件与注油主体连接,用于带动注油主体沿接触线方向自由移动。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注油主体与接触线之间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嵌设在注油主体的通孔内壁上,缓冲层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分别连通注油孔和通孔。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注油主体上设置有与注油孔连通的注油管,注油管与注油器连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注油管与注油器之间设置有可拆卸件,可拆卸件包括卡接式管接头,卡接式管接头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注油器和注油管。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平台,移动平台与注油主体通过拉绳连接。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注油主体上设置有挂钩,拉绳套设在挂钩上。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与接触线滑动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滑动组件包括多个滚珠,多个滚珠通过滚珠套均匀间隔设置在通孔的内壁上,滚珠与接触线滚动接触。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注油主体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上模块和下模块通过定位螺栓连接。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注油器设置在移动组件上,且注油器通过软管与注油孔连通。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刚性接触线导电膏涂抹注油装置,包括注油组件和移动组件,上述注油组件用于实现对接触线的注油,上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上述注油组件沿上述接触线方向移动。上述注油组件包括注油主体和注油器,注油主体内开设有通孔,接触线能伸入到通孔内。上述注油主体能沿接触线自由滑动。上述注油主体用于与接触线连接,接触线伸入到通孔内,相当于注油主体套设在接触线上。注油主体上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正对接触线的导电膏涂抹面,注油孔与通孔连通,注油器与注油孔连通。上述注油主体沿接触线自由滑动时,启动注油器,注油器向上述注油孔内通入导电膏,导电膏在一定压力下沿注油孔进入到通孔内,且到达正对接触线的导电膏涂抹面,可完成对对接触线的导电膏涂抹面的涂抹。上述移动组件与注油主体连接,用于带动注油主体沿接触线方向自由移动。上述移动组件可带动注油主体沿接触线方向自由移动,上述移动组件匀速移动,间接的带动注油主体匀速移动,当注油器开启时,不断有导电膏进入到通孔内,并在移动主体和接触线的导电膏涂抹面之间涂抹均匀。
19.因此,该刚性接触线导电膏涂抹注油装置能够实现对接触线上导电膏的自动涂抹,其具有涂抹效率高、涂抹质量好以及涂抹用量少等优点。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注油主体中带有接触线的截面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注油主体的截面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油主体带有滚珠处的截面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油器的安装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小车的连接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模块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7.图标:100

注油主体,1

上述模块,2

注油管,3

注油孔,4

下模块,5

缓冲层,6

条形槽,7

接触线,8

通孔,9

滚珠,10

定位螺栓,11

卡接式管接头,12

软管,13

注油器,14

漏油孔,15

工程车,16

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若出现“多个”代表至少2个。
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实施例
36.请参照图1

3,图1所示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注油主体100中带有接触线7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注油主体100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油主体100带有滚珠9处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以轨道交通用接触线7为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刚性接触线7导电膏涂抹注油装置,包括注油组件和移动组件,上述注油组件用于实现对接触线7的注油,上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上述注油组件沿上述接触线7方向移动。上述注油组件包括注油主体100和注油器13,注油主体100内开设有通孔8,接触线7能伸入到通孔8内。上述注油主体100能沿接触线7自由滑动。上述注油主体100用于与接触线7连接,接触线7伸入到通孔8内,相当于注油主体100套设在接触线7上。注油主体100上开设有注油孔3,注油孔3正对接触线7的导电膏涂抹面,注油孔3与通孔8连通,注油器13与注油孔3连通。上述注油主体100沿接触线7自由滑动时,启动注油器13,注油器13向上述注油孔3内通入导电膏。导电膏在一定压力下沿注油孔3进入到通孔8内,且到达正对接触线7的导电膏涂抹面,可完成对对接触线7的导电膏涂抹面的涂抹。
37.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组件与注油主体100连接,用于带动注油主体100沿接触线7方向自由移动。上述移动组件可带动注油主体100沿接触线7方向自由移动,上述移动组件匀速移动,间接的带动注油主体100匀速移动,当注油器13开启时,不断有导电膏进入到通孔8内,并在移动主体和接触线7的导电膏涂抹面之间涂抹均匀。
38.因此,该刚性接触线7导电膏涂抹注油装置能够实现对接触线7上导电膏的自动涂抹,其具有涂抹效率高、涂抹质量好以及涂抹用量少等优点。
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接触线7为轨道交通中常用的接触线7,该接触线7沿轴线方向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条形槽6,需要向两个条形槽6形成的接触面涂抹导电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注油主体100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注油孔3,两个注油孔3都与通孔8连通,且两个注油孔3都与上述注油器13连通。由此,可使注油主体100在移动过程中,同时完成对接触线7上两个导电膏涂抹面进行涂抹。
40.请参照图1

3,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注油主体100与上述接触线7之间设置有缓冲层5。上述缓冲层5嵌设在上述注油主体100的通孔8内壁上,上述缓冲层5上开设有连接孔,上述连接孔分别连通注油孔3和通孔8。
41.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缓冲层5能够起到缓冲作用,缓冲层5在注油主体100移动过程中,缓冲层5能够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在上述缓冲层5形变过程中,不仅避免了注油主体100与接触线7直接刚性接触造成的破坏,同时还能够使缓冲层5更换的贴合接触线7,使导电膏进入通孔8后能够均匀的进入到上述接触线7的两个条形槽6内。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缓冲层5为橡胶材料,其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因此使用橡胶材料即可以满足缓冲层5的形变需求,还可以增加缓冲层5的寿命。
42.请参照图1、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注油主体100上设置有与上述注油孔3连通的注油管2,上述注油管2与上述注油器13连接。
4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注油主体100上的注油管2可方便上述与注油器13的连接,单一注油孔3与注油器13直接连通难度较大,因此设置注油管2方便注油器13与注油管2对接。
44.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注油管2与上述注油器13之间设置有可拆卸件,上述可拆卸件包括卡接式管接头11,上述卡接式管接头11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上述注油器13和上述注油管2。
45.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卡接式管接头11为套式管接头,套式管接头是适用于油、水、气等非腐蚀性或腐蚀性介质的密封管接头,配用铝塑管的规格要求比较灵活,与管道连接后,具有连接牢靠、密封性能好等特点,因而在炼油、化工、轻工、纺织、国防、冶金、航空、船舶等系统中被广泛采用;也适用于各种机械工程、机床设备等液压传动管路。其连接方便,可快速的将注油器13和注油管2连接或拆卸。
46.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平台,上述移动平台与上述注油主体100通过拉绳16连接。
47.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移动平台用于带动注油主体100沿接触线7的涂抹导电膏方向移动。上述拉绳16作为中间介质,上述拉绳16可拉动注油主体100移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平台选用工程车15。
48.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注油主体100上设置有挂钩,上述拉
绳16套设在上述挂钩上。
49.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挂钩用于连接上述拉绳16,通过拉绳16与挂钩的可拆卸式的连接。
50.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通孔8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动组件,上述滑动组件与上述接触线7滑动连接。
51.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滑动组件可减少注油主体100和接触线7之间的摩擦系数,使注油主体100更容易在接触线7上滑动。
52.请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滑动组件包括多个滚珠9,多个上述滚珠9通过滚珠9套均匀间隔设置在上述通孔8的内壁上,上述滚珠9与上述接触线7滚动接触。
5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滚珠9在接触线7滚动,可带动注油主体100在接触线7上更好的滑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缓冲层5处的注油主体100上同样设置有滚珠9,缓冲层5上开设有开口,上述滚珠9沿开口与接触线7接触。
54.请参照图2、图3和图6,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滚珠9排列设置在上述两个条形槽6内,用于固定注油主体100与接触线7的条形槽6处于一个面上,防止接触线7或注油主体100转动时脱离注油孔3。同时,上述滚珠9在上述条形槽6内滚动后可使导电膏均匀的涂布在条形槽6内壁上。
55.请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滚珠9处的注油主体100上开设有漏油孔14,当滚珠9通过挤压使导电膏均匀涂布在条形槽6内壁上时,部分多余的导电膏从滚珠9旁漏油孔14漏出。
56.请参照图1

3,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注油主体100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4,上述上模块和上述下模块4通过定位螺栓10连接。由于接触线7不能拆卸,为了方便注油主体100的安装,采用上模块和下模块4拼接的方式形成注油主体100。同样的,上述缓冲层5也为两瓣,分别设置在上模块和下模块4上。
57.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注油器13设置在上述移动组件上,且上述注油器13通过软管12与上述注油孔3连通。上述软管12可方便注油器13随移动组件移动。
58.在使用时,将上模块和下模块4套设在接触线7上,使上模块和下模块4上的滚珠9对准接触线7上对应的两个条形槽6。然后利用定位螺栓10将上模块和下模块4合模,此时滚珠9进入到对应的条形槽6内。然后通过卡接式管接头11使注油器13分别与注油主体100上的两个注油管2连接。连接完成后,将拉伸套设在挂钩上,并启动注油器13和工程车15,工程车15带动注油主体100移动,同时注油器13向注油孔3注入导电膏,导电膏沿注油孔3进入到通孔8内,并使导电膏与上述条形槽6的内壁接触,涂抹导电膏。在此过程中,工程车15保持匀速行驶,可不断对接触线7涂抹导电膏。
59.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刚性接触线7导电膏涂抹注油装置,包括注油组件和移动组件,上述注油组件用于实现对接触线7的注油,上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上述注油组件沿上述接触线7方向移动。上述注油组件包括注油主体100和注油器13,注油主体100内开设有通孔8,接触线7能伸入到通孔8内。上述注油主体100能沿接触线7自由滑动。上述注油主体100用于与接触线7连接,接触线7伸入到通孔8内,相当于注油主体100套设在接触
线7上。注油主体100上开设有注油孔3,注油孔3正对接触线7的导电膏涂抹面,注油孔3与通孔8连通,注油器13与注油孔3连通。上述注油主体100沿接触线7自由滑动时,启动注油器13,注油器13向上述注油孔3内通入导电膏,导电膏在一定压力下沿注油孔3进入到通孔8内,且到达正对接触线7的导电膏涂抹面,可完成对对接触线7的导电膏涂抹面的涂抹。上述移动组件与注油主体100连接,用于带动注油主体100沿接触线7方向自由移动。上述移动组件可带动注油主体100沿接触线7方向自由移动,上述移动组件匀速移动,间接的带动注油主体100匀速移动,当注油器13开启时,不断有导电膏进入到通孔8内,并在移动主体和接触线7的导电膏涂抹面之间涂抹均匀。因此,该刚性接触线7导电膏涂抹注油装置能够实现对接触线7上导电膏的自动涂抹,其具有涂抹效率高、涂抹质量好以及涂抹用量少等优点。
6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