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呼吸服的制作方法

2022-10-13 06:12: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穿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呼吸服。


背景技术:

2.衣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被用来穿在身上以遮蔽身体并对人体形成一定的保护,例如,通常为人体提供保温和防护外部异物的功能,因此衣服在本质上具有将人体与外部环境隔离开的性质。但是由于人类的皮肤会通过毛孔向外排汗,尤其是在天气炎热或人们进行运动时,皮肤会通过排汗来保持人体内部的温度。但是由于衣服通常覆盖在人体皮肤的表面,形成了人体皮肤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隔离层,因此人体皮肤排出的汗水会由于衣服的阻隔而驻留在人体皮肤的表面,无法及时离开皮肤进入环境中。而汗水在皮肤表面的驻留实际上会使得皮肤表面始终保持潮湿的状态,这不仅会导致穿着者感觉不适,而且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也会引起各种疾病。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允许穿着服装的用户具有相对于环境的呼吸功能并还能够保持向人体提供防护功能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吸服,消除了现有技术中服装不具有呼吸功能的缺陷。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吸服,包括:服装本体、呼吸组件以及连接基座,其中
5.服装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开口,并且所述连接基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底座位于所述服装本体的靠近人体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底座位于所述服装本体的远离人体的一侧,
6.所述第一底座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底座的一部分分别在所述服装本体的两侧穿过所述安装开口套接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底座的另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底座的另一部分从所述服装本体的两侧夹持所述安装开口的边缘部分,
7.所述呼吸组件包括壳体、风扇、控制板,
8.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风扇上方的上壳体和位于所述风扇下方的下壳体,并且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均具有与所述底座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向外部延伸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下壳体在所述第一部分中形成有与所述安装开口对应的通风开口,并且所述上壳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中形成有与所述风扇对应的开口,
9.所述下壳体与所述连接基座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
10.所述风扇具有旋转组件以及围绕所述旋转组件以放射状布置的多个叶片,其中所述旋转组件具有圆筒形状,并且所述叶片具有长条形状并且所述长条形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11.所述风扇进一步包括有风扇罩,所述风扇罩包括位于所述叶片上方的上罩和位于所述叶片下方的下罩以及将上罩和下罩连接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具有圆柱或圆筒形状,并且从所述旋转组件的内部穿过,以将上罩和下罩固定连接,
12.其中,所述上罩和下罩具有圆盘形状,并且其边缘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内边缘具有预定距离,
13.所述控制板设置在与所述上壳体的第二部分和所述下壳体的第二部分之间,并且与所述旋转组件电连接。
14.本发明实施例的呼吸服,通过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穿过服装本体上的安装开口形成套接,并且呼吸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到固定到第二底座的连接基座,从而该呼吸组件可以通过对应的安装开口来直接向服装本体的内部执行通风,呼吸组件包括壳体、风扇、控制板,并可拆卸地安装到连接基座。实现了衣服的主动式呼吸功能,在维持了衣服的遮蔽外部环境的功能的前提下,改进了对于衣服内部的通风效率,提高了衣物的穿着舒适度。
15.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服的放大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服的剖面分解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服中的呼吸组件的剖面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0.衣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被用来穿在身上以遮蔽身体并对人体形成一定的保护,例如,通常为人体提供保温和防护外部异物的功能,因此衣服在本质上具有将人体与外部环境隔离开的性质。但是由于人类的皮肤会通过毛孔向外排汗,尤其是在天气炎热或人们进行运动时,皮肤会通过排汗来保持人体内部的温度。但是由于衣服通常覆盖在人体皮肤的表面,形成了人体皮肤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隔离层,因此人体皮肤排出的汗水会由于衣服的阻隔而驻留在人体皮肤的表面,无法及时离开皮肤进入环境中。而汗水在皮肤表面的驻留实际上会使得皮肤表面始终保持潮湿的状态,这不仅会导致穿着者感觉不适,而且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也会引起各种疾病。
21.由于衣服的本质是用于对人体起到遮蔽和防护作用,因此,衣服的编织密度通常较大,即衣服的本体上通常不会具有很多或很大直径的孔,这是使得衣服能够成为隔离人体皮肤与外部环境的主要因素。因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在衣服本体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网格区域,在这样的网格区域中采用形成有多个直径较大的孔的网格面料,从而可以通过这些具有多个孔的网格区域来提供对应的人体皮肤区域与外部环境的连通,从而使得人体可以通过这些区域来允许皮肤与外部环境形成直接或间接的接触,特别是通过这些区域中的孔来实现通风的效果,从而提高了人体皮肤上附着的例如汗液等湿气的逸出速度。
22.但是现有技术中这样的网格区域方案仅能够在衣服的部分区域设置,并且虽然其
提供了多个孔,但是这些网格区域仍然存在大面积的织物结构,从而人体皮肤表面的汗水仍然会大量附着在这些织物结构上,从而影响了湿气的逸出效果。此外,由于这样的网格方案实际上仅是通过网络区域的开孔增加了人体皮肤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面积,因而对于人体皮肤的排汗目的来说,其实际上是一种被动排汗的方案,例如,如果外部环境空气流动较差,或者外部环境温度也较高,那么通过网格区域中的这些开孔逸出湿气的效果也会变差。尤其是在人们进行剧烈运动而导致皮肤在短时间内排出大量汗水的情况下,现有技术中网格区域方案这样的被动通风由于不能够适应短时间大量通风排湿的需求。
23.如图1中所示,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呼吸服的放大示意图。呼吸服可以包括服装本体1、呼吸组件2和连接基座3。服装本体1可以是上衣、裤子、外套等现有的服装,或者其一部分,本技术对此没有限制。呼吸组件2可以是其中设置有控制组件和电源的现有风扇装置,并且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呼吸组件2可以形成为具有较小的尺寸,例如,几厘米的直径,从而可以设置在衣物的各个位置,并且可以进一步设置有固定件21,该固定件21可以设置在呼吸组件2的背面或者也可以设置在呼吸组件2的侧面。连接基座3可以设置在服装本体1上,例如,服装本体1可以在需要进行通风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开口,并且连接基座3可以安装在该安装开口中。
24.注意的是,在图1中示出的呼吸服及其组件的形状、大小及其比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大小和比例是为了本技术描述清楚的便利性,并不反映呼吸服及其组件的真实大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各种大小和形状的组件来实施本技术记载的呼吸服的结构和功能。
2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基座3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底座31、第二底座32和支撑件33。第一底座31可以从服装本体的内侧,即靠近人体的一侧,穿过安装开口,并且第二底座32从服装本体的外侧与穿过安装开口的第一底座31安装在一起。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呼吸组件2可以固定到位于所述服装本体外侧的第二底座32。
26.如图2中所示,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呼吸服的剖面示意图。第一底座31和第二底座32可以均具有两个部分,即,第一底座31和第二底座32可以具有垂直于安装开口4的平面延伸的第一嵌合部分311和第二嵌合部分321,并且还分别具有从第一嵌合部分311的远离安装开口的一端平行于安装开口4的平面延伸的第一夹持部分312和从第二嵌合部分321的靠近安装开口4的一端平行于安装开口4的平面延伸的第二夹持部分321,第一嵌合部分311和第二嵌合部分321通过安装开口4形成套接,使得第一夹持部分312和第二夹持部分322夹持安装开口4的边缘部分,从而可以将第一底座31和第二底座32穿过安装开口4而固定在一起。
27.换言之,第一夹持部分312和第二夹持部分322可以通过夹持之间的服装本体的安装开口4的边缘部分来将第一底座31和第二底座32固定在服装本体上。第一嵌合部分311可以具有环形形状并且在外壁上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凸起,并且第一嵌合部分311的圆周围成的面积可以等于或小于安装开口4,从而可以从安装开口4插入,而第一夹持部分则可以具有环形形状并且圆周围成的面积可以大于安装开口4。特别地,由于第一底座31主要位于服装本体1的内侧,即贴近人体的一侧,因此第一底座31很可能会与人体皮肤形成接触。为此,支撑件33可以在靠近人体的一侧,即远离服装本体1的一侧可以形成为弧形形状,以增加人体穿着本技术实施例的呼吸服的舒适度,从而第一基座31可以与支撑件33固定连接。
28.第二嵌合部分321可以具有与第一嵌合部分311相同的环形形状,并且可以具有比第一嵌合部分311略小或略大的直径,从而可以与第一嵌合部分311在安装开口4中形成套接的结构。例如,在第一嵌合部分311的外径等于或略小于安装开口4的内径的情况下,第二嵌合部分321的外径可以等于第一嵌合部分311的内径,从而第二嵌合部分321与第一嵌合部分311套接时,第二嵌合部分321的外壁可以与第一嵌合部分311的内壁形成紧密贴合状态,从而可以借助于第二嵌合部分321的外壁与第一嵌合部分311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第一底座31与第二底座32的固定连接。
29.此外,在第二嵌合部分321的外径等于或略小于安装开口4的内径的情况下,第一嵌合部分311的外径可以等于第二嵌合部分321的内径,从而类似地,第二嵌合部分321与第一嵌合部分311套接时,第一嵌合部分311的外壁可以与第二嵌合部分321的内壁形成紧密贴合的状态,从而可以同样借助于这两个嵌合部分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第一底座31与第二底座32的固定连接。
30.此外,在第一嵌合部分311套接在第二嵌合部分321内的情况下,第一嵌合部分311的外壁上可以进一步形成有至少一个突起,优选在环形外壁的对称位置处形成两个或更多个突起,并且在第二嵌合部分321的内壁处可以在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凹陷,从而当第一嵌合部分311与第二嵌合部分321形成套接时,第一嵌合部分311的上述突起在第二嵌合部分321的内壁表面滑动而进入到对应位置的凹陷中,以增强第一嵌合部分311和第二嵌合部分321的固定度。
31.此外,在上述第一嵌合部分311套接在第二嵌合部分321内的情况下,在第二嵌合部分321的内壁上还可以进一步形成有与第一嵌合部分311的外壁上形成的突起对应的凹槽,从而当第一嵌合部分311与第二嵌合部分321形成套接的过程中,该第二嵌合部分321的内壁上形成的凹槽可以用作第一嵌合部分311的外壁上形成的突起的定位槽,以便于对应的突起可以沿着该凹槽滑动直到进入到凹陷中形成卡嵌状态。
32.此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嵌合部分和第二嵌合部分在形成套接结构时处于另一个的内部的一个可以具有小于处于其外部的嵌合部分的纵向长度的纵向长度。或者,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嵌合部分和第二嵌合部分在垂直于安装开口的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接近,甚至相等,从而使得第一嵌合部分和第二嵌合形成套接结构的纵向长度较大以确保套接的牢固度。
33.此外,在第一夹持部分312与第一嵌合部分的接合处,第一夹持部分312可以形成为与衣服本体1的表面平行的平面,从而当第一底座31和第二底座32穿过安装开口4安装在一起时,第一夹持部分312可以与第二底座32的相应的部分彼此平行地夹持安装开口附近的衣服面料,从而通过第一底座31和第二底座32的彼此平行的平面部分来使得连接基座3牢固地固定在服装本体1上。
34.此外,第一底座31和第二底座32的上述平面部分还可以形成为彼此对应的锯齿形状。例如,第一底座31的该第一夹持部分312可以具有以预定间隔排列隔开的多个突起,例如齿,并且相邻的突起之间可以形成有凹槽,相应地,第二底座32的第二夹持部分322则可以也具有与第一底座的突起相同数量的突起,但是这些突起分别形成在与第一底座的平面部分的凹槽对应的位置,即第二底座32的每个突起都在位置上对应于第一底座31上形成的每个凹槽。
35.因此,以该方式,当第一底座31和第二底座32穿过安装开口4而安装在一起时,第一底座31上的突起可以将安装开口4边缘处服装本体1的对应于该突起位置的服装面料压入到第二底座32的对应的凹槽中,从而第一底座31上的每个突起都可以将服装本体1在与各个突起对应位置的面料压入到第二底座32的相应的凹槽中并由此通过第一底座31和第二底座32的各个突起形成的咬合结构能够将连接基座3牢固地固定在服装本体1上。
36.此外,在服装本体1的安装开口4的周围,可以进一步设置有多个夹持开口,这些夹持开口可以对应于第一底座31或第二底座32上的上述突起,从而当第一底座31和第二底座32通过其嵌合部分穿过安装开口嵌合在一起时,第一底座31或第二底座32上的上述突起可以通过服装本体1的上述夹持开口而插入到第二底座32或第一底座31上形成的上述凹槽中,以与第一底座31或第二底座32上的上述突起形成咬合结构,以该方式,可以通过穿过夹持开口的突起来进一步将连接基座3固定在服装本体1上,并且还可以通过这些开口和突起的插入结构来防止连接基座3在服装本体1上由于穿戴呼吸服的用户的运动等动作而导致的旋转或移位。
37.支撑件33可以具有与位于服装本体的内侧,并且可以例如用作将第一基座31与人体皮肤的间隔物,因此,支撑件33可以具有与第一底座31相同的环形形状,并且其内径可以等于或略大于第一底座31的第一嵌合部分的外径,从而可以插入到第一底座31的第一嵌合部分外侧,以与第一嵌合部分的外壁形成套接结构。进一步地,在该支撑件33的与第一嵌合部分或第二嵌合部分套接的外壁上还可以形成有突起,并且在该第一嵌合部分或第二嵌合部分的内壁对应位置处可以形成有凹陷,从而在形成套接时,该连接件33的外壁上形成的突起可以嵌入在对应的凹陷中,从而将支撑件33牢固地固定在第二嵌合部分中。
38.第二基座32可以用于将呼吸组件2可拆卸地连接。例如,第二基座32的内壁上可以设置有凹槽,并且呼吸组件2的底部边缘可以对应地设置突起,从而呼吸组件2的这些突起可以插入到凹槽中来将呼吸组件2固定在凹槽中,并且呼吸组件2可以通过将突起从凹槽中移除来实现呼吸组件2的拆卸。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呼吸组件2的突起可以具有沿着环形的圆周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状,并且在第二基座32的内壁上的对应位置处可以形成具有与该长条形状的延伸长度相等的宽度的凹槽,并且该凹槽可以从第二基座32的内壁的上沿向下延伸预定高度并进一步在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上沿圆周延伸等于或大于该长条形状的延伸长度的长度,即,每个凹槽在第二基座32的内壁上形成为l形状,从而该呼吸组件2在安装到第二基座32时,可以先将各个突起滑入到第二基座32的内壁上对应的凹槽中,并向下继续滑动,直到凹槽在垂直于内壁的圆周方向上的底部,之后可以沿着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继续在圆周方向上滑动到凹槽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中,从而可以卡固在各个凹槽的在内壁的圆周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中,并且由于呼吸组件2通过底部边缘的突起卡固在这些圆周方向上的凹槽部分中,因此被限制为仅能够在圆周方向上运动,而无法在垂直于圆周的上下方向上移动,因此防止了呼吸组件2在安装到服装本体1上之后的意外脱落。
39.在本技术实施例,呼吸组件2可以包括壳体21、风扇22、控制板23。壳体21可以包括位于风扇22上方的上壳体211和位于风扇22下方的下壳体212,并且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2可以均具有与第二底座32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从第一部分向外部延伸的第二部分。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壳体和下壳体可以具有椭圆形状,从而该椭圆形状的两个带有圆形边缘的部分可以分别作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40.此外,下壳体在其第一部分中可以形成有与安装开口4对应的通风开口,并且上壳体的其第一部分中可以形成有与风扇22对应的开口,通过该开口可以实现对于风扇2的进气功能和排气功能的切换。下壳体可以与连接基座3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例如,在下壳体的第一部分的外侧可以形成有连接突起,这些连接突起可以与连接基座3的第二基座32的内壁上的凹陷对应,从而可以通过将下壳体的第一部分以旋转方式将这些连接突起与凹陷卡合在一起,以将下壳体固定在第二基座32上。
41.风扇22可以具有旋转组件221以及围绕旋转组件221以放射状布置的多个叶片222。旋转组件221可以具有圆筒形状,并且叶片具有长条形状并且长条形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上。例如,在旋转组件221可以具有圆筒形状并且可以在其中放置旋转驱动部件,并且该旋转驱动部件可以电连接到控制板23,以便于从控制板23接收电力和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旋转以带动叶片222旋转。
42.风扇22可以进一步包括风扇罩22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风扇罩223可以包括位于叶片222上方的上罩和位于叶片222下方的下罩以及将上罩和下罩连接的连接体。该连接体可以具有圆柱或圆筒形状,并且从221旋转组件的内部穿过,以将上罩和下罩固定连接。特别地,上罩和下罩可以具有圆盘形状,并且其边缘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第一部分的内边缘可以具有预定距离,从而可以由下壳体的内壁与下罩的边缘形成一个圆环形状的间隙,这样叶片旋转所产生的空气可以通过该间隙向安装开口流动,从而通过安装开口对服装内侧的人体进行通风。
43.控制板23可以设置在与上壳体的第二部分和下壳体的第二部分之间,并且与旋转组件221电连接。例如,控制板23可以具有半椭圆形状以匹配第二部分的形状,从而可以固定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的第二部分之间。此外,在控制板23中或其上可以设置有电池,从而可以通过电池来对控制板23进行供电。
44.此外,上壳体211可以包括可移除地覆盖开口的通气盖。并且呼吸组件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发光部件224,其可以具有圆环形状的基座以及固定在基座上的发光器件。风扇罩223的上罩可以在一侧具有固定槽,并且基座可以具有与固定槽对应的固定突起,并且固定突起嵌入在固定槽中以将基座与上罩固定在一起。
45.此外,在第二底座32的内壁上也可以直接形成有螺旋状凹槽,并且在呼吸组件2的外壁上也相应地形成螺旋状突起,从而呼吸组件2可以直接旋入到第二底座32的内壁上的凹槽中,并且由于这样的固定结构仅允许呼吸组件2在螺旋方向上进行螺旋运动,因此也可以实现防止呼吸组件2在安装到服装本体1上的意外掉落。
46.此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服装本体上可以设置多个安装开口,并且每个安装开口中可以设置有上述连接基座3,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安装开口中的连接基座上连接不同类型的呼吸组件,例如,可以在用户穿着的服装的左侧设置吸气的呼吸组件,并且在右侧设置吹气的呼吸组件,或者可以在用户的前胸位置设置吹气的呼吸组件,并且在用户的后备位置设置吸气的呼吸组件,从而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通风需求来设置不同的呼吸组件。
47.此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呼吸组件或连接基座的朝向人体的一侧可以进一步设置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感测用户的身体状态,例如温度、湿度等等,并且这些传感器可以电连接至呼吸组件的控制电路板,从而呼吸组件可以根据传感器感测到的人体数据来对呼吸组件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例如开启或关闭,或者调整风量的大小,以便于更好地匹配
用户的通风需求。
48.例如,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呼吸服设置的传感器可以采集人体的各项数据,从而当这些数据中的一项或多项超过了预设阈值时,呼吸组件中的控制模块可以启动呼吸组件的呼吸功能,对用户进行吹风,即增加贴近衣物的人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速人体表面上附着的例如汗水等湿气的蒸发速度,从而使得用户身体表面变得干爽。此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可以对呼吸组件设定运行时间,即当检测到人体数据,例如湿度超过预设阈值,从而启动呼吸功能时,可以记录呼吸组件的运行时间,并且当运行时间达到了预设的时间阈值时,可以自动停止呼吸组件的运行。此外,传感器也可以实时对用户的身体数据进行感测,并且例如当呼吸功能运行时,呼吸服的控制模块也可以根据传感器的数据来确定用户身体表面的数据是否已经达到了预设阈值以下,例如,湿度降到了正常水平,从而可以在人体表面的湿度或温度状态已经恢复正常的情况下,控制呼吸组件停止运行。此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呼吸组件还可以根据传感器感测的数据自动地调整其风扇组件的转速或其排出的风量的大小。例如,可以在传感器检测到人体表面的湿度或温度较高,例如超出预设阈值较多时,以最大转速或风量运行,并且随着运行可以逐渐减小转速或风量。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呼吸服,能够根据人体表面的温湿度状态来自动启停呼吸服的呼吸功能,使得人体表面附着的汗水等得到了及时的排出,保持了人体表面的干爽状态。
49.此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呼吸服还可以通过蓝牙等无线通信协议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例如在用户的移动终端上安装应用程序,并且借助于蓝牙协议连接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呼吸服的呼吸组件,从而用户在移动终端的该应用程序的界面中查看呼吸组件的运行状态,并且呼吸服的传感器也可以将采集到的人体表面数据传输给移动终端以显示在应用程序的界面中,用户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的状态数据来手动控制呼吸服的呼吸功能的开启,并且还可以对预设的启动阈值以及运行时间等参数进行调整,以更好地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
50.本发明实施例的呼吸服,通过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穿过服装本体上的安装开口形成套接,并且呼吸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到固定到第二底座的连接基座,从而该呼吸组件可以通过对应的安装开口来直接向服装本体的内部执行通风,呼吸组件包括壳体、风扇、控制板,并可拆卸地安装到连接基座。实现了衣服的主动式呼吸功能,在维持了衣服的遮蔽外部环境的功能的前提下,改进了对于衣服内部的通风效率,提高了衣物的穿着舒适度。
5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