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车辆测试系统以及道路行驶测试评价用程序与流程

2023-09-23 15:27: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以及车辆测试系统,用于评价与实际道路行驶必要条件对应的用于车辆开发(例如包括能量效率、动力性能、驾驶性或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不平顺性)等)的道路行驶测试、或rde(real driving emission实际行驶排放)测试等符合法规的道路行驶测试。此外,本发明涉及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以及车辆测试系统,用于评价包括内燃机汽车(icev)、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料电池汽车(fcv)或电动汽车(bev)等的车辆中的道路行驶测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实施用于车辆开发的能量效率(燃料消耗、电费等)、每单位能量的续航距离等道路行驶测试、rde测试等用于符合法规的道路行驶测试等。实际道路的能量效率是寿命周期co2排出量评价中的重要因素,并且是车辆开发中的重要属性。此外,车辆需要开发成满足实际的驾驶必要条件和法规。并且,为了使车辆开发高效化,在测试室模拟实际的行驶条件等进行测试。
3.为了开发例如依据用于车辆开发的道路行驶测试或rde测试等符合法规的道路行驶测试的汽车,使用发动机测试台架、驱动系统测试台架或车辆测试台架等台上测试装置来模拟道路行驶测试,实现依据道路行驶测试的汽车开发的高效化。
4.然而,为了使用上述台上测试装置来模拟道路行驶测试,需要设定符合法规的道路模型、行驶环境模型和驾驶方式模型(驾驶员模型)等。因此,使用市售的模型制作软件来制作道路模型、行驶环境模型、驾驶员模型。另外,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道路排气认证测试中,为了简单地进行满足测试条件的行驶,考虑向驾驶员提示至少包含用于满足测试条件的加速工作、制动工作和换挡工作中的任一个的驾驶操作风格。
5.但是,在以往的模型制作软件中,用于制作模型的多个输入参数没有被优化为用于制作道路行驶测试用的模型,因此将哪个参数设定为什么程度的值才能成为依据道路行驶测试的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型制作者的经验、技能,为了制作依据最佳的道路行驶测试的模型,需要很多劳力。
6.此外,在上述中,停留在使用发动机/马达测试台架、驱动系统测试台架或车辆测试台架等台上测试装置来模拟道路行驶测试,无法综合判断这些测试结果和实际的道路行驶测试的测试结果。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9-203888号


技术实现要素:

8.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主要课题在于通过前置加载用于车辆开发的道路行驶测试或rde测试等符合法规的道路行驶测试的评价,实现依据道路行
驶测试的汽车开发的高效化。
9.即,本发明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通过对实际车辆或作为所述实际车辆的一部分的供试件进行台上测试来评价道路行驶测试,其特征在于,包括:虚拟评价步骤,使用对行驶环境进行了模型化的行驶环境模型、对驾驶方式进行了模型化的驾驶方式模型、以及对所述实际车辆进行了模型化的车辆模型,模拟所述道路行驶测试;台上测试评价步骤,通过组合所述实际车辆的一部分或全部、所述车辆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所述行驶环境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和所述驾驶方式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对所述实际车辆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台上测试,模拟所述道路行驶测试;以及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在实际的行驶环境下,对所述实际车辆实施所述道路行驶测试。
10.根据这样的结构,进行虚拟评价步骤、台上测试评价步骤和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的至少三个步骤,因此能够使用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的评价结果,验证在虚拟评价步骤中使用的行驶环境模型、驾驶方式模型和车辆模型的妥当性,能够与模型制作者的经验、技能无关地制作依据道路行驶测试的模型。此外,通过进行虚拟评价步骤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能够前置加载用于车辆开发的能量效率、每单位能量的续航距离等道路行驶测试或rde测试等符合法规的道路行驶测试的评价。其结果,能够实现汽车开发的高效化。此外,通过除了虚拟评价步骤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之外还进行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能够验证虚拟评价步骤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的妥当性。
11.优选的是,所述台上测试评价步骤包括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在所述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通过组合所述实际车辆的包括发动机或马达的一部分、所述车辆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所述行驶环境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和所述驾驶方式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对所述实际车辆的包括发动机或马达的一部分进行台上测试,模拟所述道路行驶测试。
12.此外,为了实现基于道路行驶测试的汽车开发的更进一步的高效化,优选的是,所述台上测试评价步骤在所述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与所述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之间还包括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在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通过组合所述实际车辆、所述行驶环境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和所述驾驶方式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对所述实际车辆进行台上测试,模拟所述道路行驶测试。
13.作为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包括第一比较步骤、第二比较步骤和第三比较步骤的至少一个步骤,在所述第一比较步骤中,将所述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所述实际车辆的包括发动机或马达的一部分的评价结果与所述虚拟评价步骤中的所述车辆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在所述第二比较步骤中,将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所述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所述车辆的包括发动机或马达的一部分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在所述第三比较步骤中,将所述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中的所述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所述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
14.为了灵活应用评价结果并前置加载用于车辆开发的道路行驶测试或rde测试等符合法规的道路行驶测试的评价,优选的是,包括第一反馈步骤、第二反馈步骤和第三反馈步骤的至少一个步骤,所述第一反馈步骤向所述虚拟评价步骤进行反馈,以使所述虚拟评价步骤中的所述车辆模型的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所述实际车辆的包括发动机或马达的一部分的评价结果一致,所述第二反馈步骤向所述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
骤进行反馈,以使所述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所述实际车辆的包括发动机或马达的一部分的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所述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一致,所述第三反馈步骤向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进行反馈,以使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所述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与所述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中的所述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一致。
15.在本发明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中,为了对内燃机汽车(icev)等进行定量的评价,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是,所述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使用车载式废气分析装置来进行,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使用固定式或车载式废气分析装置来进行。
16.固定式废气分析装置中的固体颗粒数测量部的检测效率与车载式废气分析装置中的固体颗粒数测量部的检测效率互不相同。因此,为了准确地前置加载用于车辆开发的效率、续航距离等道路行驶测试或rde测试等符合法规的道路行驶测试的评价,考虑在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使用车载式废气分析装置。然而,将车载式废气分析装置特意地移动到测试台架(测试室)进行测试费时费力。为了解决该问题,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使用固定式废气分析装置来进行,所述固定式废气分析装置的固体颗粒数测量部的检测效率与所述车载式废气分析装置的固体颗粒数测量部的检测效率相同。
17.此外,在本发明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中,为了对内燃机汽车(icev)等进行定量的评价,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对所述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和所述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中的至少任意两个步骤中的排气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用于该排气测试结果的比较的测量成分是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颗粒状物质(pm)、颗粒状物质数(pn)、氨(nh3)、一氧化二氮(n2o)、氮氧化物(nox)和总碳氢化合物(thc)中的至少一个。
18.在本发明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中,为了对电动汽车(bev)等进行定量的评价,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是,所述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使用用于测量所述实际车辆的电池的消耗电力的电力计、电压计或电流计来进行,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使用用于测量所述实际车辆的电池的消耗电力的电力计、电压计或电流计来进行。具体而言,优选的是,对所述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和所述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中的至少任意两个步骤中的电力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19.在本发明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中,为了对燃料电池车(fcv)等进行定量的评价,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是,所述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使用用于测量所述实际车辆的燃料电池的氢消耗量、氧消耗量和/或发电量的测量设备来进行,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使用用于测量所述实际车辆的燃料电池的氢消耗量、氧消耗量和/或发电量的测量设备来进行。具体而言,优选的是,对所述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和所述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中的至少任意两个步骤中的测量设备的测量结果进行说明。另外,为了对燃料电池车(fcv)等进行定量的评价,如上述那样,也可以是在所述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中,使用用于测量所述实际车辆的蓄电池的消耗电力的电力计、电压计或电流计来进行,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使用用于测量所述实际车辆的蓄电池的
消耗电力的电力计、电压计或电流计来进行。
20.此外,在本发明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中,为了对车辆的制动器灰尘排出量进行定量的评价,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是,至少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使用测量从所述实际车辆的制动器出来的制动器灰尘的制动器灰尘测量装置来进行。
21.作为所述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的驾驶方式,优选的是,在所述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基于在所述虚拟评价步骤中使用的所述驾驶方式模型,使所述实际车辆的一部分或全部运转。
22.作为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的驾驶方式,优选的是,基于在所述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再现的驾驶方式,再现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的驾驶方式,在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基于在所述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使用的所述驾驶方式模型,由驾驶员驾驶所述实际车辆或由自动驾驶机器人驾驶所述实际车辆。
23.作为所述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或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行驶环境模型的实现方式,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或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的行驶环境模型通过在发动机的吸气侧和排气侧连接配管并经由该配管进行压力控制来再现。
24.作为所述驾驶方式模型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在所述虚拟评价步骤中,构成所述驾驶方式模型的参数的组合以依据符合法规的道路行驶测试的方式,与rpa(relative positive acceleration,相对正加速度)和vapos_[95](relative positive acceleration 95th percentile,相对正加速度第95个百分位)中的至少一方相关联。
[0025]
作为所述供试件,也考虑具有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或自动驾驶系统(ad)。在具有该adas或ad的供试件中,为了前置加载用于车辆开发的能量效率、每单位能量的续航距离等道路行驶测试或rde测试等符合法规的道路行驶测试的评价,优选的是,在所述虚拟评价步骤中,除了所述行驶环境模型、所述驾驶方式模型和所述车辆模型之外,还使用对adas或ad所需的传感器进行了模型化的传感器模型和对所述adas或所述ad进行了数值化的adas模型或ad模型中的至少一方,模拟所述道路行驶测试。
[0026]
作为所述供试件,考虑发动机与马达协同动作的混合动力车辆。在该混合动力车辆中,为了前置加载用于车辆开发的能量效率、每单位能量的续航距离等道路行驶测试或rde测试等符合法规的道路行驶测试的评价,优选的是,在所述虚拟评价步骤中,除了所述行驶环境模型、所述驾驶方式模型和所述车辆模型之外,还使用对所述马达进行了模型化的马达模型,模拟所述道路行驶测试。
[0027]
此外,本发明的车辆测试系统通过对实际车辆或作为所述实际车辆的一部分的供试件进行台上测试来评价道路行驶测试,其特征在于,具备:模拟装置,使用对行驶环境进行了模型化的行驶环境模型、对驾驶方式进行了模型化的驾驶方式模型、以及对所述实际车辆进行了模型化的车辆模型,模拟所述道路行驶测试;第一台上测试装置,通过组合所述实际车辆的包括发动机或马达的一部分、所述车辆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所述行驶环境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和所述驾驶方式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对所述实际车辆的包括发动机或马达的一部分进行台上测试,模拟所述道路行驶测试;以及第二台上测试装置,通过组合所述实际车辆、所述行驶环境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和所述驾驶方式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对所述实际车辆进行台上测试,模拟所述道路行驶测试。
[0028]
此外,本发明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用程序通过对实际车辆或作为所述实际车辆的
一部分的供试件进行台上测试,评价用于车辆开发的道路行驶测试或符合法规的道路行驶测试,其特征在于,使用对行驶环境进行了模型化的行驶环境模型、对驾驶方式进行了模型化的驾驶方式模型、以及对所述实际车辆进行了模型化的车辆模型,使计算机模拟所述道路行驶测试,通过组合所述实际车辆的一部分或全部、所述车辆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所述行驶环境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和所述驾驶方式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利用台上测试装置对所述实际车辆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台上测试,模拟所述道路行驶测试。
[0029]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通过前置加载用于车辆开发的能量效率、每单位能量的续航距离等道路行驶测试或rde测试等符合法规的道路行驶测试的评价,能够实现汽车开发的高效化。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测试系统的构成的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拟装置的构成的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台上测试装置的构成的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台上测试装置的构成的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行驶测试评价方法的流程图的图。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拟装置的构成的图。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台上测试装置的构成的图。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台上测试装置的构成的图。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行驶测试评价方法的流程图的图。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实施方式的模拟装置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测试系统以及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进行说明。
[0032]
《第一实施方式》《车辆测试系统的装置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车辆测试系统100通过对内燃机汽车(icev)等实际车辆或作为其一部分的供试件进行台上测试,评价用于车辆开发的道路行驶测试或符合法规的道路行驶测试。此处,符合法规的道路行驶测试例如是在欧洲等各国中导入的道路行驶废气测试(rde(real driving emission实际行驶排放)测试)。
[0033]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车辆测试系统100具备:模拟装置2,模拟道路行驶测试;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通过对实际车辆的包括发动机的一部分进行台上测试,模拟道路行驶测试;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通过对实际车辆进行台上测试,模拟道路行驶测试;以及上位管理装置5,综合管理模拟装置2、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和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
[0034]
模拟装置2使用对行驶环境进行了模型化的行驶环境模型、对驾驶方式进行了模型化的驾驶方式模型以及对实际车辆进行了模型化的车辆模型,模拟道路行驶测试,是具备cpu、内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键盘等输入单元、显示器等输出单元、通信单元等的计算机。
[0035]
如图2所示,该模拟装置2具备存储各模型的关系数据存储部21以及模拟依据rde测试的行驶的模拟部22。
[0036]
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的行驶环境模型是对行驶路线、行驶路线的路面阻力、标识、气温和湿度、行驶路线的标高和/或行驶路线的拥堵程度(交通量)等进行了数值化的模型。
[0037]
此外,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的驾驶方式模型是对dynamics(作功量)、energy efficiency(能量效率)和/或nervousness(紧张度)进行了数值化的模型。
[0038]
具体而言,驾驶方式模型例如包含ipg automotive株式会社的软件“carmaker”中列举的以下参数。dynamics的参数:crusing speed[km/h],corner cutting coefficient[-],dt change of pedals[s],max.long acceleration[m/s2],max.long dceleration[m/s2],max.lat acceleration[m/s2],exponent of g-g diagram[-],time of shifting[s],engine speeds min/mas[rpm],engine speeds idle up/acc.down[rpm]、和/或long smooth throttle limit[-]energy efficiency的参数:min.dt accel/decel[s],long drag torque braking[-],long drive cycle tol[-]、和/或long drive cycle coef[-]nervousness的参数:long sdv random[-]、和/或long sdv random f[-]
[0039]
进而,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的车辆模型具有至少对发动机进行了数值化的发动机模型,并且是如下车辆模型:对实际车辆的种类(卡车、乘用车等)、重量、变速器种类(mt、at、cvt等)、轮胎直径、变速比、发动机特性(节气门开度和转速与输出扭矩的关系等)、ecu的控制特性(油门开度与节气门开度的关系等)、tcu的控制特性(变速比的变更条件及其定时等)和/或bcu的控制特性(对各车轮的制动力的分配等)等车辆信息进行了模型化。这些各模型预先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
[0040]
模拟部22基于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的各模型,作为依据rde测试的道路行驶测试,模拟maw(moving averaging window移动平均窗口)法或power bining法中的排放物的测试结果在规定的范围内的行驶。
[0041]
此外,模拟部22在上述模拟中,将驾驶方式模型中包含的多个驾驶特性作为输入参数,求出进行了依据rde测试的行驶时的rpa(relative positive acceleration,相对正加速度)和/或vapos_[95](relative positive acceleration 95
th percentile,相对正加速度第95个百分位数)。
[0042]
此处,模拟部22通过实验计划法(doe(design of experiments实验设计)),制作多个驾驶特性的输入参数的组合,并且使用该制作的组合模式,执行依据rde测试的道路行驶测试的模拟。然后,模拟部22根据该模拟结果,求出rpa(relative positive acceleration)和/或vapos_[95](relative positive acceleration 95
th percentile)。
[0043]
进而,模拟部将输入参数的组合模式与分别对应的rpa和/或vapos_[95]对应地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由此,通过选择rpa和/或vapos_[95],能够确定与该rpa和/或vapos_[95]对应的输入参数的组合模式(驾驶方式模型)。该确定的驾驶方式模型被发送到后述的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和/或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用于使用了各测试装置3、4的测试。
[0044]
如图3所示,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通过组合实际车辆的包括发动机e的一部分、除了
包括该发动机e的一部分以外的车辆模型、行驶环境模型和/或驾驶方式模型,对实际车辆的包括发动机e的一部分进行台上测试,模拟道路行驶测试。此处,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是将发动机e作为供试件的发动机台架(发动机测功机)。另外,实际车辆的包括发动机的一部分也可以是除了发动机之外还包括变速器的驱动系统,该情况下的台上测试装置使用与驱动系统的驱动轴连结的测功机而构成。
[0045]
该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具备对发动机e施加负荷的发动机测功机31、控制发动机测功机31的控制装置32、以及分析从发动机e排出的废气的例如固定式的废气分析装置33。
[0046]
控制装置32基于除了包括发动机的一部分以外的车辆模型以及行驶环境模型和驾驶方式模型来控制发动机测功机31。此外,控制装置32基于由上述模拟部22生成的驾驶方式模型,使发动机e运转。
[0047]
进而,为了再现行驶环境,在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设置有调整发动机e的周围环境(温度、压力和湿度中的至少一个)的外部环境调整器34。该外部环境调整器34例如是可移动型的,在发动机的吸气侧和排气侧连接有配管,经由该配管在发动机内部调整压力。该外部环境调整设备34由控制装置32基于行驶环境模型进行控制。另外,也可以是通过在能够调整温度、湿度或压力的环境测试室中设置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来再现行驶环境的结构。
[0048]
废气分析装置33分析从发动机e排出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颗粒状物质(pm)、颗粒状物质数(pn)、氨(nh3)、一氧化二氮(n2o)、氮氧化物(nox)和总碳氢化合物(thc)中的至少一个。由该废气分析装置33测量出的废气测量结果被发送到上位管理装置5或控制装置32。
[0049]
如图4所示,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通过组合实际车辆v、行驶环境模型和驾驶方式模型,对实际车辆v进行台上测试,模拟道路行驶测试。
[0050]
该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具备搭载实际车辆v的底盘测功机(底盘台架)41、控制底盘测功机41的控制装置42、以及分析从发动机e排出的废气的例如固定式或车载式的废气分析装置43。
[0051]
控制装置42基于行驶环境模型和驾驶方式模型来控制底盘测功机41。此外,控制装置42基于在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中使用的驾驶方式模型来控制自动驾驶机器人44,由此,自动驾驶机器人44驾驶实际车辆v。另外,也可以不使用自动驾驶机器人44而由驾驶员(人)驾驶。
[0052]
进而,为了再现行驶环境,在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设置有调整发动机e的周围环境(温度、压力和湿度中的至少一个)的外部环境调整器45。该外部环境调整器45例如是可移动型的,在发动机e的吸气侧和排气侧连接有配管,经由该配管在发动机内部调整压力。该外部环境调整设备45由控制装置42基于行驶环境模型进行控制。另外,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的外部环境调整设备45以及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的外部环境调整设备34可以相互兼用,也可以分别设置。另外,也可以是通过在能够调整温度、湿度或压力的环境测试室中设置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来再现行驶环境的结构。
[0053]
废气分析装置43分析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颗粒状物质(pm)、颗粒状物质数(pn)、氨(nh3)、一氧化二氮(n2o)、氮氧化物(nox)和总碳氢化合物(thc)中的至少一个。由该废气分析装置43测量出的废气测量结果被发送到上位管理装置5或控制装置42。另外,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的废气分析装置43以及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
的废气分析装置33可以相互兼用,也可以分别设置。
[0054]
如图2等所示,上位管理装置5通过在与模拟装置2、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和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进行以下的道路行驶测试方法的调度和各种数据的管理,是具备cpu、内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键盘等输入单元、显示器等输出单元、通信单元等的计算机。在该上位管理装置5中存储由模拟装置2得到的模拟评价结果、由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得到的第一台上测试评价结果、由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得到的第二台上测试评价结果、由道路行驶测试得到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结果。另外,道路行驶测试评价结果经由通信或记录介质存储于上位管理装置5。
[0055]
《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接着,对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测试系统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包括:虚拟评价步骤,模拟道路行驶测试;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通过对实际车辆的包括发动机的一部分进行台上测试,模拟道路行驶测试;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通过对实际车辆进行台上测试,模拟道路行驶测试;以及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在实际的行驶环境下,对实际车辆实施道路行驶测试。
[0056]
虚拟评价步骤由所述模拟装置2的模拟部22实施,使用行驶环境模型、驾驶方式模型和车辆模型,模拟符合法规的道路行驶测试。在该虚拟评价步骤中,制作多个驾驶特性的输入参数的组合,使用该制作的组合模式,执行依据rde测试的道路行驶测试的模拟。然后,根据该模拟结果,求出rpa(relative positive acceleration)和/或vapos_[95](relative positive acceleration 95
th percentile),并且与输入参数的组合模式对应地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由此,通过选择rpa和/或vapos_[95],能够确定与该rpa和/或vapos_[95]对应的输入参数的组合模式(驾驶方式模型)。
[0057]
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使用所述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来实施,使用由所述模拟装置2得到的模拟结果,使发动机e运转并控制发动机测功机31,通过废气分析装置33分析此时排出的废气。
[0058]
此处,在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通过选择以在虚拟评价步骤中确定的任意的rpa和/或vapos_[95]在rde下行驶的驾驶便携模型,基于该确定的驾驶方式模型使发动机e运转。然后,在该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评价maw法和/或power bining法中的排放物的测试结果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外,在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也可以评价由废气分析装置33测量的废气中的测量成分的排出量。
[0059]
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使用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来实施,基于在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中使用的驾驶方式模型,驾驶实际车辆v并控制底盘测功机41,通过废气分析装置43分析此时排出的废气。然后,在该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评价maw法和/或power bining法中的排放物的测试结果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外,在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也可以评价由废气分析装置43测量的废气中的测量成分的排出量。
[0060]
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通过在实际的行驶环境(即实际道路)中对实际车辆v进行道路行驶测试来实施,通过车载式废气分析装置分析从在实际道路上行驶的实际车辆v排出的废气。然后,在该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中,评价maw法和/或power bining法中的排放物的测试结果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外,在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中,也可以评价由车载式废气分析装置测量的废气中的测量成分的排出量。另外,车载式废气分析装置分析从发
动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颗粒状物质(pm)、颗粒状物质数(pn)、氨(nh3)、一氧化二氮(n2o)、氮氧化物(nox)和总碳氢化合物(thc)中的至少一个。由该废气分析装置43测量出的废气测量结果被发送到上位管理装置5。
[0061]
在上述各评价步骤中得到的评价结果能够相互比较。具体而言,能够进行第一比较步骤,该第一比较步骤将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包括实际车辆v的发动机e的一部分的评价结果与虚拟评价步骤中的车辆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然后,能够进行第一反馈步骤,该第一反馈步骤基于该第一比较步骤的比较结果进行反馈,在虚拟评价步骤中例如通过变更车辆模型等,使虚拟评价步骤中的车辆模型的评价结果与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实际车辆的包括发动机的一部分的评价结果一致。
[0062]
此外,能够进行第二比较步骤,该第二比较步骤将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与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包括车辆的发动机的一部分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然后,能够进行第二反馈步骤,该第二反馈步骤进行反馈,在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例如通过变更车辆模型等,使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实际车辆的包括发动机的一部分的评价结果与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一致。另外,也可以基于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的评价结果,在虚拟评价步骤中例如通过变更车辆模型等实现反馈。
[0063]
进而,能够进行第三比较步骤,该第三比较步骤将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与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然后,能够进行第三反馈步骤,该第三反馈步骤向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进行反馈,以使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与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一致。另外,也可以基于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的评价结果,在虚拟评价步骤或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例如通过变更车辆模型等实现反馈。
[0064]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进行虚拟评价步骤、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和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的至少三个步骤,因此能够使用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的评价结果,验证在虚拟评价步骤中使用的行驶环境模型、驾驶方式模型和车辆模型的妥当性,并且能够与模型制作者的经验、技能无关地制作依据道路行驶测试的模型。此外,通过进行虚拟评价步骤和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能够前置加载用于车辆开发的道路行驶测试或rde测试等符合法规的道路行驶测试的评价。其结果,能够实现汽车开发的高效化。此外,通过除了虚拟评价步骤和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之外还进行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能够验证虚拟评价步骤和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的妥当性。
[0065]
《第二实施方式》《车辆测试系统的装置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车辆测试系统100通过对电动汽车(bev)等实际车辆或作为其一部分的供试件进行台上测试,评价用于车辆开发的道路行驶测试。
[0066]
具体而言,车辆测试系统100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如图1所示,具备:模拟装置2,模拟道路行驶测试;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通过对实际车辆的包括马达的一部分进行台上测试,模拟道路行驶测试;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通过对实际车辆进行台上测试,模拟道路行驶
测试;以及上位管理装置5,综合管理模拟装置2、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和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
[0067]
模拟装置2使用对行驶环境进行了模型化的行驶环境模型、对驾驶方式进行了模型化的驾驶方式模型以及对实际车辆进行了模型化的车辆模型,模拟道路行驶测试,是具备cpu、内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键盘等输入单元、显示器等输出单元、通信单元等的计算机。
[0068]
如图6所示,该模拟装置2具备存储各模型的关系数据存储部21以及模拟与用于车辆开发的道路行驶测试对应的行驶的模拟部22。
[0069]
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的行驶环境模型是对行驶路线、行驶路线的路面阻力、标识、气温和湿度、行驶路线的标高和/或行驶路线的拥堵程度(交通量)等进行了数值化的模型。
[0070]
此外,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的驾驶方式模型是对dynamics(作功量)、energy efficiency(能量效率)和/或nervousness(紧张度)进行了数值化的模型。
[0071]
具体而言,驾驶方式模型例如包含ipg automotive株式会社的软件“carmaker”中列举的以下参数。dynamics的参数:crusing speed[km/h],corner cutting coefficient[-],dt change of pedals[s],max.long acceleration[m/s2],max.long dceleration[m/s2],max.lat acceleration[m/s2],exponent of g-g diagram[-],time of shifting[s],motor speeds min/mas[rpm]、和/或motor speeds idle up/acc.down[rpm],energy efficiency的参数:min.dt accel/decel[s],long drag torque braking[-],long drive cycle tol[-]、和/或long drive cycle coef[-]nervousness的参数:long sdv random[-]、和/或long sdv random f[-]
[0072]
进而,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的车辆模型具有至少对马达进行了数值化的马达模型,并且是如下车辆模型:对实际车辆的种类(卡车、乘用车等)、重量、轮胎直径、马达特性(转速与输出扭矩的关系等)、mcu的控制特性(油门开度与转速的关系等)和/或bcu的控制特性(对各车轮的制动力的分配等)等车辆信息进行了模型化。这些各模型预先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
[0073]
而且,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的蓄电池模型是对蓄电池的各种参数进行了数值化的模型。
[0074]
模拟部22基于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的各模型,模拟与道路行驶测试对应的行驶。
[0075]
此外,模拟部22在上述模拟中,将驾驶方式模型中包含的多个驾驶特性作为输入参数,求出进行了与道路行驶测试对应的行驶的情况下的电力消耗量、可行驶距离、和/或能量效率(电费等)、每单位能量的续航距离等。
[0076]
此处,模拟部22通过实验计划法(doe(design of experiments)),制作多个驾驶特性的输入参数的组合,并且使用该制作的组合模式,执行道路行驶测试的模拟。然后,模拟部22根据该模拟结果,求出电力消耗量、可行驶距离、和/或能量效率(电费等)、每单位能量的续航距离等。
[0077]
进而,模拟部将输入参数的组合模式与分别对应的电力消耗量、可行驶距离和/或
能量效率(电费等)、每单位能量的续航距离等对应地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由此,通过选择电力消耗量、可行驶距离和/或能量效率(电费等)、每单位能量的续航距离等,能够确定与该电力消耗量、可行驶距离和/或能量效率(电费等)、每单位能量的续航距离等对应的输入参数的组合模式(驾驶方式模型)。该确定的驾驶方式模型被发送到后述的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或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用于使用了各测试装置3、4的测试。
[0078]
如图7所示,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作为实际车辆的包括马达m的一部分而对具有实际车辆的马达m和蓄电池b的动力传动系统pt进行测试。具体而言,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通过组合实际车辆的包括动力传动系统pt的一部分、除了包括该动力传动系统pt的一部分以外的车辆模型、行驶环境模型和/或驾驶方式模型,对实际车辆的包括动力传动系统pt的一部分进行台上测试,模拟道路行驶测试。另外,在图3中例示了两轮驱动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是四轮驱动的结构。
[0079]
此处,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是与动力传动系统pt的驱动轴连结的测功机。另外,在供试件为马达m的情况下,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也可以是与实际车辆的马达m连结的测功机(马达测功机)。
[0080]
该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具备对动力传动系统pt的驱动轴施加负荷的测功机35、控制测功机35的控制装置36、以及用于测量蓄电池b的消耗电力的电力计、电压计和/或电流计等测量设备37。
[0081]
控制装置36基于除了动力传动系统pt以外的车辆模型以及行驶环境模型和驾驶方式模型来控制测功机35。此外,控制装置36基于由上述模拟部22生成的驾驶方式模型,使马达m运转。另外,测功机35也可以是一个。在该情况下,比马达m靠后级的车辆部件由车辆模型代替。
[0082]
进而,为了再现行驶环境,在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设置有调整动力传动系统pt的周围环境(温度、压力和湿度中的至少一个)的外部环境调整器38。该外部环境调整器38由控制装置36基于行驶环境模型进行控制。另外,也可以是通过在能够调整温度、湿度或压力的环境测试室中设置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来再现行驶环境的结构。
[0083]
测量设备37测量马达m的驱动中使用的电力以及由马达m充电的电力。由该测量设备37测量出的电力、电压和/或电流被发送到上位管理装置5和/或控制装置32。
[0084]
如图8所示,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通过组合实际车辆v与行驶环境模型和驾驶方式模型,对实际车辆v进行台上测试,模拟道路行驶测试。
[0085]
该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具备搭载实际车辆v的底盘测功机(底盘台架)46、控制底盘测功机46的控制装置47、以及用于测量蓄电池b的消耗电力的电力计、电压计和/或电流计等测量设备48。
[0086]
控制装置47基于行驶环境模型和驾驶方式模型来控制底盘测功机46。此外,控制装置47基于在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中使用的驾驶方式模型来控制自动驾驶机器人49,由此,自动驾驶机器人49驾驶实际车辆v。另外,也可以不使用自动驾驶机器人49而由驾驶员(人)驾驶。
[0087]
此外,为了再现行驶环境,在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设置有调整实际车辆的周围环境(温度、压力和湿度中的至少一个)的外部环境调整器40。该外部环境调整器40由控制装置47基于行驶环境模型进行控制。另外,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的外部环境调整器40和第一台上
测试装置3的外部环境调整器38可以相互兼用,也可以分别设置。另外,也可以是通过在能够调整温度、湿度或压力的环境测试室中设置第二台上测试装置3来再现行驶环境的结构。
[0088]
测量设备48例如测量马达m的驱动中使用的电力以及由马达m充电的电力。由该测量设备48测量出的电力、电压和/或电流被发送到上位管理装置5和/或控制装置32。另外,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的测量设备48和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的测量设备37可以相互兼用,也可以分别设置。
[0089]
如图6等所示,上位管理装置5通过在与模拟装置2、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和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进行以下的道路行驶测试方法的调度和各种数据的管理,是具备cpu、内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键盘等输入单元、显示器等输出单元、通信单元等的计算机。在该上位管理装置5中存储由模拟装置2得到的模拟评价结果、由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得到的第一台上测试评价结果、由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得到的第二台上测试评价结果、由道路行驶测试得到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结果。另外,道路行驶测试评价结果经由通信或记录介质存储于上位管理装置5。
[0090]
《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接着,对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测试系统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包括:虚拟评价步骤,模拟道路行驶测试;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通过对实际车辆的包括马达m的一部分(在此为动力传动系统pt)进行台上测试,模拟道路行驶测试;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通过对实际车辆进行台上测试,模拟道路行驶测试;以及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在实际的行驶环境下,对实际车辆实施道路行驶测试。
[0091]
虚拟评价步骤由所述模拟装置2的模拟部22实施,使用行驶环境模型、驾驶方式模型、车辆模型和蓄电池模型,模拟与车辆开发对应的道路行驶测试。在该虚拟评价步骤中,制作多个驾驶特性的输入参数的组合,使用该制作的组合模式,执行道路行驶测试的模拟。然后,根据该模拟结果,求出电力消耗量、可行驶距离和/或能量效率(电费等)、每单位能量的续航距离等,并且与输入参数的组合模式对应地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由此,通过选择电力消耗量、可行驶距离或电费等,能够确定与该电力消耗量、可行驶距离和/或能量效率(电费等)、每单位能量的续航距离等对应的输入参数的组合模式(驾驶方式模型)。
[0092]
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使用所述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来实施,使用由所述模拟装置2得到的模拟结果,使马达m运转并控制测功机35,通过测量设备37测量此时的电力等。
[0093]
此处,在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通过选择电力消耗量、可行驶距离和/或能量效率(电费等)、每单位能量的续航距离等,确定与该电力消耗量、可行驶距离和/或能量效率(电费等)、每单位能量的续航距离等对应的输入参数的组合模式(驾驶方式模型),并且基于该确定的驾驶方式模型,使马达m运转。然后,在该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评价电力消耗量、可行驶距离和/或能量效率(电费等)、每单位能量的续航距离等的测试结果。
[0094]
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使用所述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来实施,基于在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中使用的驾驶方式模型,驾驶实际车辆v并控制底盘测功机46,通过测量设备48测量此时的电力等。然后,在该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评价电力消耗量、可行驶距离和/或能量效率(电费等)、每单位能量的续航距离等的测试结果。
[0095]
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通过在实际的行驶环境(即实际道路)中对实际车辆v进行
道路行驶测试来实施,通过测量设备48测量在实际道路上行驶的实际车辆v中的蓄电池b的电力等。然后,在该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中,评价电力消耗量、可行驶距离和/或能量效率(电费等)、每单位能量的续航距离等的测试结果。由该测量设备48测量出的电力等的测量结果被发送到上位管理装置5。
[0096]
在上述各评价步骤中得到的评价结果能够相互比较。具体而言,能够进行第一比较步骤,该第一比较步骤将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实际车辆v的包括马达m的一部分的评价结果与虚拟评价步骤中的车辆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然后,能够进行第一反馈步骤,该第一反馈步骤基于该第一比较步骤的比较结果进行反馈,在虚拟评价步骤中例如通过变更车辆模型等,使虚拟评价步骤中的车辆模型的评价结果与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实际车辆的包括马达m的一部分的评价结果一致。
[0097]
此外,能够进行第二比较步骤,该第二比较步骤将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与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车辆的包括马达m的一部分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然后,能够进行第二反馈步骤,该第二反馈步骤进行反馈,在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例如通过变更车辆模型等,使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实际车辆的包括马达m的一部分的评价结果与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一致。另外,也可以基于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的评价结果,在虚拟评价步骤中例如通过变更车辆模型等实现反馈。
[0098]
进而,能够进行第三比较步骤,该第三比较步骤将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与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然后,能够进行第三反馈步骤,该第三反馈步骤向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进行反馈,以使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与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中的实际车辆的评价结果一致。另外,也可以基于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的评价结果,在虚拟评价步骤或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例如通过变更车辆模型等实现反馈。
[0099]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进行虚拟评价步骤、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和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的至少三个步骤,因此能够使用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的评价结果,验证在虚拟评价步骤中使用的行驶环境模型、驾驶方式模型和车辆模型的妥当性,并且能够与模型制作者的经验、技能无关地制作依据道路行驶测试的模型。此外,通过进行虚拟评价步骤和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能够前置加载与车辆开发对应的道路行驶测试的评价。其结果,能够实现汽车开发的高效化。此外,通过在虚拟评价步骤和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的基础上进行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也能够验证虚拟评价步骤和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的妥当性。
[0100]
《其他变形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各实施方式。
[0101]
例如,所述各实施方式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是具有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的方法,但也可以是不具有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的方法。
[0102]
此外,在所述各实施方式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中,也可以是在虚拟评价步骤和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之间具有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或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的任一方的方法。
[0103]
进而,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或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也可以具备测量从制动器飞散的灰尘(制动器灰尘)的制动器灰尘测量装置。根据该结构,在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能够评价道路行驶测试中的制动器的磨损和起因于磨损的粉尘飞散对环境的影响等。
[0104]
进而,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或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也可以具备测量供试件的nvh(噪声、振动或不平顺性)的测量设备。根据该结构,在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能够评价道路行驶测试中的供试件的噪声、振动或声振粗糙度。
[0105]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测量固体颗粒数(pn)的情况下,固定式的废气分析装置和车载式的废气分析装置均具有固体颗粒数测量部。此处,在固定式的废气分析装置和车载式的废气分析装置中,有时pn计数效率不同。例如,固定式的固体颗粒数测量部的pn检测效率有时设定成能够测量粒径小于车载式的固体颗粒数测量部的pn检测效率的颗粒。另外,固体颗粒数测量部例如使用激光散射式凝聚颗粒计数器(cpc)。另外,一般来说,pn检测效率是指确定为能够以50%的检测效率测量规定的粒径(例如设定为23nm、10nm等)的颗粒数的效率。
[0106]
在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或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中,优选使用校正为与车载式的固体颗粒数测量部同等的pn检测效率的固定式的固体颗粒数测量部。在上述例子中,在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或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中,表示了使用固定式的废气分析装置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使用车载式的废气分析装置。
[0107]
另外,也可以将固定式的固体颗粒数测量部构成为能够切换设定成能够测量粒径小于车载式的固体颗粒数测量部的pn检测效率的颗粒的pn检测效率和与车载式的固体颗粒数测量部同等的pn检测效率,并且能够切换底盘测功机上的测试(例如wlct)和模拟了道路行驶测试的测试。
[0108]
此外,所述各实施方式的供试件也可以具有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或自动驾驶系统(ad)。在该情况下,如图10所示,将对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或自动驾驶系统(ad)所需的各种传感器(例如雷达、激光雷达或相机等)进行了数值化的各种传感器模型、以及对adas系统或ad系统进行了数值化的adas模型或ad模型中的至少一方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此外,在行驶环境模型中包含对有无其他车辆、与前方车辆的速度差等进行了数值化的模型。并且,也可以根据基于行驶环境模型的行驶场景,使驾驶方式模型、传感器模型和adas模型(或ad模型)协调来进行所述实施方式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根据该结构,能够评价具有adas或ad的供试件的道路行驶测试。特别是能够评价从驾驶员的驾驶切换为自动驾驶时的车辆的行驶状况、从自动驾驶切换为驾驶员的驾驶时的车辆的行驶状况。此外,例如在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中,供试件也可以包括各种传感器(例如雷达、激光雷达或相机等),向该供试件的各种传感器提供例如包含于行驶环境模型的环境信息,评价道路行驶测试中的各种传感器。在该情况下,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具有用于向供试件的各种传感器提供环境信息(例如信号机、交叉路口等道路信息、有无前方车辆、有无自行车、行人等障碍物信息)的测试设备。
[0109]
进而,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供试件是发动机车,但也可以是发动机与马达协同动
作的混合动力车。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除了发动机模型以外还将对马达进行了数值化的马达模型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在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模型的基础上还使用马达模型,进行所述实施方式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此外,混合动力车的行驶方式根据蓄电池的充电率(soc)而变化,废气的排放物也变化。因此,也可以将对混合动力车的电池的各种参数进行了数值化的蓄电池模型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在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模型的基础上还使用蓄电池模型,进行所述实施方式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
[0110]
此外,在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是电动汽车(bev),但也可以应用于燃料电池车(fcv)。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对燃料电池进行了数值化的燃料蓄电池模型和/或对电池进行了数值化的蓄电池模型存储于关系数据存储部21,在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模型的基础上还使用燃料蓄电池模型和/或蓄电池模型,进行所述实施方式的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此外,考虑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或第二台上测试装置4具有测量燃料电池车的燃料电池(fc)的氢消耗量、氧消耗量和/或发电量等的测量设备。进而,在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中,也使用测量设备测量燃料电池的氢消耗量、氧消耗量和/或发电量。然后,比较第一台上测试评价步骤、第二台上测试评价步骤和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步骤中的至少任意两个步骤中的测量结果。
[0111]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仅使用图1的模拟装置2和第一台上测试装置3,对作为供试件的发动机或马达前置加载道路行驶测试的评价。此外,也能够仅使用图1的模拟装置2和第二台上测试4,对作为供试件的动力传动系统等车辆驱动系统前置加载道路行驶测试的评价。
[0112]
上述传感器模型、adas模型、ad模型或蓄电池模型等也可以作为车辆模型的一部分包含于车辆模型。
[0113]
此外,在台上评价测试步骤中,在组合实际车辆的一部分或全部和车辆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来进行测试时,实际车辆的一部分或全部与车辆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一部分重复,也可以省略实际车辆的一部分或车辆模型的一部分。进而,在台上评价测试步骤中,可以使用行驶环境模型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以使用驾驶方式模型的全部或一部分。
[0114]
此外,在模拟装置2中,还可以使用废气的排放模型进行模拟。
[0115]
此外,在道路行驶测试评价方法中,也可以将燃料消耗量添加到评价项目中。
[0116]
符合法规的道路行驶测试并不限定于rde,也可以是由各国的法律或规则确定的各种道路行驶测试。
[0117]
此外,只要不违反本发明的主旨,也可以进行各种实施方式的变形、组合。工业实用性
[0118]
根据本发明,通过前置加载道路行驶测试的评价,能够实现汽车开发的高效化。附图标记说明:
[0119]
100车辆测试系统2 模拟装置3 第一台上测试装置4 第二台上测试装置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