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发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18: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取暖 发热 组件 装置 特别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发热件(如石墨烯发热或pi金属膜类)作为发热源,置入壳体内将其热量传导至壳体,从而能够用作暖手宝、艾灸仪灸头等产品。
3.然而,发热件通过胶贴的方式紧贴于壳体,其热传递过程中会消耗掉一部分热能,进而降低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热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
6.受热壳体,
7.发热件,所述发热件具有发热面,所述发热面朝向所述受热壳体;
8.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发热件的背离所述受热壳体的一面;
9.紧合壳体,所述紧合壳体抵靠于所述弹性件的背离所述发热件的一面;
10.在所述受热壳体和所述紧合壳体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变形,使得所述发热件的发热面抵靠于所述受热壳体。
11.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紧合壳体连接;和/或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发热件连接。
12.可选地,所述受热壳体和所述紧合壳体可拆卸连接。
13.可选地,所述受热壳体与所述紧合壳体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
14.可选地,所述受热壳体与所述紧合壳体扣合连接。
15.可选地,所述受热壳体与所述紧合壳体通过五金引脚连接。
16.可选地,所述发热件为石墨烯发热片、pi金属膜发热片或mch发热片中的任一种。
17.可选地,所述发热件为片状结构。
18.可选地,所述受热壳体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紧合壳体的导热系数。
19.可选地,所述发热件在所述受热壳体的正投影落入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受热壳体的正投影内。
2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弹性件基于紧合壳体和受热壳体之间的装配力而弹性变形,从而发热件能够在弹性件的弹性变形作用下将其发热面直接抵靠于受热壳体,使得发热件的热量直接传导至受热壳体,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热件与受热壳体之间采用胶贴的方式而导致的热能消耗的技术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件受弹性件弹性变形的作用而紧靠于受热壳体。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热组件的一优选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号说明:
24.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发热件400紧合壳体200受热壳体500螺纹连接件300弹性件
ꢀꢀ
2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受热”、“紧合”等的描述,则该“受热”、“紧合”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受热”、“紧合”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0.现有技术中,以石墨烯发热发热片或pi金属膜发热片或mch发热片作为发热源的产品,比如暖手宝,艾灸仪灸头发热均采用这类发热方式。发热片与壳体结合方式为发热片直接用双面胶类贴合在壳体上(壳体一般为比较容易导热的金属材料),但此结合方式有二个缺陷:第一,双面胶为绝缘体,会使热传递过程中会消耗掉一部分热能;第二,时间久了双面胶会老化,导致发热片与壳体结合不是很紧密,也会导致热传导过程中的消耗。
3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热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热片与壳体结合方式造成的热传递消耗的问题。
32.参照图1所示,所述发热组件包括:
33.受热壳体200,
34.发热件100,所述发热件100具有发热面,所述发热面朝向所述受热壳体200;
35.弹性件300,所述弹性件300设置于所述发热件100的背离所述受热壳体200的一面;
36.紧合壳体400,所述紧合壳体400抵靠于所述弹性件300的背离所述发热件100的一面;
37.在所述受热壳体200和所述紧合壳体400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300变形,使得所述发热件100的发热面抵靠于所述受热壳体200。
38.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中,弹性件300基于紧合壳体400和受热壳体200之间的装配力而弹性变形,从而发热件100能够在弹性件300的弹性变形作用下将其发热面直接抵靠于受热壳体200,使得发热件100的热量直接传导至受热壳体200,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热件100与受热壳体200之间采用胶贴的方式而导致的热能消耗的技术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件100受弹性件300弹性变形的作用而紧靠于受热壳体。
39.需要说明的是,受热壳体200的外形和发热件100的外形一致,比如圆形、椭圆形等,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为了外观,受热壳体200和紧扣壳体400扣合后可以呈现为圆形,并且可以构造一些图案,比如卡通图案等等。
40.需要说明的是,发热件为片状的。
4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发热件为石墨烯发热发热片或pi金属膜发热片或mch发热片(陶瓷发热片)中的任一种。
42.可选地,所述弹性件300与所述紧合壳体400连接;具体实施过程中,弹性件300背离发热件100的一面可以与紧合壳体400胶贴在一起。胶贴的方式可以为胶水、魔术贴等。
43.和/或,所述弹性件300与所述发热件100连接。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热件100的背离所述受热壳体200的一侧可以与弹性件300胶贴在一起。可选地,所述发热件100在所述受热壳体200的正投影落入所述弹性件300在所述受热壳体200的正投影内,比如参照图1;弹性件300的面向受热壳体200的一侧构造有一容纳腔,将发热件100置入该容纳腔内,而将发热件100周向固定嵌合于容纳腔内,一般情况下,发热件100的厚度应当略大于容纳腔的深度,比如1~2mm,使得发热面能够凸出容纳腔而紧贴于受热壳体。
44.可选地,所述受热壳体200和所述紧合壳体400可拆卸连接。所述受热壳体200和所述紧合壳体400可拆卸连接有利于对发热件100的更换或者维修。
45.可选地,在一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受热壳体200与所述紧合壳体400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比如,参照图1所示,受热壳体200和紧合合体400均设置有螺纹孔,且一一对应,而弹性件300也构造有通孔便于螺纹连接件500穿过,通过螺纹连接件将所述受热壳体200与所述紧合壳体400配合并产生所述装配力。
46.可选地,在另一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受热壳体200与所述紧合壳体400扣合连接。具体实施过程中,受热壳体200包括一第一容置槽及一环绕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体,所述槽体具有一内侧壁、一外侧壁以及一连接于所述内侧壁及所述外侧壁之间的连接
面,其中所述外侧壁上具有多个扣接槽;紧合壳体400包括一第二容置槽及一环绕所述第二容置槽的环绕侧边,所述环绕侧边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扣接部,其中所述环绕侧边设置于所述内侧壁及所述外侧壁之间,且多个所述扣接部分别与多个所述扣接槽相互卡合,使得受热壳体200与所述紧合壳体400扣合连接而产生所述装配力。
47.可选地,在另一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受热壳体200与所述紧合壳体400通过五金引脚连接。五金引脚可以固定设置于受热壳体200与所述紧合壳体400中的任意一个,而受热壳体200与所述紧合壳体400中的另外一个设置有与五金引脚相对应的引脚孔,通过将五金引脚装配至引脚孔内,而使得受热壳体200与所述紧合壳体400连接而产生所述装配力。
48.可选地,所述受热壳体200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紧合壳体400的导热系数。为了提高发热件100热量尽可能多的传导至受热壳体200,弹性件300和紧合壳体400的热阻应当设置的较大,因而,弹性件和紧合壳体400可以为非导热材质(保温材质)制成。一般情况下,弹性件300的材质为eva,其具有较好的弹性且具有良好的非导热性能;一般情况下,紧合壳体400采用非金属材料(如smc复合材料或者pvc等)制成,而受热壳体200采用金属材料(如铝、铜或不锈钢等)制成。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