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旋转折叠抓手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3: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牧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旋转折叠抓手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生产的秸秆可以达9亿多吨,占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自2000年以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能源结构改善以及秸秆收集整理与运输成本等因素,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表现经济效益差、商品化和产业化程度低的特点。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主要是秸秆饲料、生物质能源、粉碎还田、秸秆生物有机肥料、生物基料和工业原料等,不过大部分利用途径都首先要涉及到秸秆切碎,包括上料、粉碎和出料等。
3.现有的秸秆破碎机的上料能力较差,如不能对秸秆捆进行自动抓取等,所以需要人工上料,导致整个秸秆回收工作的效率较低。因此,在现有专利cn201921235414.7公开了一种青贮饲料全混合日粮制备一体机用自动抓捆破膜装置,包括抓捆装置、除膜装置、划刀装置和挂接装置,该装置能够自动抓捆以及除膜,机械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降低了成本,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不过,由于与该装置所适用的一体机对其抓取跨度要求较高,导致其占空大,空间利用率比较低,而且在操作灵活性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较好地满足其它秸秆破碎机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秸秆破碎机在上料方面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上料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且实用性较高的一种具有旋转折叠抓手的上料装置。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旋转折叠抓手的上料装置,包括抓捆机构和除膜机构,所述抓捆机构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上设置有抓捆转动驱动缸、连接座、固定座和抓捆驱动缸,所述抓捆驱动缸的活动端设置有夹持爪和插针,所述除膜机构包括除膜驱动缸和退膜板,所述主杆上靠近其顶部的位置转动设置有跨杆,所述跨杆呈“厂”字形且包括水平部和倾斜部,所述水平部远离主杆的一端与抓捆转动驱动缸连接,所述倾斜部的底部转动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俯卧油缸,所述俯卧油缸的驱动端与倾斜部连接,所述支撑杆竖直设置在转动座上,所述转动座的动力端设置有驱动电机。
6.作为优选,所述倾斜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弧形体、第一曲体、第二曲体和第二弧形体,所述第一弧形体与第一曲体一体连接,所述第一曲体与第二曲体铰接并且均背向倾斜部的圆弧中心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曲体与第二弧形体一体连接,所述第二弧形体的圆弧内侧与俯卧油缸连接,所述第二弧形体的圆弧背侧设置有副油缸,所述副油缸的驱动端连接至第一弧形体与第一曲体的衔接处。
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曲体和第二弧形体上均设置有与副油缸活动配合的槽口。
8.作为优选,所述俯卧油缸的两端通过固定铰支与跨杆和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副油缸的两端通过固定铰支与倾斜部转动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旋转折叠抓手的上料装置,利用俯卧油缸可令跨杆绕其与支撑杆的连接节点转动,同时令抓捆机构和除膜机构到达抓捆位置进行抓料,而驱动电机可带动转动座转动而令抓捆机构携带捆料转向秸秆粉碎机的料筒以进行上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较高,灵活性较强,上料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且实用性较高,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旋转折叠抓手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以上各图中,1、抓捆机构;11、主杆;12、抓捆转动驱动缸;13、连接座;14、固定座;15、抓捆驱动缸;16、夹持爪;17、插针;2、除膜机构;21、除膜驱动缸;22、退膜板;3、跨杆;31、水平部;32、倾斜部;321、第一弧形体;322、第一曲体;323、第二曲体;324、第二弧形体;4、支撑杆;5、俯卧油缸;6、转动座;7、驱动电机;8、副油缸;9、固定铰支。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1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6.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旋转折叠抓手的上料装置,包括抓捆机构1和除膜机构2,所述抓捆机构1包括主杆11,主杆11上设置有抓捆转动驱动缸12、连接座13、固定座14和抓捆驱动缸15,抓捆驱动缸15的活动端设置有夹持爪16和插针17,除膜机构2包括除膜驱动缸和退膜板。其中,抓捆机构1和除膜机构2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是对抓捆机构1和除膜机构2整体的转移方式提出改进,以结构简单和设计来提高本装置在秸秆粉碎机上的操作灵活性,进而保证秸秆粉碎机的综合利用率。
17.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主杆11上靠近其顶部的位置转动设置有跨杆3,跨杆3呈“厂”字形且包括水平部31和倾斜部32,水平部31远离主杆11的一端与抓捆转动驱动缸12连接,倾斜部32的底部转动设置在支撑杆4上,支撑杆4的一侧设置有俯卧油缸5,俯卧油缸5
的驱动端与倾斜部32连接,支撑杆4竖直设置在转动座6上,转动座6的动力端设置有驱动电机7。在本装置中,转动座6为本装置与秸秆粉碎机的直接连接基础,而支撑杆4的长度较短以保证跨杆能够带动抓捆机构1和除膜机构2对地面上的秸秆捆料进行抓取。更具体地,俯卧油缸5驱动跨杆3,跨杆3绕其与支撑杆4的连接节点转动,同时令抓捆机构1和除膜机构2到达抓捆位置,抓捆机构1的抓捆转动驱动缸12和抓捆驱动缸15进行抓料,抓料之后可以启动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令转动座6转动而且令抓捆机构1携带捆料转向秸秆粉碎机的料筒以进行上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较高,灵活性较强,上料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且实用性较高。
18.为了提高本装置与不同秸秆粉碎机的适配性,并且考虑到俯卧油缸5连同跨杆3转动后的结构特点,本实用新型对倾斜部32进行特别设计。具体地,倾斜部3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弧形体321、第一曲体322、第二曲体323和第二弧形体324,第一弧形体321与第一曲体322一体连接,第一曲体322与第二曲体323铰接并且均背向倾斜部32的圆弧中心方向延伸,第二曲体323与第二弧形体324一体连接,第二弧形体324的圆弧内侧与俯卧油缸5连接,第二弧形体324的圆弧背侧设置有副油缸8,副油缸8的驱动端连接至第一弧形体321与第一曲体322的衔接处。这样的话,俯卧油缸5和跨杆3在朝秸秆粉碎机的料筒方向转动的末段行程中时,俯卧油缸5可以根据具体料筒的形状如圆筒形或锥筒形进行一定的伸展,保持相对合理的伸长距离和倾斜角度以避免跨杆3的转动范围与料筒相干涉,同时由副油缸8回收第一曲体322和第一弧形体321即可令抓捆机构的抓取端朝向料筒的内部中心位置或者偏心位置,再另行放料,不仅能够高效完成上料,而且可以保证动结构件与静结构件的匹配性,并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对于第一曲体和第二曲体也是主要为避开秸秆粉碎机的大型锥筒边缘而特别设计的,从而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19.为了提高副油缸8在跨杆3上的工作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在第二曲体323和第二弧形体324上均设置有与副油缸活动配合的槽口,副油缸8的活塞杆及其缸身可以在产生转动的同时而楔入到相应的槽口位置,从而保证副油缸8对跨杆3具有较高的折叠翻转效率,不仅能获得足够的工作范围,还具有较高的转动安全性。
20.为了提高俯卧油缸5和副油缸8的工作灵活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俯卧油缸5的两端通过固定铰支9与跨杆3和支撑杆4转动连接,副油缸8的两端通过固定铰支9与倾斜部32转动连接。通过采用固定铰支9作为转动节点结构,可有效保证俯卧油缸5和副油缸8在产生动作过程中的流畅度,稳定性较好,动作效率高,执行能力强。
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