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远程供臭氧水的臭氧水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22: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水发生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技术,一种臭氧水发生器,包括进水座、进气座、两端开口的筒形电极、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电极、外壳和水臭氧混合组件,进水座上设有进水接头,进气座上设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与玻璃管和筒形电极之间的间隙连通,进水接头与筒形电极的内腔连通。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是:臭氧水中的臭氧含量低,供水距离短,无扬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程供臭氧水的臭氧水发生器,它具有臭氧水臭氧含量高,输出距离大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远程供臭氧水的臭氧水发生器,包括进水座、进气座、两端开口的筒形电极、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电极、外壳和水臭氧混合组件,进水座上设有进水接头,进气座上设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与玻璃管和筒形电极之间的间隙连通,进水接头与筒形电极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臭氧混合组件包括限流固定座、混合腔外壳、曝气石的底盖,
5.限流固定座包括上开口的腔体部、环绕腔体部的环形臭氧腔和与环形臭氧腔连通的单向阀,腔体部由封闭端到开口端依次设置有出水腔、筒形电极固定腔、导气腔和玻璃管接口腔,导气腔与环形臭氧腔连通,腔体部的封闭端设有出水管口,环形臭氧腔与导气腔连通;限流固定座的限流孔减小混合腔内的水流压力;单向阀出气端方向和出水管限流孔的方向相同,
6.混合腔外壳包括上开口的臭氧腔、下开口的混合腔、设在隔板上的连接座及喷水嘴、出水接头和与臭氧腔连通的臭氧出气腔,
7.底盖包括上开口的气腔、设在气腔上的沉孔和气腔连通的臭氧管接头;
8.所述筒形电极的端部插入筒形电极固定腔内,所述玻璃管插入玻璃管接口腔固定;限流固定座插入臭氧腔内并密封,出水管口插入连接座内,曝气石嵌入底盖的沉孔内,底盖与混合腔扣合并密封,臭氧管接头插入臭氧出气腔内;所述进气接头进气压力大于所述混合腔内的进水水压力。
9.所述的一种远程供臭氧水的臭氧水发生器,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气泵,气泵与所述进气接头连通。
10.所述的一种远程供臭氧水的臭氧水发生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设在所述环形臭氧腔上的阀芯座、球形、压力弹簧和阀座,
11.阀座包括阀腔和设在阀腔封闭端的出气孔;
12.压力弹簧设在阀腔内,球体设在压力弹簧的顶部;阀座与阀芯座连接,球体与阀芯座配合。
13.所述的一种远程供臭氧水的臭氧水发生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压力弹簧呈圆锥台形,所述球体设有压力弹簧的顶圆端。
14.所述的一种远程供臭氧水的臭氧水发生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喷水嘴的出水方向和所述出水接头的出水方向相反。
15.本实用新型一种远程供臭氧水的臭氧水发生器,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曝气石的设置提高了臭氧水中臭氧含量,单向阀的设置防止水进入筒形电极和玻璃管之间的间隙内,进气压力大于进水压力,提高了输送距离。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混合腔外壳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2.如图1所示,一种远程供臭氧水的臭氧水发生器,包括进水座1、进气座2、两端开口的筒形电极3、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电极4、外壳5和水臭氧混合组件,进水座1上设有进水接头1a,进气座2上设有进气接头2a,进气接头2a与玻璃管4和筒形电极3之间的间隙连通,进水接头1a与筒形电极3的内腔连通;玻璃管电极为玻璃管外表表面涂有一层导电材料;
23.所述水臭氧混合组件包括限流固定座6、混合腔外壳7、曝气石8的底盖9,
24.限流固定座6包括上开口的腔体部61、环绕腔体部的环形臭氧腔62和与环形臭氧腔连通的单向阀63,腔体部61由封闭端到开口端依次设置有出水腔611、筒形电极固定腔612、导气腔613和玻璃管接口腔614,导气腔613与环形臭氧腔62连通,腔体部61的封闭端设有出水管限流孔615,环形臭氧腔62与导气腔613连通;单向阀63出气端方向和出水管限流孔615的方向相同,
25.混合腔外壳7包括上开口的臭氧腔71、下开口的混合腔72、设在隔板上的连接座73及喷水嘴74、出水接头75和与臭氧腔连通的臭氧出气腔76,
26.底盖9包括上开口的气腔91、设在气腔上的沉孔和气腔连通的臭氧管接头92;
27.所述筒形电极3的端部插入筒形电极固定腔612内,所述玻璃管4插入玻璃管接口腔614固定;限流固定座6插入臭氧腔71内并密封,出水管限流孔615插入连接座73内,曝气石9嵌入底盖9的沉孔内,底盖9与混合腔72扣合并密封,臭氧管接头92插入臭氧出气腔76内;所述进气接头2a进气压力大于所述进水接头1a进水压力;
28.单向阀63的设置,可以防止进入底盖9内水经臭氧管接头92、臭氧腔71、环形臭氧腔62进入筒形电极3和玻璃管4之间的间隙内。
29.还包括气泵,气泵与所述进气接头2a连通。
30.所述单向阀63包括设在所述环形臭氧腔62上的阀芯座64、球形65、压力弹簧66和阀座67,
31.阀座67包括阀腔671和设在阀腔封闭端的出气孔672;
32.压力弹簧66设在阀腔671内,球体65设在压力弹簧66的顶部;阀座67与阀芯座64连接,球体65与阀芯座64配合;
33.所述压力弹簧66呈圆锥台形,所述球体65设有压力弹簧66的顶圆端。
34.所述喷水嘴74的出水方向和所述出水接头75的出水方向相反。
35.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空气经进气接头2a进入筒形电极3和玻璃管电极4之间的间隙,在间隙电场内产生臭氧进入环形臭氧腔62、经单向阀63进入臭氧腔71;再经臭氧管接头92、底盖9、曝气石8进入混合腔72内;最后由出水接头75流出臭氧水。
3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远程供臭氧水的臭氧水发生器,包括进水座、进气座、两端开口的筒形电极、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电极、外壳和水臭氧混合组件,进水座上设有进水接头,进气座上设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与玻璃管电极和筒形电极之间的间隙连通,进水接头与筒形电极的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臭氧混合组件包括限流固定座、混合腔外壳、曝气石的底盖,玻璃管电极为玻璃管外表表面涂有一层导电材料,与所述筒形电极形成均匀电场,限流固定座包括上开口的腔体部、环绕腔体部的环形臭氧腔和与环形臭氧腔连通的单向阀,腔体部由封闭端到开口端依次设置有出水腔、筒形电极固定腔、导气腔和玻璃管接口腔,导气腔与环形臭氧腔连通,腔体部的封闭端设有出水管限流孔,环形臭氧腔与导气腔连通;单向阀出气端方向和出水管限流孔的方向相同,混合腔外壳包括上开口的臭氧腔、下开口的混合腔、设在隔板上的连接座及喷水嘴、出水接头和与臭氧腔连通的臭氧出气腔,底盖包括上开口的气腔、设在气腔上的沉孔和气腔连通的臭氧管接头;所述筒形电极的端部插入筒形电极固定腔内,所述玻璃管插入玻璃管接口腔固定;限流固定座插入臭氧腔内并密封,出水管限流孔插入连接座内,曝气石嵌入底盖的沉孔内,底盖与混合腔扣合并密封,臭氧管接头插入臭氧出气腔内;所述进气接头进气压力大于所述混合腔内的进水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供臭氧水的臭氧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泵,气泵与所述进气接头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供臭氧水的臭氧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设在所述环形臭氧腔上的阀芯座、球形、压力弹簧和阀座,阀座包括阀腔和设在阀腔封闭端的出气孔;压力弹簧设在阀腔内,球体设在压力弹簧的顶部;阀座与阀芯座连接,球体与阀芯座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远程供臭氧水的臭氧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弹簧呈圆锥台形,所述球体设有压力弹簧的顶圆端。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远程供臭氧水的臭氧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嘴的出水方向和所述出水接头的出水方向相反。

技术总结
一种远程供臭氧水的臭氧水发生器,包括进水座、进气座、两端开口的筒形电极、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电极、外壳和水臭氧混合组件,所述水臭氧混合组件包括限流固定座、混合腔外壳、曝气石的底盖,底盖包括上开口的气腔、设在气腔上的沉孔和气腔连通的臭氧管接头;所述筒形电极的端部插入筒形电极固定腔内,所述玻璃管插入玻璃管接口腔固定;限流固定座插入臭氧腔内并密封,出水管限流孔插入连接座内,曝气石嵌入底盖的沉孔内,底盖与混合腔扣合并密封,臭氧管接头插入臭氧出气腔内;所述进气接头进气压力大于所述混合腔内的进水压力。曝气石的设置提高了臭氧水中臭氧含量,单向阀的设置防止水进入筒形电极和玻璃管之间的间隙内,进气压力大于进水压力,提高了输送距离。提高了输送距离。提高了输送距离。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明 林永暖 李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剑明
技术研发日:2021.01.06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