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上下扶梯的高稳定性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13: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婴儿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上下扶梯的高稳定性婴儿车。


背景技术:

2.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有各种车型,一般1到2岁的孩子玩的是婴儿车,2岁以上玩的是有带轮子的玩具车,婴儿车会给孩子的智力发育带来一定的好处,增加孩子的头脑发育。
3.在实际生活中,虽然不推荐使用者推行婴儿车乘坐扶梯,但是在很多大型公共环境中,例如商场,往往存在婴儿车上扶梯的现象,现有技术中制造婴儿车时,很少考虑该使用环境,因而婴儿车在扶梯上,由于扶梯呈倾斜的楼梯状,导致一般存在以下很少得到解决的问题,一是,婴儿车的部分车轮会悬空,导致稳定性较差,二是,当使用者将悬空的车轮放置另一个台阶时,虽然稳定性提高了,但婴儿蓝处于倾斜状态,导致婴儿存在从篮中掉落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上下扶梯的高稳定性婴儿车,在需要上下扶梯时,使用者可用脚直接踩踏气转杆和借力横挡进行借力,气转杆内气体发生转移,带动下斥球进入支撑杆内,与圆头顶杆产生相互排斥力,此时向上提车体,可实现对直轮高度的改变,使直轮和斜轮高低错落,符合楼梯的特征,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避免在上下扶梯时,车轮悬空或者婴儿篮倾斜的情况发生,大幅度提高上下扶梯时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螺栓调整高度的方式,显著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独自带婴儿出行的家长操作的便利性。
6.2.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便于上下扶梯的高稳定性婴儿车,包括带有可转动推把的车体,所述车体下端连接有一对斜轮和一对直轮,一对所述直轮之间固定连接有气转杆和借力横挡,所述借力横挡位于气转杆下方,所述直轮上端固定连接有圆头顶杆,所述车体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圆头顶杆与支撑杆卡接,且圆头顶杆位于支撑杆内,所述支撑杆垂直段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中缩形卡环,上方的所述中缩形卡环上方设有上挡板,下方的所述中缩形卡环下方设有下挡环,所述下挡环和上挡板均与支撑杆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气转杆靠近支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封气片,所述封气片靠近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斥球,且下斥球和圆头顶杆的端部相互匹配。
9.进一步的,所述圆头顶杆端部和下斥球内均镶嵌有磁块,且两个磁块相互排斥,在需要上下楼梯时,调整直轮的高度时,可脚直接踩踏气转杆,使其内部的气体朝向气转杆端部集中,对封气片产生推力,进而带动下斥球完全进入到支撑杆内,在磁块作用下,使下斥
球与圆头顶杆产生相互排斥力,此时向上提车体,使圆头顶杆离开中缩形卡环并卡进下方的中缩形卡环内,实现对其高度的改变,使直轮和斜轮高低错落,符合楼梯的特征,进而显著提高上下扶梯时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螺栓调整高度的方式,显著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独自带婴儿出行的家长操作的便利性,另外,在下扶梯时,可转动改变推把的朝向,便于使用者握持定位本婴儿车。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上端部开凿有卡槽,产生相互排斥力后,下斥球上移卡入卡槽内,使下斥球不易被挤回气转杆内,进而有效保证踩踏后其对圆头顶杆产生的斥力,降低使用者操作难度,所述卡槽与下斥球相匹配,所述下斥球端部延伸至支撑杆内,且下斥球位于支撑杆内的部分不超过一半,使在正常推行婴儿车时,下斥球与圆头顶杆之间不易产生相互排斥力。
11.进一步的,所述封气片为弹性密封结构,且支撑杆与气转杆相通,有效避免气转杆内空气外溢。
12.进一步的,所述气转杆包括连接在两个支撑杆之间的中空管以及连接在中空管中部的预扁囊,所述中空管与预扁囊相通,所述中空管、预扁囊以及封气片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压缩倍数在1

1.5的空气,在踩踏气转杆借力拉伸支撑杆和圆头顶杆时,压缩的空气可提高对封气片的冲击,便于下斥球进入到支撑杆内,产生的排斥力有效辅助支撑杆和圆头顶杆的拉伸,降低用户自身所需施加的力,提高操作便利性。
13.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管为硬质结构,所述预扁囊为弹性密封结构,且预扁囊直径为中空管直径的5

10倍,使预扁囊内存储的空气相对较多,当踩踏转移至中空管内后,使对封气片产生的推力更大,有效保证下斥球进入到圆头顶杆上方。
14.进一步的,所述借力横挡中部为扁平状结构,且借力横挡中部与气转杆下端部顶点处接触,一方面,借力横挡的扁平结构,便于踩踏气转杆时使气转杆纵向快速形变,另一方面,便于借力,降低使用者改变圆头顶杆与中缩形卡环之间位置的难度。
15.进一步的,所述预扁囊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为圆弧状突起结构,橡胶条用作防滑,有效避免在踩踏时,气转杆与借力横挡之间产生较大的位置偏移,有效保证预扁囊内的空气能够顺利转移。
16.进一步的,所述中缩形卡环内部填充有石墨烯粉末,所述中缩形卡环中部转折处开凿有出粉环孔,所述出粉环孔上设有动封环,所述动封环与支撑杆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变撑杆。
17.进一步的,所述变撑杆为硅橡胶材料制成,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圆头顶杆在发生位置变化时,对动封环产生挤压力,使动封环与出粉环孔之间产生一定的空隙,使内部的石墨烯粉末掉落,从而有效降低圆头顶杆与中缩形卡环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伸长支撑杆的难度,所述动封环直径大于出粉环孔的径向跨度,使动封环不易脱落,有效保证对石墨烯粉末的封堵。
18.3.有益效果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0.(1)本方案在需要上下扶梯时,使用者可用脚直接踩踏气转杆和借力横挡进行借力,气转杆内气体发生转移,带动下斥球进入支撑杆内,与圆头顶杆产生相互排斥力,此时向上提车体,可实现对直轮高度的改变,使直轮和斜轮高低错落,符合楼梯的特征,相较于
现有技术,有效避免在上下扶梯时,车轮悬空或者婴儿篮倾斜的情况发生,大幅度提高上下扶梯时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螺栓调整高度的方式,显著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独自带婴儿出行的家长操作的便利性。
21.(2)圆头顶杆端部和下斥球内均镶嵌有磁块,且两个磁块相互排斥,在需要上下楼梯时,调整直轮的高度时,可脚直接踩踏气转杆,使其内部的气体朝向气转杆端部集中,对封气片产生推力,进而带动下斥球完全进入到支撑杆内,在磁块作用下,使下斥球与圆头顶杆产生相互排斥力,此时向上提车体,使圆头顶杆离开中缩形卡环并卡进下方的中缩形卡环内,显著降低操作难度,实现对其高度的改变。
22.(3)支撑杆上端部开凿有卡槽,产生相互排斥力后,下斥球上移卡入卡槽内,使下斥球不易被挤回气转杆内,进而有效保证踩踏后其对圆头顶杆产生的斥力,降低使用者操作难度,卡槽与下斥球相匹配,下斥球端部延伸至支撑杆内,且下斥球位于支撑杆内的部分不超过一半,使在正常推行婴儿车时,下斥球与圆头顶杆之间不易产生相互排斥力。
23.(4)封气片为弹性密封结构,且支撑杆与气转杆相通,有效避免气转杆内空气外溢。
24.(5)气转杆包括连接在两个支撑杆之间的中空管以及连接在中空管中部的预扁囊,中空管与预扁囊相通,中空管、预扁囊以及封气片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压缩倍数在1

1.5的空气,在踩踏气转杆借力拉伸支撑杆和圆头顶杆时,压缩的空气可提高对封气片的冲击,便于下斥球进入到支撑杆内,产生的排斥力有效辅助支撑杆和圆头顶杆的拉伸,降低用户自身所需施加的力,提高操作便利性。
25.(6)中空管为硬质结构,预扁囊为弹性密封结构,且预扁囊直径为中空管直径的5

10倍,使预扁囊内存储的空气相对较多,当踩踏转移至中空管内后,使对封气片产生的推力更大,有效保证下斥球进入到圆头顶杆上方。
26.(7)借力横挡中部为扁平状结构,且借力横挡中部与气转杆下端部顶点处接触,一方面,借力横挡的扁平结构,便于踩踏气转杆时使气转杆纵向快速形变,另一方面,便于借力,降低使用者改变圆头顶杆与中缩形卡环之间位置的难度。
27.(8)预扁囊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条,橡胶条为圆弧状突起结构,橡胶条用作防滑,有效避免在踩踏时,气转杆与借力横挡之间产生较大的位置偏移,有效保证预扁囊内的空气能够顺利转移。
28.(9)中缩形卡环内部填充有石墨烯粉末,中缩形卡环中部转折处开凿有出粉环孔,出粉环孔上设有动封环,动封环与支撑杆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变撑杆。
29.(10)变撑杆为硅橡胶材料制成,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圆头顶杆在发生位置变化时,对动封环产生挤压力,使动封环与出粉环孔之间产生一定的空隙,使内部的石墨烯粉末掉落,从而有效降低圆头顶杆与中缩形卡环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伸长支撑杆的难度,动封环直径大于出粉环孔的径向跨度,使动封环不易脱落,有效保证对石墨烯粉末的封堵。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的直轮处部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的气转杆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发明的预扁囊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发明的支撑杆内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发明的气转杆和支撑杆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发明的踩踏过程中气转杆和支撑杆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本发明的踩踏后气转杆和支撑杆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38.图9为本发明的中缩形卡环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0为本发明的中缩形卡环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1为本发明下扶梯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2为现有技术中婴儿车在扶梯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42.图中标号说明:
43.1支撑杆、2气转杆、21中空管、22预扁囊、3借力横挡、4橡胶条、5中缩形卡环、51变撑杆、52动封环、6上挡板、7封气片、8下斥球、9卡槽、10圆头顶杆、11下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7.实施例1:
48.请参阅图1

2,一种便于上下扶梯的高稳定性婴儿车,包括带有可转动推把的车体,车体下端连接有一对斜轮和一对直轮,一对直轮之间固定连接有气转杆2和借力横挡3,借力横挡3位于气转杆2下方。
49.请参阅图5,直轮上端固定连接有圆头顶杆10,车体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圆头顶杆10与支撑杆1卡接,且圆头顶杆10位于支撑杆1内,支撑杆1垂直段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中缩形卡环5,上方的中缩形卡环5上方设有上挡板6,下方的中缩形卡环5下方设有下挡环11,下挡环11和上挡板6均与支撑杆1内壁固定连接。
50.请参阅图6,气转杆2靠近支撑杆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封气片7,封气片7为弹性密封结构,且支撑杆1与气转杆2相通,有效避免气转杆2内空气外溢,封气片7靠近支撑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斥球8,且下斥球8和圆头顶杆10的端部相互匹配,圆头顶杆10端部和下斥
球8内均镶嵌有磁块,且两个磁块相互排斥,在需要上下楼梯时,调整直轮的高度时,可脚直接踩踏气转杆2,使其内部的气体朝向气转杆2端部集中,如图7

8,对封气片7产生推力,进而带动下斥球8完全进入到支撑杆1内,在磁块作用下,使下斥球8与圆头顶杆10产生相互排斥力,此时向上提车体,使圆头顶杆10离开中缩形卡环5并卡进下方的中缩形卡环5内,显著降低操作难度,实现对其高度的改变。
51.另外,如图11,在下扶梯时,可转动改变推把的朝向,便于使用者握持定位本婴儿车。
52.请参阅图6,支撑杆1上端部开凿有卡槽9,如图8,产生相互排斥力后,下斥球8上移卡入卡槽9内,使下斥球8不易被挤回气转杆2内,进而有效保证踩踏后其对圆头顶杆10产生的斥力,降低使用者操作难度,卡槽9与下斥球8相匹配,下斥球8端部延伸至支撑杆1内,且下斥球8位于支撑杆1内的部分不超过一半,使在正常推行婴儿车时,下斥球8与圆头顶杆10之间不易产生相互排斥力。
53.请参阅图3

4,气转杆2包括连接在两个支撑杆1之间的中空管21以及连接在中空管21中部的预扁囊22,中空管21与预扁囊22相通,中空管21、预扁囊22以及封气片7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压缩倍数在1

1.5的空气,在踩踏气转杆2借力拉伸支撑杆1和圆头顶杆10时,压缩的空气可提高对封气片7的冲击,便于下斥球8进入到支撑杆1内,产生的排斥力有效辅助支撑杆1和圆头顶杆10的拉伸,降低用户自身所需施加的力,提高操作便利性。
54.中空管21为硬质结构,预扁囊22为弹性密封结构,且预扁囊22直径为中空管21直径的5

10倍,使预扁囊22内存储的空气相对较多,当踩踏转移至中空管21内后,使对封气片7产生的推力更大,有效保证下斥球8进入到圆头顶杆10上方,借力横挡3中部为扁平状结构,且借力横挡3中部与气转杆2下端部顶点处接触,一方面,借力横挡3的扁平结构,便于踩踏气转杆2时使气转杆2纵向快速形变,另一方面,便于借力,降低使用者改变圆头顶杆10与中缩形卡环5之间位置的难度,预扁囊22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条4,橡胶条4为圆弧状突起结构,橡胶条4用作防滑,有效避免在踩踏时,气转杆2与借力横挡3之间产生较大的位置偏移,有效保证预扁囊22内的空气能够顺利转移。
55.请参阅图9

10,中缩形卡环5内部填充有石墨烯粉末,中缩形卡环5中部转折处开凿有出粉环孔,出粉环孔上设有动封环52,动封环52与支撑杆1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变撑杆51,变撑杆51为硅橡胶材料制成,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圆头顶杆10在发生位置变化时,对动封环52产生挤压力,使动封环52与出粉环孔之间产生一定的空隙,使内部的石墨烯粉末掉落,从而有效降低圆头顶杆10与中缩形卡环5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伸长支撑杆1的难度,动封环52直径大于出粉环孔的径向跨度,使动封环52不易脱落,有效保证对石墨烯粉末的封堵。
56.在需要上下扶梯时,使用者可用脚直接踩踏气转杆2和借力横挡3进行借力,气转杆2内气体发生转移,带动下斥球8进入支撑杆1内,与圆头顶杆10产生相互排斥力,此时向上提车体,可实现对直轮高度的改变,使直轮和斜轮高低错落,符合楼梯的特征,相较于图12中的现有技术,有效避免在上下扶梯时,车轮悬空或者婴儿篮倾斜的情况发生,大幅度提高上下扶梯时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螺栓调整高度的方式,显著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独自带婴儿出行的家长操作的便利性。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