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轻量化破碎导流叶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1: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碎、干化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破碎导流叶轮,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破碎导流叶轮。


背景技术:

2.粉碎、干化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工业生产等领域,利用叶轮高速旋转对产品进行破碎干化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这种方式能耗成本较低,场地适应性强,破碎干化效果好。但目前这种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设备规模难以进行放大,产量较低,难以适应大规模生产。
3.目前,急需寻找出一种增大粉碎干化设备产能的方法,以适应大规模生产,同时增大单个设备产能会提高处理效率,节省制作、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叶轮质量不能增大太多。
4.基于上述问题,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轻量化破碎导流叶轮,提高了破碎、干化等设备的产能。
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轻量化破碎导流叶轮,运行稳定性,空载负荷小。
7.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采用如下的轻量化破碎导流叶轮,包括:
8.内支撑座、外支撑座、多个内叶片以及多个外叶片,其中,内支撑座与外支撑座同轴设在外支撑座内;
9.多个内叶片沿径向方向设在内支撑座和外支撑座之间;
10.多个外叶片沿径向方向设在外支撑座的外圆周;
11.在内支撑座的本体上设有多个孔,和/或者在外支撑座上设有缺口。
12.基于现有技术的破碎导流叶轮,若在横向上对轴承进行加长,增加叶轮组数,则会导致轴承在高速旋转的时候难以保持动态平衡,增加两端磨损,降低设备使用寿命。若在纵向上加长叶片的长度,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长时间运作,叶片容易发生弯折断裂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安全风险。若增加设备数量进行串联或并联,则会增加制作成本,同时处理效率会随着设备数量增加而降低。
13.本实用新型的破碎导流叶轮,通过叠加双层叶片的设计,有效增大了生产时的流量。且不会出现上述设计出现的问题。同时,在内支撑座的本体上设有多个孔,整个叶轮的重量不会增加太多,或者不增加。
14.内支撑座上孔的设置方式
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内支撑座的套筒状结构,沿着内支撑座的圆周方向,在内支撑座的本体上设有多个孔。
16.所述的孔可以为轴向方向的通孔,也可以盲孔,或者仅仅在内支撑座的内部形成
多个腔室。
17.无论是哪种设置方式,每两个孔呈现中心对称设置,保证不影响内支撑轴座运行的稳定性。
18.优选的,呈中心对称的两个孔的形状、孔径大小均相同。如此设置,在减轻双层叶轮重量的前提下,不影响内支撑座的支撑作用。
1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孔为盲孔,盲孔自内支撑座两端的端部沿着轴向方向向内支撑座的本体内延伸,盲孔的轴向方向的长度(l

)与内支撑座轴向长度(l

)的关系为:1/2l

>l

≥1/4l


20.优选的,相对于垂直于内支撑座的轴向的平面,内支撑座两端的盲孔对称设置。
21.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内支撑座本体上的所有孔均为通孔。优选的,通孔的横截面可以为任何形状,譬如圆形、四边形、六边形等。
22.在本技术中,内支撑座上设有的孔与内支撑座的两圆周面均不连通。
23.外支撑座上缺口的设置方式
24.外支撑座上的缺口自外支撑座两端的端部沿着轴向方向向外支撑座的本体延伸。
25.缺口在圆周方向的长度(l

)与相邻两外叶片之间距离(l

)的关系如下:1/2l

≥l

≥1/3l

,缺口深度d

为外支撑座轴向长度d

的1/4~1/3。
2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两个缺口呈现中心对称设置,缺口的形状、尺寸均相同。保证不影响外支撑轴座运行的稳定性。
27.优选的,相对于垂直于外支撑座的轴向的平面,外支撑座两端的缺口对称设置。
28.内叶片上开口的设置方式
29.进一步的,在内叶片上设有开孔,在圆周方向上,开孔在内叶片的两侧面均有开口。开孔在圆周方向上可以贯穿叶片的两侧面,也可以不贯穿。
30.优选地,开孔在径向上的高度为内叶片径向长度的1/4~1/2,开孔在轴向上的宽度为内叶片宽度的3/8~1/4。
31.在本技术中,开孔径向方向的截面可以为椭圆形或者矩形。
3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内叶片上开设两个开孔,相对于内叶片在轴向方向的中心线,两开孔对称设置。
33.在本技术中,内支撑座上设置的孔、外支撑座上设置的缺口以及内叶片上的开孔可以选择其一,或者混合使用。
34.通过在叶轮某些位置开孔或制造缺口,在不影响叶轮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工作效果的情况下,对叶轮的质量进行了轻量化优化,减轻了驱动器和轴承的负担,节省了制造和运行成本,有利于产能的扩大。
35.叶片的设置方式
3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破碎导流叶轮还包括内加强筋,内加强筋与内叶片的一侧以及内支撑座分别连接。通过这种连接,内加强筋可以加固内叶片。
37.进一步,破碎导流叶轮还包括外加强筋,外加强筋与外叶片的一侧以及外支撑座分别连接。通过这种连接,外加强筋可以加固外叶片。
38.进一步的,破碎导流叶轮还包括底座加强筋,内叶片的两侧面分别通过底座加强筋与外支撑座加固。
39.通过增加内、外加强筋及底座加强筋的设计,有效增大了叶轮整体的稳定性,在高速运行时,叶片不易发生弯折、断裂的情况,叶轮不易发生变形;提高了破碎、干化等设备的产能,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内叶片等距设在内支撑座的外缘圆周;外叶片等距设在外支撑座的外缘圆周上。
4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内加强筋至少包括两个相交的侧边,第一侧边自内叶片与内支撑座的连接处、沿着内叶片延伸设置,且延伸至内叶片的在径向方向上的1/4

1/2;第二侧片边自内叶片与内支撑座的连接处、沿着内支撑座的外圆周延伸设置,且延伸至相邻两内叶片周向方向上两者距离的1/2—3/4。
42.内加强筋均使用拔模进行进一步加固。
4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外加强筋至少包括两个相交的侧边,第一侧边自外叶片与外支撑座的连接处、沿着外叶片延伸设置,且延伸至外叶片的在径向方向上顶端到1/2之间;第二侧片边自内叶片与内支撑座的连接处、沿着外支撑座的外圆周延伸设置。
44.外加强筋包括第三侧边,第三侧边分别与第一侧边、第二侧边连接,且第三侧边与外叶片的夹角为10~45
°

4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底座加强筋的第一侧边自内叶片与外支撑座的连接处、沿着内叶片延伸设置,且延伸至内叶片的在径向方向上的1/4

1/2;第二侧片边自内叶片与外支撑座的连接处、沿着外支撑座的内圆周延伸设置,且延伸至相邻两内叶片周向方向上两者距离的1/2—3/4。
46.底座加强筋均使用拔模进行进一步加固。
47.本实用新型的内叶片与外叶片可以位于同一径向线上。也可以在圆周方向交错设置,在交错设置时,优选,内叶片与外叶片的之间的圆心角为30
°

48.本实用新型的破碎导流叶轮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通过叠加双层叶片的设计,有效增大了生产时的流量;通过增加外支撑座及加强筋的设计,有效增大了叶轮整体的稳定性,在高速运行时,叶片不易发生弯折、断裂的情况,叶轮不易发生变形。不仅提高了破碎、干化等设备的产能,在不增加叶轮重量或者少量增加的前提下,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49.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破碎导流叶轮立体结构示意图。
50.图2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破碎导流叶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51.图3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破碎导流叶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2.图4为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破碎导流叶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53.图5为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破碎导流叶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4.图中:1

内支撑座;2

外支撑座;3

内叶片;4

外叶片;5

内加强筋;6

外加强筋;7

底座加强筋;21

缺口;11

圆形孔;12

梯形孔;31

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55.下面对本技术的轻量化破碎导流叶轮进一步详细叙述。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其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界定。某些公开的具体细节对各个公开的实施方案提供全面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不采用一个或多个这些具体的细节,而采用其他的材料等的情况也可实现实施方案。
56.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包含”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包括的含义,即为“包括,但不限于”。
57.在说明书中所提及的“实施方案”、“一实施方案”、“另一实施方案”或“某些实施方案”等是指与所述实施方案相关的所描述的具体涉及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因此,“实施方案”、“一实施方案”、“另一实施方案”或“某些实施方案”没有必要均指相同的实施方案。且,具体的特征、结构或者特性可以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案中以任何的方式相结合。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各个特征,可以任何可提供相同、均等或相似目的的替代性特征取代。因此除有特别说明,所揭示的特征仅为均等或相似特征的一般性例子。
58.本技术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59.定义:“盲孔”是连接表层和内层而不贯通整版的导通孔。
[0060]“通孔”也称为过孔,从一个表面到另一个表面全部打通的孔。
[0061]
实施例1
[0062]
如图1

5所示的一种破碎导流叶轮,包括内支撑座1、外支撑座2、内叶片3、外叶片4。内支撑座1与外支撑座2为环形结构,内支撑座1同轴设置外支撑座2内。内叶片3与外叶片4分别沿着内支撑座1以及外支撑座2的圆周方向等距设置6个叶片,内叶片3固定在内支撑座1的外圆周上,外叶片4固定在外支撑座2的外圆周上。内叶片3和外叶片4位于径向的同一直线上。
[0063]
内、外叶片为均为长条薄板结构,薄板的短边沿着内、外支撑座的轴向设置,长边沿着内、外支撑座的径向设置。
[0064]
如图2

5,在内支撑座1上,设有多个孔(11,12),每个孔沿着的轴向方向自端面向本体延伸。孔的形状、大小相同,且沿着内支撑座1的圆周方向上均匀设置。孔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如附图3的圆形孔11,也可为梯形,如附图4

5的梯形孔12。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孔为沿着轴向方向的通孔。
[0065]
如图2

5所示,在外支撑座2轴向方向上的两端开设有缺口21,缺口21位于相邻的外叶片4之间,两端的缺口21对称设置。并且同一侧的每两个缺口21呈中心对称设置。缺口21在圆周方向的长度(l

)与相邻两外叶片之间距离(l

)的关系如下:1/2l

≥l

≥1/3l

,缺口深度d

为外支撑座轴向长度d

的1/4~1/3。
[0066]
如图3和5所示,在内叶片3上的径向方向上设有开孔31。开孔在径向上的高度为内叶片径向长度的1/4~1/2,开孔在轴向上的宽度为内叶片宽度(即在轴向方向的长度)的3/8~1/4。在圆周方向上,开孔在内叶片的两侧面均有开口。开孔在圆周方向上可以贯穿叶片的两侧面,也可以不贯穿。
[0067]
开孔31可以在6个内叶片上3都开设,也可以在部分内叶片3上开设。或者在内叶片3上设置一个开孔31,或者并列设置多个开孔31。无论哪种设置方式,都要呈中心对称设置,保证叶轮的稳定性。
[0068]
如此设置,可以既减轻了叶轮的重量,又能保持稳定运行。
[0069]
实施例2
[0070]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了内加强筋以及外加强筋等结构。
[0071]
在每个内叶片3的一侧设有内加强筋5,内加强筋的形状为类三角形,分别与内叶片3与内支撑座连接。第一侧边自内叶片3与内支撑座1的连接处、沿着内叶片3的侧面延伸设置,且延伸至内叶片3的在径向方向上的中点;第二侧片边自内叶片3与内支撑座1的连接处、沿着内支撑座1的外圆周延伸设置,且延伸至相邻两内叶片3周向方向上的中点。
[0072]
在每个外叶片4的一侧设有外加强筋6,外加强筋的形状为类三角形,分别与外叶片4与外支撑座2连接。第一侧边自外叶片4与内支撑座2的连接处、沿着外叶片4的侧面延伸设置,且延伸至外叶片4的在径向方向上顶端;第二侧片边自外叶片4与外支撑座2的连接处、沿着外支撑座2的外圆周延伸设置。外加强筋的第三侧边分与外叶片的夹角为45
°

[0073]
在每个内叶片3的两侧设有底座加强筋7,底座加强筋7的形状为类三角形底。底座加强筋7的第一侧边自内叶片3与外支撑座2的连接处、沿着内叶片3延伸设置,且延伸至内叶片3的在径向方向上的中点;第二侧片边自内叶片3与外支撑座2的连接处、沿着外支撑座2的内圆周延伸设置,且延伸至相邻两内叶片3周向方向上的中点。
[0074]
内加强筋5、外加强筋6、底座加强筋7均使用拔模对内、外叶片进行进一步加固。
[0075]
所述内支撑座1、外支撑座2、内叶片3、外叶片4、内加强筋5、外加强筋6、底座加强筋7,各部分连接为一个整体。
[0076]
内支撑座1的内圈圆周与轴承相连,主轴转动时可带动整个叶轮运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